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草樹木總關情

2012-09-22 05:53趙化魯
考試·新語文 2012年12期
關鍵詞:菊花

趙化魯

導 語

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意謂人類豐富的情感,不是草木所能比擬的。其實,從另一方面看,當我們把情感的因子寄寓其中,花草樹木也就飽含了別樣深情。龔自珍詩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庾信賦云: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落紅與枯樹,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生出萬千情絲,涌動縷縷悲愁。

讓我們走近一株樹,一棵草,一叢花,陪作者體驗一把人世間的繾綣柔情與悠悠遐思。

悲亡樹

流沙河

四川省文聯(原含省作家協會)當初成立時,會址設在成都市布后街二號。至今仍在此,五十年不變。街名布后,源自清朝,意即布政使署衙門后面。布后街從前是一條僻靜幽深的小巷,家家小院,沒有一家商店。二號院最大,曾為辛亥革命元老熊克武的家宅。宅南向,凡五進,木構平房,樣式中西合璧,精致典雅。大院又可分為七個小院,院中皆植花木,曲廊窄道互通,生客往往迷路。后院又有繡樓、敞軒、花園、假山、涼亭、溝渠、水榭、荷池,非常好玩。前門黑漆雙扇,玄關壁上浮雕貼金麒麟,五蝠繞之。門外高墻,上嵌有拴馬石,供來賓系馬用。熊家大宅有專職園藝師,川人叫花兒匠,照管大院花木。宅院移交時,他給每一株花木掛牌子,寫明名稱,如“日本橫田枇杷”、“廣東大白玉蘭”之類,一一指點解說,交割與新主人川西區文聯管總務的干部。那些晉綏解放區的南下干部,人都樸實,但文化低,園藝常識闕如,不免言之者諄諄而聽之者藐藐。待到1952年我從報社調到省文聯來時,上百株名貴花木的牌子都丟失了。

最早被砍伐一光的是左院大片的桃花林??盏刈隽嘶@球場,同志們要鍛煉身體。后院左側一株丹桂,樹身徑尺,做了單杠架,很快就死了。五十年后一位老街坊對我說:“小時候,你們院里的桂花香遍了一條巷子?!彼闶嵌嗲榈牡吭~吧,虧他還記得。

數年后,假山一帶的竹林又被總務科長胡亂移栽,死得一竿不剩。此前,假山下的溝渠因后門修天橋已經填平,致使荷池水涸見底,菡萏魂銷。同時,后院左側靠墻一排柏樹,為預防竊賊逾墻緣樹而下,全砍掉了。要修男女廁所,又砍掉許多樹。后院中間,敞軒北面的花園早已荒蕪了。后院右側斷斷續續修建寢室,再砍掉許多樹。此外,大院各處原有許多果木,桃李杏梨石榴枇杷蘋果之類,因無人照管,皆死于病蟲害。

最傷心的是第三進庭院左側兩棵樹。一棵老樹是珠蘭,拱把粗了。暮春花發,淡香不俗,清韻有格。每日午后,定有一位茶商,挾持黑布雨傘數柄來此,撐傘倒置樹下,讓那芥子似的珠蘭因風自落。黃昏又來收傘,日可獲花數兩。每年花季過了,那茶商定要送豬肉來。記得有一年送18斤肉。最多的那一年,1954年,50斤肉。第二年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商店改為公私合營,私營的茶商不再來收花。從此市面上再無珠蘭花茶賣。名花珠蘭本來嬌氣,無人照管,不再開花。橫牽一繩,纏系樹身,晾曬衣物,為時既久,陰悄悄氣死了。另一棵大樹是廣東大白玉蘭,高出屋脊,花大如洗臉盆,庭院溢香。古詩云:“中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贝藰淇僧斨?。怎奈濃蔭蔽日,擋了辦公室的光照,終被斬除,喪命鋼斧。右側那一棵小桃紅,絨花粉紅,裹枝綻放,妖艷可狎。怎樣死的,我在機關農場勞改,無從知悉,想亦亡于蟲害。這第三進庭院本是熊家大宅的核心,花木不但繁多,而且特別珍貴,皆遭厄運,紛紛謝世。最經得住摧殘的僅有兩棵老蘇鐵,俗呼鐵甲松,樹齡有百年,對稱聳立在中道的兩邊,若迎賓然。滿院花木死絕之后,唯此二老又熬了二十年,活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末,衰竭立枯而死。

