?

探尋天主教在西北農村發展的歷史軌跡
——以甘肅中東部農村一鄉鎮為個案

2011-12-20 09:47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1年2期
關鍵詞:傳教天主教信徒

李 晶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探尋天主教在西北農村發展的歷史軌跡
——以甘肅中東部農村一鄉鎮為個案

李 晶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近年來,天主教在我國西北農村地區發展十分迅速,天主教進入這些地區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在傳播過程中,經歷了文化、價值、認同的沖突和妥協,也有傳播過程中尋求本土化契合性的探索。W鎮是天主教在西北農村發展的典型案例。天主教在W鎮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當地教區重要的農村教會。

天主教;發展歷史;西北農村

W鎮在甘肅省中東部的一片川谷之中。雖然只是一個鄉鎮,但其天主教的傳播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清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距今約有一百多年。此地天主堂建筑宏偉,教友眾多,是當地教區最重要的堂區之一,在當地天主教的傳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介紹W鎮天主堂的傳教歷史、發展現狀及傳播方式,希望藉此深入了解天主教會在西北鄉村能夠傳播與扎根的原因。

一、天主教在W鎮的傳播歷史

有學者將天主教入華的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唐朝的景教、元朝的“也里可溫”、明清之際耶穌會士的來華以及近代天主教的復興。而天主教在W鎮的傳播也可大致分為四個時期。

(一)晚清——天主教的傳入

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于戰亂頻繁,交通不便等因素,傳教士要深入中國內地、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成效是極為有限的。[1](P199)據《中華歸主》記載:相比天主教最先傳入的沿海七省而言,甘肅省全境山巒綿亙,既無方便之陸路,亦無可航之河流,經過回民叛亂,人煙稀少,是為本省基督教事業之最大阻力。另外居民居塞守舊,三分之一以上居民又為穆斯林,藏、蒙、土等民族雜居其中,極難接受基督之信仰。[2](PP.247-252)因此,雖然天主教在甘肅的傳教歷史可以追溯到明萬歷二十九年 (1601年),但經過數次教難,信徒人數較少,天主教未能傳入W鎮地區。[3]

1878年天主教圣母圣心會在甘肅成立代牧區,由于W鎮地處交通要道,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人口集中,因此備受傳教士的青睞。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比利時傳教士來到W鎮,租用當地劉家鋪面約兩間房子作為教堂,開始了天主教在W鎮地區的傳教歷史。①

《W鎮志》記載,清宣統元年,河水暴漲,沖毀W鎮大片莊稼,農民損失慘重。②宣統二年(1910年),比利時傳教士花費一百銀元買地建堂,開始賑災,救助貧民,信徒也由最初幾個人變得日益增多。

(二)民國時期——天主教的壯大

民國二年 (1913年),荷蘭傳教士來到W鎮,身體力行發展傳教工作,天主教出現前所未有的壯大和興旺,領洗奉教的信徒極多。但因本地屬于農村,信徒大都家境貧困,因而教會采用結為公教家庭的方法解決其生計困難,擴大天主教在當地的影響。民國十一年 (1922年),圣母圣心會結束在甘肅的傳教歷史,該教區由奧、美、西班牙籍方濟各嘉布遣會傳教士管理。民國十四年 (1925年)德國傳教士創辦了W鎮教會學堂,培養傳教人才。民國三十年 (1941年)美國傳教士注重普及文化知識及教會的要理知識,加大了對教會學堂的管理力度,培養出一批對教會傳教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同時天主教會購買大量的土地分給信徒開墾耕種,由此大量的農民前來領洗,天主教在當地的發展逐漸壯大起來。

(三)解放后至文革結束——天主教低落時期

1949年中秋節,隨著當地的解放,天主教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當地教區神職人員聯合發表了《W教區響應革新運動宣言》,號召當地20座教堂,35個分堂的八千多教友參加天主教愛國運動,[4]實現教會自治。從1958年到1978年,由于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尤其是“文革”對教會和教徒的沖擊,W鎮天主教會處于完全停止狀態。在此期間,雖然公開的宗教活動受到取締,但家庭聚會仍然存在,但參加的信徒也不到10人,他們使天主教一直得以保存和延續,成為日后復興的星星之火。

(四)改革開放以來——天主教復興時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落實宗教政策,退還教產。1980年5月,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三屆會議確立了繼續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5](P167)這標志著天主教的全面復興。1982年,W鎮地區開放宗教,退還部分教產,另劃教址新建天主教堂,信徒熱情高漲,信教人數達一千左右,而且在信徒的奉獻下建立了寬敞的教堂,設立了堂管會,并且還成立了教區樂隊,舉辦了天水教區第一屆管理學習班等,W鎮天主教獲得復興。

