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語言的牢籠”——論詹姆遜對俄國形式主義的批判

2012-08-15 00:53杜明業
關鍵詞:文學性陌生化

杜明業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1934- )是當代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和文化批評家。他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建構新的闡釋學,形成獨特的文學與文化批評理論。他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學批評領域,對形式主義批評理論予以極大的關注。在《語言的牢籠》(1972)一書中,詹姆遜向北美批評界引介了俄國形式主義理論。但他并不是單純的介紹,而是在引介過程中融入了他的批評,即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出發,對俄國形式主義理論中的兩個關鍵詞“陌生化”和“文學性”進行批判。

俄國形式主義涉及到諸多方面,而陌生化是其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對藝術本質的認識,也涉及到文學的創作、接受、批評等諸多方面。詹姆遜對俄國形式主義的批判首先聚焦于此。

陌生化是什克洛夫斯基給文學批評界最突出的貢獻。在《作為手法的藝術》(1917)一文中,他指出:“正是為了恢復對生活的體驗,感覺到事物的存在,為了使石頭成其為石頭,才存在所謂的藝術?!囆g的手法是將事物‘奇異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艱深化,從而增加感受的難度和時間的手法,因為在藝術中感受過程本身就是目的,應該使之延長。藝術是對事物的制作過程進行體驗的一種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藝術之中并不重要?!盵1]什克洛夫斯基反對文學創作中對現實刻板的照相式的寫法,要求創作者對藝術對象進行藝術的處理加工。在這一過程中,創作者通過對本來熟悉的事物或者對象變得陌生起來,使讀者在接受過程中延長感受時間,增加感受難度,從而達到藝術審美的目的。陌生化理論將文學批評由創作引向了文學作品本身,也引向了文學的接受層面。陌生化問題在俄國文藝界以及世界文學論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詹姆遜首先高度肯定了陌生化的三個長處:第一,陌生化將文學(即純文學系統)與任何其他的語言使用形式區別開來;第二,陌生化確立了一種文學作品的內部等級;第三,陌生化展示出一種新的文學史觀。這種文學史觀將歷史視為一系列的突變,即與過去的一系列斷裂,其中每一種新的文學現實都被看成是與上一代占主導地位的藝術準則的決裂[2]42-43。這里的第三點值得進一步說明。俄國形式主義認為,由于形式主義者將作品視為意識之外的現實,因此,在他們眼中文學的發展史僅僅是文學形式的進化發展史,文學發展的基本動力是“形式”而不是“材料”,而且這種演進不是連續的發展而是斷續的取代。文學的演變不僅僅是和文學主流以及現行的標準決裂,而且還建立新的標準?!拔膶W演變的歷史就是陌生化的創新方式與社會慣例的習慣惰性抗爭的過程,是主導性遞轉變遷的歷史?!盵3]這種文學史觀和雅各布森的歷時語言學模式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因為二種理論都暗含著突變的思想。但詹姆遜卻認為,俄國形式主義的文學史觀存在著局限性,這是由于它“把文學變化當成一種一成不變的機制,認為它任何時間任何場所都始終如一”,“將歷時性變成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破壞了對形式變遷的任何真正的歷史意識”[2]48。另外,俄國形式主義者還認為,這種變化完全不受到外界的制約與影響,乃是“藝術形式自身的性質所固有的”,這又不免使得這種文學史觀涂抹唯心主義的色彩。

陌生化是針對藝術審美活動中的習慣化、機械化、自動化和無意識化而言的,它是克服對日常事物感知自動化的一種手法。其目的就是讓人從自動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喚起人對事物產生一種新的審美感受。對于作品而言,要具有文學性,就要設法使作品具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通過運用陌生化的語言,對各種素材進行選擇加工,使之成為藝術品,產生文學性。因此,陌生化的手法或者技法也就變得十分重要。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可以轉用于敘事情節上,表現為延宕、分步合成、雙重情節和“展示技法”。但在詹姆遜看來,這些技法會限制敘事的有效展開,因為各種陌生化的技巧與方法并沒有能夠解決好情節問題,存在著自身的缺陷與不足。如果在創作中一味地推崇技法,雖然可以獲得一時的新鮮感,但最終會令人感到厭倦?!鞍选┞都挤ā鳛槲膶W中陌生化及技法更新的一種獨特的現代的方式,因而完全把自己獨特的個人的與歷史的境況等同于新鮮事物本身。但形式主義有關無止境的藝術變化和不停的藝術革新這種觀點中所包含的‘生活的悲劇感’同時也要求承認變化,承認自己的死亡。合乎邏輯的發展必定是讀者對什克洛夫斯基本人從事的并由他的理論所推動的那種自我意識藝術感到厭倦?!盵2]76

