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壩間長江江段生態環境變化對漁民生活影響的調查分析

2012-08-17 08:33陳求穩白艷勤胡運燊石小濤梁亦舟
關鍵詞:江段葛洲壩漁獲

路 波 陳求穩 白艷勤 胡運燊 石小濤, 羅 佳 梁亦舟

(1.三峽大學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2.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兩壩間(三峽大壩-葛洲壩之間)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是三峽大壩建成后在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形的有一定流速、相對封閉的水流區域[1]。有研究報道兩壩建成后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于兩壩建設對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魚類洄游通道形成了阻隔,導致兩壩間自然魚類資源明顯減少[2]。同時研究還報道兩壩間的水質與建壩前相比總趨勢水質污染加劇,局部河段水質惡化,因此進一步導致兩壩間的自然魚類資源減少[3]。因為兩壩間自然魚類資源的減少,導致依靠捕魚為生的漁民的收入減少。為進一步了解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變化對漁民生活現狀的影響,我們對漁民的生活現狀和漁民對兩壩間的關注度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目的

2012年6月20日~6月30日,我們進行了漁民對葛洲壩水庫的生態環境關注的調查。調查對象包含漁民和與漁民相關的餐館老板,調查對象的年齡范圍在20~70歲之間,其中漁民年齡范圍主要在30~70歲之間。漁民主要分布在兩壩間的三斗坪鎮、大浪洪、南沱和石牌江段,與漁民相關的餐館老板分布于宜昌市西陵區西壩(圖1)。

圖1 三峽大壩至葛洲壩間的江段

本調查對漁民和餐館老板以入戶體驗方式,直接或間接了解漁民的生活狀況和漁民對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關注,并同時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方式是我們向對方提問并做記錄。調查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調查漁民的生活現狀,如漁民的漁獲物種類和數量、收入、捕撈方法和漁獲物的出路等;二是調查漁民對葛洲壩水庫生態環境和自然漁業發展前景的關注,如漁民對兩壩間江段水質、自身捕魚前景和政府部門環保捕魚宣傳等的關注。調查目的是希望通過調查了解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變化對漁民生活現狀的影響,提出提高漁民環保捕魚意識,同時提出相關對策幫助漁民度過難關和改善生活。

二、調查結果

本調查共得到有效問卷27份,其中漁民22份、餐館老板5份。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變化導致漁民的收入減少,漁民從而對以捕魚為生的生活現狀不是很滿意。同時發現,由于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變化影響到漁民的生活,因此兩壩間江段的生態環境引起了漁民的關注。

1.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變化對漁民的影響和漁民的環保捕魚意識

一是漁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調查中漁民普遍反映由于長江水質下降導致漁獲物減少,而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不高,其中有45%的漁民反映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不是很滿意。有些漁民對自己目前的生活不滿意與他們目前所捕魚的數量多少有關,因為近年來他們的漁獲物減少,收入降低。據調查,只有10%的漁民在捕撈旺季一次捕撈量在10斤以上,大部分在10斤以下,有的甚至在半斤以下或者空手而歸。同時調查發現有近32%的漁民每年依靠捕魚獲得收入在1萬元以下,而只有14%的漁民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還有一些漁民認為收入太低免于提及。雖然漁民捕魚收入上萬,但除去捕魚期間燃油款和上繳款,漁民的純收入也不是很多。同時在調查中我們發現,50%的漁民家庭成員在4口以上,這樣更加劇了他們的生活困難。

