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促開放中國金融后果嚴重

2012-02-17 12:05
環球時報 2012-02-17
關鍵詞:儲蓄金融市場實體

孫立堅

日前,由美國9家金融貿易協會組成的“接觸中國聯盟”聯名寫信,敦促中國進一步向外資公司開放金融領域。美國對華合作戰略為何看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這一問題?我想主要是因為今天全球資本流動的格局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美國需要新興經濟體開放金融市場,讓美國的金融資本到海外打天下。

這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兩個趨勢:一個趨勢是資金走向。一部分資金躲在美國債券市場上避險,還有一部分資金選擇了以高儲蓄、高增長為特點的新興市場國家。今天美國金融機構在國內的投資,已經受到嚴格的控制,甚至他們賺得的收入也可能被迫用于為以前闖下的大禍買單,所以這些美國金融機構就會想方設法到海外去打天下。2010年歐債市場上做空歐元、獲得暴利的金融機構大多數來自美國。

另外一個趨勢就是,美國的政府非常支持自己本土的大企業、大機構的海外戰略。甚至不顧來自歐洲盟友的指責,去極力維護美國的海外競爭力,今天來自歐洲倡導的金融交易稅、碳關稅等新措施都遭到了美國政府的抵制。

即使被金融大海嘯重創,今天金融實力最強的國家仍是美國,可是它們也因為危機陷入了“無米之炊”的境地,所以它的金融舞臺一旦搬家,首選就是發展中的中國金融市場。因此,這次華爾街的對中訴求有備而來,而且也釋放了今后中美交涉加劇的信號,即以后中美之間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金融市場開放。而且,這一訴求的本質,實際上與要求人民幣匯率增值完全是一碼事。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幾年前訪華時,就曾經打過這張牌。作為前高盛的總裁,他非常知道打人民幣匯率牌還不如換打金融市場開放的牌,如果金融市場開放,中國還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的機制,那么,就很容易出現1997年東亞危機的狀況。

顯然,美國今天的優勢不是在制造業,而是金融業,它在金融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如人才和創新能力是各國短期內無法抗衡的。今天它謀求中國市場,我們一定要三思而行。因為現在的資金不像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時,多是奔著實體經濟去的,而是因為中國的高儲蓄、低成熟度的金融市場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會使它們用低成本、低風險的投機方式獲得短線收益。

換句話說,當中國經濟的增長還沒有把實體經濟完全做實時,我們若貿然開放金融市場,就會嚴重影響到我們金融改革的節奏,因為大量的外匯占款很容易造成中國市場虛假的繁榮,甚至讓我們的決策部門形成錯覺(當年日本泡沫經濟就是這樣),以為資產價格不斷攀升的現象就是改革的成果,對系統風險不斷積累失去警惕。最后當大量游資撤走時,才知道這是場大泡沫??傊?,我覺得,現在美國和歐洲政府為了挽救疲軟的經濟,都在拼命“印鈔票”,但新增長的經濟動力根本沒有形成,大量資金無法被實體經濟部門吸收、消耗,轉而為金融資本,通過儲蓄高的地方瘋狂投機,進行“套息交易”獲取收益。這種做法對于高儲蓄但金融市場尚未成熟的新興經濟體顯然相當不利。

所以,目前對歐美開放金融市場不是一個好時機。至少應該等到下半年以后,當我們實體經濟做實了,市場監管也到位了,同時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也開始在全球啟動,那時候再來開放我們的金融市場,利就遠遠大于弊。否則,金融領域倉促“開門”,會造成實體經濟沒賺到錢,而虛擬經濟卻異?;鸨膰乐睾蠊??!ㄗ髡呤菑偷┐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猜你喜歡
儲蓄金融市場實體
美聯儲的艱難選擇:穩通脹還是穩金融市場
俄羅斯:存錢養老越早越好
實體錢
儲蓄方法面面觀
2017實體經濟領軍者
重振實體經濟
人生是一種儲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