陌生化不僅涉及到作品表現技巧的問題,而且也關涉到內容問題。那么,俄國形式主義認為的所為人熟知的事物究竟為何物?“陌生化”究竟是指內容還是形式,俄國形式主義者對此語焉不詳。正如詹姆遜指出的那樣:“陌生化既可應用于感知過程本身,也可應用于表現這種感知的藝術方式。即使假定藝術的本質就是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述中也從未清楚地說明被陌生化的究竟是內容還是形式。換言之,一切藝術似乎都含有某種感知的更新,但并非一切藝術形式都以其獨特的技巧引人注目,或有意識地‘暴露’或展現本身的‘手法’”[2]63,這就擊中了俄國形式主義的要害。他尖銳地指出:“我們已經把這種內容中的陌生化向形式中的陌生化的滑動稱為什克洛夫斯基理論中的一種模糊,但我們不清楚這種模糊究竟是由于疏忽引起的,還是有意造成的?!盵2]66即使是什克洛夫斯基本人在對托爾斯泰的小說所做的分析中發現的大量例證也沒有真正對小說的形式說出什么東西,這是由于這些陌生化技法的例證都是一些殘缺不全的、靜止的感受,而且還依賴于托爾斯泰本人生活的社會中早已為人所習以為常的東西。在詹姆遜看來,“陌生化”手法意味著形式與內容的分離。他還毫不客氣地指出:“對什克洛夫斯基來說,內容只是一種口實,以便能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更新感知?!盵2]47由此可見,在俄國形式主義眼中,內容所起到的作用是更新感知的一種“口實”,而不是文本要著力表現的東西。

俄國形式主義認為所有的內容只不過是“形式的投射”。如果是這樣,那么文本之外的指涉物何在?如果沒有這種“指涉物”,某一個特定的文學文本就只能是對它自身的言說。既然俄國形式主義者排除掉所有的外部指涉物,他們就會建立起文學內部的體系或者某種模式。然而,問題是這樣并不能阻止內容通過其他途徑回歸到文學作品中來。因為陌生化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我們首先必須了解被陌生化的東西的初始意義,當我們發現被陌生化的東西迥異于我們所了解的、所熟悉的東西的原初意義時,才會感知到陌生化行為的存在,也才能意識到陌生化的效果,這樣內容又通過陌生化的途徑進入到了文本之中。陌生化在這里充當了一種技法的作用。詹姆遜認為,一切藝術都多少會讓人有新鮮感,但不是所有的藝術都以其獨特的技巧引人注目,或者是有意識地“暴露”或展現作品本身的“手法”。俄國形式主義將陌生化作為通向文學性的唯一道路是行不通的。

詹姆遜對俄國形式主義批判的第二個焦點是“文學性”問題。羅曼·雅各布森指出:“文學科學的研究對象不是文學,而是‘文學性’,也就是說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盵4]他將文學視為一種科學,并命名為“文學科學”,其研究對象是“文學性”,它才是文學的核心,是文學作品區別于其他作品的標志。那么,“文學性”究竟是什么?雅各布森認為,“文學性”不存在于個別的文學作品中,它是一種同類文學作品普遍應用的構造原則和表現手段。要尋找這種原則和手段,就不能像歷史文化學派或象征主義詩學一樣,過于重視文本的外在環境和外在指向物,而是需要注重文本內部的機構框架、韻律、節奏等等語言形式,通過對這些因素的歸納和概括,從而找到文學之為文學的特性。文學性深藏于文學形式的各個層面,文學批評的核心應該是分析構成作品的各種形式,通過揭示形式因素的組合關系來發現單獨的形式因素或組合關系所產生的各種功能或者特性,正是這種功能或特性使得我們將一部作品視為是文學的。

