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保健芻議

2012-06-06 09:58雷丹瓊
新一代 2012年4期
關鍵詞:女大學生心理健康

雷丹瓊

摘 要:近幾年來,在校大學生中女生群體人數的迅速增長,使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保健顯得尤為重要。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女性全面發展的核心靈魂,全社會應當關注和關心女大學生的教育,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我從了解女生青年期的生理特征、明確女生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剖析女生青年期戀愛心理特征等狀況入手,到做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師益友來做好女大學生心理健康保健,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女大學生。

關鍵詞:女大學生;心理健康;保健芻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091-02

女性心理學是女性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又是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揭示的女性心理現象及其產生發展的規律,不僅對完善女性心理學的學科體系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女性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也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1]。關愛女生,做女生的心理保健是大學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校女生一般年齡在18周歲至24周歲之間,已是成年。青年時期是女性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是學習和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正是女性求學,充分展示自身魅力和走向社會、開創事業的重要階段。作為一個高校教育工作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女大學生心理健康保健。

一、了解女生青年期的生理特征

青年時期女性的身體發育已基本完成,身高的增長已基本停止,體重和各器官的生長發育速度基本穩定下來,由于第二性征已發育成熟并發生身體的變化,加上女性激素對身體的影響,使女性的形體逐漸變得豐滿而富有曲線美,表現出女性所特有的體態,隨著性意識的萌芽和成熟,青年女性為兩性生活和生育子女做好了生理準備。

二、明確女生青年期的心理特征

心理過程可分為認知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2]。女生在青年期的心理現象中具備以下的心理特征。

1.比較成熟的內心世界。青年期女生比少女更能夠正確地看待自己,剖析自己。她們較注重自己的內心世界,當學習、生活和工作出現問題時,能夠靜下心來思考。隨著學習的提高,知識經驗的累積,青年女生的理想則已逐步現實,如果說少女的理想還帶有夢幻色彩的話,那么青年女生的理想就更加務實,她們對自己的生活、將來從事的職業和未來規劃都能與實際相聯系,并付諸實踐。

2.比較堅定的意志和豐富情感。隨著生理的逐漸成熟,她們心理上的特點也逐漸明朗化。她們情感豐富,愛憎分明,對家人、朋友和同學都能友好相待;熱愛生活,熱愛美好事物,追求高級的社會性情感。青年女生的意志力較之少女也有進一步的發展。她們能注意鍛煉自己的意志,對生活、學習和未來的工作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能夠在理想的支配下克服各種困難,創造性地完成各種活動,表現出較為頑強的毅力。

3.比較高峰的智力發展階段。青年期的女生,已經具備良好的智商(IQ),一般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在素質,思維迅捷,反應靈敏,所謂“心靈手巧”。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在思維活動中占了明顯的優勢,而且正在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尤其在語言能力上比男性更具優勢。女性在一般學習中掌握語言較快,語言表達清晰、流暢,另外,在外語、閱讀、精巧手工制作等方面也比男生略高一籌。思維的獨立性明顯增強,不再輕信于人,喜歡“三思而后行”,喜歡發出疑問,并追根朔源。隨著知識經驗的豐富,青年女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想象能力急劇發展起來,并且在思維中占了主導地位,為她們而后的學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剖析女生青年期戀愛心理特征

隨著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現,意味著性機能的逐漸成熟。生理的變化也帶來了心理的變化,在戀愛方面表現為:

1.戀愛沖動盲目,動機簡單

許多女生只是需要愛和被愛,沒有考慮到戀愛的對象是否適合自己,不清楚自己應選擇怎樣一個終身伴侶,一旦發現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便不顧一切敞開心懷,追求當今時尚的“閃婚”。

2.自主意思較強

表現在個性突出,重感情、易沖動,不受傳統習俗的局限,部分女生在確定戀愛關系前,或在確定戀愛關系后,一般都不征求雙方父母的意見。

3.自控力與受挫力較弱

女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隨意放縱,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對戀愛對象過分依賴,稍有波折就痛苦萬分。一旦戀愛受挫,即會情緒失控,無法自拔,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4.情感豐富,情緒不穩定性

當前女大學生的戀愛,人數呈上升趨勢。一年級就開始談戀愛的已不是個別現象,有的學生甚至一進校就談戀愛。由于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需要,還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在擇偶標準上,只重外表,輕內在;在戀愛方式上,只重形式,輕內容;在戀愛行為中,只重過程,輕責任。她們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動,被吸引。常常會為某一個人、某一段感情而悲傷哭泣。她們的情緒常常表現為不穩定,不成熟,容易激動,造成在戀愛問題上簡單、幼稚不穩定。這種戀愛問題上的不成熟,加之在就學期間經濟上尚未獨立,戀愛過程中感情和思想易變,缺乏妥善處理戀愛中情感糾葛的能力,極易造成戀愛的周期性中斷,或對戀愛對象的選擇漂泊不定,戀愛只是一種形式,成功率很低。

四、做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師益友

高度重視當代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做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師益友,讓她們懂得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及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每個社會人都應當講心理健康,注意個人心理衛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心理保健。

