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材質果袋對‘富有’柿果生長發育的影響

2012-01-04 09:25胡青素吳發榮龔榜初馬海泉周仙根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甜柿雙層套袋

胡青素,吳發榮,龔榜初,馬海泉,周仙根

(1.中國林業科學院 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 富陽 311400;2.慶元縣林業局,浙江 慶元 323800;3.富陽市林業局,浙江 富陽 311400)

不同材質果袋對‘富有’柿果生長發育的影響

胡青素1,2,吳發榮3,龔榜初1,馬海泉2,周仙根2

(1.中國林業科學院 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 富陽 311400;2.慶元縣林業局,浙江 慶元 323800;3.富陽市林業局,浙江 富陽 311400)

為研究不同材質果袋對“富有”柿果實生長發育的影響,采用8種果袋于6月28日對柿果進行套袋處理,以不套袋為對照,通過定期采摘,觀測不同套袋處理柿果內外指標的生長變化規律。結果表明: 11月12日采收的果實硬度大、殘次果率和褐斑率低,商品性好,提倡在該時期采收;在果實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外黃內黑雙層袋和藍色玻璃紙處理使果實單果質量、VС含量下降,殘次果和褐斑發生率增加,黃色和紅色玻璃紙處理使果實硬度明顯下降、殘次果率上升,無色玻璃紙處理使殘次果和褐斑發生率均有較明顯增加,外白內紅和外黃內白雙層紙處理雖然降低了殘次果率,11月22日采收時分別比對照果低15.66%、14.14%,但其他品質下降較為明顯,仍不宜提倡;白色單層紙袋內果實除SСС含量略高于對照外,其它內在品質均有所降低,但其果面光潔度好、著色均勻,11月12日采摘時其商品性優于對照,值得生產上采用。

經濟林學; ‘富有’柿;套袋處理; 生長發育; 果實品質

套袋是生產優質高檔果品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在蘋果、梨、桃、荔枝等果樹上已廣泛應用[1-4],而柿在我國幾乎不進行套袋栽培。易春英[5]、陳棟等[6]對“次郎”甜柿開展過套袋試驗,初步認為套袋能提高柿的外觀商品性;胡青素等[7]認為白色單層紙袋能提高“富有”柿果的品質。目前有關套袋對果實生長發育規律影響的文獻較少,陳軍[8]、張華[9]分別對蘋果、梨開展過相關研究,認為套袋對果實生理發育均有一定影響,而套袋對柿果生長發育規律的影響未見報道?!案挥小笔辽唐沸詮?,品質好,適合我國廣大南方地區栽培。因柿果生長發育期長(4~5個月),易受各種機械損傷、鳥類及多種病蟲危害,果實管理難度較大,嚴重影響柿果商品性。為此,本研究選取8種不同果袋對‘富有’柿果進行套袋試驗,以不套袋果實作為對照,研究不同套袋處理對果實生長發育規律的影響,旨在為‘富有’柿高產優質栽培提供理論和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浙江省富陽市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富有’柿示范園進行,土壤條件相同。試驗采用4種玻璃紙袋和生產上常用的3種紙袋,以不套袋為對照,共設9個處理,果袋類型如表1。

表1 套袋處理設計Table 1 Design of bagging treatments

選取生長勢、樹體大小基本一致的24株柿樹,隨機區組設計,每2株為一區組,12次重復。每一區組中每株柿樹設4~5個處理,2株共9個處理,每處理在樹冠中上部東南西北四周均勻選取大小較一致、無病蟲害的果實12個以上,于6月28日統一進行套袋。6月28日隨機采摘果實12個,然后每處理分別在7月10日、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9月10日、9月20日、10月2日、10月12日、10月25日、11月2日、11月12日、11月22日等13個不同時期分次采摘,每次在各區組隨機采摘果實1個,每次每處理共采摘12個果實,用于內外品質的分析。

1.2 試驗方法

1.2.1 柿果外觀品質指標的測定

對每果進行外觀指標的測定。測定指標包括柿果橫縱徑、單果質量,并觀測柿果殘次果發生率。將柿果有炭疽病、介殼蟲、日灼斑或頂軟、縱向硬疤或斑紋、蒂隙的均歸為殘次果,按柿果的可食程度,將殘次級數依次記為5、4、3、2、1級,計算公式={∑(殘次級數×同級果數)/總果數}×100%,百分比值越高,表明殘次果發生率也越高[9-10]。柿果褐斑大多是由果實中可溶性單寧轉為不可溶性單寧時后者積聚過多而形成,故將褐斑率單獨作為一項外觀指標來分析,即果面褐斑發生率=(果面褐斑發生面積/果面面積)×100%[11]。

