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及其政策含義

2012-07-26 08:00倪建偉
中國軟科學 2012年3期
關鍵詞:村域工業指標

倪建偉

(浙江師范大學農村研究中心,浙江金華321004)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工業化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農村工業化,它不僅增加了社會產品的供給,還提供了大量的非農就業崗位,也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結構轉換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農村工業化快速推進的初始條件已不復存在,工業化進程放慢、企業布局分散、市場競爭力不足、生態環境污染加劇,等等,使農村工業化往何處去引起廣泛的思考。究竟是應該就此終結,還是能走向可持續發展?同時,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看,現有對農村工業化的研究又分為幾個層面,主要包括縣域和鎮域,缺乏進一步的細分,行政村范圍內的工業發展是否具有其特殊性?發達村落和欠發達村落又存在著怎樣的差別?正是基于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與思考,筆者將對農村工業化的研究鎖定在“村域”[1],重點探索發達地區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試圖解釋這樣幾個疑惑:如何理解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是什么?怎樣評價村域工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以期為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乃至農村經濟轉型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一)基本內涵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是特定區域與特定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結合,即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下沉到“村域”,將產業可持續發展鎖定在“工業”的結合。其基本內涵是指村域工業的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也就是給予子孫后代與當代人相等甚至更多的發展機會,是發展與可持續性的統一[2]。具體包括四個層次①需要說明是,關于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征,筆者已在倪建偉(2009)中進行闡述,為方便閱讀,本文引用了這些內容。:

1.相對于某一特定村域而言,由于自然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限制,村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并非鎖定于工業,也可以通過發展現代規模農業、開發鄉村旅游業、興建產品市場或要素市場等實現村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就整體村域發展而言,這符合資源合理配置和經濟效益優化的原則,是討論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

2.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村域工業初始階段“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全民散點式”發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要求,經過優勝劣汰選擇后的村域工業開始向園區集中,便出現了“部分村域工業消亡”與“部分村域工業興盛”并存的局面。筆者認為,這是符合經濟效益原則的選擇,是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

3.從工業產值比重看,基于村域工業“此消彼漲”的發展態勢,工業已經消亡的村域是無法進行度量的,只有存在工業的村域才能進行認定,而且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從產值角度認定村域工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不應該局限于村域范圍之內,要跳出村域,從整個鄉鎮甚至縣域來衡量,一般認為,一個縣域(不含縣城)內的工業產值比重應保持在40%-55%。

4.從工業企業發展看,村域工業企業是構成村域工業發展的基本單元,只有村域工業企業是可持續的,村域工業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村域工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內部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等流動暢通,運行機制得到不斷調整和完善,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社會效益越來越好,對環境的污染破壞越來越小。

(二)主要特征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非完整地域性。區域是一個包含自然條件與資源、位置與交通信息條件、人口與勞動力條件、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等五個方面的綜合性地域,具有相對完整性的特點。村域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行政村區劃以及行政村之間的經濟社會差異,它是一個行政地域概念。狹小的村域范圍內不可能具有完整的地域構成要素,即非完整地域性。

2.弱村域自然資源性。村域范圍狹小、自然資源有限,使得村域工業發展往往不是依靠村域自然資源,而是地方特色工藝的延續,或者依賴于村域范圍外的資源。這就形成了村域工業發展的強地方社會特性和強對外依存性。

3.強地方社會特性。村域工業的發展大多是從村域傳統工藝和地方特色文化中繼承下來的,因此具有濃厚的地方社會特性。按格爾茨“地方性知識”概念的思維邏輯,可將其概括為“地方工業化知識”,即指與本地工業生產活動相關聯的一整套知識系統,一般具有不成文、非正式等特點,并與當地居民生存方式、內部制度與組織及觀念習俗等相融合,成為“地方小傳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地方工業化知識的形成、集聚,同村域工業發展進程相輔相成,并在這一進程中持續、穩定地發揮關鍵性作用;地方工業化知識不但有助于人們充分利用能夠爭取到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鄉村工業化的內容、形式、路徑、策略和具體過程[3]。

4.強對外依存性。村域空間的狹小使村域工業發展的外向型特征明顯。從要素供給看,村域工業發展所需的生產原料、生產技術、人才大多是從外面購買或引進的;從產品銷售看,村域人口數量的有限性,無法消費所有的村域工業產品,城市龐大的人口大軍自然成為村域工業的目標市場。因此,村域工業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現象凸現其“強對外依存性”的特征。

