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的事與理

2012-09-22 05:53歐陽昱北
考試·新語文 2012年12期
關鍵詞:卵石議論文觀點

歐陽昱北

議論文重在以理服人,思想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

議論文絕不等于簡單的論點加論據。中心觀點一旦給出,就需要強有力的證明,即需要事例的支撐和道理的闡釋。

為什么要議論?議論文的任務就是表達作者的觀點。所謂觀點,包括對于事物的態度或主張,以及駁斥別人的意見而申述自己的看法。生活中議論無處不在,待人接物總要表達看法,言淺的時候,算是一般的看法;意重的時候,就是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常談,做得特別好,就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議論文里的議論是書面語言,它更條理化、精煉性,有一個由淺入深的討論過程。

為什么要記敘?議論文同樣需要記敘,因為再好的觀點也需要事例的支撐。所謂事例,是指能夠如實反映事物本質的有價值的實例,其典型性是不言而喻的。也只有這樣的事例才能夠附加作者的思想、支撐文章的觀點。要特別指出的是,議論文的記敘,不等同于記敘文的記敘,前者的記敘則重在交代,點到即止;后者的記敘講究故事的完整性,有一個從發生、發展、高潮到結局的過程。

說明白點:議論文的行文過程就是夾敘夾議的過程,只是議論是闡釋觀點,記敘是支撐觀點。因而議論文是議論為主,記敘為輔,且敘少議多,敘簡議繁。那么,怎樣處理議論文里的敘、議呢?

援事說理

先擺事實再講道理,這是議論文最常見的說理技法,考生憑感性都能駕輕就熟。事實引出議論話題,思想附加于事例??忌诎盐疹}旨的基礎上,要運用發散思維,搜索與中心觀點有關的素材,作簡要而有針對性地敘述,然后在敘述的基礎上展開議論,使議論有據可依。有事實做支撐,這樣的議論足可以高屋建瓴,也就雄辯有力。這一技法關鍵在于事例選擇的典型性。示例:

想起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在那個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學者為求茍活而放下知識分子的尊嚴,濯足滄瀾,漸行漸遠于最初做學問的原點,馬老卻依然故我,堅持他的“新人口論”。世人無不勸說他放棄自己的立場,他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中華民族因此而與一個最好的科學發展機遇擦肩而過。馬老始終有一個學者的良知,也就站定了原點。這個原點,在今天看來,如此厚重,何其神圣,它承載了一代知識分子的道德底線和事業精神。因而,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我們太該回歸人生的原點,去重拾本真、重獲天性,如此,才有“民德歸厚”的那一天。

(摘自2011年廣東一滿分卷《回到原點》)

評卷老師評價到:文章順手拈來馬寅初堅持“新人口論”的事跡,最為經典,拓展開去,使議論得以深化。作為論據,足以支撐觀點,足以揭示思想,所引起的反思,令人回味。

聚像明理

先給物像再明道理,這也是議論文常見的說理技法,考生多能運用而認識尚不充分。萬事萬物無不有其表象,或聚焦世相、或刻畫物象,由現象而本質,探究事物的真諦,這是一種認識事物的大智慧,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表現在作文上,先展示現象,讓人有所玩味,再層層深入,使議有所因果,一步步地將原委揭示出來,以此來洞悉社會、人生。這一技法關鍵在于物相捕捉的代表性。示例:

清澈的溪流中,綿延的河岸上,沉積著數不清的卵石。它們中有的不甘平庸,有鑒識,找準了位置安營扎寨;有的不求上進,無原則,失去了自我隨波逐流。拒絕平庸的卵石以一種異乎尋常的堅守等待著同伴到來,它們不怕流水沖刷,任由梭角磨平,哪怕面目全非,最終一起塑造了河床。我想:人如卵石,能有此堅守,或者會拒絕平庸吧!

