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絡追風散外治退行性膝骨關節病的證型研究

2012-09-05 10:55謝懋華鐘賢邱非拉
海南醫學 2012年24期
關鍵詞:均分骨關節退行性

謝懋華,鐘賢,邱非拉

(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高州525200)

通絡追風散外治退行性膝骨關節病的證型研究

謝懋華,鐘賢,邱非拉

(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高州525200)

目的研究自擬“通絡追風散”治療退行性膝骨關節病的臨床適應證型。方法采用通絡追風散辨證外治退行性膝骨關節病,觀察肝腎不足、筋脈瘀滯(A組)及肝腎虧虛、痰瘀交阻(B組)兩組證型患者的關節疼痛及功能改善情況。結果通絡追風散能有效改善兩組退行性膝骨關節病患者病情,總顯效率A組為95.45%,B組為92.30%,在改善兩組患者關節疼痛及功能評分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絡追風散適用于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型及肝腎虧虛、痰瘀交阻證型的退行性膝骨關節病患者。

退行性膝骨關節??;膝骨關節炎;辨證論治;通絡追風散。

退行性膝骨關節病(Knee osteoarthropathy,KOA)又稱膝骨關節炎,是膝關節關節軟骨發生彌漫性龜裂、纖維化、脫失及骨質增生性變化為病理特征的疾病。本病屬增齡性疾患,多見于中老年人。KOA與心血管疾病、創傷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術治療者達幾十萬人[1]。隨著我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本病不僅是醫學問題,而且也成為了社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骨性關節炎屬中醫學“痹證”、“骨痹”范疇。痹證與“絡病”關系密切。圍繞“久病入絡”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藥的理論體系,廣泛運用于疼痛、卒中、積、痹證等病證,這套理論體系稱為“絡病理論”[2]。中藥外治法因其歷史悠久、痛苦少、療效確切以及費用低被臨床廣泛運用[3]。筆者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組方通絡追風散,辨證外治KOA,已經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35例退行性膝骨關節病患者均來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我科的住院及門診患者。按中醫辨證分為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型組(A組)、肝腎虧虛、痰瘀交阻證型組(B組)。其中A組女13例,男9例,年齡平均61.59歲,病程平均11.3個月,疼痛均分5.9分,關節功能均分56.227分;B組女6例,男7例,年齡平均59.77歲,病程平均12.3個月,疼痛均分5.8分,關節功能均分58.3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疼痛評分及膝關節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采用1995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膝骨關節炎分類標準為臨床標準[4]。

1.2.2 膝關節影像學檢查判斷標準參照Kelgren-I.anrence分級提出的標準[5]。

1.2.3 中醫證候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試行版制定[5]。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的主證:關節疼痛,脛軟膝酸;次證:活動不利,運作牽強,舌質偏紅,苔薄或薄白,脈滑或弦。肝腎虧虛、痰瘀交阻證:主證:關節疼痛,腫脹肥厚感,痿弱少力;次證:骨節肥大,活動受限,舌質偏紅,或舌胖質淡,苔薄或薄膩,脈滑或弦細。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病例符合以上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證候標準,X線片示Kelgren-I.anrence分級在Ⅰ~Ⅳ級,自愿接受兩個療程治療和檢查,并且近期未用其他方式治療或服用其他藥物,年齡40~75歲。

1.3.2 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不同意配合臨床治療觀察者;2)晚期關節炎關節間隙顯著狹窄或關節間形成骨橋連接而呈骨性強直,喪失勞動力者;3)膝關節腫瘤、類風濕、結核、化膿及并發病影響到關節結構者,或伴有牛皮癬、梅毒性神經病、褐黃病、代謝性骨病、急性創傷等患者;4)有明顯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經損傷史者;5)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6)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7)對藥物過敏者,皮膚破損、皮膚病、化膿將要潰破者禁用。

1.4 治療方法予自擬“通絡追風散”外敷。處方:川烏10 g,草烏10 g,地龍5 g,天南星10 g,乳香5 g,沒藥5 g,荊芥10 g,白芥子10 g,雞血藤10 g,海風藤10 g,大黃5 g,牛大力10 g,甘遂5 g,大戟5 g,細辛5 g。功效:溫陽散寒、祛風豁痰、通絡止痛、消腫散結。使用方法:通過中藥粉碎機進行打粉,用時加入1個雞蛋清作為輔料,使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溫度約40℃,貼于患者膝關節壓痛點明顯處,外用紗布包裹固定,2 h后取下,用溫開水拭干凈藥液。7 d為一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 d。

1.5 觀察項目及療效標準

1.5.1 觀察指標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試行版中規定的病情輕重度分級標準的項目,于治療前后分別觀察膝關節疼痛、晨僵、關節腫脹、活動度等變化,并計算病情輕重程度的積分。

1.5.2 膝關節疼痛評分及其療效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法)?;痉椒槭褂靡粭l長約10cm的游動標尺,一面標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臨床使用時將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讓患者在直尺上標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應位置,醫師根據患者標出的位置為其評出分數。臨床評定以0~2分為優,3~5分為良,6~8為可,>8分為差。顯效:VAS評分減少3~4分以上;無效:VAS評分減少在2分以下。

