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模仿對情緒理解的作用及其神經機制

2012-08-15 00:49楊立昊許遠理金云波
關鍵詞:腦區神經元情緒

楊立昊,許遠理,金云波

身體模仿對情緒理解的作用及其神經機制

楊立昊,許遠理,金云波

通過身體模仿,可以幫助理解他人情緒。這種模仿對情緒理解的作用不僅在身體行為層面上得到證實,也在中樞神經系統找到了對應的位置。介紹了有關實驗研究及其結果。

具身認知;情緒理解;身體;模仿;實驗研究;綜述

伴隨第二代認知科學的興起,具身認知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或譯為涉身認知,就是涉及身體的認知,強調身體參與到認知當中,身體不光是用來處理信息的硬件,同時也對信息進行加工,它是認知的一部分。在具身認知研究中,對身體模仿行為的研究比較多,這些研究不但涉及軀體的外周系統,還涉及中樞的神經機制,從外到內驗證身體模仿在認知中的作用。研究發現人的認知活動會受到身體模仿動作的影響,人的情緒活動以及對它的理解也與身體的模仿有關系。

一、外周身體模仿對情緒理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當中,常見這樣一些現象:當一個人憤怒時,通常會皺起眉頭,并有雙拳緊握的動作;在厭惡時,鼻部提肌收縮;高興時,嘴角會上翹;在面對他人微笑或厭惡時,觀察者會不自覺地也作出相應的面部表情或動作。如果人們看到他人的情緒表達時,沒有任何相似動作的反應,能對他人的情緒進行很好的理解嗎?譬如,一個人在樹林里碰到一頭熊,差點被它襲擊,當時的緊張恐懼狀態會深深地刻入這個人的記憶中,那么在下次聽到或想到熊的時候,相似的緊張狀態就會被自動喚醒,仿佛是真的遇到熊一樣。對這一現象的具身解釋是,最初的感知運動狀態以及與其有關的神經傳導通路被存儲了下來,當這種刺激再次出現時,即使不是在自己身上發生也能對這種狀態進行喚醒,就像是感同身受。另外,具身認知還主張人在調動身體動作時,同樣也能喚醒與該動作相關的感知運動系統,這種感知運動系統會伴隨相應的體驗,從而產生與之相對應的認知體驗或情緒體驗[1]。從這一具身解釋可以推測,如果外周身體動作模仿對情緒理解有作用,阻止這種模仿是不是會影響情緒理解呢?研究者針對這一設想做了大量的實驗,實驗結果都支持這一假設。

研究發現,面部是情緒表達頻率最高也是人用來交流情緒最多的部位。人們做了許多對面部肌肉控制的實驗,比較經典的有以下幾個:

第一個實驗是將被試者分為兩組,一組用嘴咬住一支鋼筆,另一組則不受控制。通過視頻呈現被試者面部表情的圖片,并讓被試者判斷哪些圖片是從快樂到悲傷的,哪些是相反的。結果發現咬住鋼筆的被試作出判斷所需時間要比沒有咬鋼筆的長。也就是說,咬鋼筆的動作控制了面部肌肉活動,從而阻止了對情緒圖片的面部模仿,因此影響了對表情變化的及時判斷[2]。

第二個實驗對上一個實驗進行了擴展,它將被試分為四組,一組用牙齒咬住鋼筆的一側,另一組讓其嚼口香糖,第三組用嘴唇夾住鋼筆的一側,第四組沒有做任何處理。采用肌電描記法將這四組不同的面部動作與快樂、厭惡、恐懼、悲傷四種表情進行比較,發現第一組所激活的面部肌肉與產生快樂的表情有關,第二組激活了好幾種面部肌肉活動,但都僅僅是間歇性的。后來又進一步對區別情緒的精確性進行測試,發現咬鋼筆的動作有選擇性地影響了對快樂的識別,但沒有影響到對厭惡、恐懼、悲傷情緒的識別。這個實驗也說明面部不同的肌肉活動對應著不同的情緒體驗,它們之間在情緒體驗和表達上有著功能上的區別[3]。

第三個實驗是用詞匯做材料,將所要呈現的詞分為兩類,一類是中性詞匯,一類是情緒類詞匯。情緒類詞匯又被分為快樂、厭惡、憤怒三類。在將這些詞呈現給被試的同時,采用肌電描記法觀察被試的面部活動。觀察結果顯示,被試對這些詞匯進行情緒判斷時,顴肌和眼輪匝肌的激活與快樂的詞匯判斷有聯系;提肌與厭惡性的詞匯判斷有聯系;提肌和皺眉肌的激活與憤怒的詞匯判斷有聯系,而對中性詞匯的判斷則沒有顯著的面部肌肉反應。這個實驗表明,對情緒概念的理解需要面部肌肉活動的輔助。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面部肌肉活動能喚起相應的情緒體驗,從而能夠幫助情緒理解[4]。

