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加強情感交流

2012-08-15 00:46王哲浩
黑龍江史志 2012年17期
關鍵詞:感情情感思想

王哲浩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一、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基本特點

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當前社會現象的認識不深刻,思想觀念上的困惑較多:二是獨生子女的比重較大,生活自理能力較弱;三是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好而學習刻苦精神不足;四是自尊心、進取心強,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五是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過高,吃苦耐勞的精神準備不足。

因此,加強對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必要,而要想搞好此項工作,只有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情感溝通是最好的黏合劑。

二、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整體是比較好的。一是博覽群書興趣廣泛。不論是工科還是文科學生90%以上的讀過中外名著。對馬克思、毛澤東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古典文學和古典哲學均有涉足。其中讀過《紅樓夢》的有60%,50%以上的學生讀過《茶館》、《狂人日記》,還有30%的人讀過《共產黨宣言》。當然對言情小說武俠小說之類的愛好者亦不乏其人。二是追求上進探索人生。當今的大學生在政治上追求上進有49.7%的人愿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有60%的人信仰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有79.2%的人認為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三是勤學奮進立志報國。有47.7%的人認為學習的目的是學有所成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在處理利益關系問題上有62.7%的人認為在保證國家、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兼顧個人利益;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上有78.3%的人認為應提倡“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的精神。四是關心時事堅持正義。關于未來世界格局問題有90.4%的人認為世界是多極的,中國是重要的一極,有64.5%的人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申奧”成功感到高興,對美國“9.11”事件非常關注;有68.5%的人認為美國的選舉是有錢人的游戲不是真正的民主;有89.8%的人贊成我國實行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總之,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主體是好的。他們是有理想的一代,是大有作為的一代,是托起中華民族未來的一代。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他們中確實也存在不小的問題,一是學習目的出現漂移。學習目的是指學習的人生方向,是一個人生課題。它要回答的是為什么而上大學或者說上大學為了什么。經調查我們發現有53.3%的學生學習目的是為將來找出路,有33.4%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有8%的學生是迫于外界的壓力而學習。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再是服務社會和報效祖國,而是漂移到狹隘的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二是集體主義觀念滑坡。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指一切言論和行動都必須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整體利益的思想。據調查,有20.3%的學生在討論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時表示堅持個人利益至上的觀點,有2l.8%的人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的”,有少數學生甚至認為見義勇為是傻子的行為。三是政治信仰出現多元化傾向。信仰是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思想、主義極度尊崇和信服,把它奉為自己一切言行的準則和指南的意志品質。經調查盡管有60%的人聲稱自己信仰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卻有38%的學生不愿談及政治信仰問題。據了解這部分學生的信仰是很復雜的,有的聲稱自己信仰“三民主義”,有的說自己信“佛教”,有的說信“道教”、“基督教”。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注重情感溝通的特殊效應

情感溝通對人的思想和行動構成的影響或效果,是積極的、有益的就是正效應,反之就是負效應。情感溝通出現正效應,就會在人的認識效果和思維進程方面取得有益的效果;相反,情感產生負效應,難免導致思想情感交流的阻塞或斷裂,致使對方形成防衛、懷疑,猜忌心理和對立情緒,情不通則理不達,情感相悖,任憑教育者苦口婆心,也不可能達到認同的效果。思想教育要做到情中有理,理中蘊情,情真理切,情理交融,思想教育才會收到實效。

(二)關心愛護學生注重感情投資

所謂感情投資,就是較情感溝通更深一層,不僅要去感染人,而且要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善于研究人的情感,激發人的感情,舍得投入更多的情感資本,建立起真摯的人際關系,以達到情感與思想上的共鳴。實踐表明,創造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充分體現黨和政府、社會、學校對大學生的真切關懷,使大學生產生強烈的親近感、歸屬感,有利于消解大學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礙。人們常說:“我把黨來比母親?!逼鋵?,這種母愛春暉,常常是通過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愛心來體現的。一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對大學生充滿愛心,傾注深情。處處體察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隨時把黨的母愛春暉送到每個大學生的心坎上。在對大學生關心、關愛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自強、自立、自律的導向,始終堅持健康有益、奮發向上的主旋律,并把對大學生實際生活的關心同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結合起來,啟發大學生的理性思考,讓大學生從這種關心、關愛中體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而產生崇高的理想追求。

