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毒蛾幼期形態學及其習性研究

2012-03-22 06:19劉媛媛魏永路李肇星黃國華
長江蔬菜 2012年16期
關鍵詞:體毛毒蛾背板

劉媛媛,魏永路,李肇星,黃國華

(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安全科學技術學院,長沙,410128)

豆毒蛾幼期形態學及其習性研究

劉媛媛,魏永路,李肇星,黃國華

(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安全科學技術學院,長沙,410128)

以蓮藕葉為寄主,對豆毒蛾幼期形態學及其習性進行了系統觀察。結果表明,其卵圓形,中間凹陷,初產時為鮮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直至乳白色;幼蟲共6齡,腹部前4節背板上長有棕褐色短毛簇,前2節背板兩側各有1對長毛簇,當受侵擾時,1~4齡幼蟲迅速吐絲,身體蜷縮懸掛于附著物上,5~6齡幼蟲則依靠快速爬行和堅硬的毒毛保護自己;蛹初化時為鮮綠色,隨后變為紅棕色,背部具瘤狀突起和灰白色絨毛,觸碰時,腹部可自由擺動;雄成蟲觸角羽毛狀,雌成蟲觸角雙櫛齒狀,靜止時,前足向前與體軀成一條直線,中足與體軀垂直,具趨光性。

豆毒蛾;幼期;形態學特征;習性

豆毒蛾 (Cifuna LocuplesWalker)屬鱗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又名腎毒蛾、大豆毒蛾,為害多種經濟、觀賞植物,如蓮藕、大豆、蘆葦、苜蓿、棉花、紫藤、櫻桃、海棠、柳、柿、榆、茶等[1]。初孵幼蟲喜歡群集在寄主葉片取食上表皮和葉肉,留下網狀下表皮;高齡幼蟲可將嫩梢食盡或僅剩葉脈,重者可將整葉吃光[2]。至今為止,有關豆毒蛾的研究甚少,僅見該蟲對月季、千屈菜、茭白、荻葉、梨、棗等的為害記錄以及形態學的初步研究[3~7]。2011年8月,筆者在湖北洪湖進行水生蔬菜害蟲調查中發現,豆毒蛾幼蟲也可取食蓮藕葉,并將蓮藕葉咬成孔洞、缺刻乃至僅剩主脈,嚴重影響蓮藕的經濟價值與觀賞價值[8~10]。鑒于豆毒蛾研究少,為害大,筆者在室內連續飼養2代,對其形態特征和習性進行了詳細、系統的觀察與研究,以期為豆毒蛾的識別和防治提供理論基礎與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蟲與寄主植物

試蟲:采自湖北洪湖市閩洪大市場附近蓮藕地的豆毒蛾幼蟲,經室內飼養繁殖的后代;寄主植物:種植于湖南農業大學逸苑池塘中的蓮藕。

1.2 試驗器具

萊卡顯微照相系統、圓形透明塑料養蟲盒(直徑×高=10 cm×10 cm)、毛筆、蜂蜜、養蟲籠(長×寬×高=30 cm×30 cm×30 cm)、脫脂棉等。圓形透明塑料養蟲盒和養蟲籠分別為幼蟲和成蟲提供生存環境;萊卡顯微照相系統用來觀察各蟲態形態特征并拍照;脫脂棉蘸10%蜂蜜水為成蟲提供必要的營養。

1.3 試蟲飼養及其習性觀察

①卵 取出新產的卵塊放于圓形透明塑料盒中,加入新鮮荷葉,待其孵化。

用萊卡顯微照相系統進行拍照,標記卵的大小,并觀察其形狀、顏色。每天10:00和16:00分別觀察1次,詳細記錄其顏色變化。

②幼蟲 取初孵幼蟲單頭置于放有新鮮蓮藕葉的圓形透明塑料盒內,每天10:00更換新鮮的蓮藕葉并及時清理糞便,此飼養方法重復10次,其余同齡初孵幼蟲則群集飼養于圓形透明塑料盒中,3齡之后的以8頭為1個單位分別飼養。

