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賦巫山地理補證

2012-04-12 16:21姚守亮程本興
湖北社會科學 2012年1期
關鍵詞:高唐云夢宋玉

姚守亮,程本興

(襄樊學院 宋玉研究所,湖北 襄陽 441400)

宋賦巫山地理補證

姚守亮,程本興

(襄樊學院 宋玉研究所,湖北 襄陽 441400)

宋玉在《高唐賦》中曾三次提到過“巫山”這個地名,而“巫山”所在的具體位置至今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通過對宋玉《高唐賦》所寫巫山與現當代專家、學者所辨巫山各方面的比對分析,宋賦巫山當為云夢游獵區北部的大洪山,該山位于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西南部。湖北省漢川市境內的陽臺山(仙女山)山勢過低,將其視為宋賦巫山的文獻記載尤嫌不足。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的巫山遠在云夢之外,其地形地貌根本不適宜車馬馳騁、游獵,與相關史實亦難契合,更非宋賦巫山所在。

高唐賦;巫山;大洪山;補證

宋玉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辭賦家,在中國文學史上歷來與屈原并稱;他創作的《高唐賦》、《神女賦》等名篇,更是影響古今,享譽中外。賦中所寫“巫山云雨”已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而逐漸演化為中國文學的經典意象,僅《常用典故詞典》就收錄了與“巫山云雨”內容相關的近60種變體措辭。[1](p200-205)宋玉在《高唐賦》中曾三次提到過“巫山”這個地名,而“巫山”所在的具體位置至今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早在20世紀30年代,錢穆先生在研究《楚辭》地理時曾對“巫山”進行文獻考證,認為《高唐賦》中的“巫山”就是地處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西南部的大洪山(這里距離筆者所居的宜城市板橋店鎮約90余里)。[2](p127-131)他提出的主要論據有以下四點:

(一)根據《漢書·地理志》、《史記·楚世家》分析:春秋有唐國,為楚所滅,地在隨縣西北八十五里。漢為上唐鄉,屬舂陵。上唐之稱高唐,猶上蔡之稱高蔡。游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者,必在隨水右壤而不在淮南。

(二)《戰國策·楚策》所載“莊辛去之趙,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中的“巫”當近上蔡高唐,劉向《新序》所載莊辛謂蔡侯“南游乎高陵、北徑乎巫山”中的“巫山”東近淮,均不“遠在江夔”。

(三)《戰國策·魏策》中楚王所登“強臺”、枚乘《七發》中的“景夷之臺”、《說苑》以及后漢邊讓《游章華臺賦》中的“荊臺”等,“其所指蓋為一地”,即“章華臺”,其方位“在淮水之上,巫山之北”,“似當在今棗陽東南,上所謂楚之隨陽右壤者近似”,以印證“巫山在淮域”。

(四)從“鄖崩殞”、“沅無舞武巫”、“雄熊洪”等三組字的音義演變、《水經注》對大洪山地形地貌的描述以及 “大江在其南,方淮在其北,洞庭處其左,而彭蠡當其右”的地望分析,進而得出“諸書之所謂巫山者,其殆今隨縣西南百二十里之大洪山也”的結論。

數十年來,有專家、學者對此提出異議,如有的專家認為《高唐賦》的“巫山”就是地處今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的巫山,另有專家則認為《高唐賦》的“巫山”是地處今湖北省漢川市境內的陽臺山(仙女山)。那么,宋賦巫山現今到底何在呢?筆者贊同錢穆先生的觀點,并不揣淺陋,將在錢說基礎上謹做如下補充。

一、“巫山”應在的大致區域。在先秦及秦漢之際的重要史籍中,都有關于楚王游獵于云夢的記載。如:

《左傳·昭公三年》:“十月,鄭伯如楚,子產相。楚子享之,賦《吉日》。既享,子產乃具田備,王以田江南之夢?!盵3](p1129)

《墨子·公輸第五十》:“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盵4](p608)

《國語·楚語下》:“(楚之所寶者)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齒、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盵5](p657)

《戰國策·楚一》:“楚王游于云夢,結駟千乘,旌旗蔽天”。[6](p382)

《呂氏春秋·至忠篇》:“荊莊哀王獵于云夢,射隨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奪之”;又《貴直論》:“荊文王得茹黃之狗,宛路之矰,以畋於云夢,三月不反。 ”[7](p325-862)