1.2.2 柿果內在品質指標的測定

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分別用數字式水果糖度計TD-45和GY-3型硬度計測定,每個柿果均取赤道部位對稱兩點測定。其他指標測定時取樣部位均統一在柿果陽面赤道部位,每果樣品混勻后冰凍,待測??倖螌幒坎捎酶A帧つ崴狗? Folin - Denis)[12],可溶性總糖與Vc含量分別用蒽酮比色法[13]和2,6-二氯酚靛酚法[14]。

1.3 數據統計及圖形分析

采用Excel 2000統計軟件分析所有數據,并制圖。應用SPSS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典型相關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套袋處理對果實發育過程中單果質量和形狀的影響

由圖1得,套袋處理不能改變果實的生長曲線,各處理果實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均有兩個較為典型的生長高峰期,即6月28日~7月25日與9月20日~10月25日這2個時段平均生長量分別為1.55 g/d,是總生長時期平均生長量的1.44倍。11月2日以后果實基本停止生長。對照果實在10月25日之后其單果質量增長較快,采摘時其重量(192.10 g)僅次于黃色玻璃紙袋內果實(193.86 g)。外黃內白雙層袋和白色單層袋內果實單果質量在11月2日之前均處于較高水平,在這之后雙層袋內果實均較明顯低于對照果實。11月22日采摘時,藍色玻璃紙明顯降低了果實單果質量。由此可得,雙層袋和藍色玻璃紙處理均降低了果實單果質量,其它處理對其影響不大。在9~10月,是甜柿果實大量吸收養分快速膨大的時期,也是果實大量吸收水分的時期。在生產實際中,若不重視這一時期的果園水分管理,必然嚴重影響甜柿果實后期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的形成。

圖1 9種處理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單果質量的變化Fig. 1 Changes of single fruit mass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如圖1和圖2所示,果實橫縱徑和單果質量的生長變化規律基本一致,即果實單果質量增長高峰期也是果實橫縱徑增大的高峰期。套袋對果實橫徑的影響略大于縱徑,但總的來說,套袋對果實橫縱徑影響不是很明顯。

2.2 套袋處理對果實發育過程中褐斑率和殘次果率的影響

‘富有’柿果實在9月20日之前無明顯褐斑,雙層袋內果實因受弱光和較高空氣濕度的影響,果面蠟質明顯,從而提高果實光潔度。11月12日之前各果袋內果實褐斑發生率呈較緩增長趨勢, 11月12日-11月25日這13天內除紅色和黃色玻璃紙外,其它處理果實均有明顯增長,外黃內黑和外白內紅雙層袋內果實褐斑發生率分別由1.62%、2.59%增加到6.15%、5.66%,嚴重降低果面光潔度,白色單層袋內果實與對照果其發生率均在2.1%以下,光潔度較好。玻璃紙袋遇降雨天氣易與袋內果實表面緊貼,對果實光潔度有較大負面影響;無色和藍色玻璃紙袋較明顯的增加了果實褐斑發生率。為了保持果面有較好的光潔度,‘富有’柿果實宜在11月12日之前采摘,套白色單層袋較好。

圖3 9種處理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褐斑率的變化Fig. 3 Changes of mottling rate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10月2日之前,影響果實外觀性狀的主要是日灼和介殼蟲病,對照、黃色和紅色玻璃紙處理果實殘次果率較高。在這之后,對照處理殘次果率緩慢增長,11月22日采收時其值為5.34%,僅高于外白內紅和外黃內白雙層袋處理。外白內紅雙層袋和藍色玻璃紙有利于降低早期果實的病果率,10月2日之前其發生率均在0.7%以下,但藍色玻璃紙袋內果實在成熟后期病果率急速上升,采收時其值為7.23%。外黃內黑雙層袋明顯增加了殘次果發生率,至采收時其值高達11.61%。從果面著色均勻度來看,11月22日采收時外黃內黑和外白內紅雙層袋內果實果面同心圓現象明顯,萼片大多枯萎,故該兩種處理不宜采用。為了降低果實殘次果發生率,應采取外黃內白雙層袋處理或是不套袋處理。

表2 9種處理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殘次果率的變化Table 2 Changes of defective fruit rate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2.3 套袋處理對果實Vc、總單寧含量積累的影響

