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人口與生態環境分析

2012-08-15 00:46趙吉林
黑龍江史志 2012年17期
關鍵詞:西北地區西北人口

趙吉林

(長慶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廠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一、西北地區人口基本特征

(一)人口密度相對低但土地承載能力差

在傳統認識中,西北地區是地曠人稀,人跡罕至,所以歷代開發西北,首先就是向西北移民。從秦漢到近代再到當代這種現象持續不斷。如果說秦漢、隋唐時期,這種認識有其客觀性和合理性,那么清朝以后,西北就不再是地曠人稀,現在甚至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現象。人口膨脹成為危害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抹不去的陰影。

相對而言,西北地區是中國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但是看待這一問題首先要立足于西北生態環境對人口的承載力。按聯合國在肯尼亞內羅畢召開世界沙漠化會議所制定的在干旱和半干旱區每平方公里承載人口臨界限定為7人和20人標準看,西北地區人口早已超載。甘肅省河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15人,河東地區為101人。青海省人口聚集的海東、西寧一帶干旱區人口密度超過了每平方公里172人,寧南山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6.27人,隆德縣甚至高達211.3人。西北地區國土面積304.3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32%,人口約8000萬,占全國的7%,然而西北特殊的自然條件造成人口承載力非常低下。首先,干旱、半干旱與高寒的氣候形成嚴酷的自然生態環境。西北地區深居亞洲大陸腹地,遠離大海,南北邊緣皆有高山聳峙,大陸性氣候異常明顯,絕大部分地方降雨稀少,雨量變率較大。除陜西省秦巴山區、甘南草原、青海省東部及高山迎風坡之外,其他地方年降雨量都少于300毫米,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西端、柴達木盆地降雨量低于50毫米。這里降雨量稀少,蒸發量卻極大,是全國干燥度最大的地區。干旱給西北地區帶來一系列相互影響的后果。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量較小,內陸河流域面積占總面積的2/3,地表物種的物理風化作用強烈,為風沙和沙漠的形成提供了物質來源。在人為作用的誘發下,沙漠戈壁日益擴大。這種現象限制了植被土壤的發育,表現出明顯的荒漠化特征。秦巴山地和白龍江棕色森林土類,微生物活動弱,保水保肥能力較弱。河西走廊西部和新疆的干漠土、青海高原的寒漠土土壤干燥、肥力低,易鹽漬化,所以地面景觀皆為荒漠、半荒漠植被。黃土高原除局部地方有面積較大的灌木叢與草原,許多地方是光禿的黃土丘陵,自然環境現狀十分嚴酷,極大地限制了單位面積上生物量的產出,也就降低了對人口的承載力。

(二)西北地區人口超常規增長

西北地區人口問題突出,并對生態環境形成強烈的壓力是在建國以后,西北地區人口總數翻一番還多,平均遞增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949年-1960年是西北人口持續穩定上升階段,總人口由2986萬增加到4386.3萬人,11年間增長了146.9%,年平均增長35.6‰。1961年-1962年是西北人口回落階段,除甘肅人口略呈增長趨勢外,其他省區呈下降趨勢,這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帶來人口非正常的下降。1963年-1975年這一時期是西北人口無政府生育階段,出現人口增長高峰。12年間西北人口由4434.7萬人增加到6328.3萬人,增長42.7%,年平均增長30.1‰,凈增人口1893.6萬人。該階段西北地區人口出生率多保持在30‰以上,自然增長率均在20‰以上,其中1964年出生率40‰,青海省竟高達52‰自然增長率達37‰。這一生育高峰,西北比全國大約多延續了5年左右的時間,青海、寧夏、新疆一直延續到1980年前后。這不僅是造成西北人口迅猛發展的原因之一,也是導致這一地區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并在90年代以后再次形成人口生育高峰的基礎。

(三)人口分布不平衡,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

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分布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80年代以來的計劃生育政策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得到了落實,但西北地區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域,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對少數民族采取了更加寬松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當地的漢族,這也是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增長率居高不下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人口增長過快對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西北人口增長速度,在建國以后的各個時期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1975年以前的26年中,人口總數增長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1.3個百分點。人口增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對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對經濟的需求,進而又間接地增強了對環境的壓力??梢娢鞅钡貐^普遍出現的以沙漠化為特征的荒漠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根本原因是伴隨人口激增出現的生產中的短期行為和非可持續發展所致。據一項報告分析,造成沙漠化不斷擴展的原因是:過度農墾占25.4%;過度放牧占25.3%;過度采樵占31.8%;水資源利用不當占9%;其他占8%。