詹姆遜肯定了俄國形式主義對“文學性”問題的探索,認為在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上,俄國形式主義的獨創性在于它把從亞里斯多德開始的內容是形式的結果的觀念顛倒過來,認為形式是藝術作品的結果本身,藝術作品成為自足的客體??梢哉f,俄國形式主義人為地把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剝離開來,將形式視為獨立自主的而且是和特定的內容無關的東西,甚至認為“文學作品是純粹的形式”。如此一來,藝術的美與魅力都集中在形式本身?!拔膶W性”概念的提出使得俄國形式主義者在文學批評中把作品的意義、它所產生的效果及它所體現的世界觀都看成某種技巧,而素材的存在是為了造成藝術技巧和“文學性”。同時,這種批評方法注重從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的角度去考察作品。

如何實現作品的文學性?俄國形式主義者自有他們的一套邏輯。他們將文學視為一種自我指涉物,認為文學的本質在于形式,而形式的關鍵在于語言,文學性就體現在通過語言的藝術處理而產生出來的陌生化效果之中。這樣,文學、形式、語言、陌生化就構成一條完成的鏈條。文學作為以語言為媒介的藝術品,語言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俄國形式主義那里,語言既是陌生化的工具,又是構成作品“文學性”的重要因素。

俄國形式主義重視文學的形式與結構,認為文學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系統,要研究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的內部規律,就必須要深入文學系統內部去研究文學的形式與結構,也就是要研究文學的構成規律和秩序化原則。他們對形式的理解已經不同于傳統的“形式”的概念。他們認為,所謂“什么”與“怎么”(即內容與形式)的劃分,只是人為的抽象,這是由于文學要表達的東西不是獨立存在的,必須存在于具體的形式之中。任何內容總是一定形式中的內容,否則,它就難以存在。但問題是,俄國形式主義在反對當時重內容輕形式的看法時,又不免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幾乎把作品中的一切都看作是形式,從而導致形式的涵義發生重大改變,超越了舊形式的觀念。他們試圖用新的形式概念將舊式的形式與內容融合起來。比如,他們把情緒評價、主體選擇、情節組織、意義、題材等通常被視為內容的因素都看作是作品的要素。

詹姆遜對比了傳統的形式觀與俄國形式主義的形式觀。他指出,亞里斯多德對作品的分析會涉及到心理學以及有關一般感情之外作品以外的問題,重視文藝作品對人的心靈與情感的陶冶與凈化,這才是作品的各種成分要達到的目的,而俄國形式主義則認為作品中存在的各種因素都是為了使作品得以成為作品。如什克洛夫斯基甚至認為,像憐憫與恐懼之類的感情首先應該被認為是作品的組成部分或成分。詹姆遜結合艾亨鮑姆在《論果戈理〈外套〉是這樣寫成的》和《論托爾斯泰的危機》兩篇論文中所作的分析,同時又以但丁的《天國》作為分析的文本遵循形式主義的分析思路進行解剖,但是卻得出不同于俄國形式主義的結論,即“但丁的《神曲》在從《地獄》向《天國》的過渡中,越來越明顯地變得具有政治意義”[2]74,這樣反證了俄國形式主義分析的不合理之處。詹姆遜尖銳地指出:“毫無疑問,這種分析本身或者說在結構上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因為它居然自始至終排斥內容,甚至企圖將所有這些內容一概解釋為形式的產物?!盵2]74-75可以說,詹姆遜的分析絲絲入扣,切中要害。這里隱約顯示出他后來文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從作品的形式入手,最終考察的是文本所折射的社會歷史內容。他的基本傾向也很明確,即反對俄國形式主義的純粹內在的文學批評,主張在文學/文化與外部世界之間建立聯系,即將文學與現實的政治、經濟狀況相聯系。