最悲壯的是第二進庭院右側靠墻的楠木。樹身兩人伸臂合抱,樹齡不低于兩百年,樹冠蔭蔽整個小院。院南一隅,有我一間寢室。那時年少,尚在順境,未免多愁善感,早晨枕上聽見楠木樹間鳥叫,總要吟宋詞句:“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小院人跡罕至,濃蔭蔽日,滿地青苔。斑鳩在我檐下筑巢產子,僻靜可知。1957年我當右派,從這里搬遷了。這棵古樹,因為地下水位沉降,吸水不足,營養不良,病了。懶得醫治,干脆砍掉。先從樹冠肢解,然后截斷樹身,就像凌遲處死。如此故國喬木,說伐就伐,竟不疼惜。

五十二年前的熊家大宅,早已片瓦不留,寸草皆絕。舊址之上,如今只有四圍水泥樓房,中間空地做停車場,高空俯視,就像四只火柴盒圍成正方形,關一群甲殼蟲,物不文,景不藝,毫無情趣可言。

我在這里糊口五十年了。去年遷居大慈寺路本單位的另一宿舍。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在這里守過建筑工地,種過蔬菜。后來又到機關農場勞改,稼圃操作之外,還培植桉樹苗。苗大了,運回來,在這里重新栽,大約有數十棵。將近四十年過去了,如今僅剩兩棵,已成大樹,高齊六樓,挺直健壯,給我安慰。五十年間,東西寫了一些,或早已速朽,或將要速朽,都留不下來。唯此兩棵桉樹,能活到我身后許多年,讓后人曉得,我也有作品。

(選自流沙河的《畫火御寒》,新星出版社,2012年,有刪減)

☆作者簡介

流沙河,詩人,編輯,學者。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生于1931年,17歲發表作品。1985年起專職寫作,先后出版《窗》、《鋸齒嚙痕錄》、《流沙河詩話》、《文字偵探》和《Y語錄》等。

☆文本解讀

作為詩人的流沙河,寫出散文來,自然而然地洋溢詩情畫意。文聯大院的樹木,先后遭遇厄運。先是桃花林變作了籃球場,丹桂成了單杠架;繼而竹林柏樹桃李,不是被胡亂移栽,就是蟲害肆虐,紛紛遭殃?!白顐牡摹笔侵樘m和大白玉蘭之死,而“最悲壯的”是不低于兩百年壽數的楠木,病弱之時,橫遭斧鉞,悲矣夫!與文聯大院的凄慘相比,本單位的另一宿舍,幸存有將近四十年前手植的桉樹。幾經風雨,數十棵僅余兩株,可謂碩果僅存。

通篇圍繞亡樹來寫,但字字句句有縷個人遭際的悲情夾雜其間。有樹的時光,充盈美好的回憶。樹死人淪落,一派凄愴之景。作者被錯劃右派時正當盛年,剝奪寫作權利,勒令勞動改造,對于一個寫作者而言,一如樹木之受到砍伐。令人欣慰的是,新居所有昔日的桉樹相伴,哪怕只是兩棵,也足以撫慰有過創傷的心靈。桉樹存在的意義,就如同經歷過苦難之后,浮沉于文字中的靈魂昂揚不屈。

☆深度探究

1.作者題目為“悲亡樹”,在對亡樹的懷念中,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文章結尾寫到兩棵桉樹,“高齊六樓,挺直健壯”,有什么象征意義?

3.“1957年我當右派,從這里搬遷了。這棵古樹,因為地下水位沉降,吸水不足,營養不良,病了。懶得醫治,干脆砍掉。先從樹冠肢解,然后截斷樹身,就像凌遲處死。如此故國喬木,說伐就伐,竟不疼惜?!卑炎约旱脑庥龊凸艠涞牟恍乙黄饘?,是巧合嗎?請說明理由。