二、W鎮天主教的發展現狀

(一)教堂建筑

天主教傳入W鎮地區,最初租用民房開始傳教,1910年,修建簡易經堂3間以及客房3間,庫房、灶房各1間,作為教會傳教、聚會場所。W鎮天主堂正式建堂開始于1913年,本堂神父購買地皮、物料,并由教友分別承擔建堂各項工作。1925年,繼續擴建教堂,建成經堂8間,鐘樓兩座及修女院、經堂院、學生院、養老院、馬房院等30余間房屋,占地16畝之多,最大的經堂可同時容納150人左右。1958年,W鎮天主教停止一切宗教活動。

1982年,宗教開放,政府開始退還部分教產,在W鎮另建天主堂經堂7間及其他房屋10間。隨著信徒不斷增加,教會開始籌集資金,擴建教堂。新的教堂于2004年落成,總建筑面積為1303.7平方米。2008年,由于地震影響,教堂大門損毀,教會經多方籌集資金,在四個月的時間里建成嶄新的教堂大門。至此,W鎮天主堂所有建筑均已完工。

(二)教會組織

1.教會分堂及鄉村聚會點

W鎮總堂區下設分堂有5處,各分堂教堂面積較小,散落在W鎮周圍各村落,信徒各分堂約100人左右。

W鎮天主教信徒約有400多戶家庭,2800人左右,散落于W鎮地區32個鄉村,由于離教堂較遠,交通不便,在平時的主日禮拜時很難來到教堂,因此每個鄉村都有聚會點,并設有組長,負責本村信徒的主日禮拜和講道。各村組長則在教堂的監督下由各村信徒民主選舉產生,一般由信教時間長,教義理解深,行為實踐好的信徒擔任。

2.堂務管理委員會

W鎮天主堂由于傳教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教友眾多,教堂除有一名神父總管教堂事務外,設有“堂務管理委員會”,簡稱堂管會,屬于常設機構,管理教堂日常事務。堂管會設有圣物組、財務組、后勤組等部門,最高負責人為會長,會長下設組長,負責各組的具體事務,每組都包括若干名委員,堂管會共有13名委員,皆為信徒,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其工作都屬于無償勞動。

教堂每年還要舉行3~4次培訓班,前來學習的教友眾多,因此除堂管會外,還會成立臨時工作小組,包括總負責、財務、后勤、采購、住宿、登記、伙食、幫灶等部門。有些工作人員與堂管會人員重合,有些則是信徒臨時負責,其工作也是義務勞動。

3.主要經濟來源

教會主要經濟來源為教友奉獻,又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常規奉獻。在每年的四大瞻禮節上都會設有奉獻箱,教友自愿奉獻,由于地處山區,經濟落后,奉獻金額大小不等,一般為5~20元左右,每次瞻禮奉獻總額一般為1500~2000元左右,一年奉獻總收入約為7000元左右。二是日常奉獻。教友會在平時向教堂提供一些糧食和蔬菜,如教堂每年開設的培訓班費用則大部分由教區撥付,堂口承擔一部分,教友也會奉獻一些糧食和蔬菜,以節省教堂的開支。三是捐款。教堂如果需要建筑或維修而需要大量經費,教友一般都會慷慨解囊,如教堂大門就是由教友捐款修建的。

(三)信徒特點

在W鎮天主堂實地考察過程中,我們還針對信徒設計了問卷調查,了解信徒的基本情況,包括文化程度、接觸天主教的途徑、皈依的原因、皈依的時間等等。結果如下:

1.信徒結構

問卷結果顯示 (見表1)參加禮拜的信徒中以中年人居多 (64.6%),青少年群體和老年群體共占總人數的35.4%,信徒人數有年輕化趨勢,青少年信徒數增長迅速;女性信徒是男性信徒的2倍之多,鑒于農村男性信徒會外出打工的情況,估計男性信徒的比重高于調查結果;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者仍占信徒人數的1/3多,總體上以初高中文化水平居多。這一結構與我國總體特點基本一致,總體上仍呈現出“老三多”特點 (老人多、婦女多、文化水平低者多),趨勢上向年輕化、高學歷、男性信徒增多的方向發展。

表1 W鎮天主教信徒的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

2.信徒最初接觸天主教的途徑及時間歷程

本研究在調查中使用了“您當初是如何開始信主的”和“您接觸信仰多長時間就信主了”兩個問題來了解信徒的信仰動機及其皈依的時間歷程。統計結果顯示:受父母影響而信教者在信徒中占較大比重 (61.6%),其次為“經歷生活變故”和“親戚朋友傳福音”(18.2%,16.2%),最后是受書籍和傳媒的影響 (4%)。信徒最初接觸天主教的途徑存在著年齡差異,青少年主要通過“父母信仰”而接觸天主教,而中老年人信仰宗教的途徑為“經歷生活變故”和“親戚朋友傳福音”。

從皈依時間來看,從接觸天主教到正式皈依在6個月以內的占到了46.5%,有21%在接觸信仰2年左右正式皈依,另有32.5%在接觸信仰5年左右正式皈依。進一步研究發現,“經歷生活變故”的信徒皈依時間一般在6個月以內,通過“親戚朋友傳福音”而接觸信仰的信徒皈依時間一般在2年以內正式皈依,“父母信仰影響”而皈依的信徒則經歷更長時間。