以上實驗都是從反面來證實模仿面部肌肉活動對情緒理解有幫助,也有正面的實驗結果支持這一結論。在實驗中,把與面部表情相關的面部肌肉活動都給擋住,不讓被試看到,結果發現,這一處理降低了對涉及那個肌肉所表達的面部表情進行識別的精確性。這一實驗直接證明了在沒有可模仿的肌肉動作時,會對情緒的理解產生不好的影響[3]。

實驗表明,外周身體活動,特別是面部肌肉的活動,對情緒理解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它不光是影響了情緒理解,同時也是情緒理解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離開了這一階段,情緒理解就不完整甚至會出錯。當然,如果只從外周身體活動來解釋模仿對情緒理解的作用,就很難避免詹姆斯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所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外周身體活動能否迅速而又精確地反應情緒。人通過模仿所得到的情緒體驗到底是精確可分辨的,還是只是籠統的感覺?如果是籠統的感覺,那么又怎么能達到理解他人情緒的作用呢?針對這些問題,學者們也做了大量研究,并在身體的神經中樞活動中找到了相應的證據。

二、身體模仿的中樞機制

實驗證明不同的面部肌肉對應著不同的情緒表達和體檢,這從行為層面說明了外周身體模仿可以對情緒進行一定的區分,而不是一個籠統的感覺。為了得到更確鑿的證據,研究者又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進一步對其進行了驗證。

研究表明,僅僅思考情緒內容就會引出初期的面部表情和大腦的相似性激活,這一表現與那些遭遇真實情緒對象時所伴隨的狀態是一樣的[5-6]。這說明無論是在真實的還是在想象的場景中,面部表情出現的同時會伴隨大腦的活動,也就是說外周的身體活動與中樞活動有對應的可能。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是迅速而又精確的,如果外周身體模仿能夠找到對應的中樞機制,那么外周身體模仿的模糊性就不攻自破了。

最早支持模仿的中樞神經機制是鏡像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是20世紀90年代在猴子的大腦中發現的,當猴子在觀察和執行同一個動作時,在其額葉F5區有一組神經元被激活了,這個神經元給人的感覺就像鏡子一樣能夠反映別人的動作,所以被命名為“鏡像神經元”[7]。當然,在動物身上發現這一中樞機制并不能就說明人也具有這一功能。隨著研究的深入,2009年,科學家們在人腦也發現了鏡像神經元系統,它位于大腦IFG區及其周圍環路[8]。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表明,人在觀察他人動作和自己執行相同的動作時,有同樣的腦區會被激活,這就為人們通過模仿來體驗他人情緒提供了基礎。因為雙方的動作所激活的是同一個腦區,這樣就很可能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的感知體驗。那么,就可以通過動作模仿來幫助理解情緒。在發現人的鏡像神經元之前,圍繞鏡像神經元而進行的實驗就已經有很多了,它們證實了人類的模仿動作能夠在中樞水平上得以表達。以下幾個實驗就很有代表性:

第一個實驗,將被試分為兩組,一組只觀察一系列情緒性表情,另一組在觀察的同時還要對所觀察的表情進行模仿。通過對被試者進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檢測,發現兩組被試者所激活的腦區是相似的,這些相似的腦區包括低額葉皮質(鏡像神經元區)、高級顳皮質、腦島和杏仁核等。這說明,只通過面部動作模仿就能在中樞水平達到與情緒引起的面部表情相一致的效果。也就是說,面部動作的模仿能夠體驗到相應的情緒。

第二個實驗,要求被試吸入讓人產生強烈厭惡體驗的氣體,然后讓同樣的被試去觀看他人吸收厭惡氣體的視頻。結果顯示,被試在自己吸入氣體和觀察他人吸入氣體時,前腦島和部分前扣帶會都被激活[9]。這一實驗是與腦島損傷導致厭惡的識別和體驗受損的結論是相一致的,它說明特定的情緒體驗和模仿有特定的腦區與之對應[10]。