每天10:00和16:00分別用直尺測量各齡期的頭殼、體長,觀察其取食行為以及對刺激作出的應激反應,并記錄其不同體軀部位的斑紋變化。

③蛹 觀察并記錄化蛹方式,蛹的顏色、形狀、柔軟度,蛹的顏色隨時間發生的變化以及成蟲羽化行為等。

④成蟲 將新羽化的成蟲置于養蟲籠中,并放置浸有10%蜂蜜水的棉球供食,放入蓮藕葉以提供產卵場所,每天10:00更換蜂蜜水。此外,將3頭成蟲(1雌2雄)放入養蟲籠內,飼養方法同上,重復3次。觀察、記錄其趨性等行為,并記錄產卵量等。同時,選取剛羽化且完整的雌、雄成蟲若干頭制成標本,用直尺測量其體長和翅展,觀察該蟲翅的顏色、形狀及斑紋。

2 結果與分析

2.1 形態學特征

①成蟲 雌性成蟲體長12 mm,翅展19 mm。觸角雙櫛齒狀,頭密布鱗毛;胸部背板稍隆起,高度骨化;前翅灰褐色,具明顯的內、外橫線,內橫線與基橫線之間為淺黃褐色,與外橫線之間為灰白褐色,內、外橫線之間具1個腎形紋,合攏時2條橫線連接處具1對黑斑;后翅淡黃褐色;前、后翅反面皆為黃褐色。雄蛾比雌蛾色彩鮮艷,體長8 mm,翅展14 mm,觸角羽毛狀;前翅黃褐色,內橫線紅褐色,較外橫線寬,與基橫線之間為黃褐色,外橫線與內橫線之間具1個腎形紋,腎形紋與前緣脈之間為黃褐色,其余部分以及外橫線與外緣之間均為灰褐色;后翅淺黃褐色(圖1A,1B)。

②卵 圓球形,中央凹陷,直徑0.83 mm,塊產于蓮藕葉正面,初產卵鮮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直至乳白色(圖1C)。

③幼蟲 a.1齡。體長1.25~2.49 mm,頭殼0.25 mm,頭部棕黃色,比體軀稍寬,前胸背板兩側各具1個瘤狀突起,其上長有前伸的長毛束;胸部乳白色,胸足黑色;腹部前4節棕黃色,第5節乳白色,背板上具1對明顯黑色毛疣,腹足白色。1齡末幼蟲群集在葉片表面為害,頭殼黑色,胸部灰白色;腹部前4節黑色,第5節前半部乳白色,后半部黑色(圖1D)。

b.2齡。體長2.50~4.89 mm,頭殼0.50 mm。剛蛻皮幼蟲體毛雜亂且末端向后彎曲,頭殼淡黃色,隨后變為棕色至黑色;前胸背板上瘤狀突起及其相連接的部位為棕褐色;中、后胸淡黃色,而后變為乳白色;腹部前4節棕褐色,背部體毛較長且密,每體節兩側毛疣上著生黑白混雜、長短不等的體毛;臀板兩側的體毛向后生長,長度約為其他部位體毛的2倍(圖1E)。

c.3齡。體長4.50~7.00 mm,頭殼0.89 mm。頭殼乳白色,有光澤;前胸背板的瘤狀突起上具10~15條絨毛,其末端膨大,伸向前上方,前胸背板有2條橫列線;中、后胸背板各長有4個白色毛片,側板亦如此,毛片著生黑白混雜體毛;腹部前3節背板的體毛棕褐色且明顯分簇,前2節側板著生棕褐色體毛,第3節側板著生水平生長的淡黃色與棕褐色混雜體毛,第4、5節背板分別以2個突起為中心,從外向內依次著生毛片、黑白混雜長體毛(較細)、淡黃色短體毛(粗而硬),俯視猶如禮花綻放,第6、7節背板各具1個棕色突起,中央凹陷,第8節背板著生1簇棕褐色、絨毛狀體毛,與體軀約成60°夾角伸向后方;臀板著生幾根棕褐色體毛,明顯長于周圍體毛,并與體軀成30°夾角伸向后方(圖1F)。

d.4齡。體長7.05~11.89 mm,頭殼1.45 mm。剛蛻完皮時,頭部乳白色,口器明顯磚紅色,蛻皮時,位于前胸背板上的1對瘤狀突起隨頭殼一起蛻下;中、后胸各具8個毛片,單行排列,背面4個,淡黃色,其上著生銀白色短體毛(粗而硬),側面 4個,位于側板上的為黑色,著生黑色體毛;腹部第5節具縱裂線,縱裂線兩側的毛片長有銀白色短體毛 (粗而硬);5~7節背板具有不同程度、不同花紋的凹陷;體節與體節之間分節明顯(圖1G)。

