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病”三大癥狀警示中國

2012-04-29 00:44周維宏
人民論壇 2012年24期
關鍵詞:泡沫經濟世紀日本

周維宏

我們未來也許會遇到發展停滯的陷阱,那么日本社會的經驗教訓就是一份寶貴的資料,值得我們仔細玩味和咀嚼

日本會不會陷入“失落的30年”

在發展經濟學里,人們習慣把有些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突然陷入長期停滯,時間接近10年左右的時期叫做“失落的10年”。最早有美國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失落的10年”,其后有英國1946-1956年“失落的10年”、1980年代拉美國家的“失落的10年”,等等。

日本二戰后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國家,經過10年的恢復,上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時期,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創造了亞洲國家經濟騰飛的奇跡。1968年日本首度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僅次于美國。雖然其后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的沖擊,20世紀80年代日本仍舊保持了5%左右的經濟穩定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一枝獨秀。但是進入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經濟增長一下子掉到了零甚至負值,并且久久不能翻身,終于出現了日本的“失落的10年”。不僅如此,進入21世紀后,盡管日本上下作出了不少改革的嘗試,日本還是沒能走出困境,如今“失落的10年”進一步惡化成“失落的20年”已成定論,日本社會甚至開始擔心會不會陷入“失落的30年”。從日本內閣府的官方統計數據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1991-2008近20年里的經濟增長率平均僅在1.1%左右。和高速增長時期及穩定增長時期相比,形成了很大的落差,印證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是“失落的20年”的說法。

曾幾何時,在日本實現了長期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據說研究日本經濟增長的原因,是最有可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課題,而如今經濟學家們紛紛把日本作為反面典型,研究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何以陷入“失落的20年”,尋找治療“日本病”的藥方??偨Y學術界迄今得出的一些結論,過去的20年日本社會的失落主要在以下三大方面原因。

泡沫經濟導致的金融危機

研究日本經濟的學者大都同意,上世紀90年代初的泡沫經濟危機是日本步入失落年代的發端。所謂泡沫經濟,實質上就是資產實際價值和價格的嚴重背離。這種背離的溫床則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日元急劇升值造成的流動資金的過剩和由此引起的不動產投機。而日本的金融業界和大企業既是泡沫經濟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泡沫經濟的破滅導致了大批的日本金融企業破產,也使許多日本大企業嚴重虧損。加上日本政府的應對失據,走出泡沫經濟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泡沫經濟的出現,無論是它的形成、繁盛還是破滅,都說明了一點:日本社會已經從工業資本主義走向了金融資本主義,日本社會結構性地喪失了實業立國的精神。流動資產過剩本來無論對投資和消費都是一件好事,但它往往也是雙刃劍,伴隨著副作用,即引誘全民走向投機。全民投機心理是一種“富貴病”,不光日本有,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會有,比如最近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前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泰國和韓國的金融危機,都是一樣的病因。因此目前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在把日本作為反面典型,研究如何避免流動資產過剩帶來的投機副作用。從這一層意義上說,未來中國社會也會面臨人民幣升值引起的流動資產過剩,如何吸取日本的教訓也是當然的課題。

人口問題導致的社會危機

日本有一些學者不同意日本曾經有過“失落的20年”,他們比較了日本和歐美發達國家相同時期的勞動年齡人口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勞動生產率,發現并不比歐美國家差。

但是即使這些學者也都同意,日本社會出現了人口危機,使得按總人口計算的經濟增長陷入了長期低迷的陷阱。

人口學上把現代化社會人口的變化分為兩個階段,即多生少死階段和少生少死階段。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歐美國家經歷了50年左右的黃金過渡時期。但是日本戰后卻沒有經歷這樣的黃金時期,而是從第一階段不停頓地進入了第二階段。日本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從上世紀70年代初即開始低于人口替代水平(2.1以下),從80年代開始進入了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社會。聯合國規定,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例達到7%,社會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達到14%,就正式為老齡社會;達到20%以上,就是超老齡社會。日本于1970年老齡化率達到7%,進入老齡化社會;1994年達到14%,正式進入老齡社會。2005年達到20.5%,進入超老齡社會。日本人口老齡化率從7%增加到14%僅用了24年,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日本總務省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8月1日,日本總人口約1 億2743萬人。在總人口中,0~14歲的少兒人口占13.3%,創歷史新低,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23%,創歷史新高。

嚴重的少子化和老齡化,意味著日本社會出現了人口危機。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不僅導致了勞動力的減少,影響了日本企業的生產擴大,同時勞動年齡人口也是社會消費的主力,也直接影響了社會消費的擴大。因此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同意,人口問題造成的社會危機是所謂“失落的20年”的最大成因。

國際經濟環境變遷造成的產業危機

除了上面兩大宏觀的因素外,日本學術界還在產業層面探討了日本“失落的20年”的一些具體原因。我把它們概括為國際經濟環境變遷造成的日本產業危機。

戰后初期日本曾經集中優勢力量發展石油、化工和機械等新興產業,奠定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石油危機沖擊以后,日本及時調整戰略,從“重厚長大”產品向“輕薄短小”產品轉移,大量進軍以家電為主的電子產品領域,先后擊敗了美國的汽車、電視、相機和音響等行業。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本在產業上可以說是遇到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地?!扒坝卸陆亍闭f的是日美之間在高科技領域的較量,日本大企業曾經在高清電視、電訊、數據存儲等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試圖搶得先機,制定世界標準,確立主導地位,但遭遇到美國的大力阻截,不是標準制式不被承認,就是落后一步而功虧一簣。更主要的是在IT革命的浪潮中,和美國相比,日本竟然毫無建樹,默默無聞?!昂笥凶繁敝傅氖窃趥鹘y的家電領域里又遭遇到了先后步入高速經濟增長的亞洲新興國家如韓國、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奮起直追,在勞動力和市場等因素的作用下不得不讓出了大片江山。

進入21世紀,日本社會不得不對為什么會陷入如此的境地進行深刻的反省。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的21世紀戰略委員會在它的《21世紀日本政府戰略》報告中檢討認為,日本在計算機領域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語言的問題,由于日本人的英語水平差,所以在計算機編程和應用領域還不如雖然經濟落后卻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印度,報告要求政府未來要學習印度,將英語列為準官方語言進行全民普及。

日本經濟界還對過去被視為日本企業法寶的日本式終身雇傭制度和論資排輩的年功序列工資制度進行了反省。認為這樣的制度埋沒人才、壓制創新,不利于產業競爭。于是日本企業紛紛開始學習歐美企業,導入了績效工資和高薪競聘。

上述的反省有的頗有見地,有的似是而非,但只要日本經濟未能走出“失落的20年”和“失落的30年”的陰影,類似的檢討和爭論在日本社會就會不停地進行下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所列舉的日本社會的近20年來的三大失落,雖未必全面和準確,但也能提醒我們自己,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高速經濟增長也已持續了近30年之久,我們未來也許也會遇到發展停滯的陷阱,那么日本社會的經驗教訓就是一份寶貴的資料,值得我們仔細玩味和咀嚼。

(作者為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教授)

責編/劉建美編/石玉

猜你喜歡
泡沫經濟世紀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世紀贊歌
探尋日本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都忙啥
1999,世紀大閱兵
My School Life
《黃金時代》日本版
中國利率市場化完善探究
論新經濟時代下泡沫經濟形成的原因
泡沫經濟危機及對中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