第三個實驗,選取108個大腦有損傷的病人和30個健康人作比較實驗,他們執行相同的任務。第一個任務讓被試評價面部表情的基本強度,第二個任務是讓被試將面部表情圖片與對應的命名相匹配,第三個任務是讓被試對情緒圖片進行情緒性的歸類。結果發現,初級和次級感知運動皮層的損害影響到了所有的任務執行。這一結果同樣支持這樣的結論:情緒的知覺離不開感知運動的參與,而感知運動又是模仿的主要部分[11]。

當然,這種自我執行任務與觀看模仿他人執行任務時產生相似的中樞反應的現象,也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當時所處的環境,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人際關系,以及被試積極主動的調動感知運動系統來處理刺激信息的意愿,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也就是說,人在模仿時是有主觀能動性的,當心不在焉的時候就很可能無法準確地去感知體驗和表達情緒;模仿又都是情景性的,無論是現實情景還是想象的情景,都能夠成模仿的內容和意義。人際關系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景,當與不同關系的人相處時,就會構成不同的現實環境,或者說是一種情感體驗。而這些都是模仿體驗的一部分。不過,通過執行任務和模仿表情來觀察腦區的實驗,說明了對外周身體的模仿是與中樞系統特別是與大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這種通過模仿而產生的快速神經傳導和中樞反饋,使我們能夠對情緒進行準確的感知和體驗,從而達到理解情緒的目的。

三、結束語

身體動作的模仿不同于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前者側重于身體的自身反應,強調動作本身所誘發的感知體驗,而后者局限在抽象的認知加工上,強調記憶和動機等的作用。動作的模仿不是抽象認知的附屬品,它可以獨立參與認知活動,在一些情況下,僅僅憑借動作反饋就能對信息進行加工理解,這其中也包括對情緒的理解。不過模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發現,人在對人的動作或類似人的動作進行模仿時要比對非人類的動作快,在腦區上的激活反應也更強烈。也就是說,模仿需要一定的相似性或熟悉性。這種特異性的反應說明,模仿可能是人類在長期社會交往中進化出來的一種功能。對身體動作模仿的研究結果只是身體參與認知的一個佐證,對身體參與認知的研究還需更多方面的探索,不能只限于動作的模仿,還可以從身體與環境的互動以及身體圖式等方面進行研究。

[1]Mahon B.,Caramazza A.A critical look at the embodied cognition hypothesis and new proposal for grounding conceptual content[J].Journal of Physiology-Paris,2008,102:59–70.

[2]Niedenthal P M,Brauer M,Halberstadt J B,et al.When did her smile drop?Facial mimicry and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al state on the detection of change in emotional expression[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1,15:853–864.

[3]Oberman L M,Winkielman P,Ramachandran V S.Face to face:Blocking expression-specific muscles can selectively impair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faces[J].Social Neuroscience,2007,2:167-178.

[4]Paula M.et al.Embodiment of Emotion Concep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9,96(6):1120-1136.

[5]Cacioppo J T,etal.Specific forms of facial EMG response index emotions during an interview:From Darwin to the continuous flow model of affect-lad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592–604.

[6]Damasio A R,etal.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brain activity during the feeling of self-generated emotions[J].Nature Neuroscience,2000,3:1049–1056.

[7]Iacoboni M.Mirroring people:the Science of Empathy and How We Connect with Others[M].New York:Picador,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9:12-14.

[8]Kilner J M,et al.Evidence of mirror neurons in human inferior frontal gyrus[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9,29:10153-10159.

[9]Wicker B,etal.Both of us disgusted in My insula:the common neural basis of seeing and feeling disgust[J].Neuron,2003,40:655–664.

[10]Calder A J,etal.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by people with Mobius syndrome[J].CognitiveNeuropsychology,2000,17:73–87.

[11]Adolphs R,etal.A role for somatosensory cortices in the visual recognition of emotion as revealed by three-dimensional lesion mapping[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0,20:2683–2690.

B842.6

A

1673-1999(2012)03-0034-03

楊立昊(1983-),男,河南固始人,信陽師范學院(河南信陽464000)碩士研究生;許遠理(1960-),男,博士,信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金云波(1980-),男,信陽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1-11-28

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兒童青少年情緒調節發展的腦機制研究”(2011A180028)。

猜你喜歡
腦區神經元情緒
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小鼠大腦響應區域初探
腦自發性神經振蕩低頻振幅表征腦功能網絡靜息態信息流
躍動的神經元——波蘭Brain Embassy聯合辦公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止咳藥水濫用導致大腦結構異常
基于二次型單神經元PID的MPPT控制
ERK1/2介導姜黃素抑制STS誘導神經元毒性損傷的作用
毫米波導引頭預定回路改進單神經元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