(三)要素系統

雖然在可持續發展概念提出之初并沒有冠以“系統”的名稱或字樣①可持續發展理論的醞釀和形成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一部分西方學者就開始對傳統增長理論與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反思,并由此產生了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最初萌芽(William Vogt,1949;Boulding,1966);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增長的極限》、《人類環境宣言》和《世界自然保護大綱》進一步闡明了可持續發展問題(D.L.Meadows,1972;IUCN、UNEP、WWF,1980);1987年,以布倫特蘭夫人(G.H.Brundland)為首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正式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認為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之后,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地理學家等分別從各自學科角度對可持續發展進行闡述。,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系統科學之一。從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性、集合性、相關性、整體性看,其具有系統的一系列特征。根據一般意義上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系統,即生態、經濟和社會,筆者認為,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也存在相應的三個子系統,即生態子系統、經濟子系統和社會子系統。具體地,生態子系統包括資源、能源和環境等;經濟子系統既包括諸如資金、技術、勞動力和經營管理等在內的企業內部要素,也包括市場、產業布局和產業彌合度等企業外部要素;社會子系統包括組織和制度等[4]。上述三者兩兩相關、緊密結合、相互作用,形成了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要素系統(見圖1)。

圖1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要素系統

三、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選取

(一)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根據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一般規律和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特性,筆者認為,其評價指標的選擇應主要堅持以下四組兩兩相結合的原則:第一,協調性與弱相關性相結合的原則。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包括不同層面的多方面內容,各個方面又有一個或多個指標可以衡量,每一層面的各個特征(指標)必須協調;同時,盡量使每個指標都有較強的鑒別能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區分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高低,即每個指標具有弱相關性。第二,系統性與層次性相結合的原則。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包括眾多指標構成的完整體系。為便于識別和比較,按照系統論原理,需要將指標體系按系統性、層次性進行構筑。第三,實用性與可比性相結合的原則。構建指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應用。指標設計要注重時間、地點和適應范圍的可對比性。第四,全面性與主次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標選擇既要反映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全貌,更需要確定核心指標,做到少而精。

(二)評價指標選取方法

根據上述原則,筆者采用頻度統計法、理論分析法和專家咨詢法等三種方法相結合,進行指標篩選(見圖2)。頻度統計法主要是對目前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資料進行頻度統計,選擇使用頻度較高的指標;理論分析法主要是對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基本要素進行分析、比較、綜合,選擇具有重要性和針對性的指標;專家咨詢法是在初步提出評價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征詢有關專家的意見,對指標進行調整,使其不斷合理完善。

圖2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選擇流程

(三)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按照上述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選擇流程,經過頻度統計法、理論分析法和專家咨詢法等方法的層層篩選,形成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共四個層次,即目標層、準則層、子準則層和指標層(見表1)。

表1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四)評價指標體系說明

鑒于目標層和準則層便于理解,且已在前述提及,筆者在此重點對子準則層和指標層進行釋義說明。

1.資源(供給)。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注重村域內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運用,更多的是要關注村域外資源的購買、引進和利用,主要涉及村域可開發工業用地和水資源供給能力等。前者是指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村域范圍內可開發用于工業發展的土地供給狀況,采用實際可開發土地面積與工業發展所需土地面積的比較。后者是指指村域工業發展所需的水資源供給狀況,采用現有可供工業發展使用的水資源數量(包括村域內和村域外)與工業發展所需水資源數量的比較。

2.能源。村域工業已實現從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小打小鬧”到現代機器工業“轟轟烈烈”生產的轉變,必須擁有持續的能源供給。主要涉及電力、石油、煤炭等,是指村域工業發展所需的電力、石油、煤炭等資源供給狀況,采用現有可供工業發展使用的資源數量與工業發展所需資源數量的比較。

3.環境。在村域發展過程中由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加劇,一些原來并不稀缺的環境要素(如清潔的空氣)也變得稀缺;同時,環境對廢棄物的凈化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在發展村域工業的同時必須注重環境保護,甚至在有些地區應實行環境優先的原則。主要選擇空氣污染指數(根據空氣環境質量標準和各項污染物的生態環境效應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確定污染指數的分級數值及相應的污染物濃度限制值)和三廢處理達標率(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進行標準無害化處理的比例)來判斷。