種菊小記

陳忠實

朋友在一家公園供職,前年送我幾盆花色各異的菊花,我大為驚訝,人工竟然能培養出這樣爭奇斗艷的花色品種來?;ㄖx之后,我便將盆栽菊花送回鄉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一來是偷懶,免得時時操心旱澇,也少去了天天或隔天澆水的麻煩,土地里畢竟要比花盆耐得伏旱。二來是出于性情,我更喜歡那些自發自然自由生長的原生形態的草木,向來不大欣賞那種裁剪得太規整的東西,包括盆栽花木,尤其不忍心觀賞那些被人為地扭曲到奇形怪狀的盆景,總是產生欣賞女人小腳的錯覺。這樣,這幾盆菊花一旦移栽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還原為野生形態,任由其發芽、長莖,任由其倒伏在地上。秋來時花兒開了,白色的更顯得白,紫色的更顯得紫,抽絲帶鉤的花瓣更顯得生動。只是比原先的花要小許多了。小點就小點吧,少了修飾的痕跡,看起來我倒覺得更順眼。

今年清明前,妻子去了一回城鄉交界處死灰復燃了的古廟會,買了幾團菊花的根,同樣栽在小院里,一視同仁,一任其自由發展,只是不知道這幾種菊花是何品種,開什么形狀的花。一團團的花根埋到地下,也就埋下了一團團的花謎,看著蓬勃起來的葉子和莖稈,常常就有揭開謎底的期待。我在這些菊花旱得葉子發蔫時,便用井水澆個透濕澆個痛快,便可耐得多日高溫。入秋后一場陰雨,原有的新栽的菊花稈莖全都匍匐到地上,撲倒在院中的路徑邊沿,我也不想扶起它。有鄉友來,建議并出主意,弄幾根竹棍或樹枝,把菊花枝稈兒綁扶起來。我口頭應諾,卻仍未實施,心里想著,它自己長得太瘋太軟,它自己撐持不住要撲倒在地,何必要我扶綁。再說鋪地的菊花開了,當會是另一種風情,也許呢。

前不久有一次時日不長的外出?;氐皆碌男≡簳r,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惹人的金黃,黃得那么燦爛,黃得那么鮮嫩,又黃得那么沉靜,令我抑止不住心顫。記得離家時,這一叢叢古廟會上買來的菊花已呈現出繁密的骨朵花苞,我以為花期尚早,因為暑氣漚熱還在,起碼也應在野菊花之后,不料,它率先開了,這一叢菊花的謎就這樣揭開,金色鋪地,花團錦簇,一團一團的金黃的花朵任性開放,直叫我左看右看立著看蹲下看不忍離去。

看到這一叢鋪地盛開的菊花,金黃金黃的顏色,腦海里便浮出黃巢那首廣為流傳的《詠菊》的詩來。說真話,我記著這首詩,卻不喜歡這首詩。從表征意義上,我不贊同“我花開罷百花殺”的狹隘小氣。如果真應了黃巢的心愿,百花殺盡,只存留菊花,這世界就太單調太孤清了。不光在我不能忍受,恐怕任何正常的人都會不堪的。這首詩的深層說,黃巢不過是以菊花自喻,隱含著稱王稱霸的政治抱負。聯想到剛剛做了皇帝的李自成的胡來,以及尚未完全稱帝的洪秀全和他的諸王們的胡整,黃巢即使做了皇帝,肯定也強不到哪兒去。只有菊花是無辜的,向來被有風骨的文人學士暗喻明戀地作為傲霜獨立品行的一種花,無端地被稱帝當王心切的黃巢拉出來稱了一回霸,連柔嫩可人的花瓣也被擬化為黃金盔甲。

昨日傍晚,陰霾初開,夕陽在云縫中乍泄乍收。我走出小院,走上村后的原坡,野花凄迷,蚱蜢起落,已分明是秋的景致了。山溝里,坡坎上,一簇簇一叢叢野菊花已經含苞,有待綻放。往昔的記憶中,這山野間的菊花一旦開放,漫山遍野都是望不斷的金黃,我家小院里的那一叢無法比擬,任何花園里嬌生慣養的公主般的同類也是無法比擬的。那種天風地氣所孕育的野菊花,其氣象其爛漫其率真,都是人工或小院所難以為之的。

(選自陳忠實的《原下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有刪減)

☆作者簡介

陳忠實,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兼寫散文、隨筆等。已出版長篇小說《白鹿原》、《陳忠實小說自選集》三卷、《陳忠實文集》七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別白鴿》、《家之脈》和《原下的日子》等著作76種。