e.5齡。體長11.02~22.05 mm,頭殼1.98 mm。頭殼與前胸背板相連的地方長有1排伸向前方的白色體毛;胸部背板兩側分別長有1條黃色斑紋,中、后胸背板兩側長有銀白色短體毛(粗而硬);氣門淡黃色,其上部分別對應1個棕褐色突起;足的基部外側各具1個淡黃色突起,體毛成禮花綻放般分布于各突起之上,腹部5~8節背板上密布黑色體毛。5齡末期,體毛顏色明顯變淺,并有部分脫落,腹部前4節背板2個深褐色突起明顯可見,前3個體節長有深褐色體毛,第4節則為深褐色與白色混雜體毛(圖1H)。

f.6齡。體長17.12~34.56 mm,頭殼2.56 mm。頭殼正前方明顯可見5個黑斑;胸部背板黑色,剛蛻皮時,體毛稠密,胸部背板兩側有2條橘黃色條斑,位于前胸背板上的較粗,中、后胸背板上的較細,其余部分黑色;腹部前4節背板上的體毛較稠密,且中間長、四周短,中間黑色、四周棕黃色;腹足末端具35~40個趾鉤,趾鉤基部紅棕色,腹足基部具1個由若干個長有體毛的小毛片構成的棕褐色毛片,第3、4對腹足之間具2個淺橘黃色斑(圖1I,1J)。

④蛹 雌蛹長約15 mm,雄蛹長約10 mm。長圓筒形,部分蛹復眼黑色、突出。新化的蛹頭部淺綠色,胸部青綠色,觸角與蟲體分離,片刻后膠粘在一起;腹部棕黃色與乳白色相間,體軀上刺突較明顯,棕黃色,體毛銀白色;腹部前4節背板上有棕黃色膿狀突起,布滿體毛,腹部末端具臀棘。隨后,蛹逐漸變為紅褐色,氣門黑色,較明顯。雌蛹比雄蛹粗大(圖1K)。

3.2 習性

①幼蟲 a.1齡。初孵幼蟲咬破卵殼,鉆出,取食卵殼,活動范圍較小。1齡末期,幼蟲吐絲于葉片或飼養盒內壁上(大多數在飼養盒蓋的內壁),趾鉤緊鉤住絲,靜止不動。

b.2齡?;顒幽芰Ρ?齡稍強,分散取食。2齡末期,幼蟲聚集在飼養盒蓋上或蓮藕葉邊緣稍陰暗處不食不動,等待蛻皮。

c.3齡。剛蛻完皮的幼蟲體軀不完全伸張,比前齡末期稍短,不久活動能力迅速增強。

d.4齡。蛻皮時,依靠體軀左右擺動,蛻皮完成的速度明顯比3齡快。

e.5齡。進入暴食期,晝夜取食,嚴重時,只留下葉脈,活動迅速。

f.6齡。初始取食量比5齡更大,體長比5齡明顯增加,嚴重時,可連葉脈一并食盡。

圖1 豆毒蛾各蟲態形態特征

g.預蛹。6齡末,不食不動,吐絲于飼養盒蓋或蓮藕葉基部,腹足、胸足固定其上,胸部隆起,稍成弓形,頭部蜷縮到胸部以下,不久,身體即進行順時針與逆時針的交替轉動,以脫掉體毛,脫毛的先后順序為由長到短、由細到粗,最后,腹部前4節背部的毛刷狀體毛脫掉,各體節的毛片上剩幾根絨毛未脫落,從開始到脫毛到結束用時約30 min。大約經過24 h的靜止狀態,即進行蛻皮。首先,腹部伸縮,使腹部的皮拉緊,并蛻向身體末端,當第3對腹足的蟲皮離開蟲體時,胸部背板的皮縱向開裂,開口愈來愈大,與此同時,蟲體進行左右擺動,頭胸部逐漸從裂口處伸出,之后,腹部又進行伸縮運動直至完全蛻去腹部的皮為止,此過程較快,用時約10 min。從吐絲起到完全化蛹需時36 h左右。

