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競技水平分析——兼析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備戰奧運會的不足與對策

2012-03-05 14:30朱禮金
中國體育科技 2012年4期
關鍵詞:競技規則運動員

朱禮金

競技體育運動中,規則是項目比賽的指揮棒,是運動技術發展的風向標。規則的變化不僅對運動項目的發展起導向作用,同時,對動作技術的創新產生影響。蹦床項目的發展也不例外。2010年9月,國際體操聯合會重新修訂了國際蹦床評分規則,并規定從2011年1月實施。這將對世界各參賽隊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產生很大影響。中國蹦床隊自從2008年奧運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一路走來,在歷次世界大賽上過關斬將,頻頻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為實現倫敦奧運會衛冕冠軍奠定了基礎,然而,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在最近的世界蹦床賽事中屢屢出現失誤,是技術原因?是心理原因還是規則的影響?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盡快找出解決的辦法。本研究通過2011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賽、世界蹦床錦標賽以及2012年奧運會測試賽,分析目前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明晰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的優勢與不足,以期找出對策,為我國備戰奧運會訓練以及運動員的選拔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0年國際蹦床評分規則和2011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賽俄羅斯站和中國站2場比賽、2011年世界蹦床錦標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蹦床測試賽決賽中24套自選動作以及比賽現場錄像資料。

1.2 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查閱了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特別對最新國際蹦床規則進行了分析;對國家隊和部分省隊教練員及相關科研人員進行了訪談;通過錄像解析對4場比賽的相關數據進行了數理統計;并對分析的結論與觀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蹦床運動員競技水平的評價指標及辯證關系

運動員所具備的競技能力在比賽中的表現稱為競技水平[3]。不同項目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競技水平有著不同的衡量標準,比賽結果的評分方法也不同。根據最新國際蹦床評分規則以及對專家學者的問卷調查,歸納出蹦床運動員競技水平的評價指標(表1),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依據之一。

表1 蹦床運動員競技水平評價指標一覽表Table 1 Trampoline Athletes’competitive Level Evaluation Index

在實施新規則前,蹦床成套動作的成績構成主要包括技術分(完成質量)和難度分,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尤其對于高水平運動員,增加難度是提高競技水平的關鍵,而高質量的完成動作又是取得好成績的保障,因為,在運動員處于穩定競技水平的狀態下,提高動作的難度太大,動作的完成質量就會受到影響,而為了保證高質量的動作而降低動作難度,運動員的競爭力將會下降,所以,要想得到一個最佳的競技水平,比賽動作難度必須是保證完成質量的最佳難度,而動作技術必須是能使難度進一步提高的高質量動作技術,做到難度與完成質量螺旋上升的辯證發展。實施新規則后,飛行時間評分指標的增加,打破了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這種動態平衡發展,飛行時間越長,騰空高度越高,越有利于完成更高難度動作,卻給動作完成的質量造成影響,為了保證動作完成質量和騰空時間而降低難度同樣會影響運動員的競爭力。所以,教練員在運用這些指標評價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時要注意其整體性和辯證關系,即某項指標的高低只能代表運動員在這方面的優勢或不足,不能說明其綜合競技水平的高低,要想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競技水平,必須保證各指標因素的協調統一發展。

2.2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飛行時間分析

2010年國際蹦床評分規則主要變化是在蹦床評分體系中增加了飛行時間評分指標,同時規定了飛行時間是指運動員實際完成單個動作的騰空時間之和,不包括運動員壓網和起網的時間,即運動員在網面以上完成動作的時間之和[4]。

圖1 前6名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技術、難度與飛行時間關系圖Figure 1. Execution,Difficulty and Flight Time Diagram of Top 6 Outstanding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統計4場比賽決賽前6名共計24人次優秀女子運動員的飛行時間成績發現,最高成績16.475,最低15.105,每場比賽的均值超過了15.6,另外,除了2012年奧運會測試賽,其他3場比賽中只有第1名的飛行時間超過了16,而其他名次雖沒有超過16,但飛行時間的成績與名次近似成正相關(圖1),說明飛行時間對總成績有重要影響,在國際大賽中要想進入高水平女子運動員行列,飛行時間必須保證在15.6以上,并且超過16才能有摘金奪銀的機會。我國在把握新規則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在飛行時間訓練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2011年3場比賽的冠軍均被中國獲得,并且3套動作的飛行時間均超過了16,說明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的基本功比較扎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系列賽捷克站和倫敦奧運會測試賽中,我國名將黃珊汕、何雯娜和李丹均因動作失誤而未進入前8名,除了偶然因素外,可能在處理飛行時間、難度和動作技術三者的關系方面還有很大欠缺。