《說苑·正諫》:“莊王游于云夢。椒舉進諫曰:‘王所以多得獸者,馬也’……”[8](p376)

《新序·雜事二》:“今君王(頃襄王)之事,遂以左州侯、右夏侯……馳騁乎云夢之中,不以天下與國家為事?!盵9](p61)

上舉諸例或稱“夢”,或稱“云中”,或稱“云夢”,或稱“云連徒洲”,均指春秋戰國時期文王、莊王、靈王、惠王、襄王等歷代楚王田獵之山林原野,正如譚其驤教授所說:“在《戰國策》、《楚辭》等戰國時代記載中,凡是提到‘云夢’的,都離不開楚國統治者的游獵生活?!盵10](p106)而宋玉在其創作的《招魂》、《高唐賦》、《神女賦》、《大言賦》、《小言賦》及《舞賦》等作品中,也多次提及自己作為文學侍從,陪侍楚襄王“游云夢”。如《楚辭·招魂》:“青驪結駟兮齊千乘……與王趨夢兮課后先,君王親發兮憚青兕?!庇帧陡咛瀑x》:“傳祝已具,言辭已畢。王乃乘玉輿,駟倉螭……于是乃縱獵者,基趾如星……涉莽莽,馳蘋蘋……舉功先得,獲車已實?!?/p>

在古文獻中,對“云夢”所作描述最為詳細的,當首推西漢司馬相如的代表作《子虛賦》,而《子虛賦》里的云夢,很明顯依然是江漢地區戰國時的楚王游獵區。據譚其驤教授推定,《子虛賦》里所說的“云夢”東部,當指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以至江濱一帶;西部的涌泉清池,當指沮漳水下游的一些湖泊;北部的高山叢林,當指今鐘祥、京山一帶的大洪山區(大洪山主峰所在區域現已劃歸隨州);南部的平原廣澤,當指分布在郢都附近以至江漢之間的平原湖沼地帶。整個區域估計東西約在八百(華)里以上,南北不下五百里;而漢晉時期的云杜縣治即今京山縣治,轄境跨漢水南北兩岸,東至今云夢,南至今沔陽,正是云夢區的中心地帶。[10](p108-109)聞一多、錢穆、趙逵夫、劉剛等現當代專家、學者都認為宋玉《高唐賦》言及的巫山在云夢一帶。[11](p3-32),[12](p322),[13](p29)隨州大洪山和漢川陽臺山均在這一區域。而長江三峽的巫山遠在云夢之外,自古以來就不屬于云夢區域,所以宋賦巫山與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的巫山基本上沒有什么直接關聯。

二、幾處“巫山”地形地貌的比較。宋玉在《高唐賦》中對“巫山”地形地貌的描寫,主要突出了以下四個特點:一是高山臨水,百谷湍涌。前述隨州大洪山、重慶巫山、漢川陽臺山等三處“巫山”,在這個方面似無明顯差異。其中大洪山地屬北亞熱帶區,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為1050-1100毫米,泉水和地表水相當豐富,涢水、大富水、洋梓河等鄂中諸水均發源于此。據調查,區內有42湖、99泉、53溪、3河、10瀑。由于地質構造奇特,溪谷密布,隨著河床比降劇增,流量加大,就形成了眾多的跌水飛瀑,壺穴深潭。[14](p7)