4.市場。村域工業從產生之日起便生存于高度貨幣化的市場空間中,根據其可持續發展特性,村域的市場需求往往依賴于村域外部,獨立擁有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村域非常少,但若能在村域建立產品市場或要素市場,其發展一般都呈現較好的態勢??梢哉f,市場(包括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是村域工業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

5.產業布局。由于各類生產部門和企業所需空間條件的差異,以及各特定地域所具備空間條件的差異,因此,如何使生產實體與所處環境系統協調運行即產業布局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就村域而言,需要考慮五個主要因素,即產業空間承載力、產業布局指向性、產業集聚度、產業銜接度和產業功能區劃等。具體地,產業空間承載力是指現有產業發展空間的利用狀況;產業布局指向性是指村域工業發展的區位選擇趨向,目的在于將工業發展引導到一個地點。一般地,資源集中、環境容量大、供電供水及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好的地方是產業布局的理想選擇;產業集聚度是指各種生產要素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旨在實現生產力空間布局的優化,主要包括產業整合力、吸納力和集聚力;產業銜接度是指不同村域工業企業上下游或具體分工中的銜接程度;產業功能區劃是指村域工業發展按照行業性質、質量水平等標準在地理空間上形成的區域劃分。

6.產業彌合度。產業彌合度是指一產業與其相關產業之間相互聯系、互補共贏所達到的程度,主要是指產業與其前項、后項的銜接,與同類產業的分工與協作,與聯動產業的相互帶動機制。村域工業產業彌合度主要涉及村域工業和農業、城市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的關系。具體地,村域工業反哺農業是指村域工業發展對村域農業發展的支持;村域工業與城市工業合作,是指村域工業發展與城市工業發展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村域工業對第三產業帶動是指村域工業發展帶村域內以生活型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7.資源(利用)。與生態子系統中的資源供給相對應,經濟子系統中的資源是從利用的角度進行闡述的,通過原材料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表明資源利用程度的高低,采用與同行平均水平相比的方式。

8.資金。在村域工業發展過程中,尤其是村域工業發展的起步階段,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充裕的背景下,工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金投入的增長與使用效率的提高。因而,沒有較為充足和構成合理的資金,村域工業是很難啟動與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涉及資金充裕程度、資金使用風險和資金使用效率等指標。具體地,資金充裕程度,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和通過融資獲得的資金)的充裕程度,采用與實際需求相比的方式;資金使用風險,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使用存在的市場風險程度;資金使用效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村域工業企業投入資金所取得的經濟效益,主要表現為資產利潤率,即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實現的利潤與同期資產平均占用額的比率,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采用與同行平均水平相比的方式。

9.技術。技術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促進產業結構高級化?!稗r村發展農業,城市發展工業”的城鄉“二元”產業結構,使得農村工業發展技術長期停留在“為農服務”的農機設備層面和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手工生產上,現代工業技術相當匱乏,必須加強村域工業技術的引進和開發。其評價指標主要涉及技術先進程度、信息裝備條件和自主創新情況。前兩者可采用與同行平均水平相比的方式進行評價;自主創新情況,主要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生產中自主創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情況。

10.勞動力。勞動力(或稱人力資本)是經濟活動中最基本、最活躍的要素。村域是當前勞動力資源最緊缺的區域,必須從可持續發展出發,通過學歷教育、非學歷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人自身的各種知識、技能及體力,不斷增加人力資本存量。其評價指標主要涉及職工受教育年限、職工流動率和技術人員比例。具體地,職工受教育年限,是指村域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職工流動率,是指一定時間范圍內(一般指一年)村域工業企業中流動人員占企業總員工的比例;技術人員比例,是指村域工業企業中擁有一定技術水平且從事技術工種或擁有技術資格證的人員占企業總員工的比例。

11.經營管理。經營管理體制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業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企業管理體制、生產管理制度、人員使用制度以及經營戰略中的產品品牌建設。具體地,企業管理體制,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機制、管理機構、管理制度的總稱,是對企業整體管理體制的評價;生產管理制度,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管理制度,包括生產流程、崗位職責、安全管理等等;人員使用制度,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發展中人員招聘、培訓、使用、提拔、解聘等全流程相關制度安排;產品品牌建設,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產品品牌建設的基本情況。