甜柿果實中Vc含量很高,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呈下降趨勢。10月25日之前,對照果實Vc含量基本上都處于最高水平。11月22日采收時,除藍色玻璃紙外其它3種玻璃紙處理果實Vc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紅色玻璃紙處理其含量高達687.4 μg/g,處于最高水平。外黃內白雙層袋內果實Vc含量處于中下水平,而其它兩種雙層袋處理果實其含量一直均處于最低水平。白色單層袋內果實Vc含量比對照有所降低,但高于雙層袋處理。由此可得,在光照較弱的環境里不利于果實Vc含量的積累,這可能與Vc在呼吸中的作用有關。

圖4 9種處理果實Vc含量積累的變化Fig. 4 Changes of fruit Vc content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單寧是甜柿果實的主要酚類物質,隨著果實的生長,果肉中單寧含量逐漸下降。甜柿幼果時期無明顯生理病害,這與果實中單寧的強抗逆性有關。在6月28日至7月10日間各處理果實總單寧含量均急速下降,7月10日~7月25日這段時期內處理間變動趨勢差異較大,對照果與外白內紅雙層袋內果實其含量保持快速下降趨勢,外黃內白雙層袋和藍色玻璃紙袋內果實下降幅度較小,其它處理則略有上升,7月25日之后總單寧含量均呈穩定下降趨勢,處理間差異逐漸縮小,10月12日之后其總單寧含量均在0.5%以下,因此套袋不影響甜柿果實的脫澀。

圖5 9種處理果實果肉總單寧含量積累的變化Fig. 5 Changes of fruit pulp tannin content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2.4 套袋處理對果實發育過程中硬度的影響

在果實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硬度呈遞減趨勢,平均硬度從23.03 kg/cm2降到采收時(11月22日)的5.84 kg/cm2,其中8月25日~10月2日是果實硬度下降的主要時期。10月12日之后套袋果實硬度均低于對照,外黃內黑雙層袋、黃色和紅色玻璃紙袋內果實硬度在最后10天內下降極為明顯,分別下降了 1.21 kg/cm2、1.27 kg/cm2、1.03 kg/cm2,而對照和白色單層袋內果實分別僅下降了0.05、0.06 kg/cm2,這兩種處理果實硬度處于較高水平,采收時硬度分別為6.45 kg/cm2、6.42 kg/cm2,其它套袋處理果實硬度處于6.12~6.22 kg/cm2之間,較明顯低于對照處理。甜柿以其特有的甜脆爽口品質贏得人們的喜愛,而硬度決定果實的脆度以及貯藏時間,所以套袋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其商品性。

圖6 9種處理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硬度的變化Fig. 6 Changes of of fruit rigidity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2.5 套袋處理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積累的影響

由圖7得,大多套袋處理果實的SСС含量在8月12日~9月10日與10月12日~10月25日這兩段時期內積累較快。對照果實在10月25日之前SСС含量均處于較高水平,但在這之后增長緩慢,11月12日采收時其含量僅高于藍色玻璃紙處理。雙層袋內果實SСС含量在10月12日之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但在這之后,外黃內黑與外白內紅雙層袋處理急速上升,11月12日采收時其含量分別達到16.4%和16.36%,比對照果實分別高1.24%、1.20%。玻璃紙袋內果實的SСС含量與對照果實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白色單層袋處理有利于近熟期果實SСС含量的積累。

圖7 9種處理果實SСС含量積累的變化Fig. 7 Changes of content of SCC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甜柿果實的可溶性總糖含量與SСС含量變化趨勢不完全一致。對照果實在11月12日之前總糖含量均處于最高水平,11月22日采收時其含量略低于黃色玻璃紙袋處理。外黃內黑與外白內紅雙層袋處理果實的總糖含量在各個生長時期(11月22日除外)均處于最低水平,11月12日時其含量分別為12.48%、12.33%,分別比對照低0.81%、0.67%。紅色與黃色玻璃紙袋內果實總糖含量與對照果相近,而無色與藍色玻璃紙袋內果實均有較明顯下降,白色單層袋處理對其影響較小。由此可得,充足的光照利于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的積累,光質也會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

圖8 9種處理果實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積累的變化Fig. 8 Changes of content of pulp soluble sugar of 9 treated fruits in the growth process

2.6 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

甜柿果實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均較為顯著,大多達到0.85以上。由表3得出,Vc作為一種典型的活性物質,與總單寧、硬度的相關性均在±0.93以上。由此可得,果實在軟化的同時伴隨著Vc和總單寧含量的急速降低。硬度與大多指標關系密切,可能是由于指標間的協助作用而使果實松軟。大多研究表明,果實褐斑發生率與總單寧含量有一定相關性,但該試驗表明兩者相關性較小,作者認為褐斑與總單寧物質間有著間接的聯系,總單寧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只有在外力(碰傷、擦傷等)的影響下,酚類物質才會聚集,從而使果面出現褐斑。