二是“狀若砥柱”,無以倫比。重慶巫山素有12峰之稱,又與大巴山相連,正如酈道元所言:“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若用宋玉《高唐賦》中的“上屬于天”來夸其山勢高聳,的確名副其實,但若稱其“赫其無疇”(《高唐賦》)、一山獨秀,則實難相符,也沒有宋賦所說的“狀若砥柱”的山形。至于漢川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全市大小山丘17座,約9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6%,一般高程在海拔100米左右。最高山海拔203米,最低點海拔20.1米。本市所謂“巫山”(后稱陽臺山,今稱仙女山)地處平原地帶,海拔僅99.1米,且山坡平緩,已無險峻可言,更不見“狀若砥柱”的蹤影,如果形容這座山“上屬于天”,就有言過其實之嫌了。而大洪山總體地勢是中部高,西北兩端低,整個山脈海拔多在500-1000之間,相對高度350-800米。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高出附近丘陵約900米,形成一山獨秀的雄姿,故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的美譽。[14](p4)“狀若砥柱”是宋賦巫山的標志,而大洪山的地貌特征正與之相合,形容它“上屬于天”、“赫其無疇(無以倫比)”、一山獨峙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三是周圍丘陵地帶車馬可以馳騁,便于楚王游獵。前引《戰國策》、《新序》、《說苑》、《楚辭》諸例即是明證。 長江三峽巫山一帶,絕壁千仞,水流湍急,屬于陡峭的峽谷地形,其水行必須溯激流、過險灘,陸行則僅有鳥道,車馬難以通行,根本不適宜攀登、游獵;倘若文獻中有長江在此區域改道的記載則另當別論。漢川境內的仙女山山勢平緩,本不失為理想的狩獵區,但有關野獸出沒、王室游獵的文獻記載似乎少見。大洪山則不同,四周丘陵地勢低平,車馬可以馳騁往來,飛禽走獸經常出沒,適宜進行大規模的游獵活動,而且宋玉《高唐賦》中對巫山一帶飛禽走獸的描寫在此區域相關文獻、著述中也可以找到線索。[15](p915-919-944-973-976),[16](p92)如《高唐賦》所寫:“猛獸驚而跳駭兮,妄奔走而馳邁?;⒈蛸?,失氣恐喙;雕鶚鷹鷂,飛揚伏竄。股戰脅息,安敢妄摯?!逼渲小百睢边@種猛獸在先秦文獻中多次出現,如前引《呂氏春秋》、《墨子》、《楚辭》等諸例?!稜栄拧纷ⅲ骸百?,似牛,一角,青色,重千斤?!被蛘f兕為雌犀。而《呂氏春秋·至忠篇》中楚莊王所射之“兕”,乃是古隨國所出之“隨兕”,這與《德安府志》中“順治三年,犀見于大洪山北”的記載相吻合。此外,宋賦提及的其他禽獸,如雕、鶚、鷹、鷂、虎、豹、豺等,在大洪山區也能覓到蹤跡。

四是山頂或接近山頂的部位地貌獨特——“地蓋厎平,箕踵曼衍”(《高唐賦》)。這在《大洪山志》等著述中已有明確記載:[14](p93-94)[15](p77-78-209)大洪山主峰寶珠峰山頂由三峰連為一體,三峰居中有一片淺凹地,這里有一泉名曰“黃龍池”,終年不涸,山頂另一側尚存久已淤塞的蓮花池;山頂南下二三百步還有“池小而淺”的豆腐池。在大洪山另一山峰懸鉤山南麓、海拔840米處有一個2萬多平方米的白龍池——“往時長里許,二面以山為限,闊可千余步”,池西邊還有一片寬敞的山坳。經實地考察,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淤塞后的蓮花池地勢非常平坦,可謂“地蓋厎平”;而白龍池西邊寬敞的山坳則像簸箕形狀,三面恰似簸箕的后跟和邊沿,前寬后窄,可謂“箕踵曼衍”。至于漢川的陽臺山,僅有“在漢水之陽,山形如臺”[17](卷一三二)的記載,略加比較便知,這與大洪山地形地貌的記載尚有一定差距,與宋賦巫山“地蓋厎平,箕踵曼衍”的山頂地貌僅是近似而已。重慶巫山似未見這種獨特地貌的記載。

三、幾種藻類植物的特殊分布?!陡咛瀑x》提到的許多植物,在隨州、漢川及重慶等地相關文獻中可能都有記載,如秋蘭、茝蕙、青荃、射干、江離、揭車;如松樹、榛樹、桐樹等等。這些植物有的至今仍時有所見,有的甚至分布較廣。春秋戰國時期,生態環境尚未遭到破壞,這些植物在上述三處巫山應該說都有可能出現并生存繁衍。其中“茝”與“江離”屬藻類植物,一般生長在湖泊池沼等相對平靜的水域,在奔涌的急流中則難以存活,更不用說連片叢生;況且《高唐賦》所描寫的“茝”與“江離”是生長在“地蓋厎平”、“箕踵曼衍”的山頂,換言之,只有如此獨特的山頂地貌,才可能有池沼的存在,才有“茝”與“江離”等藻類植物的生存環境。[13](p289-290)

前文已經說過,隨州的大洪山與漢川的陽臺山都有這種山頂地貌,但漢川陽臺山的地貌僅有文獻記載,卻早已不見山頂池沼的蹤跡,文獻中似乎也沒有山頂池沼和藻類植物的記載。而隨州大洪山區不但有文獻、史料的記載,而且至今尚有實物為證,山頂(或接近山頂的部位)池沼遠不止一處,山頂池沼及其周邊的藻類植物也歷歷在目。對此,相關史料、著述中則有明確的印證。[14](p94),[15](p78)如《大洪山志》記載:

近懸鉤南,白波汪洋,縱橫百頃,居兩山之間而浸其腰者,白龍池也……四時洋溢,東流為溪。緣溪行五六里為龍斗巖……龍斗巖迤南三四里,為太湖故地,四圍高山環繞,中得平壤,廣可百余畝?!?/p>

僅以“縱橫百頃”的白龍池為例,這里地形開闊(約有2.07萬平方米),植被繁茂,“鳧蠲芹藻,隨風蕩曳”。大洪山區除了《高唐賦》中描寫的茝(藥芷)、江離(芎?)以及澤生的“秋蘭”等見于山頂池沼外,還有其他藻類植物,品種至少10種以上,而蘭蕙、杜衡、荃蓀、射干等非藻類植物就更多了——所有這些植物既有史料可查又有實物為證。白龍池岸邊蘆葦、芍藥、牡丹四處可見;池中還盛產鯉魚、鯽魚、娃娃魚。這與筆者實地所見基本一致。重慶一帶巫山頂部藻類植物則聞所未聞。

四、巫山神女的文化淵源。先秦及后世重要典籍中都有關于炎帝神農氏的記載,如《國語·魯語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薄蹲髠鳌ふ压拍辍芬舱f:“有烈山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比龂f昭注:“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于厲山?!蔽鲿x《帝王世紀》載:“神農氏起列山,謂列山氏,今隨厲鄉是也?!北蔽骸端涀ⅰ氛f的更具體:“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云是神農所生處也?!盵18](p6-7-10)這說明炎帝神農氏起源于厲山(今隨厲鄉)之說早已載入先秦典籍,并為魏晉經師所確認,經兩千余年而無異說。

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再看炎帝與楚人之間是什么關系,炎帝與巫山神女又有什么關系。楚之先祖出自帝高陽?!妒酚洝こ兰摇氛f:“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帝嚳命曰祝融?!盵19](p1689)《山海經·海內經》則說:“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盵20](p336)在這里,《史記》所稱“高陽”指的是“顓頊”,而非《山海經》所稱之“炎帝”,二者說法有別,但在神話系統中可以加以合并。楚人早在夏代就崇奉炎帝,因為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夏人,接受了夏人的古帝高陽。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出土的帛書上有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等語,表明楚人確實相信炎帝是天神,而祝融則是奉炎帝之命從天界到地界來的。 1986年荊門包山2號楚墓出土的竹簡,記錄著墓主(戰國中晚期之際的左尹邵砣)生前祭祀的祖先中就有祝融,其219號簡上記載:“單禱于楚先老僮、祝融、鬻熊各一樣?!盵21](p233)可見楚人是既崇奉炎帝,以為炎帝是天界的尊神,又崇奉祝融,視之為始祖。盡管以上諸條文獻記載不一致,但足以說明祝融與炎帝部落的關系,說明楚族源于炎帝這個部落,這在《漢書·古今人表》中標示得很清楚:“炎帝神農氏……生黃帝、列山氏、歸藏氏……黃帝妃生昌意……昌意妃生顓頊……顓頊子生敬康……帝嚳妃生摯、祝融……”[22](p371-374)據此,我們甚至可以說,楚族與炎帝是同祖同源的,炎帝就是楚人所崇奉的并托為遠祖的太陽神,難怪屈原在《離騷》開篇就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而巫山神女在神話系統中其實也是炎帝神農氏的后代,這在文人創作、方志史料及民間傳說中可以找到線索。如宋玉《高唐賦》:“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睂Υ?,《文選》李善注引《襄陽耆舊傳》說:“赤帝女曰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故曰巫山之女?!绷?,《文選》卷十六江淹《別賦》“惜瑤草之徒芳”句,《渚宮舊事》卷三《周代下》引《襄陽耆舊傳》:“我夏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乎巫山之臺。精魂為草,摘而為芝。媚而服焉,則與夢期……今遇君之靈,幸妾之搴,將撫君苗裔,藩乎江漢之間。 ”[23](p381-386)這里的“夏帝”和“赤帝”均指“炎帝”,則“夏帝女”、“赤帝女”就是炎帝之女。既然楚人與神農氏同祖同源,把炎帝視為遠祖,則炎帝之女理當也是楚人之遠祖。隨州一帶至今還流傳著太陽神炎帝的神話故事,其中提到炎帝與其妻聽訞生育了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女瑤姬,次女女娃。