在干旱的沙漠里,如卵石般堅守的恐怕只有胡楊了。老百姓說它長著三百年不死,死后三百年不倒,倒地三百年不爛。胡楊拒絕了平庸。史鐵生就是一顆卵石、一樹胡楊。三十年的輪椅生活并沒有嚇阻這位硬漢。他義無反顧地找尋著生命的意義,一天天地頓悟,一天天地開心。在與萬物的相守候里,他仿佛窺見了生命的真諦。他以《病隙碎筆》榮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頒獎時,他如是說:“困境的本質對于人的傷害是一樣的,如果不去尋找生命的意義,生命就沒有意義”。而這尋找,在史鐵生看來,是需要鑒識和堅守的。

(摘自2011年江蘇一滿分卷《拒絕平庸》)

評卷老師評價到:本文甫一議論,便見匠心。大抵水搬運沖擊而形成了卵石,它又鋪墊加固了河床??忌プ÷咽@一“堅守”的形象特點,發散思維,討論平凡的卵石原可拒絕平庸。審題定位在“卵石堅守因而拒絕平庸”上,議論把握了卵石的形象及其與河流的關系,見其慧心,言之成理。

引言證理

先引名言再證道理。作為議論文常見的說理技法,引用需要簡潔、貼切。古今中外各民族源遠流長而生生不息,留下用之不竭的文化財富。歷代有影響的人物對社會人生多有這樣那樣的貢獻,他們的思想即便是零星的顯現,也是人類文明的閃光。恰當好處地借用名家名言,或是凡人感言,對文章的說理常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使文章顯得厚重,也啟發讀者的遐想。這一技法關鍵在于名言引用的準確性。示例:

特蕾莎修女在獲諾貝爾和平獎時曾說:“我在做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給貧窮、困苦的人一雙溫暖的手?!币淮?,她從下水道中救起一個奄奄一息的流浪者。那人不斷咒罵著命運給予他的苦難與不公。特蕾莎修女將他帶回修道院,親自給他擦身、喂粥,為他換上干凈的衣服,然后守在他身邊,緊握他的手。幾小時之后,流浪者死去了,他最后的一句話不再是詛咒,而是一句嘴角漾著微笑的“謝謝”。這是何等的力量!一雙暖暖的手也許不能治愈肉體的創傷,卻可以帶來心靈的慰藉,足以融化情感的堅冰!

一雙溫暖的手還需將心比心的細膩情懷。一位旅行者來到云南一所山村學校,提出為學生免費支教時,校長果斷地拒絕了他。校長的解釋更發人深?。骸拔覀儼l現許多支教者離開后,孩子們不愿意再相信他們原有的唯一的老師。那些支教者告訴學生,他們的老師教的東西是錯的。他們只把支教當作自己的人生體驗,卻忽視了孩子們以后的日子……”在向他人伸出手時,我們是否真的明白他們要的是什么?要有溫暖的服務、身心的依靠,還有有將心比心的無盡柔情,手的溫暖才能真正被感知。

(摘自2012年湖南一滿分卷《那手,那人,那心》)

評卷老師評價到:文章緊扣了所伸出的“暖暖的手”,用“送溫暖”來貫穿全文,并形成了思想掘進的層次:溫人身心的服務、將心比心的情懷。文中有兩處刻意的語言引用,運用之好,使內容更加充實,中心更加突出。

繪景生理

先描景物再生道理。這種議論文的說理技法,常被考生忽略。議論文也可有著墨不多的描寫點染,或繪景、或狀物,適當穿插在議論里,文章會陡然生色,觀物而會意,生活的哲理也就孕生在其中了。議論行文,借景物而生理趣,宋詩是做了榜樣的。景趣、情理相生,則能收到奇效,以有別于板著臉孔說教的文章。這一技法關鍵在于景物描繪的必要性。示例: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在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海棠花的壽命如此短暫,卻并不管有無人欣賞,在我的時間里活出我的精彩。

我想,我能讀懂未眠的海棠花。時常,我會背起背包到一座座遠山、一道道空谷去遠足,在自然的鐘擺里,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時間,也找到了自己。當林間繁密的樹葉遮住早晨的陽光,故意疏漏那縷縷的光斑,在潮濕的地上生長起青綠的苔蘚;當溪邊深淺的蘭草探身遲暮的秋水,任情洗浴那漸漸的清波,在曲折的潭面飄漾起清幽的芳香……我便一往情深地守候了我自己,任時光在我之外的世界里一點一滴地逝去,卻好像與我無關,因為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山邊谷底,會有一兩幢農舍,屋檐上雀子成群,院子里花團錦簇。我所熟絡的小狗,即使在它吠叫時拍打它的小臉,它也依然喜歡依偎著你安靜入睡。還有不被打擾的月亮,隨時生發的天籟,以及從指縫間流瀉的井泉……這一切,在我遠離都市那令人目眩的高樓時,我已獲得,寧靜的幸福,我真實的自己。