(三)運用語言藝術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

思想教育要贏得人心,必須先打動人心。欲使學生在思想上,被打動,就必須使其在情感上受感動。語言確實是人類的偉大創造,它培育了思想,溝通了人際,造就了社會,使人當真成為萬物之靈。語言能換心,各種情愛的施舍與追求,便是情與情的交融,心與心的相??;語言能通神,各種宗教的祈禱,便是與主與神的說話。至愛能開花,至誠能通天,篤誠的情愛與信仰能夠煥發出奇妙的巨大力量。這是語言的力量更是情感的力量,世上惟有情動人,而情總是要語言來表達的。思想教育應有真情實感,應當情理交融。教育者的情感大抵可分兩類內心的愛憎之情與外在的言談之情。前者愈深沉,愈強烈,就愈真切,愈有感染力;而后者作為內在感情的流露,卻應恰當地把握感情的閘門,控制感情的流量。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恰到好處的真情流露那樣導致崇高,那樣引起共鳴?!鼻〉胶锰幍乇磉_自己的情感語言,就能使施教充滿感情的魅力。一個思想政治教育者欲使自己的言談之情恰到好處,就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充分進入角色,體察受教育者話語中流露的情感,知道自己施教時應包含的感情,既讓真情實感像噴泉一樣涌流出來,又使施教的內容與施教的情感在色彩上協調一致。切忌不管對象是喜是憂,不管話題是甜是苦,總是拉開嗓子“高八度”,從頭到尾一個調門,一種感情,這樣即使教育者講得口干舌燥,也只能給人枯燥乏味之感。高明的教育者,應敏于話題的變化,通過語言的抑揚頓挫和眼神、手勢、表情的變換,去體現不同的感情色彩,使內容與感情達到高度的和諧與統一;或輕聲細語,或大聲疾呼,或聲沉語緩,或談笑風生,讓自己的情感隨著施教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目的。

(四)信任激勵學生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

情感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觀點產生的內心體驗。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可分為物質需求和精抻需求。物質需求是可以用物質手段得到滿足的。精神需求要用精神內容才能得到滿足,它有時比物質需求更持久更強烈,有時強烈到可以犧牲一切物質的東西直至生命。心理學研究表明,給人以充分信任,可以使人們身心愉悅,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并產生高度的責任感。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善于運用信任這一情感因素,激發大學生確立和保持勇于進取、有所作為的精神狀態。如果對大學生的進取意識和自信心理不予認可,就會挫傷他們的進取精神,給他們日后進入社會帶來障礙。同時,對大學生的信任應建立在對他們進行造就提高的基礎上,教育他們既不失自信,又能正確評價自我;既勇于自立圖強,又樂于接受指導;既富于開創精神,又具有求實態度;既努力改造客觀世界,又注重完善自我,在改造社會、改變環境的同時加強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修養。要抓住大學生自尊心強的心理,及時予以有效的激勵,這樣可以使大學生產生奮發向上的原動力。這種原動力可以激發強烈的成就欲,而成就欲又可以轉化為學習熱情和創造干勁。要實現成功的溝通,必須尋找共同的情感觸發點,以達到情感的共鳴。根據大學生的不同需求并施以溝通的力量,其主要是通過語言的勸導、形象的感染和行為的影響,激起大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其形成正確的思想。

[1]湯漢林.論運用情感管理激發學?;盍J].職業教育研究,2007,(3).

[2]郭愛華.大學生“情感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7,(2).

[3]陳弼新.重視情感管理,實現人本治校[J].基礎教育課程,2007,(4).

[4]李祥澍.論教師的體態語言[J].甘肅教育,2007,(2).

[5]張紅菊,徐勤貴.新課程改革應重視教師情感管理[J].青年教師,2007,(9).

猜你喜歡
感情情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共產黨人的感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臺上
帶著感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