表2 前6名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飛行時間、難度和技術對比一覽表Table 2 Execution,Difficulty and Flight Time Contrast of Top 6 Outstanding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圖1和表2分別統計了前6名運動員每場次的飛行時間、難度和技術分的均值關系和3個指標在不同水平運動員成績中的特征??梢钥闯?,3項評價指標均與總成績(名次)總體呈正相關,即總成績靠前的運動員,其飛行時間、難度與動作的完成質量也總體靠前,這也符合運動項目的發展規律,即高水平的運動員保證3項指標協調提高才能取得好的成績。但從具體指標分析,不同水平運動員的3項評價指標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其中,飛行時間波動較小,CV飛行時間為1.82%,其次是技術分,CV技術為2.35%,難度分波動最大,CV難度為3.40%,說明世界各國在飛行時間訓練方面都處在摸索階段,所以差異性不大,但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在把握難度動作的選擇上并沒有表現出一定規律,說明飛行時間因素的增加對動作難度影響較大,同時也影響動作的完成質量[1]。

從圖1中還發現,難度與飛行時間的曲線基本趨向平行,而動作完成質量曲線則與它們相反而相互形成“葫蘆形”,即不同水平運動員選用難度值與飛行時間的變化規律基本吻合,而動作的完成情況正好與此情況相反。如第二名運動員的難度分和飛行時間較第一名的降低了,但其動作完成質量提高了,第三名的難度分和飛行時間較第二名的提高了,但其動作完成質量降低。這正好驗證了前面的推理,即騰空高度的增加有利于難度的提高,但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動作的完成質量,同時也說明了提高飛行時間和增加難度與保持動作完成質量的穩定是目前訓練中的主要矛盾。

2.3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難度動作分析

與2005—2008年蹦床評分規則相比,新規則除了增加了飛行時間評分指標外,在動作難度計算上也做了修改,主要表現在3周及以上空翻周數和空翻姿勢的難度分計算,規則修改的意圖很明顯,就是鼓勵運動員增加騰空高度并完成更多周數的翻轉動作,既提高了運動項目的觀賞性,又增加了競技比賽的偶然性,同時也說明了提高飛行時間和增加動作難度是相互促進的關系[5]。

2.3.1 單個動作的難度分析

蹦床成套動作是由10個空翻轉體動作組成,其難度分等于這10個動作的難度之和,所以,單個動作的難度大小將會影響整套動作的難度。根據規則,每個動作的難度系數是由動作的翻轉周數、轉體度數和完成動作的身體姿勢3部分構成。

表3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決賽單個動作的難度情況一覽表Table 3 Single Action Difficulty of World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in the Finals

通過24套決賽動作單個動作難度選擇來看,目前世界優秀女子蹦床單個動作難度在2.0~1.2之間(表3),其中高難度動作主要集中在2.0~1.7之間,共36個,占所選用動作的15%,均套1.5個,即平均每套動作至少有一個難度為2.0或1.7的動作,使用的頻率比較高,這也是目前優秀女子運動員使用的最高難度的動作了,但從動作類型上看,這些高難度動作選用的類型比較少,只有12001<、833/和12001三種類型,說明目前優秀女子運動員的高難度的儲備不足,新規則的導向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另外,優秀運動員成套動作中選用的主體難度集中在1.6~1.2之間,共186個,占總數的77.51%,共有15種動作類型,主要以兩周空翻為主,轉體度數呈現多樣化,說明大多運動員難度動作的儲備仍依賴轉體度數的改變,多周空翻動作的積累優勢不明顯。其中,主體難度中最低的難度為1.2,但其使用的數量卻是最高的,為44個,主要類型為800<。通過分析成套動作發現,這一難度動作的使用目的主要是用于協調各高難度動作的鏈接,調整成套動作的節奏,出現的位置主要是第2、6、8號位置。

圖2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單個動作難度均值曲線圖Figure 2. Curve of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Single Action Difficulty Average

