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溝橋提醒我們

2012-05-14 13:38李泓冰
雜文選刊 2012年8期
關鍵詞:親歷者崔永元紀念日

李泓冰

日子過得匆匆,各種忙碌,各種瑣碎,讓人難以瞻前顧后。偶一抬首,便是“七七”——盧溝橋事變七十五周年紀念日。

對中華民族而言,這個陳年的傷口,曾經是那樣鮮血淋漓。盡管這個傷口,一直如風濕痼疾一般,每到陰晴不定的時節,就會隱隱作痛。比如,幾乎同一天,日本宣稱要促成釣魚島有關島嶼的“國有化”,中國外交部則表示,中國領土不容買賣。

各種現實故事,其實一直在真切地提醒我們,歷史不能輕易遺忘。遺忘,對一些人來說,是刻意的回避和粉飾;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對歷史事件的習慣性麻木和漠然。如果我們真的對歷史失憶,歷史或許就不憚以同樣的方式重演——因此,為了后人,也為了曾經的傷痛,為了永不遺忘,我們有必要繼續發掘并傳揚歷史的真相。

要“永不遺忘”,不僅需要教科書的傳揚、紀念館的再現、節日的組織活動,恐怕,當下更重要的,是讓歷史真正成為“人民的歷史”。比如,在孩子們的系統教育中,以莊嚴和科學的態度,向他們呈現真實的、全面的歷史;比如,在重大歷史事件中,澄清更多的歷史細節,記錄“小人物”的經歷與痛楚;比如,從還健在的歷史親歷者中,搶救性地發掘真相、還原真相……

對一個擁有五千年記憶的古國而言,歷史漫長得足以令后人忽略太多的細節、太多個體人物的命運。一卷史冊,本紀、列傳之類,全是帝王將相,弄個把江湖人物進去,就算很另類很照顧了。至于小民百姓,在五千年的敘事中,有多少人關注呢?

不要說太遠的過去,就是近百年的中國史事諸如八年抗戰,盡管我們有很多概念性、結論性的宏大敘事,數億中國民眾的抗戰故事,也有《四世同堂》、《亮劍》等大批優秀作品在呈現講述,但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許多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故事,正隨著當事人生命的飄零,在歷史長河里不留一絲痕跡。

幾天前,由崔永元策劃的紀錄片《我的抗戰2》在一家門戶網站首播,這是一部類似口述實錄式的歷史文獻片。崔永元說:“也許我們能夠記住戰場上將軍振臂一呼,但是我們記不住冒著槍林彈雨沖上前線的士兵的身影??墒钦嬲臍v史,是由所有沖上戰場的人組成?!睘檫€原歷史中“被遮蔽掉”的平民身影,這個團隊就花了十年時間,搶救式采訪了四千多位抗戰親歷者……那些生命行將結束的平凡人物,在歷史教科書中曾是“沉默的大多數”,被虛化成一個個龐大的數字,現在借著話筒,發出了細弱的聲音。

有消息說,這個團隊曾一度拮據得停發工資了。相比那些動輒五分鐘花費上千萬元卻效果平平的宣傳片,相較那些“拍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清宮戲、穿越劇,這難道不是一種歷史深處的憂慮?

在這樣的時候,紀念日正是一種提醒:在庸常的生活中,不要忘了,生命中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內容,等待我們去關注、去參與、去推動。

【原載2012年7月9日《人民日報》標題有改動】

猜你喜歡
親歷者崔永元紀念日
初心如磐
My Thank You Year
注定的美好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新月歷
別再問我“為什么”
崔永元的金錢觀
耳才
結婚紀念日
遠離誘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