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引其詩 彰顯精神

2012-08-30 13:59張海法劉修春
花火·作文素材 2012年5期
關鍵詞:溫總理林則徐詞義

張海法 劉修春

【原詩展現】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是題二首,此為第二首。是年夏歷七月,林則徐自西安啟程赴伊犁,作詩留別家人。詩表現了作者以國事為重、不顧個人安危的高貴品質和他面臨遣戌時的曠達胸懷。

【賞析引導】

林則徐的這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詩,是溫總理常引用詩中較多的一首,2003年的全國“兩會”后的記者會上,溫家寶作為新任國務院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正是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作為其履職的誓言,開始其10年的總理任期的。2008年,溫家寶再次在“兩會”的記者會上提及此一詩句?!拔以鎸Υ蠹伊⑦^誓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痹?012年3月14日在“兩會”后的記者會上評價自己的工作時,溫總理再次引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表達其“人民公仆”職責的工作信念。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溫總理對這兩句話的喜愛和這兩句詩的深遠意義。

林則徐的這首詩從詩體上來看是一首七言律詩,從內容上來看,則是一首詠懷詩。首聯是說:我以微薄的力量為國擔當重任,早已感到疲憊。如果繼續下去,再而衰,三而竭,無論自己衰弱的體質還是平庸的才干必定無法支持。這與孟浩然的“不才明主棄”、杜牧的“清時有味是無能”等詩句同一機杼,都是正話反說、反言見意之辭。

這首詩最感人的當數頷聯,這一聯若用現代語言表達,即“只要有利于國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為害怕災禍而逃避呢?!贝寺撘殉蔀榘儆嗄陙韽V為傳頌的名句,也是全詩的思想精華之所在,它表現了林則徐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無私的愛國情操。

詩中的頸聯最有意蘊,這一聯從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氣和、逆來順受,其實心底卻埋藏著巨痛,細細咀嚼,似有萬丈波瀾?!爸喚印?,意為罷官回鄉或流放邊遠地區。按封建社會的慣例,大臣無論受到什么處分,只要未曾殺頭,都得叩謝皇恩浩蕩。尾聯從趙令 《侯鯖錄》中的一個故事生發而來:宋真宗時,訪天下隱者,杞人楊樸奉召廷對,自言臨行時其妻送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睏顦憬柽@首打油詩對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為官。林則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說:“我跟老伴開玩笑,這一回我也變成楊樸了,弄不好會送掉老命的?!毖酝庵?,等于含蓄地對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夠您了,還是讓我安安生生當老百姓吧?!狈饨ㄉ鐣械囊晃淮笾页?,能說出這樣的牢騷話來,也就達到極限了。

這首詩在寫作上也有鮮明的特點,它對仗工穩而靈活,如,以“國家”對“禍?!?,以“生死”對“避趨”,按詞性來說,都是正對?!吧酪浴钡摹耙浴弊肿鳌盀椤苯?,是動詞;而“之”字是虛詞。作者既用“以”字的實詞義表達思想內容,又借它的虛詞義來與“之”字構成對仗,顯示了駕馭文字的深厚動力。

猜你喜歡
溫總理林則徐詞義
林則徐獎“錯”
西行學院成語班
根據認知語義學淺談英語單詞記憶法
大少不同
溫家寶總理會見記
英首相親筆致信溫總理
溫總理答記者問精彩語錄
家鄉的世界偉人
留錢做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