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活態的苗族文化博物館

2012-09-06 03:52楊昌國
當代貴州 2012年14期
關鍵詞:古歌臺江活態

文Ⅰ楊昌國

一座活態的苗族文化博物館

文Ⅰ楊昌國

臺江苗族占全縣總人口的97%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美譽。生活在這里的16萬苗族同胞至今保留著古老的文化樣式,苗族傳統文化中的特質要素齊全,堪稱為活態的不可多得的苗族文化博物館。

由于苗族長期沒有自己通用的文字,史詩、神話、傳說、故事、酒歌、情歌、勞動歌等形式多樣的口述文化,就在臺江苗族傳統社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作為口述文化瑰寶的苗族古歌(又稱苗族史詩)描繪了自然世界形成與苗族社會產生、發展、衍變的全過程,被稱為苗族的百科全書。更為難得的是,那里苗族歌師們因傳承延續自己文化的職責和使命,仍能詠唱一萬五千多行的創世古歌,并形成了以古歌為中心的口述文化傳承體制和機制。也正因此,臺江苗族傳統文化才得以薪火相傳,綿延至今。

臺江苗族信奉萬物有靈。故產生于靈魂崇拜基礎上的多種原始崇拜,如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等,在苗族社會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鼓社祭,是苗族各種原始崇拜的主要載體。作為苗族社會中最隆重的祭祖儀典,苗族傳統宗教的多種崇拜在每十三年才舉行一次的鼓社祭中均有充分展現。苗族鼓社祭的內容十分豐富,盡管該縣內各地苗族鼓社祭的內容略有差異,但鼓社祭的主要形式,也即它的主要儀節、過程,卻大體相同。一般要經過選舉鼓社頭、接鼓、翻鼓等二十多道程序才告完成,歷時半月。鼓社祭在維系族群生存發展,增進族群凝聚認同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和生活模式,臺江苗族一年中幾乎每月都有自己的節日集會。涵蓋面較大的有端午節、吃新節、爬坡節、苗年、姊妹節、龍舟節等。尤以施洞地區的姊妹節和龍舟節最具盛名和代表性。

姊妹節雖不為臺江苗族所獨有,但臺江施洞地區的姊妹節卻是黔東南苗族姊妹節中規模最大、文化積淀最深厚、活動內容最豐富、影響最廣、知名度最高的節日活動。姊妹節期間,沿清水江中游兩岸的四十多個苗族村寨同時舉行,參加活動的人達到五萬多人。

龍舟節也是以臺江施洞為中心的苗族傳統節日。涉及清水江中游兩岸的六十多個苗族村寨,參加節日活動的人數在五六萬上下。按慣例,每個村寨(古為氏族)必須制作龍舟參加比賽。該龍舟為一種罕見的子母舟造型,母舟居中,子舟分兩側,三舟綁聯一體即成龍舟。從農歷五月二十四日起,各只龍舟都要沿平寨、塘龍、榕山、施洞四個地點參加比賽。

姊妹節、龍舟節,既是臺江苗族傳統生活集中而充分的體現,也是臺江苗族文化身份的“條形碼”。每當人們提到姊妹節、龍舟節,自然就會想到臺江,想到臺江苗族。

作為臺江苗族文化的特色構成部分,其舞蹈文化多彩多姿,類型齊全。有木鼓舞、水鼓舞、皮鼓舞、銅鼓舞、蘆笙舞、板凳舞等,尤以反排木鼓舞最為出名,被譽為“東方迪斯科”。

臺江就是一座活態的苗族文化博物館。(作者系貴州民族大學貴州世居民族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彭美玉)

臺江文化詞典

張秀眉:清咸同年間苗族起義領袖。

偏寨藏鼓洞:境內苗族較大、較完整的藏鼓洞。藏鼓洞起源于明代,用于存放苗族祖先“央公”、“央婆”的雕像和木鼓。

《王安江版苗族古歌》:由臺江縣農民王安江歷時四十多年,走遍全國乃至越南、緬甸等地的苗族聚居區搜集整理而成。2009年出版。

猜你喜歡
古歌臺江活態
名醫名家活態傳承的現狀及研究思路
審美人類學視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學探究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受爾
鄂倫春族民間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活態傳承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與活態傳承的策略
貴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為例
臺江縣委離退局傳達學習十二屆縣委常委會第17次(擴大)會議精神
淺析魔芋種植技術
福州喜娘 活態傳承的閩都婚嫁習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