另外,圖2顯示,通過對單個難度動作的位置分析發現,世界優秀女子運動員成套動作中單個難度動作的運用具有趨同性,表現為第1個動作難度最高,第2個動作難度最低,第3、10個動作難度相當,中間動作的難度有起伏,但總體呈下降趨勢。即大多運動員把最高難度動作放在開始,然后用一個低難度動作緩沖一下,在第3號位置再完成一個高難度動作,這樣做主要考慮體能分配,減少高難度動作之間的連接難度,避免連續完成高難度動作所帶來的失誤,特別是在第9個動作用小難度動作緩沖一下,完成最后一個高難度動作,有利于前后動作騰空高度的一致性和成套動作觀賞性。

與國外優秀女子運動員相比,我國運動員的單個動作難度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優勢,參賽的6套動作中,每套動作均同時使用了12001<和12001兩類高難度動作,另外,除成套2號位置外,其他位置的單個動作難度整體高于國外,說明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的難度儲備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但如何有效的用到成套動作,獲得理想的成套難度是提高競技實力的關鍵。

2.3.2 成套動作難度分析

蹦床成套動作難度是由10個動作的難度和組成,分析單個動作的難度是為了反映運動員的難度動作儲備情況,而分析成套動作難度則是反映運動員對難度動作的應用能力,所以,成套動作難度不僅是蹦床比賽成績的主要構成要素,更是評價蹦床運動員競技水平的關鍵指標。

如圖3所示,統計的24套動作中有12個難度,最高15.4,最低12.2,反映了目前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的成套動作難度值比較分散,集中性不強,差距比較大,項目的規律性并不明顯,這可能與新規則的修改以及運動員的適應能力有關。分析發現,使用比較多的難度主要集中在15~14.1之間,其中15的難度使用最多,通過對4場比賽前三名運動員的成套難度來看,難度在15及以上的有6人次,最低難度為14,說明目前世界優秀女子運動員的穩定難度范圍在15~14之間,要想在國際大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成套難度必須達到14以上,保證在15以上的難度才能具有與世界頂尖高手競爭的實力。

圖3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24套動作難度及數量曲線圖Figure 3. Curve of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24 Set Action Difficulty

我國運動員的成套難度最高為15,最低14.6,處在世界優秀運動員穩定發揮的難度范圍內,較世界其他運動員有一定的優勢,但沒有絕對的競爭實力,黃珊汕、鐘杏平和李丹是國內成套難度最高的運動員了,在歷次國際大賽中的難度還沒有超過15,何雯娜雖然多次獲得世界冠軍,其參賽用的難度也沒有超過14.8,而加拿大運動員麥克倫南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測試賽上成功使用了15.4的難度,并獲得了冠軍,因此,我國女子運動員要想在倫敦奧運會上保持冠軍的位置,必須提高成套難度。

2.4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動作完成質量分析

2.4.1 決賽成套動作技術分

蹦床成套動作技術分是運動員比賽成績的主要構成要素之一,也是評價運動員基本技術水平以及成套動作穩定情況的主要指標,反映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身體姿態、動作規格和動作的控制能力。

表4顯示,統計的24套動作的技術分中,最高分25.1,出自比賽第1名運動員,最低分為22.1,出自第6名運動員的成績 (即數據來源比賽的最后1名),說明優秀運動員的技術分對比賽名次的取得有一定影響。但從整體上來分析,不同場次比賽之間,優秀運動員平均技術分差距不大,最高24.3,最低23.5,相差0.8,而不同名次之間優秀運動員平均值相差也不明顯,最高24.6,最低23.2,相差1.4,整體平均為23.9。說明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基本技術掌握比較扎實,運動員間的動作完成質量相當,發揮也比較穩定,由此可以推得,目前動作完成質量將逐漸成為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競爭的次要因素,提高難度和增加飛行時間已經成為競技實力的決定因素。但從蹦床運動項目訓練的辯證關系上看,動作技術的熟練,完成質量的提高仍是增加騰空高度和動作難度的基礎與保障。

表4 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成套動作技術分情況一覽表Table 4 Set Action Execution of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我國女子運動員成套動作技術分最高25.1,最低24.3,均超過了世界平均23.9,說明我國運動員的基本技術掌握牢固,動作完成質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給我國女子運動員增加飛行時間、提高動作難度提供了可能。