二是兩壩間江段漁民捕魚前景。本次調查了漁民對兩壩間江段漁民捕魚前景的關注,調查發現有60%的漁民認為兩壩間江段漁民捕魚前景相當嚴峻。有55%漁民認為兩壩間江段漁民捕魚前景不好與水質變壞有關,兩壩間江段水質下降在2003年已有研究報道[2]。同時研究者分析兩壩間江段魚類資源減少還與葛洲壩阻斷了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魚類的渠道和漁民的過度捕撈有關[4]。有研究報道葛洲壩上游魚類資源量總體下降,其中洄游性魚類中華鱘、白鰭豚和胭脂魚很難捕到,而半洄游性和江湖洄游性魚類資源下降,如銅魚、圓口銅魚和四大家魚等[5]。兩壩間江段魚類資源減少也可通過漁民反映近年漁獲物減少得到證實,漁民因此認為兩壩間江段捕魚前景不容樂觀。在調查中30~50歲之間的漁民占到64%,但是由于不容樂觀的自然漁業發展前景,他們已不再以捕魚為主要收入,而兼職其它職業,但是50~70歲的漁民由于個人體力、能力和經驗等原因轉業困難,只愿意以捕魚為生。同時由于兩壩間江段自然漁類資源減少捕魚期也隨之縮短,有的漁民只是在捕魚的旺季捕魚,例如選擇捕魚期的旺季9~10月捕魚,在進入寒冷或水溫降低時期停止。雖然目前因為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改變導致漁民捕魚前景不容樂觀,但是隨著青壯年漁民不再以捕魚為主或退出捕魚行業和漁民老齡化導致捕撈能力下降,兩壩間江段自然魚類資源將會有一定改善。

三是漁民的環保捕魚觀念。漁民捕魚的環保意識對兩壩間江段魚類保護起著重要作用,因為漁民是魚類資源發展的直接影響者。漁民的環保意識可以通過漁民的捕魚方式和捕魚時間段體現。兩壩間江段的禁漁期為每年的2月1日到4月30日,在調查中有80%以上的漁民知道近幾年禁漁。因為漁民知道近幾年禁漁,所以他們沒有在禁漁期捕魚,但是有27%的漁民反映禁漁時間比較長。調查中雖然有些漁民反映禁漁時間較長,但在禁漁期沒有采取實際行動,說明兩壩間江段漁民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較強。調查還發現兩壩間的漁民捕魚主要采取傳統的方式,用鉤或網捕魚,而沒有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采取電網捕魚。同時了解到漁民對電網捕魚很不滿,因為電網捕魚會傷及到幼魚或稚魚,他們認為這種方法會傷及到他們的長遠利益和影響長江魚類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說明漁民存在一定的環保捕魚意識。

2.漁民對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關注和漁民環保捕魚認識的局限性分析

一是漁民對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關注。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漁民和餐館老板對長江環境狀況的關注度很高,其中關注長江環境狀況的調查對象達到90%。其中調查對象普遍反映近幾年的水質降低與2003年研究者監測結果一致,還反映江面上固體垃圾增多、岸邊餐館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這可以說明漁民對葛洲壩水庫生態環境很關注[2]。兩壩間江段生態環境的變化與漁民切身利益相關,因為葛洲壩水庫水質污染和葛洲壩的阻隔可能導致葛洲壩水庫中魚類種類和數量急劇下降。同時,根據漁民的反映得知漁民的漁獲物減少且種類主要為長吻鮠、鰱魚、銅魚和鳊魚,其它魚類很少,中華鱘等珍稀魚類幾乎沒有捕撈到。漁民反映,近年來葛洲壩水庫的生態環境不但導致漁業資源減少并影響到漁民的漁獲物和收入,還導致魚類生物多樣性降低,因此葛洲壩水庫的生態環境需要保護。

二是漁民環保捕魚認識的局限性分析。目前,雖然漁民因為收入減少,對長江生態環境的關注度很高,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漁民的生活現狀和葛洲壩水庫漁業資源的發展前景。因為漁民的環保捕魚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改變漁民的生活現狀和改善葛洲壩水庫漁業發展前景存在一定的限制。在調查中只有27%的漁民反映漁政部門做過環保捕魚宣傳,同時有的漁民為獲得更大利益采取電魚的方式捕魚,這說明漁民對環保捕魚知識確實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漁政部門結合其它部門加強環保捕魚知識宣傳,讓更多的漁民自覺地不采取違法的方式捕魚。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漁政部門對漁民的銷售渠道缺乏監督,有近70%的漁民是將漁獲物賣給小販、餐館或自己出售,而沒有將漁獲物上報漁政部門處理或提供給相關長江魚類保護研究機構如中華鱘研究所、三峽大學等進行研究。由于對他們的銷售渠道缺乏監督,不利于政府部門和長江魚類保護部門及時了解葛洲壩水庫魚類資源信息,同時也不利于珍稀魚類和個體大的魚類資源保護,因為他們有可能為了高利潤賣給餐館或大酒店。因此為了葛洲壩水庫以及整個長江魚類保護和資源維持,政府部門應對其銷售渠道進行指導和監督,并廣泛提高漁民的環保捕魚意識。

