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文化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創新

2012-06-06 09:58步玨良
新一代 2012年4期
關鍵詞:網絡文化挑戰創新

步玨良 吳 燕

摘要:當前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生活已經成為高校團員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網絡文化對高校共青團工作既帶來了教育資源愈加豐富,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工作空間充分拓展等機遇,同時也必然對青年團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對高校團工作的觀念、組織機制、工作內容與形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創新高校團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著力研究并解決的課題。本文從思路、載體、隊伍、方式、機制五個方面對網絡文化背景下如何改進高校共青團工作創新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網絡文化;高校團建;挑戰;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070-02

“青年是民族的未來”,高校是優秀青年最集中的地方。據統計高校學生中98%以上為共青團員,高校共青團作為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如何在網絡文化背景下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引領高校團員青年的思想潮流,繼續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戰斗力,更有效地服務于青年學生,服務社會,這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共青團需要著重研討的問題。

一、網絡文化背景下高校團工作面臨的挑戰

網絡對青年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了快捷、便利和高效,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困擾。網絡信息的開放性,網絡環境的不可控性、各種良莠不分的思潮的并存性對共青團工作直接提出了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侵襲了青年團員崇高的理想信念

目前大學校園中,網絡作為第四媒體已逐漸替代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雖然網絡可以幫助青年團員從多角度、多渠道去了解社會,但是信息的超大容量和超開放性,各種思潮的交互性、“信息毒品”的危害性嚴重影響了青年學生的思想辨別能力。各種思潮會在不經意間侵入青年學生的思維空間,動搖青年團員崇高的理想信念。

2.網絡文化沖擊了青年團員固有的價值觀

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國際性、自由性使不同價值的文化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意識形態的思潮在這里交匯,沖突與整合。網絡文化中的非主流部分給青年團員的毒害是非常深的,影響到青年團員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極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價值觀念扭曲,思想意識模糊,動搖和破壞大學生經過前期教育剛剛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

3.網絡弱化了青年團員的道德意識

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與自主性,使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的丑與惡,往往在這種狀況下會暴露出來。網絡道德失范的問題日益凸顯,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大學生的情感異動、責任弱化、道德滑波。使得我們長期以來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可能功虧一簣。同時網絡又會誘使團員產生無政府主義傾向,淡漠了團員的法制意識。

4.網絡危害了青年團員的身心健康

與中學相比,大學生擺脫了父母的管教實現了生活自由;離開了教師約束實現了選擇自由;減輕課業負擔實現了活動自由。突如其來的自由使一部分青年學生忘了所有的其它的活動,把絕大部分精力都用來上網玩游戲、QQ聊天、看電影、無止境地瀏覽、收發E-mail等,久而久之有的同學上網成癮,產生了依賴、辯解、否認、撒謊等心理特征,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性影響。同時,長時間上網給學生帶來的是情緒低落、生物鐘紊亂、思維遲鈍、無心上課,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等嚴重后果。

5.網絡文化對共青團工作帶來重大挑戰

第一,團組織機制面臨挑戰。信息網絡化的革命改變了青年團員的學習、生活方式,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趨于淡薄。熱衷于網絡交往的學生更多地以虛擬化的網絡居民自居,大大地模糊了團支部的概念,對現實生活中的集體缺乏認同感與歸屬感。

第二,團工作方式面臨挑戰?;ヂ摼W使青少年獲取信息變得輕而易舉,他們關注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其所思所想和所需也隨之發生改變。在互聯網環境下,教育的主客體處于一種比較松散的聯系狀態,如果教育者對其工作的方式方法選擇不當,就不能很好地吸引教育對象,也就無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團思想教育面臨挑戰。網絡文化對“網民”思想的影響是在不知不覺中滲透的,并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青年團員的政治取向、道德品質、人生價值和文化素質,其中的非主流政治給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文化對高校共青團工作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共青團組織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就必須打破以往的傳統觀念,要勇于在觀念、思想、制度、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

二、以網絡建設有效推進共青團工作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達興旺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焙\濤總書記也對在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大力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嚴峻的現實已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挑戰與新的要求,只有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步伐。歸結起來要實現“五個一”的創新。

1.明確一個思路

在網絡文化背景下切實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首先必須明確共青團網絡建設的發展思路。廣大青年團(上接第70頁)員已置身于網絡時代“堵”和“封”不是辦法,高校共青團工作這一領域出現真空更是不行。一是要借助網絡力量,奮力實現“兩個覆蓋”工作目標。二是要加強對網絡陣地的管理和領導。高校共青團占領網絡陣地,加強對網絡陣地的管理和領導??梢猿浞掷肣Q、BBS、博客等網絡工具宣傳團的思想與工作,體現團組織對高校學生網絡生活的正確引導。三是倡導網絡道德,加強網上信息監控和引導。要不斷加強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在網上的自律能力。

2.建好一個網站

互聯網是一個充斥著各種思想和觀念的虛擬空間,是共青團工作的新領域,同時又是一個必須進入的前沿陣地。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個群體。但在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的背景下,各種負面的甚至是消極的東西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也在加劇?;ヂ摼W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現象,迫切需要共青團組織建立主流網站,占領網絡陣地,利用網絡資源,開發網絡教育功能,以加強對青年團員的教育和引導。

3.培養一支隊伍

如何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引導網絡文化,以先進文化教育青年,成為團組織網絡輿論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高校團組織必須有意識地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思路敏捷、熟練掌握互聯網技術的團干部建立網絡評論員隊伍,針對社會難點和熱點問題正確引導網上輿論。通過網上網下協作配合,同步引導,重視網上工作網下做,把網上動態作為把握青年學生思想動態的“晴雨表”之一,適時就青年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網下引導,及時疏導和化解學生中的偏激情緒,把青年學生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針上來,維護大局,維護穩定。

4.創新一種方式

充分發揮網絡的開放性,可以使得團委活動不再受到校區、學院、班級和人數的限制,充分提高團委活動的參與面;利用網絡的共享性,能夠充分實現上傳下達,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使得共青團工作在信息網絡時代背景下實現真正的方便快捷。因此,高校共青團組織要重視發展功能齊全的電子團務系統,推進團組織信息化建設,實現一體化的工作格局。要利用網絡建團的新方式,創新團組織設置和團員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來開辟新的思想教育陣地,例如利用“紅色網站”、“團總支信箱”等,及時向學生傳遞積極的正面信息,增強共青團工作的滲透力。

5.建立一個機制

機制建設是做好網絡工作的重要保證。一是要建立相應的網絡建設工作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各級團組織做好網絡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對不重視網絡建設工作的團組織要予以通報批評,并將團的網絡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高校各級團組織的全年工作綜合考核之中。二是加強對青年大學生各種形式的網絡防范教育,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網絡防范機制,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正面作用,限制和消除它的負面影響,使網絡真正成為共青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幫手和培養教育青年的新陣地。

三、結束語

信息網絡時代下,高校團組織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重在創新,才能更充分地發揮自身作用,讓共青團作為一面青年思想旗幟而高高飄揚在高校上空,在時代的步伐中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衛國良.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狀況及影響[Z].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哲學所.

[2]陳華平.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中的學校德育[J].當代青年研究,1999.

[3]殷為民、鄭蕾.對信息網絡時代高校團工作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6.

[4]王靜.網絡時代高校團工作的新思路[J].高教論壇,2007.

[5]曾曉璇.網絡時代與高校團建工作創新[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猜你喜歡
網絡文化挑戰創新
淺談當代網絡時代的校園文化建設
網絡文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淺議網絡文化視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