☆文本解讀

陳忠實是一個小說家,其散文寫作也是功力深厚。本文從朋友送盆栽菊花起筆,到看到原坡滿目金黃的野菊花作結,圍繞菊花的種植,展開鋪敘。首段,盆栽變土栽,菊花吐蕊,別樣金黃;二、三段,寫了廟會上買來花根,院中培養,收獲更大驚喜;第四段,宕開一筆,聯想到黃巢的《詠菊》詩,認為武夫的顢頇,有辱菊花的高潔。末段,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才是作者的最愛。因為,“這山野間的菊花一旦開放,漫山遍野都是望不斷的金黃,我家小院里的那一叢無法比擬,任何花園里嬌生慣養的公主般的同類也是無法比擬的。那種天風地氣所孕育的野菊花,其氣象其爛漫其率真,都是人工或小院所難以為之的?!?/p>

作者欣賞菊花的自由生長,對盆栽有種固執的排斥,這反映了作者的一種人生態度:喜歡自由和本色,厭惡雕琢和病態。換言之,在文學創作上,他支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主張文學要接地氣,去造作,本文即是其藝術主張的一次充分闡釋。

☆深度探究

1.“回到原下的小院時,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惹人的金黃,黃得那么燦爛,黃得那么鮮嫩,又黃得那么沉靜,令我抑止不住心顫。記得離家時,這一叢叢古廟會上買來的菊花已呈現出繁密的骨朵花苞,我以為花期尚早,因為暑氣還在,起碼也應在野菊花之后,不料,它率先開了,這一叢菊花的謎就這樣揭開,金色鋪地,花團錦簇,一團一團的金黃的花朵任性開放,直叫我左看右看立著看蹲下看不忍離去?!弊髡邔π≡壕栈ㄊ㈤_的描繪,流露出一種怎樣的情懷?

2.作者倒數第二段,寫到黃巢的《詠菊》詩,有何深意?

尋找父親的沿階草

李新宇

從市區搬到郊外,終于又有了一個小院,雖然小,但畢竟是個院子。早晨起床之后,站在院子中央伸個懶腰,呼吸沾著露氣草香的空氣,然后拿起小锨或者剪刀,隨便做點什么,與在陽臺上的感覺大不相同。

一切都已按照自己的心愿安排妥當:種了竹子,種了桂樹,栽了石榴,按照中國北方的傳統,石榴樹下放了魚盆,盆里養幾條錦鯉。此外菊花畦,然后依次是一畦韭菜、一畦生菜、一垅香菜。最外邊,沿護欄種了月季,有大紅、玫瑰紅、粉色數種……

然而,獨坐院中,常常覺得少了點什么。少什么?最后終于明白:少了沿階草。

記得兒時故園的老宅子,正屋前的月臺兩側,東窗下,西窗下,沿著墻根的青石,都有沿階草。它的葉子像蘭花,卻沒有蘭花那樣嬌貴,而且耐寒,一年四季都保持著青綠。尤其是冬天,院子里百卉凋零,惟有沿階草頂著滿頭的霜雪,依然以綠色宣示著它的生機。

必需種沿階草,馬上就種!于是去花市。天津的曹莊花市不小,我常去,卻未逛完過。這次尋找沿階草,卻一排排,一行行,把所有的攤位走了個遍。結果,偌大的花市,竟然沒有沿階草。

于是翻《養花手冊》,翻《花卉栽培》,上網搜查,開始了我的尋找。這時我才知道,原來沿階草就是書帶草,就是“麥冬”,地下的根莖就是那味常見的中藥。也只有在這時才想起,父親當年常常從它的根下挖出一些,放在窗臺上曬干了,放進茶壺泡茶。那么一點不錯,它就是麥冬。然而,查閱若干版本的書籍之后,我卻又點糊涂:麥冬,沿階草,書帶草,吉祥草,觀音草,葉形基本相同,都在夏季開淡紫色小花,地下都有莖塊,是不是同物異名?是不是同一家族中的不同品種?一些書上是分作不同的花草來講,另一些書上卻說是“亦稱”,沒有翻專業的植物圖典,所以至今也沒有弄清。