古人推斷,風雨只有神靈才能招致而來,就像《尸子》所說:“神農氏治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為行雨,旬為谷雨,旬五日為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咸利,故謂之神”;[24](p65)又如宋玉《高唐賦》所載,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二者行云施雨的行為與功效何其相似乃爾。這在農業時代是神賜與人類最大的恩惠,因為雨能長養百谷,為人類生存、繁衍提供必要的條件。因此《禮記·祭法》就明確地告訴人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盵25](p825)炎帝、炎帝之女(巫山神女)與楚人同源,正是楚人(包括列山氏)自古膜拜的神祗,而不應該視為“非類”。據記載,大洪山山頂的黃龍池、半山腰的黑龍池和南龍池等地,自古就是求雨的好去處,往往還比較靈驗。[15](p210)這雖是古人的迷信活動,卻正好驗證了炎帝神農氏降雨、巫山神女行雨的神話傳說,與古代大洪山人求雨的傳統是一脈相承的。既然巫山神女就是炎帝神農(烈山氏)之女,又與楚人同源,被奉為致雨之神,且活動范圍均在大洪山區域,那么,我們就可以將其作為推論《高唐賦》中的巫山即隨州市西南的大洪山的明證之一。其余二處巫山則鮮見此類確證。

五、宋玉侍駕游云夢的年代?!妒酚洝でZ生列傳》記載:“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19](p2491)《漢書·藝文志》也說:“(宋玉)楚人,與唐勒并時,在屈原后也?!盵22](p792)這表明宋玉是在屈原死后才步入文壇或政壇的。而屈原卒于何年呢?《文學詞典》和新版《辭?!?、《辭源》所收“屈原”條目均定為公元前278年,①見《文學詞典》(孫家富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88頁)、《辭?!罚ㄉ虾^o書出版社,1999年版縮印本,1298頁)、《辭源》(商務印書館(北京),1980 年版,908 頁)。有的文學史[26](p92)及楚辭研究專著[27](p65)定為公元前277年,還有的學者則定為公元前283年。[12](p459)前兩種觀點可說是目前學界較為一致的看法,即屈原卒于公元前278年(或前277年),這一年楚國郢都(湖北江陵)淪陷,被迫遷往陳郢(河南淮陽),秦軍“遂東至竟陵(湖北天門西北)”。另據劉向《列女傳》記載,楚襄王“南游于唐,五百里有樂焉?!盵28](p244)大洪山區域內的古唐國位于淮陽西南,兩地相距約500里。如果楚都沒有遷到陳郢而在郢都江陵的話,楚襄王絕不可能是“南游于唐”,因為古唐國恰好位于郢都江陵的北方,兩地相距320里。我們可以由此推論:

(1)宋玉是在楚國遷都陳郢之后才有可能步入政壇,陪侍楚襄王游云夢,進而寫出《高唐賦》、《神女賦》等作品;即使將屈原卒年定在公元前283年,根據劉剛、吳廣平等教授的考證,宋玉約生于公元前296年或前298年,其時宋玉尚幼,也不可能入朝為官。

(2)位于云夢中心區西部的竟陵已落入敵手,即使其中部以及位于東部的漢川當時尚未被秦軍所侵占,在秦楚激戰的烽火歲月里,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楚襄王定然不敢冒著生命危險,長途跋涉從淮陽去漢川游獵。要知道從淮陽到漢川,直線距離就有720里,中間還有大別山、長江、漢江等險阻。