在語言方面,俄國形式主義者首先將語言分為兩大類:一是區分日常語言與詩歌語言,二是區分散文語言與詩歌語言。對二者的區別是形式主義得以界定“文學性”的手段。艾亨鮑姆認為,將兩者對照是“形式主義者在詩學基本問題上研究的出發點”[4]。以往的文學家習慣于將研究重點放在文化史或社會生活方面,而俄國形式主義者則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對象設定為語言學。艾亨鮑姆認為,在研究內容上語言學是一門跨詩學的科學。什克洛夫斯基強調詩歌語言的無目的、無功利性,并指出兩種語言的區別在于,日常語言是一種節約、經濟的語言,是導向概念的最簡單途徑,這是日常語言的唯一和根本目的。語言中的語音、形態等因素,以及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排列組合方式,都得不到日常語言的關注。然而,在詩歌語言中這些因素都具有獨立的價值,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俄國形式主義認為,文學語言不以交流為目的,因而所指的意義下降了,相反,能指這樣的形式因素卻成為中心,因為按照穆卡洛夫斯基的說法,作品文學性的關鍵就是在最大程度上“突出”語言本身。俄國形式主義者還進一步探索了詩歌語言和散文語言實現陌生化的不同方式。比如,日爾蒙斯基和托馬舍夫斯基提出了詩歌語言陌生化的各種手段:運用音韻學、運用韻律學、運用間歇和停頓、調遣模糊詞語、調動語言環境。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對散文語言作了精辟的探索。他們主要是從詞語和情節兩個方面進行開掘;詞語講的是敘述方式,情節說的是編構手法。其中,詞語手段主要是指使用多種多樣的詞語的重復方式;直接敘述的方式可以是從語言環境中增加詞的負載量或者是調動無意義詞語的外延和內涵。

詹姆遜認為,俄國形式主義根據“陌生化”和“文學性”所形成的一套文學理論有著合理的成分,但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俄國形式主義的批評模式比較適應于分析詩歌、短篇小說、民間故事等小型文學作品。[5]的確,艾亨鮑姆和什克洛夫斯基在對一些具體作品的分析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就。這種局限性體現在他們分析一些歷時性作品,如長篇小說方面的無能為力,形成不了完整的小說理論,因為其共時分析模式中的歷史因素只是一個靜態而不是動態的觀念。雖然它包含著歷時的可能,但是它不能顯示出真正的歷史變化,也不能處理真正的歷時過程。而長篇小說中顯示出與時間的一致性與延續性,對它的考察與研究離不開時間的因素。

不難看出,詹姆遜雖然肯定了俄國形式主義理論的某些內容,但總的來說,他對俄國形式主義基本持否定的態度。俄國形式主義由于著力于文學的內部研究,將文學體系與其他體系分割開來,從事語言、情節等靜態研究,其文學史觀缺乏歷史意識。俄國形式主義普遍抵制文學作品的內容,認為那只不過是“形式的投射”。這是有違于馬克思主義的文學觀的,因為形式中內蘊著歷史,藝術作品的內容歸根結蒂是社會的和歷史的。俄國形式主義要想獲得文學批評的生命力,就必須擺脫形式批評的藩籬,回歸到社會和歷史的本位。

[1][俄]維·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M].劉宗次,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10.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語言的牢籠[M].錢佼汝,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3]溫潘亞.文學史:文學形式辯證自生的歷史——形式主義文學史觀[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9):100-103.

[4][俄]鮑·艾亨鮑姆.“形式方法”的理論[G]∥[俄]茨維坦·托多羅夫編選.俄蘇形式主義文論選.蔡鴻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9-57.

[5]Jameson, Fredric. 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 1971 - 1986(Vol.1)[M].London:Routlege,1988:6.

猜你喜歡
文學性陌生化
毛澤東詩詞文學性英譯研究
論《阿達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學性
“陌生化” 理論在初中現代詩教學中的作用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文學性”
梁亞力山水畫的文學性
《塵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譯研究
進入現代性審美體驗的“陌生化”
——評楊向榮《西方詩學話語中的陌生化》
18世紀以來西方新聞業的文學性與政論性傳統
人間奇劇——論易卜生筆下倫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傳奇性·陌生化——電影《白毛女》的受眾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