②蛹 老熟幼蟲吐絲時將脫落的體毛編制成薄繭,利用腹部末端的臀棘鉤住薄繭,以維持蟲體平衡,當受到外界刺激時,蛹的腹部可左右擺動。

羽化:頭、胸、腹面的蛹殼逐漸軟化,直至中間出現1條縱裂縫,成蟲的頭、胸部從此處鉆出,待完全鉆出后,成蟲在蛹殼附近移動,等2對翅完全舒展后,即進行取食、交配等。

③成蟲 成蟲多在夜晚羽化、取食、交配、產卵,具趨光性。白天靜止不動,即使受到外界干擾,也只是稍微移動。靜止時,前足平行且向前與體軀在一條直線上,中足與體軀垂直。雄成蟲的羽化時間比雌成蟲早1 d,雌成蟲羽化1 d后即可交尾,交尾當天即可產卵,每雌成蟲每次產卵40~200粒不等,卵塊多位于圓形透明塑料盒底部。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以蓮藕葉為食的豆毒蛾幼蟲共6齡,與歐克芳等[6]以月季、千屈菜為食的豆毒蛾幼蟲為5齡和王宗典[8]以荻為食的豆毒蛾幼蟲為7~ 8齡結果不同,這可能與寄主植物種類有關,寄主植物如何影響豆毒蛾幼蟲的蟲齡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豆毒蛾的習性是1齡喜歡群集為害,但食量小,為害不大。到5齡進入暴食期,如不加以防治會嚴重影響蓮藕的光合作用和產量,建議防治時期最好在3齡之前,效果比較好。其成蟲夜間有趨光性,在該蟲羽化期時,也可進行燈誘捕殺。

[1]刁英,韓延闖,何建軍,等.蓮藕研究進展[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4,26(1):8-11.

[2]楊學軍.蓮藕的栽培價值及加工前景[J].農村新技術,2011(14):4-5.

[3]余以剛,李光偉.蓮藕綜合利用研究[J].食品技術,2003(1):30-31.

[4]趙仲苓.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30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64-166.

[5]孫興全,周麗娜,陳曉琳.上海地區為害月季的豆毒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初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2(z1):84-88.

[6]歐克芳,董立坤,夏文勝.千屈菜一種新害蟲——腎毒蛾[J].昆蟲知識,2009,46(6):961-963.

[7]張華中.大豆毒蛾的發生規律和防治[J].安徽農業,2004(8):24.

[8]王宗典.腎毒蛾為害荻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護,1986,12(4):37-38.

[9]江堯樺.大豆毒蛾危害茭白[J].昆蟲知識,1993,30(3):185. [10]胡淼,孫國鈞,陳祝平,等.大豆毒蛾的初步研究[J].昆蟲知識,1987,24(1):21-2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Habits ofCifuna locuplesWalker at Early Stages

LIU Yuanyuan,WEI Yonglu,LI Zhaoxing,HUANG Guohua
(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In this paper,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s of the early stages ofCifuna locuplesWalker were observed and described by takingNelumbo nuciferaGaertn.as its host plant in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s eggs were round and depressed in the middle,the newly eggs were bright green at first,then became purple red,and finally turned into creamy white.The larva instar was 6,and the 1st-4th instar larvae rapidly hung on the attachments with silk, while the 5th-6th instar larvae protected themselves by rapidly crawling and hard poisonous seta.The pupae were bright green at first and then became red brown,and once been touched,its abdomen could swing freely.The antenna was bipectinate in female adults and pectinate in male adults,and the adults'front legs were forward and in a straight line with the body,while the middle legs were perpendicular to the body when they were at rest.

Cifuna locuplesWalker;Early stages;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Habits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6.041

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水生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200903017),湖南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XCX12048)

劉媛媛(1989-),女,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E-mail:w94xhj@yahoo.com.cn

黃國華,通信作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昆蟲系統學、水生蔬菜害蟲綜合防治等,電話:15974112878,E-mail:tineidae_hgh@yahoo.com.cn

2012-06-19

猜你喜歡
體毛毒蛾背板
樂凱太陽能電池背板:強勁支持光伏產業
芻議飛防蜀柏毒蛾與蠶桑產業和諧發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蟲對家蠶危害的研究初報
體毛旺盛說明性欲強?
光伏含氟背板隱憂
如何防治腎毒蛾
層壓過程對背板粘接涂層的影響
龍眼木毒蛾的發生規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播放器背板注塑模具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