(摘自2011年浙江一滿分卷《我的時間》)

評卷老師評價到:文章縱橫捭闔,頗有馳騁之意。文章走筆則收放有度,“遠山”“空谷”“明月”“清風”“幽蘭”“螢火”“海棠”“小狗”等諸多形象迭出,作者完全徜徉在自然的世界里。讓自然的人與物占據了滿紙,可謂匠心方運。所用川端康成兩例,亦見人的形象和情感。

議論文的優劣取決于用事說理。事當理正,是考量議論文優劣與否的基本點。為使考場議論文表達更合乎規范,現從用事說理的關系上整理出議論文行文四個步驟:

聚焦:確立中心,起筆挑明事理觀點。開篇以交代性語句給出觀點。態度要鮮明,觀點要正確,三言兩語,點到即止。

破的:找到角度,初步指出事理意義。承上以闡釋性分析用事明理。敘議結合,或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有所展開,且為進一步的議論做好鋪墊。

層進:拓展內容,深入探討事理本質。展開以探究性討論掘進思想。由初步的表層的討論,進入到事物的本質,甚至可有由因到果的推論。層進應特別注重思想的深刻性。

升華:歸結旨意,收筆升華事理思想。結尾以前瞻性評議提升觀點。結尾的基本技巧應為在前面兩個層次議論的基礎之上,回扣開篇的中心觀點,思想及認識有所提升或延展。

還可用一個順口溜來表述議論文的行文,從中可窺議論文的敘、議關系,頗有趣味:

帽子衣裝鞋子,開頭中間結尾。

行文預作安排,各有職司作為。

開頭給出觀點,中間敘議擺擂,

結尾提升思想,條塊整飭方美。

為使學生從實際的寫作層面上解讀議論文的敘、議關系,下面提供一次寫作示范:

作文題

請以“一種文化對我的影響”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提示:一種文化,可以特指一種精神文明、一種物質財富、一種文學現象、一種社會習俗以及一種大眾活動等。

審題: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可特指精神方面,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宗教等。人類創造文化,文化反過來又影響人類的社會活動。作文“一種文化對我的影響”,在審題上有四個元素:①一種文化,不應是個體的行為,而是一種群體的歷史的實踐結果;②我,是自我,也可以擴大到一代青年人;③影響,對人的思想、行為起作用;④一種文化與我的關系,為審題的關鍵,據題意,一種文化要影響到我的思想或行為,甚至改變我的人生態度。

議論文一般的結構模式如下:

開頭——中心觀點

論①——釋意解疑性的敘和論,闡釋基本的問題,給出事例并附麗思想。

論②——拓展掘進性的敘和議,議論高看的問題,給出事例并附麗思想。

論③——提升完善性的敘和議,探討前瞻的問題,給出事例并升華思想。

結尾——中心觀點

佳作示例:

禪:以愛為名

肖紫薇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高0609班

香火裊裊的廟宇前,虔誠的身影長跪不起。而那神圣過千年的佛像,面目慈善,高高在上。這時候,我自也不可免俗地跪拜下去:愿一切善良的心靈受到庇佑,愿所有苦難的靈魂得到救贖。

立身合十,佛像含笑如常。

我不知道它們千百年間聽過多少各異的祈求:平步青云、金榜題名抑或與子偕老。于我,佛學是一門文化,以關愛為淵、悲憫為源的禪文化。

林清玄說,當年釋迦牟尼于菩提下所悟得的禪理,乃是以對眾生平等的愛為起步。我于是相信:用生生不息的愛編成馨香四溢的花環,予眾生以芬芳,便是禪文化的不二宗理。

在敬老院,為老人擦凈身上的污物,我看到阿婆的笑容如菊花嬿婉,“好伢子,我又多了個孫女??!”

