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社工委:做大社會

2012-09-06 16:47閔杰
關鍵詞:工委廣東省改革

閔杰

廣州市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江門市鶴山市“大調解”格局、云浮市自然村鄉賢理事會……這一連串的名字都來自一個共同的項目:廣東省首批“社會創新試點項目”。

2012年初,廣東從各地市申報的67個項目中遴選出23個,成為“社會創新觀察項目”。經過近一年的“觀察”,在由第三方獨立機構專家評審后,12個項目成功升級,成為了“社會創新試點項目”。

雖然每個項目看似毫不相干,但在廣東主政者的設計中,這些都在“社會改革”領域之內?!吧鐣母?,是一種利益格局的再調整,主線是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這意味著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徹底清除社會體制中的計劃經濟痕跡?!睆V東省社工委專職副主任劉潤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希望從中走出一些好的典型來,每一個典型就是摸到的一塊石頭,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摸到石頭?!?/p>

同樣“摸石頭過河”的還有成立僅一年有余的廣東省社會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廣東社工委)。2011年8月,經中央編辦批準,廣東省設立社工委。9月,履職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八年的劉潤華走馬上任廣東省社工委專職副主任。12月底前,全省地市及區縣社會工作機構全部設立。

社會改革是分蛋糕

“我們還是多談機構,不談個人?!辈稍L甫始,劉潤華就如此聲明。盡管如此,劉潤華依然有許多被媒體津津樂道的過往。

作為前深圳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2010年年底,劉潤華把欲轉型公募而不得的李連杰壹基金請進深圳。此外,主辦國內首個“公益深交會”、推動慈善回歸民間、網上發帖幫孤兒找工作、開通個人實名微博等一系列舉動為他贏得“社會改革家”和“非典型局長”的評價。劉潤華曾坦言在民政系統時期,改革空間很多,而自己也是“充滿激情地推進民政事業改革”。

在民政界的八年,劉潤華因在社會領域的大膽行動,獲得眾多公益人的贊賞。2011年9月履新廣東省社工委之后,劉潤華的角色從“實干者”轉向“規劃者”。

“原來我想好了立刻就干,簡單,直接、馬上見效。但是社會體制改革,是更宏觀的改革,有很多事情不是一個部門做的了?!眲櫲A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盡管有些問題他們已經看得很深、很透,但目前還實施不了。

在他看來,改革開放30多年,無論是社會管理還是公共服務體制,沒有根本性的變革,“最典型的表現是,當我們要對人進行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很自然的想到,要成立一個事業單位去管、去服務,這還是全能政府的思維模式?!?/p>

“以前經濟改革的時候,壓力也很大,主要來自意識形態。但那時候大家窮怕了,全黨全國全民都有共識,要把蛋糕做大?!眲櫲A說,上一輪經濟改革中社會各階層都是改革的得益者,但今天的社會改革卻是分蛋糕,是利益格局的再調整,更是利益之爭。

改革“行政化”頑疾

“原來的社會是一臺結構緊密的機器,但現在散掉了,社會結構‘原子化了?!眲櫲A認為,伴隨這種“散沙化”趨勢而來的,是公民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社會、參與社會事務,但這種“流沙式”的參與容易給社會帶來動蕩和混亂。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被廣東社工委視為核心任務?!拔覀兊乃悸肥?,要重新推進社會的組織化,但組織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提升社會自治的水平?!眲櫲A將此高度概括為一句話,“通過提高社會自組織的能力來提高社會自治的水平,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倍獙崿F這一目的,劉潤華格外看重兩個“載體”,一個是社會組織,另一個是基層組織。

“原來也有社會組織,現在提出要改革,就是要改掉社會組織體制中的計劃經濟痕跡,最主要是兩個,一是行政性,二是壟斷性?!眲櫲A指出,不少組織由政府發起,享受事業編制、行政撥款,誰當會長也是領導指定。

而另一個“枷鎖”是:社會組織的雙重登記管理體系,有業務主管單位,還有登記管理機關。東莞“坤叔”事件曾一度引發輿論對此項制度的聲討,時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也專門做出批示。2011年國慶節,坤叔(張坤)的助學團隊“千分一”公益服務中心終于獲準注冊成功,結束了23年沒有“身份證”的日子,成為廣東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也趁機推出早已醞釀多時的“深化社會組織登記”的改革,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就實行行業協會、公益服務類等八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并出臺一系列簡化程序、減輕負擔和提高效率的規定。

廣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莊承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深化社會組織登記”改革成為社工委“社會創新觀察項目”之后,他們正在起草全面實施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的方案。

而基層組織的改革,也即村、居委會的改革,劉潤華透露說,目前已經形成了方案,正在選擇試點,但不如“社會組織”改革走得這么遠。

“基層組織,同樣也是行政化問題?!眲櫲A指出,盡管村、居民委員會自治法中明確規定其是村、居民的自治組織,但在現實中,卻承擔了大量行政管理職能。

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道辦事處主任馮碧紗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這里面涉及到政府職能的邊界問題,各部門都把任務往街道壓,但街道也消化不了,就必然推到社區去了?!?/p>

作為一種探索,北京街道從2010年3月起,對社區居委會進行職能清理,梳理出136項主要工作,其中34項歸位街道,11項轉介專業社工機構,為居委會“減負”。

“歸位之后,居委會才有更多精力去關注居民的需求?!瘪T碧紗以鹽運西社區舉例說,“這個社區有很多電線外露,很多領導來看之后建議說可以‘三線下地,但我們征求居民意見后,大家認為沒必要、浪費資源,我們就聽從民意,把電線進行了規整。胡錦濤主席來視察的時候,也就是這個樣子?!?/p>

社會改革要多樣性

廣東省社工委從去年9月正式開始運作,受省委、省政府雙重領導,實行委員制,委員單位已經從成立之初的24個擴展到41個,涵蓋了更多的社會建設相關部門。

這一架構意味著,社工委的職能重在“宏觀”和“協調”,在于“頂層設計”。

在自身的工作方法上,社工委也在探索自身的“社會化”運作,從“觀察”項目到“試點”項目的升級上可見一斑?!皞鹘y的做法是,每個市給一定的先進指標,一點矛盾都沒有,但大家昏昏欲睡都可以對付過去?!眲櫲A介紹說,這次是邀請中央編譯局作為第三方評估,以避免這個過程中的尋租,同時構建一個讓地方領導有緊張感的“游戲規則”,“在打分過程中,社工委沒有評分的權力,一分都沒有?!?/p>

“我們不是評先進,而是評創新?!倍鴮τ谏绻の@樣一個引領改革的機構,如何實現自身創新,避免傳統行政層級管理體系中“任務往下走,錢權往上走”的弊端,劉潤華表示,社工委不掌握資源,也不掌握行政權力,任務是引領改革,沒有部門利益?!拔覀兊慕涃M,只是滿足我們的辦公費用,不存在節流問題?!?/p>

“協調”而不是“強制”,劉潤華始終強調這一原則,“我們鼓勵各地創新,但如果他們認為條件不成熟或者不適合當地情況,也不會強制?!?/p>

在他看來,社會改革是不斷試錯的過程,不可能一條直線走下去,“社會改革如同生物多樣性,如果只有一個模式,非出事不可,要允許有差異”。

猜你喜歡
工委廣東省改革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領導赴定點扶貧縣調研
2019年“6·30”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建議名單
靜安:三個“堅持+保障”推進街道人大工委規范化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更好地發揮縣級人大常委會各工委職能作用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