3 結論與討論

‘富有’果實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兩個較為典型的生長高峰期,除黃色玻璃紙外其它套袋處理均降低了果實質量,以外黃內黑雙層袋和藍色玻璃紙處理較為明顯,這與易春英研究結果相似[5]。套袋對果實橫徑的影響較大,但總的來說套袋對果實果形指數影響不大。

表3 果實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Table 3 Relativity analysis of fruit index

套袋一般能有效降低害蟲和真菌對果實的侵害,但如果套袋不當,容易引進新的病蟲害,危害嚴重。本文結果顯示,各處理甜柿果實在9月20日之前均無明顯的褐斑出現,在9月20日~11月12日這段時期果實褐斑發生率緩慢增長,最后10天內除紅色和黃色玻璃紙外其它處理果實褐斑發生率均有明顯增長。套袋果在早期能有效防止病害的侵擾,但近成熟果實易因有微小感染而軟化,除外黃內白和外白內紅雙層袋處理有效抑制殘次果發生率外,其它處理殘次果率均有一定程度地提高,外黃內黑雙層袋處理其發生率最高(11.67%),是對照果實的2.14倍,故不宜提倡。

隨著果實的生長發育,果實硬度、Vc和總單寧含量均呈下降趨勢。外黃內黑和外白內紅雙層袋內果實Vc含量均明顯低于其它處理,11月22日采收時除藍色玻璃紙外其它3種玻璃紙處理果實Vc含量均高于對照果實。綜上所述,雙層袋較白色單層袋更能降低果實內的Vc含量,這與易春英、吳友根等[15-21]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各處理果實在10月12日之后果肉總單寧含量在0.5%以下,所以套袋不影響甜柿果實的脫澀。10月12日之后套袋果實硬度均低于對照果,11月22日采收時黃色和紅色玻璃紙袋內的果實硬度處于最低水平,分別比對照果實低23.56%、21.23%,套袋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成熟柿果的硬度,可能是由于套袋后果實果膠降解速度加快的緣故,雙層袋較單層袋效果明顯。套袋使早期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明顯下降,以雙層袋果實尤為明顯,可能是由于套袋后果實葉綠素含量合成急速減少,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加劇果實庫之間對葉同化產物的競爭,從而使得其含量顯著下降。套袋對近成熟期果實糖分含量影響較小,對口感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11月12日采收的果實硬度大、殘次果和褐斑發生率低,商品性好,單果質量、SСС含量和總糖含量雖略低于11月22日采收的果實,但考慮柿果的經營效益,提倡柿果在該時期采收。在果實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外黃內黑雙層袋處理使果實質量、Vc含量和硬度下降,殘次果和褐斑發生率增加,SСС含量雖有所增加但僅上升了5.11%,藍色玻璃紙處理除降低SСС含量和增加果實硬度外,與外黃內黑雙層袋處理呈現類似的規律,故生產上均不宜提倡使用。黃色和紅色玻璃紙處理降低果實褐斑發生率、提高Vc含量,但引起果實硬度明顯下降、殘次果率上升,其中紅色玻璃紙處理使果實硬度下降了23.57%。無色玻璃紙處理使果實病褐斑發生率有較明顯的增加。外白內紅和外黃內白雙層紙處理降低了殘次果率,11月22日采收時分別比對照果低15.66%、14.14%,其中前者處理果實中SСС含量增加了5.93%,但其他品質下降較為明顯,仍不宜提倡。白色單層紙袋內果實除SСС含量略高于對照外,其它內在品質均有所降低,但其果面光潔度好、著色均勻,11月12日采摘時其商品性優于對照,值得生產上采用。

[1] 王少敏,高華居,劉鑫芬,等.套袋短枝紅富士果實內含物及果皮色素的變化 [J].果樹科學,2000,17(l):76-77.

[2] 林存峰.套袋對錦豐梨果實品質和養分含量的影響 [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8,(2):87-89.

[3] 胡亞東.不同紙質果袋對桃發育果實花青苷形成的影響 [D].杭州:浙江大學,2004.

[4] 劉友接,許家輝,張澤煌,等.不同紙質果袋對枇杷果實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04,26(3):334-337

[5] 易春英.甜柿在中亞熱帶地區栽培的柿果品質形成研究 [D].成都:四川大學, 2002.