12.組織。村域工業發展的組織條件主要是指鄉鎮與村落的政權性或類政權性組織,以及新型合作社、行業協會、聯合體之類的民間性組織,集中表現為行業協會、調劑互助機制和社區支持程度等。具體地,行業協會,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以一定紐帶(如同一行業)形成的自組織;調劑互助機制,是指村域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為調劑余缺、實現共同盈利所形成的互助方式;社區支持程度,是指村域各類組織(如村委會)對工業發展的支持程度。

13.制度。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5],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傳統文化等因素。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力度、工商業傳統繼承與發展,以及村域經濟的開放度。具體地,政策支持力度,是指各級政府對村域工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程度;工商業傳統繼承與發展,是指村域傳統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以及對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展程度;村落經濟開放度,是指村域工業對外部經濟力量的開放程度,即外部經濟力量進入村域發展工業的難易程度。

四、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權重確定及綜合水平評價

(一)構造判斷矩陣

根據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形成指標權重調查問卷,由評判專家小組的每個成員根據已確定的評價等級依次對各個指標進行評價。評價標準按照表2標度法進行成對比較,確定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并賦以相應的分值,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

研究采取群組評判的方法,專家小組由十人組成,所以每個層次獲得初步的判斷矩陣并非一個,為了避免人為調整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以及多次反復的復雜性和難以整合,對于這些判斷矩陣,筆者采用幾何平均法匯總的方式獲得最終判斷矩陣。限于篇幅,筆者在此只列出準則層B對目標層A所構成的判斷矩陣 JA,其余矩陣JB1、JB2、JB3、JC1、JC2、JC3、JC4、JC5、JC6、JC7、JC8、JC9、JC10、JC10、JC12和JC13以相同方式得到。

表2 重要性標度含義

A與B構成的判斷矩陣JA

(二)層次單排序與一致性檢驗

層次單排序是把本層所有因素針對上層某因素通過判斷矩陣計算排出優劣順序。實際上是求出滿足BW=λmaxW的特征向量W的分量值。其中λmax為B的最大特征值,W為對應于最大特征值的正規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即為相應因素的單排序權重。

為了檢測評判的可靠性,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其步驟如下:首先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再按算一致性指標C.I.;然后按照表3確定平均一致性指標R.I.。最后按C.R.=算隨機一致性比值C.R.。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有滿意的一致性,可以進行層次單排序;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偏差太大,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重新修正。對于1、2階判斷矩陣,C.R.規定為零,故不再進行一致性檢驗。

表3 隨機一致性指標R.I.值

根據以上程序對判斷矩陣JA進行相應計算如下:

λmax=3.0019(可由 MATLAB軟件的 MAX(EIG(A))命令求得,下同)

通過一致性檢驗。

同理可得,對其余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

(三)層次總排序與一致性檢驗

總排序是利用層次單排序結果,綜合得出本層次各因素對上一層的權重,最終得到最低層與目標層的相對權重。計算出一組指標對其相鄰上一層的相對權重后,可以根據各指標的從屬關系,得出各指標相對于總評價目標的綜合權重。其基本計算過程可用如下公式:

同時根據下列公式進行一致性檢驗:

通過一致性檢驗。

其中,Wi因子權數,C.I.i、C.R.i分別為與 Wi對應的下一層次中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和平均一致性指標。

(四)指標權重結果

圖3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各層次權重

通過上述計算和驗證,各層次因素相對上一層次的相對權重以及指標層對目標層的綜合權重如圖3所示??傮w來看,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評價體系中生態子系統(0.2704)、經濟子系統(0.4879)和社會子系統(0.2417)的占比是均衡的、合理的。因為,筆者認為對于整個發展系統而言的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子系統權重各1/3是比較科學的,就某一產業或區域經濟發展而言,經濟子系統權重可以相對高一些,占40%-45%左右,甚至接近50%,生態與社會各占剩余部分的1/2,都是合理的①子準則層和指標層權重的現實意義見本文第五部分。。

(五)綜合水平評價方法

第一步,構建模型。

評價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基本模型為:

上式中:A為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用于表示村域工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ai為各評價指標權重值,用于表達各因素對于村域經濟現代化可持續水平的影響度與貢獻率;

Zi為評價指標實際值,是對各評價指標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后的值②為便于計算,筆者(2011)對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各評價指標實際值采取滿分10分制的標準化計分方式,具體為2分、4分、6分、8分和10分五個等級。。

第二步,評定等級。筆者將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度A值介于0至100之間,并劃分為五個等級,綜合值90分以上為A級(優秀),80-89分為B級(良好),70-79分為C級(中等),60-69分為D級(合格),60分以下為E級(不合格)。最后,根據分值找出相應的等級。

圖4 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度試紙

五、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政策含義

(一)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反映的現實情況

一般而言,更為細化的評價指標所反映的現實問題更具體、更有針對性。為此,筆者重點分析子準則層和指標層。以圖3為基礎,通過指標層與子準則層、子準則層與準則層的直觀圖示(圖5、圖6),可以清晰地看到:

1.在生態準則層中,子準則層中的資源(供給)和環境權重明顯高于能源,相應的具體指標權重也明顯較高。由此判斷,雖然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日漸凸顯,但與資源(供給)和環境相對,后兩者的現實矛盾更為突出,尤其是在城市規模擴張和耕地保護嚴格的背景下,村域工業發展所需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已經成為制約其走向可持續的重要瓶頸,位于生態準則層指標權重第一位(綜合權重0.0612)。與此同時,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有專家③參見遲福林.從國富優先向民富優先轉變的關鍵[N].中國日報(英文版),2010-02-22.指出:“過去,我們能在黑煙囪下工作是一種驕傲。今天,低碳工作、低碳生活,是人們的基本追求?!碧貏e是早期村域工業的發展往往借用農民住宅或附房,形成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零星分布態勢,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亟需改變這種狀態,人們對“三廢處理達標率”(位于生態準則層指標權重第二位,綜合權重0.0533)的要求就是一個集中反映。

2.在經濟準則層中,涉及的子準則層和具體指標最多,較為復雜。第一,從指標層看,圖5顯示,相對生態指標層和社會指標層,經濟指標層中各具體指標的權重差異并不大,最高的“產品市場”(綜合權重0.0266)比最低的“產業空間承載力”(綜合權重0.0115)高0.0151,而生態和社會準則層的最大差值分別為0.0446和0.0493。第二,從子準則層看,圖6顯示,經濟子準則層還是存在一定的權重差異,最高的三個依次是:經濟管理(綜合權重0.0842,包括企業管理體制、生產管理制度、人員使用制度和產品品牌建設)、產業布局(綜合權重0.0759,包括產業空間承載力、產業布局指向性、產業集聚度、產業銜接度和產業功能區劃)、技術(綜合權重0.0676,包括技術先進程度、信息裝備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筆者認為,這既是對現實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產業布局優化和技術創新的呼應與肯定,也是對下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力推進村域工業園區化,以及推動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期待與要求。

圖5 指標層D對各自子準則層C的權重值

圖6 準則層B和子準則層C對目標層A的權重值

3.在社會準則層中,最突出的特點在于指標層中的“政策支持力度”居于絕對優勢地位,其在社會準則層中的影響力超過30%(30.42%),在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中的綜合權重高達0.0735?;仡櫢母镩_放30余年的歷史進程,我國頒布了大量關于村域工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具有明顯的導向和促進作用,突出地表現在1982-1986年連續發布五個“一號文件”后的1987年我國農村非農產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①1982-1986年中共中央連續發布的五個“一號文件”,都涉及村域工業發展的相關內容,尤其是1985年“一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第六條政策就是鼓勵技術轉移和人才流動,即城市技術與人才以應聘、兼職、聯合等方式支持鄉鎮企業等農村工業的發展。當然,筆者僅僅是為了強調政策支持力度對村域村域工業發展的作用,并非認為1987年我國農村非農產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的歷史性成就完全依靠政策支持。。然而,從現實情況看,改革開放初期的諸多優惠政策和措施正在逐步消失,相應地,在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村域工業企業發展受到諸多政策制約,集中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村域工業無法獲得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突出表現為壟斷行業的進入壁壘;二是村域工業在解決社會就業和增加產品供給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卻無法獲得政策的支持,比如,銀行等金融機構總是傾向于國有大企業,而采取這樣那樣的方式回避村域工業等中小企業。為此,亟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加大對村域工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蘊含的政策需求