1.充分認識心理疾患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

心理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對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應同時兼顧心理、身體、社會等多方面。在治療的過程中讓患者懂得心理疾病與多方面的關系,改變對疾病的態度,樹立對生活的信心,遇事保持樂觀并早日求醫、配合治療,就能降低個體心理疾病的發生率。懂得心理疾病或者有可能“不醫而愈”;或者經過醫治,根除疾患而恢復原有的適應行為和健康心態。

2.充分面對現實,認識現實

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必須與現實保持一致,才是正常的表現,才不至于脫離和逃避現實。一個女生在她的青年期充滿了理想和幻想,但人的理想和幻想,必須以現實為基礎才能實現。這就必須認識現實,了解和分析自己的理想是否適應社會需要,是否具備取得成功的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如果不認識現實,只是做些脫離實際的空想,結果就會一無所成,這便會給自己心理上帶來創傷。同時,人生活在現實中,挫折和困難是在所難免的。最近,江蘇衛視臺推出一檔節目:職來職往。每一位應聘者必須面對十八位優秀的企業達人,并回答他們提出的關于職業技能各種犀利的問題。其中有一位碩士畢業于英國某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漂亮的女生,最后被所有企業拒絕,這就是社會現實。面對現實,正確對待挫折和困難,以堅定的意志去克服困難,才是健康的心理。那位女生我看見她求職失敗后仍然從容淡定,坦然接受各位老師的意見,微笑離開招聘現場。所以,改變受挫情境,不在挫折和困難面前悲觀失望,消極逃避,把握好心理落差,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3.開展自身心理的行為訓練,鍛煉意志

女性的心理健康是女性行為端正的保證。人的行為是在心理調節下進行的。所謂行為端正,就是適度的行為反應。而適度的行為反應來自健康的心理。因此,只有女性的心理是健康的,才可能有端正的行為。正確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缺點、能力、興趣等,這樣就會在任職、擇友、成家的過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并且增加成功的機會。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就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到懷才不遇,因而憤世嫉俗,狂妄自大,給自己帶來煩惱和悲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報道的鋼鐵戰士—劉琦為搶救戰友的孩子而不幸被大面積燒傷,五官俱失,雙手殘廢仍以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寫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去意徊徨》。從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劉琦意志的美麗!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讓女生明白,奮斗是美,拼搏是美,堅強的意志是美,成功是美,甚至問心無愧的的失敗也是一種美。接受自己,承認現實對自己的不利,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些缺陷,甚至這種缺陷可能是無法改變的,但也不要自卑,因為除了有缺陷外,還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鍛煉自己的意志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樣會取得成功。

4.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協調人際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身心健康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支持作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社會因素,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引起了研究者的濃厚興趣[3]。因此,正常的人際溝通,在身心疲憊之時,取得社會的支持,對于個體來說,也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行為。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保持人與人之間充分的思想交流是保證個人心理健康成長所必需的。樂于交友,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柱。真正的朋友使人感到安全,能夠歡樂同享;苦悶同訴,消除積存心中的郁結。所以應該積極參與社會交往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更多的朋友,以溝通思想,交流感情,使自己擁有樂觀的心境,健康的心理。自然,也就是心理健康的人。

5.引導性心理健康發展,正確對待戀愛、婚姻

正確認識獲得科學的性知識,能促進性心理的健康發展,改變對性的愚昧無知狀態,破除對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為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打下良好的基礎。伴隨著女生身體形態的變化和第二性特征的迅速發育,她們的獨立意識、性意識和性情感開始萌發,她們渴望與異性交往,希望了解性知識,但又惟恐被別人發現或譏嘲。身處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青春期性教育往往被忽視,學生們常常會因為得不到科學的指導而陷于迷惑、焦慮甚至沖動之中。近年來頗為世人關注的青年犯罪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現出繼續上升的態勢。青春期性教育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嚴峻課題,不能有效開展性教育,將為大學校園男女學生的心理品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作為高校教育者在女生青年時期注意將性科學知識教育與倫理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傳授。引導男女同學正常相處。在著裝上,女大學生應避免皮膚大面積暴露而給男同學帶來視覺上的感官刺激;要正確對待性刺激,增強心理的承受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交往常識,提倡男女同學廣泛接觸,友好相處,不能首先把性別作為可否接觸的前提,更不能人為地設置影響男女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心理障礙。廣泛開展集體活動,如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文體活動等,讓男女同學在集體活動中互相了解,溝通情感,避免因互不接觸,互不理解而造成的隔閡。引導男女同學建立親如兄弟姐妹的友誼關系,男女同學單獨相處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光明磊落,女生尤其要自尊自愛,自重自強,慎重對待戀愛、婚姻,使她們的性意識發展走向健康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宋巖,崔紅麗,王麗.男女有別的心理觀察[M].湖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馬存根.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3]王雁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關系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27(5):1175-1177.

猜你喜歡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論的女大學生創業能力與精神培養研究
六字訣健身氣功鍛煉對女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影響實驗研究
有氧健身操結合瑜伽練習對女大學生體質影響的研究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