1.5.3 膝關節功能評價及療效采用Lysholm評分:最低為0分,最高為100分。評分標準為:(1)膝關節軟弱無力(0~5分);(2)輔助器支托(0~5分);(3)扶樓梯上下(0~10分);(4)跛行(0~5分);(5)膝關節不穩(0~30分);(6)疼痛(0~30分);(7)在步行、跑步、跳躍期間發生關節腫脹(0~10分);(8)股部萎縮(0~5分)。顯效:Lysholm評分改善率>25%,無效:Lysholm評分改善率<25%。

1.5.4 藥物安全性主要觀察皮膚過敏反應,治療中發現其他不良反應者也如實記錄。

1.6 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 10.0軟件進行數據管理與統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通絡追風散外治能有效改善兩組患者病情,A組總顯效率為95.45%,B組為92.3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均分及評分差值比較通絡追風散在改善兩組KOA患者疼痛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均分及其差值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均分及其差值比較(,分)

注:t=0.07,P>0.05。

組別A組B組疼痛評分差值3.40±1.58 2.22±1.46治療前疼痛均分5.86±1.14 5.77±1.01治療后疼痛均分2.46±2.01 2.62±2.06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功能均分及評分差值比較通絡追風散在改善兩組KOA患者關節功能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功能均分及其差值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功能均分及其差值比較(,分)

注:t=0.10,P>0.05。

組別A組B組治療前膝關節功能均分56.23±15.13 58.31±11.26治療后膝關節功能均分3.55±0.27 3.15±0.25膝關節功能評分差值28.09±12.11 24.00±10.78

2.4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35例患者中無一例因局部外敷中藥過敏而終止治療。局部外敷中藥出現潮紅5例(A組3例,B組2例),潮紅癥狀均于撤藥后1~3 h消退,不影響次日繼續外敷藥治療。

3 討論

在退行性骨關節病中,以膝關節的發生率較高,而膝關節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礙,嚴重危害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各種治療方法對本病的早、中期療效肯定,但均無法修復嚴重破壞了的關節軟骨面及清除晚期出現的關節畸形[6]。本課題研究中,35例中2例無效患者,年齡在70歲以上,病程達5年,因此本病應盡早治療,盡早改善關節功能及改善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

自擬通絡追風散以絡病學理論為指導,以小活絡丹為基礎,其特色在于:(1)具有絡病治法的特點;(2)外用俊下逐水藥。其方解:乳香、沒藥、細辛、荊芥屬“流氣暢絡法”用藥;雞血藤屬“化瘀通絡法”用藥;天南星、白芥子屬“化痰通絡法”用藥;海風藤屬“祛風通絡法”用藥;牛大力屬“榮養絡脈法”用藥;大黃、川烏、草烏屬“解毒通絡法”用藥;地龍屬“蟲蟻搜剔通絡法”用藥。而大戟及甘遂為竣下逐水藥,外用能消腫散結,助白芥子濕痰散結通絡。因此共奏“溫陽散寒、祛風豁痰、通絡止痛、消腫散結”之功效。本研究驗證了“通絡追風散”的“溫陽散寒、祛風豁痰、通絡止痛”作用,用其外敷治療退行性膝骨關節病,均適用于肝腎不足、筋脈瘀滯證及肝腎虧虛、痰瘀交阻兩證型患者,均能有效改善病情。

自擬“通絡追風散”外治退行性膝骨關節病,有其理論指導,制法簡便易于掌握,經濟實用,臨床療效好,值得推廣。而為了保證其臨床療效,在臨床工作中必須注意一些細節問題,要求配用的通絡追風散不宜放置時間過長,盡量短期內配制及使用,存放時須使用相對比較密閉的容器,避免中藥氣味過多散發而影響了臨床療效。另配用時忌用冷水,不但失去了外敷藥物的熱能效益,而且可以助長患者虛寒病性,影響臨床療效。

[1]韓峰.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2012, 23(5):128-129.

[2]吳以嶺.絡病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4.

[3]陳朝暉,曹日隆.中藥外治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研究進展[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4):62-64.

[4]Evans CH,Robbins PD.Possible or thopaedic application of gene therapy[J].J Bone Joint SurgAm,1995,77:103-1114.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9-351.

[6]謝興文,宋敏,李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近況[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3,1:62-64.

R684

B

1003—6350(2012)24—02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4.011

2012-07-12)

廣東省中醫藥局科研課題(編號:2010349)

謝懋華(1965—),男,江西籍,副主任醫師,本科。

猜你喜歡
均分骨關節退行性
柔性喂絲機均分盤CFD分析和優化設計
面積均分線的推廣
衰老與神經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補特點
MSCTA在骨關節腫瘤中的應用價值
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30例臨床報道
骨關節結核術后個體化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單簧管基礎練習新探
跟骨關節內骨折選擇不同類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臨床研究
溫針配合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退行性滑脫癥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