2.4.2 動作完成的穩定性

蹦床成套動作完成質量的穩定性主要表現在動作位移和成套動作成功率兩個方面[2],這兩個方面是協調統一的,根據蹦床項目的運動規律,水平方向的位移如果超出規則允許的范圍,不但會被扣分而且還可能造成動作的失敗,甚至發生危險。由于規則修改的導向作用,優秀運動員為了獲得好的成績,不得不盡可能地提高動作的難度和騰空高度,而且高質量的完成,從而使技術細節錯誤被放大,造成失誤,這一點在實施新規則以來的國際大賽中比較明顯。在統計的4場高規格國際比賽決賽32套動作中,共有6套動作失敗,失敗率為18.8%,通過視頻分析發現,失敗的直接原因均由位移過大造成,進而分析,近期國際大賽上優秀運動員位移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實施新規則,運動員都處在適應新規則階段,特別是新規則在奧運會前一年的時間內再次修訂,對運動員的訓練增加了不少壓力。

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成套動作發揮不穩定現象尤為明顯,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女子運動員黃珊汕、何雯娜、李丹和鐘杏平在規則修改后的世界大賽上均出現過重大失誤,如在2011世界杯系列賽中國站比賽中鐘杏平因自選動作失誤未進入決賽,捷克站比賽中黃珊汕和何雯娜雙雙出現失誤未進入決賽,2012年奧運會測試賽中李丹和何雯娜均出現重大失誤而無緣獎牌。由此看出,成套動作的穩定性是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備戰奧運會訓練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4.3 成套動作騰空高度一致性分析

根據蹦床規則,成套動作騰空高度不一致將被扣0.1~0.5的完成質量分,所以騰空高度一致性是評價動作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項目規律,我們用每個動作完成時空中的飛行時間來表示每個動作的騰空高度,在此我們以2011年世界杯系列賽俄羅斯站前6名優秀女子運動員的成套每個動作的時間為研究對象分析。

表5顯示,本次比賽中成套動作飛行時間最高16.245,最低15.105,平均15.627,我國運動員黃珊汕和鐘杏平參加了本次比賽,飛行時間分別是16.245、15.625,在前四名運動員中,黃珊汕的總飛行時間是最高的,但她的騰空高度一致性最差(S=0.076),鐘杏平的總飛行時間最低,一致性也要差于國外運動員(S=0.074),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運動員的騰空高度一致性并不占優勢,對成套動作完成質量有一定影響。

表5 2011世界杯系列賽俄羅斯站比賽前6名運動員成套動作騰空高度一致性情況一覽表Table 5 Set Action Consistency of Height of Top 6 Women Athletes in 2011 World Cup(Russia)

3 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訓練對策

3.1 加強心理訓練,使“雙保險”戰術更保險

作為“舶來品”,蹦床項目在中國僅僅開展了11年的時間,但進步之快卻令世界驚奇,繼北京奧運會中國包攬了男、女個人兩枚金牌之后,中國蹦床競技水平一直處在世界前列,特別是在國際蹦床新規則實施后,2011年世界杯系列賽中,中國蹦床隊更是頻頻站在世界最高領獎臺,達到了一個歷史新高度。展望倫敦奧運會蹦床項目金牌走勢,中國隊已經成了世界各蹦床隊的“靶子”,所有人都想超越中國隊獲得金牌,這既是中國蹦床隊訓練的動力,更是壓力,特別是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在最近的幾次世界比賽中屢屢出現失誤,除了新規則的影響,心理壓力應是一個重要因素。

北京奧運會后,隨著我國蹦床水平的提高,但凡有國際大賽,中國蹦床隊都會在優勢項目上派兩名運動員雙保險參加,即便一個人發揮不理想,另一個人總能確保有獎牌入賬。其實不是中國如此,國外亦如此,這是應對蹦床項目“不穩定”特征的一種比賽戰術。雖然“雙保險”戰術很保險,但如果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不到位,反而會更不保險,2012年倫敦奧運會測試賽中我國仍派出了何雯娜和李丹兩人參賽,在預賽中李丹失誤出局,決賽中何雯娜沒能頂住壓力,也出現了失誤,最終無緣獎牌,這不能不說心理因素有重大嫌疑。因此,加強心理訓練,解決心理問題,是我國女子蹦床備戰奧運會首先要問題。