在孤兒所,送給那里的孩子幾串鮮艷的風鈴,風拂鈴動,我聽到屬于童年的樂音終搖曳而出。

在重癥病房,跟那個同齡的女孩子講學校的故事,一直安靜的她睜著漆黑如墨的眼睛,目光里有了亮亮的憧憬。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禪文化”了:用一點點的熱去捂暖旁人的寒冷,哪怕是一點點的光也要去點亮暗處的明燈。佛的慈悲正如其掌上甘露,即便給不了整個春天,所潤之處卻也萋萋勝碧、花木扶疏。

豐子愷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頑童一腳踏碎螞蟻百只,我勸其不要。今日處決了與他一樣天真無知的小小的螞蟻,這點殘忍之心若擴而散之,日后毀壞的便將是同胞的親人和家庭?!倍鴰装倌昵?,凈土宗的蓮池大師告誡弟子:“一芒觸而膚栗,片發拔而色變。己之身人之身疼痛癢寧有二乎?”眾生靈與你我一樣,同有父母,同有血氣,同有知覺,我們因為無知的好玩,卻造成多少生命的悲歌呢?

這些信奉“禪文化”的大師,冥冥之中是如何強烈地感動著我,影響著如我一般的后來人。是心懷中的愛與善帶來靈魂的故鄉,在我們內心被驚涼的時候,可以找到幸福而溫暖的歸宿感。

在這有缺憾有苦難的人間游行,事無全美,福無雙至,我們其實都是那瘸腿的鐵拐李啊。若不是互贈靈藥,相互依持,又如何走得踏實、活得相濡以沫?

看到蹣跚的老人請多伸一雙援手,遇見抖瑟的孩子請為他披上春衫?!皢柹徃?,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人心己心,絲絲相觸,旁人的痛和苦楚就會蔓延上我們柔軟的心房。

如佛所言,我們都是在大化的岸邊同飲一溪水的人。我也愿自己內心有甜泉甘醴,與你攜手溪岸,且聽風吟。

點評:

文章以禪文化為題材,深入剖析其愛的內涵,重點談它對人們的積極影響,談它給予人們的啟示和教益,字里行間可見作者對寫作對象較為深刻的領悟。尤須稱道的是,文章語言優美,詞語鮮活,妙句迭出,一些哲理性的文句折射出作者理性的光芒,大量比喻、排比的運用豐富了文章的表達,凸顯出作者較深厚的寫作功底。

不過文中某些看法略為消極,情緒稍顯低沉,作為中學生考場作文,更希望看到積極、昂揚的文字。然瑕不掩瑜,總的來說,本文仍不失為一篇考場范文。

《禪:以愛為名》的結構模式如下:

立論:以關愛為淵、悲憫為源的禪文化深刻影響了我。

論① 解釋性議論:禪理以對眾生平等的愛為起步。

舉例:各異的祈求,如平步青云、金榜題名、與子偕老等;(反面)

各樣的人生,如敬老院的、孤兒所的、重病房的等。(正面)

論② 拓展性議論:眾生平等的佛法表現為無處不在的關愛和悲憫。

舉例:禪文化,如掌上甘露等;(正面)

殘忍心,像踏碎螞蟻等。(反面)

論③ 提升性議論:心懷愛與善是人生的真幸福。

舉例:人生有缺憾,瘸腿的鐵拐李等;(反面)

社會有溫情:蹣跚的老人、抖瑟的孩子等。(正面)

結篇:我們都來做有悲憫、能關愛的人。

作文,無論命題怎樣改變,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對社會、民生乃至青年自我成長的深刻關注。要真正懂得用心、用思想去面對乃至評判現時色彩斑斕、內容駁雜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和事。當然,擺事實也要符合議論文的文體要求,舍去過程,敘而有所節制,在有限的敘事中延伸理性的思考。同樣,議論文中的講道理更是重心所在,堆疊事例,敘而不議,文章觀點得不到闡釋,作者的思想得不到表現。講道理更要反映議論文的本質,彰顯思想,議而有所調度,在層進的議論中表達人文的精神。

猜你喜歡
卵石議論文觀點
議論文閱讀專練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更多觀點,請掃碼閱讀。
N-JET工法在大粒徑砂卵石地層止水中的應用
鉆石和卵石
議論文閱讀技巧表解
冒充雞蛋的卵石
失落的卵石
觀點參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