3.漁民對政府的期望

一是期望有關部門加強管理,減少工業和生活污染物,通過改善兩壩間的水質提高他們的漁獲物;二是加強宣傳有關法律法規,繼續對可能存在的用非法或非環保(如電網、密網等)方法捕魚的漁民進行監督和懲罰,給所有的漁民營造平等的捕魚機會;三是漁民隨著年齡越大體力越弱,所以年紀大的漁民期望政府可以給他們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不用再在江中捕魚。

三、結語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兩壩間漁民生活的困難;另一方面,漁民對政府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政府幫助他們改善生活。目前長江的魚類資源越來越少,部分魚類已經瀕臨滅絕的邊緣,漁民再以捕魚為生,生活會更加困難。因此如何和諧地進行漁業資源保護和提高漁民生活質量是政府和學者面臨的一道難題。為此,我們借鑒其它地區解決漁民生活問題和保護魚類資源的經驗和方法[5],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漁政部門應聯合相關長江魚類資源研究和保護部門,加強環保捕魚的宣傳力度。同時希望漁政部門在普及環保捕魚知識時,要做到普及范圍廣、講解細致,以便他們即使受教育水平低也可知道禁漁期不能擅自捕魚和了解環保捕魚的益處。漁民對環保捕魚知識的了解,有助于長江魚類保護部門對長江珍稀魚類資源了解和及時采取保護措施。例如漁政部門向漁民告知該江段哪些魚類是珍稀魚類,同時告知漁民捕到珍稀魚類應如何處理,如果受傷應及時告知哪個部門等。在宣傳時還應告知漁民電魚和毒魚的害處,如果發現有漁民這樣做,應該告知哪個部門,同時對舉報者進行什么獎勵和違法者進行什么懲罰等。

第二,有關部門應幫助漁民向上級政府反映他們的呼聲。目前由于葛洲壩水庫的魚類資源減少,同時收入減少,因此中壯年漁民希望轉業。但是漁民們反映自己的知識水平低和轉業資金不足而轉業困難,因此他們希望政府部門對他們進行轉業指導和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同時期望政府可以提供給他們一些資金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轉業。由于年長者因為體力和能力等原因不易轉業,政府部門可以給他們提高最低生活補助,同時給在岸上沒有房子的漁民提供福利房,以免他們再在江上捕魚和飄泊。

第三,相關部門應加強兩壩間江段水質管理,防止水質進一步污染而導致魚類資源下降或滅絕。水質環境的改變和環保捕魚知識的宣傳,有利于兩壩間魚類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提高漁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有關部門應對兩壩間江段或三峽大壩上游的廠礦的污水和垃圾排放進行嚴格管理。通過嚴格管理,改善葛洲壩水庫的生態環境,讓漁民的收入更多,生活更舒適、更和諧。

[1]劉春池,高 欣,林鵬程,等.葛洲壩水庫魚類群落結構特征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2,21(1):843 -849.

[2]萬咸濤,張新寧.三峽大壩與葛洲壩兩壩間水域的水環境保護[J].水環境保護,2003(4):31 -33.

[3]袁昌兵.長江上游將建以宜賓為中心的國家級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J].科學養殖,2001(2):44.

[4]徐 薇,喬 曄,龔昱田.長江上游魚類資源變遷及其保護評析[J].人民長江,2012,43(1):67 -71.

[5]劉樂和,吳國犀.葛洲壩水利樞紐興建后長江中上游魚類資源狀況及增殖途徑初探[J].水利漁業,1992(1):3-7.

[6]石小濤,路 波,楊 波,等.湖北省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內漁民生活現狀解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3(增刊):30-32.

猜你喜歡
江段葛洲壩漁獲
松花江干流哈爾濱江段封凍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黑龍江遜克江段跑冰排
首批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廣西唯一入選名額落戶南漁港
東海北部桁桿拖蝦漁獲組成分析
南海北部深海區燈光罩網漁獲物組成及漁獲率的時空分布
葛洲壩情結
葛洲壩下:守護中華鱘繁衍的希望
漁獲
葛洲壩500kV開關站改造工程的安全施工與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