3.2 提高成套動作難度儲備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單個難度動作的儲備充足,處在世界領先水平,但成套動作并不占優勢,成功使用的最高成套動作為15,但加拿大運動員麥克倫南最近的成功套難度為15.4,說明我國運動員的難度動作的使用以及成套動作的編排需要進一步優化,應該根據每位運動員的競技特征,至少儲備2套以上穩定的高難度的成套動作,并且兩套動作高難度動作位置應錯開,防止比賽中出現失誤時可以用相同難度的不同類型動作調整。根據我國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單個難度動作的儲備,在穩定發揮的前提下,成套動作的難度達到15.5,才能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3.3 構建成套動作飛行時間、難度及技術的三維訓練體系

新規則的修訂不僅使評分規則更趨向公平、客觀,同時也增加了比賽中的不確定因素。新規則以前的比賽,運動員的難度分和技術分都是很靠近,成績差距很小,甚至在贏得比賽的運動員中存在僥幸的成分,而飛行時間分的加入,使規則評分體系中客觀評價比例增加了,同時,新評價指標的出現,也打破了原有的訓練體系,由協調動作質量與難度之間的二維關系變為協調動作完成質量、飛行時間及難度之間的三維關系,比賽中的偶然性增多了,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差距將被拉大,所以,要想獲得比賽的勝利,必須處理好三者的關系。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女子運動員的飛行時間與動作難度都要優于世界優秀運動員,動作的完成質量分也不落后,但成套動作的穩定性卻很差,可能就是沒有處理好三者的協調發展關系。由此,筆者提出了成套動作三維訓練框架,即以運動員的成套動作最佳難度為基準,增加飛行時間,完善動作完成質量。這里的成套動作最佳難度是指使某個運動員穩定發揮最高水平的難度值范圍,也就是說,在這個難度值范圍內,難度的升高不會影響動作的穩定性,反而能有利于運動員競技實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的最佳難度為14.5~15,在此難度值的基礎上訓練飛行時間和完善動作質量,等到發揮穩定了,再逐漸提高難度,然后提高飛行時間和動作質量,以此類推,最終使競技水平穩步提升。如此處理三者關系,既能保證動作的穩定,又能使動作難度得到發展,對目前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的訓練非常有利。預計倫敦奧運會前,我國女子運動員成套動作的最佳難度應達到15~15.5。

4 結論

1.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成套動作飛行時間分與總成績成正相關,飛行時間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動作難度,但對動作完成質量有影響。我國優秀運動員成套動作飛行時間居世界前列,但動作穩定性較差,所以,提高飛行時間、增加難度與保持動作完成質量的穩定是目前訓練中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

2.目前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單個高難度動作的使用比較集中,但動作類型比較單一;難度動作的儲備主要依賴轉體度數的改變,多周空翻動作的積累優勢不明顯。成套動作難度值比較分散,且差距比較大。我國運動員單個動作難度占有優勢,但成套難度沒有絕對的競爭實力。在保證穩定的前提下,提高成套動作難度儲備是確保我國女子蹦床衛冕倫敦奧運會的關鍵。

3.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成套動作技術分差距不明顯,說明精細、扎實的動作技術是頂尖高手的基礎和保障,我國優秀女子運動員技術分位世界前列,但集團優勢不明顯,強調動作的高規格和穩定性是我國女子蹦床備戰奧運會的重點。

4.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對新規則的把握還處在適應階段,表現為動作位移過大,失敗率高,我國優秀運動員尤為明顯,加強心理訓練、戰術訓練、提高成套動作難度儲備,構建成套動作飛行時間、難度及技術的三維訓練體系是解決我國女子蹦床運動員失敗率高、穩定性差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1]郭奕海.世界優秀女子蹦床運動員比賽成績構成特征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28-129.

[2]劉興.我國優秀蹦床運動員網上非技術性位移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2):38-41.

[3]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4-65.

[4]朱禮金.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的時空協同及其訓練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6):31-33.

[5]2005—2008年國際蹦床評分規則[S].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2004.

[6]FIG.CODE OF POINTS TRAMPOLINE GYMNASTICS[S].2010.

猜你喜歡
競技規則運動員
TSA在重競技運動員體能測試中的應用
第1-3屆冬季青年奧運會競技格局分析
撐竿跳規則的制定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奧斯卡的規則變了!
讓規則不規則
TPP反腐敗規則對我國的啟示
花與競技少女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