三、W鎮天主教傳播方式及其本土化策略

天主教作為外來文化要想在一個穩定的文化系統中有效傳播,在保持自身特質相對獨立性的同時,必須與當地的文化和社會取得良好的溝通,吸收可接受的本土文化,并得到本土文化的認同。

天主教圣母圣心會始創之因就在于向中國傳教,解放以前利用教會的特權和資金優勢采用“土地換教友”的策略在當時極為有效。該會最初傳到W鎮,正值當地戰火頻仍、生靈涂炭,農民生活苦不堪言,天主教傳教士積極進行慈善活動,多次設立飯場進行賑災,與堂內貧困教友結成公教家庭,解決教友生計困難。天主教的賑災之舉無疑是雪中送炭,農民幾乎無選擇余地,只能加入天主教會。針對當時W鎮地區人民生活十分貧苦,醫療條件十分落后的情況,天主教創辦醫療診所作為開展傳教活動的一種強有力輔助手段廣泛加以運用。教會為擴大社會影響,還建立一些文教機構,據史料記載,W鎮教會1925年創辦教會學堂,1927年創辦教會公學,招收教內外兒童入學。這些措施和物質手段對于吸引當地人民入教無疑是十分有效的??陀^的講,W鎮所在之地中國傳統文化積淀十分深厚,道教和佛教也有廣泛的信眾,根基深厚,影響深遠。作為外來宗教,天主教在這個區域里傳播,確實有相當的難度。如果不是特殊的、對公眾有吸引力的傳播方式,當地的人們也很難輕易改變自己的信仰而皈依天主教。

隨著當代宗教政策的開放,信仰成為個人自愿的事情,教會也尊重每個人的意愿,傳教方式十分平和。信徒的發展主要依靠家庭傳承信仰以及日常教友們信仰經驗和行為的交流和動員。信徒的經驗介紹會激起部分人的好奇心和參與沖動,而且在參與過程中,倘若自身的疑難問題得以解決,就會歸因為宗教的作用,從而促使他們產生入教的動機。而對有意入教者則由老教徒向神父表明其意愿,神父向其宣講教義,參加慕道班,學習圣經及禮拜儀式,領洗之后方成為真正的信徒。

對于農村信徒來說,對超自然信仰的依賴、經歷生活變故、尋求精神慰藉以及群體生活所帶來的社會支持是他們皈依天主教的主要原因。超自然信仰即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體系和價值觀念,又與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天主教信仰與傳統民間信仰在形式上雖有所區別,但本質上皆是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兩者有一定的文化共享和文化關聯,使得天主教在民間的傳播成為可能?!肮浴笔冀K是中國大眾信仰的特點,尤其農村信徒受到自身及社會條件的限制,在面對生活壓力時常常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為了求平安、祈豐收、消災避禍,更容易皈依宗教,從中尋求神佑和精神慰藉。對于鰥寡孤獨及常年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婦女,他們更傾向于獲得教會群體生活所帶來的社會支持,從中找到一種心理歸屬感。

四、結語

綜觀天主教在W鎮地區的傳播,可以看出,天主教從19世紀初傳入W鎮并發展到一定規模,并非偶然,其間有著特殊而深刻的文化和社會根源,其傳播方式的演變也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農村信徒的宗教皈依雖為一種個人現象,其背后反映出的農村社會諸多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

[注 釋]

① 《W鎮天主堂志》。

② 《W鎮鎮志》。

[1] 梁家麟.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 [M].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

[2]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中華歸主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 湯開建,劉清華.明清之際甘青地區天主教傳教活動鉤沉 [J].蘭州大學學報 (社科版),2007,(5).

[4] 劉光華.天主教的愛國革新運動 [N].人民日報,1951-02-19(3).

[5] 顧裕祿.中國天主教的過去和現在 [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Inquire in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atholicism in Northwest Rural Areas:Taking a Village in the Middle Part of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In recent years,Catholicism develops rapidly in rural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where there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of beliving in Catholicism.In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Catholicism has been undergoing the confliction and compromise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values,and identities,and it has been exploring how to fit in local culture.W town is a typical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tholicism in Northwest rural area.With history of hundred years,Catholicism has become one important rural parish church.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the current state,and modes of dissemination of Catholicism in W town,hoping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holicism in our countryside.

Catholicism;historical development;northwest rural area

B 976.1;G 127

A

1674-5779(2011)02-0065-04

2011-02-2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基督教在西北農村青少年傳播狀況研究”(2009JJD880013)

李晶 (1983—),女,甘肅平涼人,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族教育心理研究

(責任編輯蘇二利/校對舒澍)

猜你喜歡
傳教天主教信徒
陽光的信徒
天主教社會思想對社會正義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學運動中的現象學視野
簡述明清之際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幾個問題
澳門大三巴牌坊傳遞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頭
基督教與天主教的沖突
近代英國圣公會在浙江的傳教活動
做價值投資的信徒
試析傳教活動主體的倫理正當性
1922-1953年間甘肅、青海和新疆的“圣言會”傳教使團:書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