(3)重慶的巫山本來就不屬于云夢區,距離淮陽還有千里之遙(兩地直線距離1120里),更何況公元前277年巫山所在的巫郡已被秦軍占領。

那么大洪山所在的“隨水右壤”這一時期是否安全呢?關于這個問題,郭德維、陳偉、徐少華等教授前些年曾做過深入的研究,②見《試論由郢徙陳對楚國后期的影響》(郭德維,《荊州師專學報》1990年第4期),《楚“東國”地理研究》(陳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頁-149頁),《楚都陳城及其歷史地理探析》(徐少華,《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卮鹗强隙ǖ?。據史書記載,從公元前276年以后,有30多年的時間秦國沒有直接對楚國用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受地理環境和當時軍事形勢的制約,正如《戰國縱橫家書》中朱己對魏王所分析的那樣:“(秦)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厄之塞,所行甚遠,所攻甚難,秦又弗為也。若道河外,背大梁,右蔡、召,與楚兵決于陳郊,秦又不敢?!盵29]59其二是秦欲攻楚的計劃暫未實施,而要作一些積極的準備,轉而北攻魏、韓、趙諸國,先拔掉靠近秦國的一些據點,以解除后顧之憂。魏在公元前274年、前273年分別死4萬、15萬;韓在公元前317年、前307年、前293年分別死8萬、6萬、24萬;趙在公元前280年、前260年分別死3萬和45萬。從頃襄王二十三年至考烈王二十二年,是一個相對穩定、復蘇的時期,楚國不僅沒有受到大的侵伐和挫敗,還收復了為秦所拔的江旁15邑置郡以拒秦?!半S水右壤”位于云夢游獵區的北部,距離秦軍占領的竟陵尚有150里,中間有漢江及高山阻隔等。所以,在楚國遷都陳郢之后的若干年里,由于上述諸多因素的制約,秦國既未繞行韓魏以攻楚,也未直接從“隨水右壤”進兵去攻楚。[19]2391-2393宋玉于此時步入政壇,陪侍楚襄王游歷云夢區北部的大洪山,既是可能的,也是安全的。在游覽或游獵的過程中,作為文學侍從,宋玉為楚襄王講述巫山神女與楚先王的故事,創作出《高唐賦》、《神女賦》等名篇,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也有學者撰文認為,宋玉生于公元前319年。如果此說不誤的話,那么,在楚都江陵為秦所破之前,宋玉就有可能陪侍頃襄王到漢川的陽臺山或重慶的巫山游獵,可惜這兩處“巫山”與宋賦巫山在地形地貌等方面大相徑庭,故難以為信。

以上通過對宋玉《高唐賦》所寫巫山與現當代專家、學者所辨巫山各方面的比對分析,筆者認為,宋賦巫山當為云夢游獵區北部的大洪山,該山位于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西南部。湖北省漢川市境內的陽臺山(仙女山)山勢過低,將其視為宋賦巫山的文獻記載尤嫌不足。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的巫山遠在云夢之外,其地形地貌根本不適宜車馬馳騁、游獵,與相關史實亦難契合,當然更不是宋賦巫山所在了。

[1]于石,等.常用典故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2]錢穆.楚辭地名考[J].清華學報,第 9卷第 3期,1934年7月;收入錢穆《古史地理論叢》,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版。

[3]王守謙,等.左傳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4]周才珠.墨子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

[5]黃永堂.國語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

[6]王守謙,等.戰國策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7]關賢柱,等.呂氏春秋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8]王锳,等.說苑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9]李華年.新序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譚其驤.云夢與云夢澤[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歷史地理專輯,1980,(8).

[11]聞一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J].清華學報,第10卷第4期.

[12]趙逵夫.屈原與他的時代[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13]劉剛.宋玉辭賦考論[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6.

[14]樊友剛,等.楚天名勝大洪山[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

[15]李虎、宋德斌:大洪山志譯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6]湖北省隨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隨州志[M].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88.

[17][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0.

[18]樊友剛.炎帝神農典籍與傳說[C].湖北:武漢出版社,2009.

[19][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0]袁珂.山海經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2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22]安平秋.二十四史全譯·漢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23]吳廣平.楚辭全解[M].長沙:岳麓書社,2008.

[24]李守奎,等.[M].尸子,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25]呂有仁.禮記全譯[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

[26]游國恩.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7]褚斌杰:楚辭要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8]張濤.列女傳譯注[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29]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戰國縱橫家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I206

A

1003-8477(2012)01-0097-04

姚守亮(1963—),男,襄樊學院宋玉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宜城市宋玉研究會理事。程本興(1942—),男,襄樊學院宋玉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宋玉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責任編輯 鄧 年

猜你喜歡
高唐云夢宋玉
《牡丹亭》意象的精神分析式解讀
人見人愛的“子”
這是個什么字
云夢古鎮
云夢天堂
高唐老豆腐
論古云夢的地理位置
《九云夢》中人物命名分析
六經注我新奇詭異
——論王闿運對宋玉《高唐賦》的闡釋
唐詩賞讀——清平調之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