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作文興趣 培養寫作能力

2012-05-08 00:57崔麗君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想象能力積累觀察

崔麗君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中心校開魯028400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因,觀察是知識的源泉,積累是學習的升華,想象是知識的運用與再創造。小學語文教學要在培養這四項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作文教學,興趣,觀察,積累,想象能力,培養方法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要促進上述能力的快速提升,關鍵是要使孩子們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敏銳的觀察欲望、不懈的積累習慣和豐富的思維想象空間。本文僅對以上四種能力培養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1.關于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當學生對語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激發學生興趣的主要方法是:

1.1指導學生搜集文章,變為自己的“作文集”。喜愛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學生寫作文的起始。讓學生在作文園地里精心采擷,把自己喜愛的、可借鑒的作文編成集子,變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搜集,即從報刊上裁剪下來,從學校、老師、同學那里轉抄過來,從電腦網絡中下載過來,從自己的作文中挑選出來;二是規定一定的時間閱讀、篩選。這個閱讀作文的階段正是學生潛入海底尋覓珍寶的過程,也是激發興趣的過程。

1.2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

誘發學習動機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獲得榮譽和利益的喜悅”?;诖?,教師應該把獎勵當作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寫了那么多作文,總有幾篇相對而言是寫得較好的,就對他們加以贊賞,并介紹給同學們,這對激發寫作興趣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1.3喚起學生寫“故事文”的欲望。

低年級學生對講故事、聽故事如癡如醉,用寫“故事文”引學生作文入門,可促進寫作的積極性。首先組織學生召開故事會,那么,作為故事的敘述人──學生,必然會感到欣慰,這種快樂又成了寫作的直接動機,然后把所講的故事、聽到的故事寫下來。實踐證明,從故事入手,給學生提供一個豐富作文內容的機會,因而學生常能滿懷信心地寫出生動活潑、語言流暢的故事。

2.關于對觀察力的訓練

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在觀察時,沒有得到正確的指點。因此,只要引導學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觀察,去體驗,學生就會用自己的筆描繪這個色彩絢麗的世界。

2.1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引導他們做善于觀察的“有心人”。要指導學生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后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言談、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

2.2就地攝取素材觀察。

經常接觸的,不一定就是熟悉的。比如學生寫“我家的住房”,學生天天生活其中,時時舉目可見,但不一定都能寫好,原因是沒有留心觀察。因此,要指導學生善于就地觀察熟悉的環境。如校園、教室、院內……使學生懂得一個道理: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寫好作文。

2.3帶著感情去觀察。

小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麗的景物,欣賞悅耳的音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看到丑惡的事物,聽到刺耳的聲音,一般會感到厭惡憎恨。也有的學生在觀察中漫不經心,對觀察的對象冷冷冰冰,寫起文章來平平淡淡,沒有半點生氣,缺乏真情實感??梢?,培養學生帶著感情去觀察會達到古人所說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3.關于積累習慣的培育

蜜蜂每釀一公斤蜜,需飛行45萬公里,要在100萬朵鮮花上辛勤采蜜。提煉出人丹那么大的鐳,需在8噸重的礦石中提煉。同樣的道理,要寫出好作文,也如“采蜜”、“煉鐳”一樣,應掌握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采集原材料,建立一個適用于自己的材料倉庫。

3.1從生活中采集作文的原始材料。

要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采集素材。一是要組織學生親自去“干”。如野炊、郊游、參加文體活動等。二是要帶領學生到現場去“看”,看時圓時缺的月亮、東升西落的太陽、電閃雷鳴的夏夜、白雪皚皚的大地。萬木爭秀的群山、熱鬧非凡的市景、安適靜謐的公園、小巧玲瓏的玩具等。

3.2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隨時記錄下來。

小學生進入中年級后可要求他們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分兩大類積累素材。第一類專記自己的,總題目為《我的足跡》或《隨筆》;第二類專記他人的,總題目可為《我周圍的新鮮事》或《大海拾貝》。這類記錄不要求學生寫成完整的短文,只簡要記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點。定期檢查,交換瀏覽,這個小小的素材倉庫里,東西積累多了,寫作文時就可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了。

3.3向報紙、雜志等多種媒體采集素材。

學生讀課外書,讀網上信息,大多是“用眼睛”去閱讀,印象不夠深。如果要求把書中的人物或情節概括寫出來,看書讀網的心理狀態就有所不同,就要用腦子去閱讀了。這樣,既提高了讀書的質量,又搜集了作文的素材。

4.關于想象力的拓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小學生作文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同樣需要比較豐富的聯想。

小學生聯想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心理特點,所想象的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作為直接依據。除此,還可經常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想象。如帶學生去春游,同學們對薄公英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使同學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濃厚的寫作情趣;聽錄音想象。作曲家創作美妙的音樂,也是來自生活的源泉。聽鳥鳴,想象茂密森林的良辰美景;聞水聲,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洶涌澎湃的大海;錄上一段馬達聲、車鳴聲、人流聲,想象出海的場面、告別的情形、歡騰的鬧市;假設想象的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學生寫假設的內容,非想象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學生在這一個個“假設”中,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描繪出自己燦爛的前景?!段野肯柙谟钪妗芬彩且粋€假設想象訓練題。宇宙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令人神往的地方。

總之,興趣、觀察、積累、想象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關鍵,對此,我們務必要努力研究并積極探索,以使語文教學不斷進入更高的層次。

猜你喜歡
想象能力積累觀察
淺議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想象力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鎘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對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利用學具操作,培養學習能力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提升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巧妙利用教材插圖,有效培養學生能力
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