既然弄不清,唯一的辦法是所有品種都關注,再作鑒別挑選。

從此之后,只要到花市,或者在路邊遇到賣花的,就問有沒有麥冬或麥門冬,有沒有沿階草或書帶草,有沒有吉祥草或觀音草?,F在的花市,許多花卉的名稱都變了,不是舊名,也不是學名,而是什么“金錢樹”、“富貴樹”、“長壽樹”、“麒麟果”……我曾尋找過萬年青,它本是常見的花,寬寬的長葉,花開之后長一簇紅果實,是傳統國畫中常見的題材。那也是父親喜歡的花,在我的記憶里,中堂的條案上,一直是一頭一盆萬年青。那東西不用常澆,很好伺候,所以我也想養兩盆??墒?,到花市上找,到網上搜,被稱作“萬年青”的,竟然是一種小灌木?!胞湺本谷灰彩侨绱?。幾次向賣花人詢問,都說有,“下次給你帶來”,但最終帶來的,卻完全是另一種植物,而且連麥冬的遠親也算不上。

終于有一天,沿階草來了。高興之余,又覺得有些不對,因為記憶中的沿階草葉子并不那么細長。但是我想:種上看看,說不定那葉子也能長得寬一點。等它開花結果之后,我知道錯了。有人稱它為“藍寶石”,或許就是“細葉麥冬”,很漂亮,卻不是父親的沿階草。

2010年中秋,應友人之約,一起去游北京遠郊的碧云寺。深山古剎,松竹下,石階旁,到處都是麥冬。它與記憶中的樣子也不相同,葉子似乎太軟,也太細。但是,它畢竟比“藍寶石”離記憶中的沿階草更接近。

佛門圣地,花草不售,更不能隨意挖掘。好在已有成熟的種子,于是采摘幾十枚,回來種上。麥冬發芽很慢,冬天種上,春天才發芽,到了秋天,基本形狀出來了,仍然不是記憶中的樣子,葉子的確太軟,水性也似乎太大。

后來又得一種?;ǖ臉幼邮菍Φ?,只是記憶中的花色似乎比這淡一些;葉子也沒有這么寬,更沒有金邊。它是金邊麥冬,是沿階草,卻不是父親的沿階草。

我幾乎絕望了。什么都在蛻變,就像我家鄉的紅高粱,現在即使有人種,也都是新品種,記憶中那黑萼的、紅萼的都已絕跡。人們追求高產,追求防病防蟲,于是改良品種,雜交制種,過去的品種就消失了。

父親的沿階草,不會也這樣消失了吧?

2011年12月,應友人傅國涌之邀,到杭州參加一個活動。下午的活動在章太炎紀念館舉行,結束之后,我要去赴老友浙江大學法學院夏立安夫婦和杭州師大政治經濟學院朱俊瑞夫婦的晚宴。西湖邊的出租車有點奇怪,下午五點左右,就打不到了。晚宴就在蘇堤的另一頭,從章太炎紀念館去,捷徑就是蘇堤。于是,我決定步行沿蘇堤穿越西湖。去杭州多次,印象最深的是與丁東、謝泳諸友夜游白堤,還從來沒有獨自一個人走過蘇堤。這次獨自走蘇堤有許多新發現,其中之一就是:蘇堤處處沿階草。

有一些是寬葉的,有一些是金邊的,它肯定不是我所尋找的那一種。發現幾種近似的,卻又長了那么多的果實——這次不是“藍寶石”,而是“紫水晶”,而在我的記憶中,月臺兩側的沿階草似乎從未見過果實。

不過,我又想到,父親的沿階草并非不結果實,而是被我們糟蹋了。記得有一年,沿階草正在開花,幾個小朋友來找我玩,有兩個女孩,一個比我大一歲,一個與我同歲,讓我為她們采那些紫色的花。我本來并不情愿,但她們一個說我舍不得,一個說我不敢,最后我就慷慨了一把,也勇敢了一把,沿階草的全部花穗就讓她們拿走了。即使在我不慷慨也不勇敢的年頭,誰能擔保別的兄弟不那樣呢?還有雞鴨鵝,見了什么不啄一下?還有貓和狗,有時也喜歡趴在草叢里。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藍寶石”還是“紫水晶”,都難留存下來。

于是,我就選那些與記憶中的形象相近的,采了種子裝進衣袋。

回到天津就播種,春節期間就已發芽。雖然還不知道它開花的樣子,但那葉子的形狀,卻因熟悉而覺親切。

就在這時,有了一個好消息:父親的沿階草找到了!