[6] 陳 棟,江國良,謝紅江.“次郎”甜柿柿果套袋效應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 2006,19(3):490-493.

[7] 胡青素,譚曉風,龔榜初. 不同果袋對甜柿柿果品質的影響[J].林業科學研究,2010, (2):123-128.

[8] 陳 軍, 高文勝, 呂德國, 等.套袋紅富士蘋果果皮發育進程研究[J].果樹學報, 2009, 26(1):217-221

[9] 趙志磊.不同時期套袋對長富2蘋果品質及柿果發育的影響 [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 2003.

[10] 周亞鳳,馬巖松,張 平.南果梨采收前與褐變有關的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 [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1,2(4):263-265.

[11] 張 華. 梨果袋特性及套袋對果實發育微環境和品質的影響[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 2008

[12] 郭藹光.基礎生物化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6-107.

[13] 水果、蔬菜維生素С含量測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S].GB/T 61:95-96

[14] 薛衛東.“西條”柿中總單寧含量的定量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1995,12(16):53-54

[15] 吳友根.不同果袋套袋對翠冠梨果實品質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 2004, 33(4):52-53

[16] 吳 碩,傅建敏,烏云塔娜,等.柿屬EST-SSR 引物設計及遺傳多樣性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12,32(3):152-157.

[17] 王曉春.黑柿在甘肅省天水市的引種試驗[J].經濟林研究,2008,26(1):74-77.

[18] 丁向陽,周德明,陳國領.微量元素施肥效應對柿產量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09,27(2):28-30.

[19] 王三英,張寶琳,王繼林,等.施肥對日本斤柿幼樹營養生長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0,28(2):92-95.

[20] 郭創業,蘇彩虹,董少鵬,等.不同套袋材料對甜柿品種“前川次郎”果實性狀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0,28(4):95-98.

[21] 梁玉琴,李芳東,傅建敏,等.正交設計優化SSR-PСR反應體系[J].經濟林研究,2011,29(4):17-22.

Effects of bagging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of bag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uyou” persimmon

HU Qing-su1,2, WU Fa-rong3, GONG Bang-chu1,MA Hai-quan2,ZHOU Xian-gen2
(1.Research ?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С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 Zhejiang, Сhina;2.Qingyuan Forestry Buearu, Qingyuan 323800, Zhejiang, Сhina; 3.Fuyang Forestry Buearu, Fuyang 311400, Zhejiang, Сhina)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ruit bagging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bag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uyu” persimmon, 8 kinds of bags were selected to bag “Fuyou”persimmon on June 28. By taking the non-bagged fruit as control, adopting regular picking, the fruit’s growth changing law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dex) with bagging treat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uits harvested on Nov.12 had great rigidity, lower inferior fruits rate and lower brown spots and good commodity value, and Nov.12 was considered the best period to harvest. ?n frui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treatments of outer yellow and inner black doublelayer bags and blue cellophane bags decreased fruit weight and Vc content, increased defective fruit rate and brown spots; The treatments of yellow cellophane and red cellophane bags decreased fruit rigidity signif i cantly and increased defective fruit rate; The treatment of colorless cellophane bags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brown spot and defective fruit; The treatments of outer white and inner red double-layer bags and outer yellow and inner white double-layer bags decreased defective fruit rate ,which were lower than non-bagged treatment 15.66 %, 14.14% respectively when harvested on Nov.12, but other fruit quality of the treatments were declined more obvious,these 7 treatments were thought not suitable to use. The treatment of white single-layer bag slightly decreased fruit internal quality except SСС content, but increased fruit surface smoothness and color uniformity, the commodity of the fruit harvested on Nov.12 better than the non-bagged treatment, it was recommend to use in production.

non-timber forest science; “Fuyou” persimmon; bagging treatm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uit quality

S729.39

A

1673-023X (2012)05-0035-06

2011-12-16

浙江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重點農業項目(2008С12015-2)

胡青素(1985-),女,浙江寧波人,助理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經濟林栽培研究

龔榜初(1964-),男,湖南婁底人,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經濟林育種和栽培研究; E-mail:gongbc@126.com

[本文編校:吳 毅]

猜你喜歡
甜柿雙層套袋
廣西甜柿發展前景分析
樂昌柰李“煉金術” 套袋果身價十倍
雙層最值問題的解法探秘
墨爾本Fitzroy雙層住宅
盛花后45天套袋對蘋果品質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雙層巴士”開動啦
開拓甜蜜“柿”業 “柿柿”順心
套袋
福建·甜柿栽培技術規范省級地方標準正式實施
福建:仙游地產臺灣甜柿暢銷價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