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傾聽

2012-05-10 02:11劉偉連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習慣能力語文

劉偉連

摘要:傾聽,本義是指別人在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時,你能集中注意力聽清主要內容,并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但在教育領域,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地聽取他人言語的主體狀態,包括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兩個方面。我們該怎樣去培養才能獲得更好的傾聽效果呢?實踐證明,必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從低年級學生原有基礎出發,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扎實地落實到我們的語文課堂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傾聽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以下是筆者在執教低年級語文《四季》中的一些情況:

當時筆者正準備組織大家以小組的形式學習生字“春、夏、秋、冬”。我說道:“請大家在小組中學習這些生字,讀準它們的音,再討論一下,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蔽吹任艺f完,孩子們己迫不及待地行動了起來,轟轟烈烈地展開了討論,我的后半句話早已淹沒在了孩子們的聲浪中。在熟讀了兒歌之后,我問大家:“每一個季節都寫了哪些景物?”孩子們紛紛舉手,其中A回答了這個問題:“草芽、小鳥、荷葉、青蛙,嗯-”A稍微停了一會兒,正思索著。這時有那么幾個孩子,邊舉手,嘴中邊喊著:“谷穗!雪人!谷穗!雪人!”A尷尬地望著我,嘴里咕噥著:“噢,谷穗。雪人?!弊铝?。在拓展說話訓練時,老師要孩子們挑一個喜歡的季節說說它的特征。B說道:“冬天,可以堆雪人?!睅讉€同學發言之后,老師見C舉手特別積極,便請他發言,他說:“冬天,可以堆雪人?!贝苏Z一出,有的孩子便說:“剛剛說過了!”C不服氣,有些委屈地說:“我又沒有聽到?!?/p>

初入學,孩子的傾聽在很大程度上受直接喜好的支配,而且持續時間短,要使他們自覺地做到受主觀意志的控制,保持良好的狀態完成每一個學習活動,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就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培養。學會傾聽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上文中,學生們的“聽”力存在著這或那的問題?;蛟S有人會說“聽”哪節課上會沒有聽的訓練,教師的問題是訓練學生聽,和別人說話也要求學生聽,對學生聽的訓練難道還少嗎?確實,聽的訓練是不少,然而,如果說要詢問學生聽到多少?聽的質量如何?聽的習慣如何?我們又該如何回答?看來“聽”這個環節并不如我們所想的如此簡單,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仍應注意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能力。

二、什么是傾聽

傾聽,本義是指別人在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張時,你能集中注意力聽清主要內容,并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但在教育領域,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地聽取他人言語的主體狀態,包括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兩個方面。其中傾聽習慣指學生在傾聽時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聽清楚、聽完整。傾聽能力則指學生能邊聽邊思邊提煉,通過傾聽能賞識別人發言和見解,并給予恰當的補充、糾正、幫助,吸納別人的見解,完善自己的能力。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領;傾聽,是一種能力;傾聽,是一種素養;傾聽,是一種品質。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笨谡Z交際雙向互動,不但要求說者會說,還要求聽者會聽。傾聽可以說是表達與的交流的前提,語文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中,“聽”位居之首,也說明了“聽”的重要性。

三、低年級學生傾聽的特點

仔細觀察低年級的孩子,不難發現他們在傾聽方面普遍存在的種種缺陷,如好動、易興奮、易多嘴、易疲勞、注意力易分散等,不僅嚴重干擾了課堂教學秩序,而且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在傾聽能力方面的缺陷也顯而易見:①他們不喜歡聽別人說話,在別人才剛開始說話時,他們就喜歡迫不及待地插嘴。②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出于應承老師的提醒認真傾聽,就會努力裝出假聽的樣子來蒙蔽老師的眼睛或謀取老師的肯定、表揚。③兒童的記憶力雖然很強,但他們的遺忘率也是很高的。種種現象引人深思,如果在小學低段改變現狀,這樣缺陷會持續,甚至成為一種性格的缺陷。

四、學會傾聽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隨著教育形勢的日新月異,“向課堂要質量”、“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響亮,這勢必要提高課堂互動環節的效率,而本人認為傾聽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問題一,如何才能使孩子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呢?