(一)人口膨脹導致過度開荒

西北地區農業得到廣泛發展,是在秦漢以后。農業的大發展時期是在建國以后,由于受到水、肥、光、熱等條件影響,本地區糧食產量一般不高且不穩定,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們不得不借助于擴大耕地面積或進行掠奪式經營追求總產量,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食物的需要。因人口激增而導致的開荒、采樵、破壞草皮,使水土流失加劇的現象到處可見。甘肅定西縣,平均每個農戶因燃料缺乏每年需要鏟除草皮達25.3畝,全縣鏟過的山坡數以百計。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因破壞植被陜西省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3,479平方公里,全省80%的耕地和70%的人口處于水土流失區,全省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小于1%的面積達69%以上,土壤含氮量小于0.075%的面積占60%,速效含氮量小于60 pmm的面積占70%,速效含磷量小于20 pmm的面積占80%以上。伴隨人口的增加是耕地面積的急劇擴大,大量優良的草原被開墾,普遍實行廣種薄收。然而過度開墾惡化了農業生態環境,導致水土流失、干旱等災害發生,陷入越薄收越廣種、越廣種越薄收的惡性循環之中。所以,糧食問題始終成為西北經濟發展亟欲解決的問題。到20世紀90年代西北糧食總產量已由建國時的683.6萬噸增至2731.7萬噸,提高了299.6%,然而人均糧食僅從229公斤增至340.7公斤,僅提高了48.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人口增長又降低了擴大耕地面積的作用,如新疆經過大規模開墾,耕地面積由1952年的2315萬畝擴大到1990年的9630萬畝,但是人均耕地卻從5畝降低到3畝。寧夏的固原地區處于黃土高原及其干旱風沙區的過渡地帶,水土資源很不平衡,在人口不斷增長的背景下,人均占有糧食由50年代的323公斤,下降為60年代的295公斤,70年代的223公斤,80年代的192公斤。人均土地、人均糧食減少,由此人們強烈感受到人口壓力的存在。耕地面積日益擴大,使地表植被急劇減少,地表裸露,風蝕水蝕加劇,從而發生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僅柴達木盆地的沙漠化面積已達13.79萬畝,其中1977年以來人為造成的沙漠化面積近一半。

(二)人口膨脹導致草原過牧和濫采薪柴

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分布著面積廣闊的各類草場。人口的增加刺激了對畜產品的需求量,由于忽視草原建設,片面無節制地追求牲畜頭數和年末存欄數,使放牧量大大超過了草場的載畜能力。我國北方和西藏等10個牧業?。▍^),平均每頭混合畜占有可利用草場面積1949年為92畝,1987年下降到22畝,而且呈繼續下降之勢。草場退化表現為植被覆蓋度越來越稀,優良牧草種類減少,毒草增多,產草量下降,比50年代平均降低了30%-40%。

人口過度增長,致使燃料缺乏,引起過度樵采,造成水土流失。西北地區受自然條件限制,農村燃料十分缺乏,尤其是牧區。由于人口激增,對燃料需求量迅速增加,只有靠樵采更多天然植被,燃料牲畜糞便來補充,從而造成西北地區天然植被的嚴重破壞和有機質難以還地,長此以往就導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早已開始,自唐代以來人類掠奪式開發行為大大加速了自然侵蝕的過程。其侵蝕率由唐代以前的7.9%上升到現在的25%。青海柴達木盆地沙區1954年有植被3091萬畝,但由于樵采燃料的因素,現在已剩下400多萬畝,絕大部分灌木林變成了流沙。甘肅中部干旱地區的18個縣,無論是薪柴、秸稈、畜糞等生物質能,還是小煤窯、小水電等農村能源都非常缺乏。按每天每戶最低需要的熱量計算,生物質能自給率只有27.4%,再將部分畜糞燒掉,保證程度也只有42.5%,加上一小部分煤、電、沼氣、太陽灶等能源的補充,也不足50%。

(三)人口膨脹導致水資源利用失調

西北地區多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彌足珍貴。人口增加必然導致需水量的增加,特別是大面積的墾荒和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劇了西北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位于甘南地區“天下黃河第一曲”的瑪曲縣,補充黃河水量達45%以上,被譽為黃河的“蓄水池”,而現在沼澤地大面積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泉水消失,使許多黃河支流流量減少,瑪曲草原黃河“蓄水池”的功能被逐漸削弱。黃河水量的減少和下游的斷流倍受社會的關注,而西北地區內陸河的下游這一現象早已出現。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斷流和荒漠化已對新疆生態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甘肅河西走廊東端石羊河中下游是河西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人口從50年代到70年代就增加了3倍,迫于人口壓力,開荒80多萬畝,毀林30多萬畝,造成山泉干涸、河流水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

人口過度增加還造成西北一些地方耕地有灌無排,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發生。西北干旱地區一部分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積、沖積扇的前緣與積湖沖積平原上,如新疆、甘肅河西和青海柴達木盆地。這里由于地下水位高或直接出露,土壤潮濕,水分強烈蒸發,鹽分不斷積累于上層,使土壤發生鹽漬化,這是由自然因素主導形成的。這些地方隨著人口的增加,不斷引水開墾田地。在灌溉過程中采用大水漫灌等方式,當地氣候干旱,蒸發量大,田地又無良好的排水系統,所以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土壤返鹽,就形成次生鹽漬化。目前河西地區有鹽堿荒地8347.66平方公里,另有鹽漬化危害的耕地709平方公里,尤其是在各內陸河下游地區更為嚴重。土壤鹽漬化極大地破壞耕地資源,弱化土壤肥力,嚴重的甚至造成棄耕。

西北生態環境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當人類過度繁殖并愈來愈強烈地給自然界打上人為烙印,改變自然界原生態的時候,我們應該想一想這些行為是否符合自然法則,是否與人類根本利益一致?人口增長本身并不意味著對環境的破壞,但人口增長帶來的對滿足其生存需要而進行的各類經濟活動都可能對環境形成巨大的壓力。如果西部人口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原本用來滿足增加人口各種需要的支出便可以用來增加社會進步、環境保護、發展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因此,控制人口增長無疑是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方面。我們可以采取諸如提倡計劃生育,減少人口,降低人口增長率;節用、節省能源、材料,降低人口對環境的壓力;改進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擴大環境承載人口的能力等方式來減少由于人口增長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猜你喜歡
西北地區西北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西北地區支護樁施工技術應用概述
空間環境因素對西北地區電離層空間特征影響
一座西北小城
纏海鞭桿—西北棍
寒露
人口最少的國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黔西北行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