1.鼓勵和重點支持村域低碳工業企業發展。進入后哥本哈根時代,低碳發展不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是一場深刻的生產革命。適應這一趨勢,村域工業發展應重點發展以下三類:一是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手工業企業,這類企業一般不具有污染性或污染很少;二是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新技術企業;三是節能環保企業,尤其是能處理村域其他工業發展所形成污染物的企業。

2.加大對村域工業園區化發展的支持力度。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產業集聚與塊狀經濟是當前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載體,在沿海發達地區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村域工業園區化發展至少有以下三個優勢:一是有助于形成土地、水等重要資源的集中利用,提高使用效率;二是有助于統一處理三廢等污染,提高環境保護水平;三是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產業區劃與產業布局,提高產業集聚度和銜接度,進而提高產業競爭力。為此,需要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歷史機遇,出臺支持村域工業園區化發展的相關政策,在符合區域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對村域進行科學規劃,明確村域經濟社會發展定位,劃分生活區、生產區、休閑區等,給予土地審批、規劃設計、配置設施跟進等方面的優惠。有條件的村域,要利用產業集聚興辦工業園區,促進工業園區資源集聚效應、分工協作效應、區域集聚效應和資源共享效應的形成與發揮,最終建成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工業園區。

3.努力促進村域工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與經濟績效提高是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筆者認為,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與經濟績效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企業管理體制,小型企業可以選擇家族式管理方式,但應注意權責明確,而大中型企業應盡可能采用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培養、引進技術和管理人才,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注重企業生產技術的自主創新,在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第一要務的同時,努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

4.促進村域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村域工業發展之初是作為農業發展的輔助和城市工業落后技術淘汰的承接,在社會產品短缺的背景下具有必要性。但從現實情況看,其技術落后、效率偏低的矛盾逐漸突出,且已經危及進一步發展。筆者認為,改變這一狀態的方式有二:一是通過區域轉移,將發達地區相對落后的技術轉移到欠發達或貧困地區;二是通過技術改造,促成原有技術的更新換代、升級發展。重點應該是后者。為此,要完善和健全村域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的法制環境,鼓勵村域工業企業通過多種途徑大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可以通過行業協會或單個(幾個)企業的形式,建立技術創新與自主研發中心,為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5.構建村域工業企業平等參與競爭的市場環境。雖然國家頒布的新舊兩個“36條”,但成效有限,大量“看得見、進不去、一進就碰壁”的“玻璃門”仍然存在,即使“玻璃門”打開了,“難進來、不公平、同質性”等問題也很突出,這對村域工業企業追求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制約。為此,要盡快出臺具有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并修訂某些不符合意見精神的法律法規,著力創建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同時,應在各地頒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地方性政策的基礎上,加快編制產業規劃和投資目錄,建立更廣區域內各行業相對統一的準入范圍和標準,為具體投資行為提供依據。并且,明確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的時間表。

6.形成以財稅、金融為重點的整體性政策傾斜體系。在統籌城鄉、工業反哺、城市支持的宏觀背景下,要制定和落實有助于村域工業發展的傾斜政策,特別注重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前者主要是指,進一步改革現行企業所得稅制,減輕民營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等。后者主要是指,確定專門為村域工業發展提供優惠貸款的專業金融機構,鼓勵和規范民間融資行為,建立政府主導的專門用于村域工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基金,建立政府信用擔保機制等。

[1]王景新.村域經濟社會轉型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A].浙江典型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叢書(總論)[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倪建偉.村域工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初探:一個整體框架[J]. 農業經濟問題,2009,(1),61-65.

[3]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組織與制度研究室.中國村莊的工業化模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4]苗長虹,樊 杰,張文忠.中國農村工業發展:一個綜合區位分析框架[J]. 經濟地理,2002,(1),125-133.

[5]諾 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猜你喜歡
村域工業指標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及債券指標統計表
基于村域尺度的鄉村發展類型及對策研究
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考
最新引用指標
莫讓指標改變初衷
工業人
村域尺度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調查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村域城鎮化水平測度及格局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