首先,教師講課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兒童化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住孩子們,讓孩子們產生“非聽不可”的感覺,久而久之養成愛聽講、想聽講、會聽講的習慣。例如在識字教學時,當學生讀準音節時,出示課件“機器貓”說:“你們說的完全正確,機器貓表揚你們?!比缓竽7聶C器貓的聲音說:“小朋友們真棒!祝你們學習進步!”學生各個甜滋滋的,高興極了。

其次,要進行聽的訓練。第一,先讓學生聽懂。課堂上不論老師講或學生發言,我會適時追問一句:“剛才某某講的聽懂了嗎?你能把他的意思或提的問題給大家再說說嗎?”第二,讓學生在傾聽別人發言時,眼睛看著對方。上課孩子們發言時,我常提出這樣的要求“請大家認真聽,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提出?!睂W生上臺講時我要求學生對著大家。當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時,我會提出“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某某和某某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學生就會用心去聽,不易走神。我也經常鼓勵學生:“某某聽得真認真,大家沒有發現的問題居然聽出來了?!?/p>

第三,教師講話不要羅嗦和重復。給學生提出問題或布置作業只講一遍,不再重復。用這樣的方法養成學生聽化“專注、認真、不走神”的好習慣。

問題二,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傾聽能力?

(一)聽前明確要求。

每次學習活動前,教師告訴學生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這樣學生帶者任務去聽,目標明確,就容易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聽,效果就好。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聽前交代,聽后回答:你聽懂了什么?

(2)聽前交代,聽后評價:你對故事中的人,事或同學的回答怎么看?

(3)聽前交代,聽做結合。

如:我在上《自選商場》一課中,當一個小朋友上臺展示自己收集商標的成果時,有個別同學沒有在注意傾聽。我把這個小朋友的成果板書了一部分后,就問學生:“這個小朋友收集了哪些商標?”沒有注意聽講的孩子和一部分不會整理同伴發言的孩子就說:“有6個商標?!保ㄟ@正是板書在黑板上的板書)我沒有評判,而是把眼睛望向了同學們。這時,有一些小手高高舉手,他們告訴大家:“還有其他的,老師沒寫?!钡拇_有我沒寫的。我給這些同學各加了一顆五角星,并告訴大家:“這就是會傾聽?!?/p>

(二)邊聽邊提醒。

持久性和自控性是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形式多樣地組織學習活動,而且還要注重提醒。常用的提醒方法有:

(1)教師提醒。

遇到一些新課的重要之處或學生的精彩之處,馬上會示意別的學生進行復述或點評。如:剛才,他說的是一個很精彩的詞語是什么?請你說說。這樣就能促使那些分心的學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采用這一方法,寓批評與學習當中,教育不著痕跡同時,對學生起到及時提醒的作用,有利于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2)學生互相提醒。

合作學習是一種融合個體學習活動和群體學習活動的學習方式,要使群體學習活而有序,就要注意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習慣;交流頻繁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培養學生的交流習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要培養善于肯定別人優點,也敢于質疑的習慣,要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讓學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亂。不會傾聽,不善討論,“合作學習”也就是無從談起。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傾聽氣氛。

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教師可以不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如把音樂引入課堂、編排課本劇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新的發現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喜悅會引導學生產生急切傾聽下去的興趣。

(四)學會傾聽——融入你的情。

善于傾聽是把握朗讀的前提。學會傾聽,不只是聽,而是投入你的感情去聽,帶著你的思想去聽,積極的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去,在聽的同時激發朗讀者的熱情。我用鼓勵和期待嘗試著讓孩子來邊聽邊賞,邊聽邊想。于是,我每次讓孩子起來讀課文,要求其他孩子首先要靜心、耐心地聽完他的朗讀,不要隨便打擾他,因為無聲便是贊美。其次,我還讓孩子在傾聽時加入一些動作或肢體語言。比如當那個孩子讀錯或讀得不連貫時,心里一定很緊張,我和其他的孩子就給他一個真誠的、鼓勵的眼神,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那個孩子讀得特別好時,我們就給他善意的微笑,或者點點頭、眨眨眼。學生在傾聽的同時,設身處地的和朗讀者一起感受和理解。這樣一來,聽者用心,朗讀者也會有心的。

猜你喜歡
習慣能力語文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