月臺兩側的沿階草,早在父母都還健在的時候,已經消失了多年。哪一年消失的,竟然誰也不記得。在我開始尋找之際,家中兄弟們也幫我尋找,從青州園藝老板們那里找來幾種,可惜也是新品種。后來,一位遠房堂兄知道了,告訴三哥:我窗下有一墩,是文革前從你們家月臺下移的。你讓四弟看看,肯定錯不了。

從天津到北京,從北京到杭州,記憶中的沿階草,還是在故鄉找到了。

而且,它不僅是那個品種,而且就是父親養過的那些沿階草。

感謝堂兄!為我保存了父親的沿階草!

(選自李新宇新浪博客)

☆作者簡介

李新宇,著名學者,1955年2月生,山東青州人?,F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同時涉及20世紀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文本解讀

李新宇先生以學術研究見長,但他的隨筆散文也別具特色?!秾ふ腋赣H的沿階草》,以沿階草為中心,以尋找為線索,展示了一段飽含親情的心靈之旅。

沿階草之所以讓人留戀回味,是因為父親的原因?!案赣H當年常常從它的根下挖出一些,放在窗臺上曬干了,放進茶壺泡茶?!毖仉A草為父親所種養,所以它的身上牽系著父子情深?!八娜~子像蘭花,卻沒有蘭花那樣嬌貴,而且耐寒,一年四季都保持著青綠。尤其是冬天,院子里百卉凋零,惟有沿階草頂著滿頭的霜雪,依然以綠色宣示著它的生機?!边@是作者心目中的沿階草形象沿階草的品格,在父親身上展現,對沿階草的惦念,其實就是對父親的追思。

花市選購,行旅探尋,北京碧云寺,杭州西湖蘇堤,都有似曾相識的沿階草,但父親的沿階草還是在故鄉覓得了蹤跡,作者如釋重負。與此同時,讀者被文章彌漫的殷殷深情感染。這一番尋找,是一次情感的濡染,是一次親情的重溫。

☆深度探究

1.作者對沿階草念念不忘,源于一種情結,請找出文中有關父親與沿階草密切關系的細節,揣摩作者行文的脈絡。

2.本文題為“尋找父親的沿階草”,但對父親著墨不多,為什么呢?

《悲亡樹》

1.借物抒情,沉郁里隱含奮起,感傷中不失剛強。

2.桉樹巍然屹立,象征著作者身經磨難后依然氣節不改的品格。

3.古樹缺水,沒人管;病了,沒人理;最后被肢解砍伐。作者用“凌遲處死”的比喻,表達內心的痛惜。樹的不幸,與人的流離相對照,映襯出現實的冷酷無情。這樣描寫,透著作者匠心,不能以簡單的巧合作解。

《種菊小記》

1.原下小院的菊花,經過作者放任其個性的生長,成就了一片爛漫景色。作者不吝筆墨地描摹贊嘆,表現了對自然美的由衷喜悅。不事雕琢的美,展現個性和自然的獨特之美,具有撼人心魄的永久魅力。作者熱愛崇尚自然的情懷,躍然紙上。

2.高潔的菊花,被黃巢拿來吟詠自己的政治抱負,作者不以為然。政治人物不遵從藝術規律,只會導致社會的倒退。

《尋找父親的沿階草》

1.本文寫到父親挖草根泡茶,自己兒時和伙伴采沿階草的花。沿階草為父親所種,由它又牽扯出童年美好的回憶,這時候,沿階草被賦予了親情的內涵。作者苦心尋找,其實就是對父親的一種深情緬懷。惦念,幾經周折地尋找,終于找到,找尋之途,就是情意流轉的過程。

2.盡管在文中父親只出現了寥寥幾筆,但沿階草的追尋因父親而起,整個尋找過程,無處不體現著殷殷的父子情。虛寫父親,實寫沿階草,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猜你喜歡
菊花
一朵會說會笑的山菊花
菊花
蘇軾錯改菊花詩
我真的很擅長睡覺
菊花
菊花
公園里的菊花
秋天的菊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