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臥鋪客車退出市場是歷史的必然

2012-09-30 03:08
商用汽車 2012年13期
關鍵詞:臥鋪客運客車

周 毅 徐 浩

公路臥鋪客車如今已經漸行漸遠,與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全盛時期相比更讓人感慨時過境遷。2011年7月22日,京珠高速臥鋪客車火災導致40余人死亡的惡性事件,最終招致工信部和公安部痛下決心于2011年12月31日聯合發布了632號文件。文件規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暫停臥鋪客車銷售,雖然還留下了“暫?!钡膽夷?,但業內普遍認為公路臥鋪客車將在客運市場上逐漸消失。然而,導致臥鋪客車消亡的原因僅僅是一場大火引發的市場變動嗎?筆者認為不盡然,這一突發事件只是加速了這一車種的消亡,即使沒有這一事件發生,臥鋪客車也會消亡,只是時間問題。那么引起公路臥鋪客車退出市場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要了解這點我們必須回顧一下臥鋪客車產生的歷史。

臥鋪客車產生的市場原因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形勢迅速發展,民用交通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突出表現在“商務流”“民工流”和貨運物流等迅速增長。彼時,個體小商品經濟處于發展高峰,大量的個體商販迫切需要將小商品從東南部向西部北部轉移。由于當時物流尚不發達,因此個體小商品流通的顯著特點之一便是是低成本的“人貨共行”。此外,大量的民工從西部到東部打工,這一群體的旅行特點是票價低廉以及隨身攜帶行李較多;另外一個群體就是企業外出聯系業務的營銷人員迅速增加,營銷人員旅行的最大特點是需要舒適和快捷。

當時國內處于交通建設大發展的前夜,高速公路剛開始建設,高速長途客運尚未出現,而當時公路座位客車由于速度慢、運行時間長和乘坐疲勞等原因,無法適應長運距客運需求,同時航空旅行非常昂貴,并非一般旅客所能承受。鐵路客運幾乎成為普通國民長途旅行的唯一選擇,這也就造成了鐵路客運十分緊張,導致鐵路客票始終處于緊缺狀態,鐵路臥鋪車票更是一票難求。對于這樣的需求,在當時無論鐵路客運還是公路客運都很難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與短缺的舒適出行運力形成了強烈反差,因而產生了產品創新的市場條件??梢哉f正是這種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公路臥鋪客車的誕生。

20世紀80年代末,應云南客戶(也有說為浙江客戶)要求,當時的亞星客車廠開始試制臥鋪客車,并于1989年前后上市(見圖1、2)。早期的公路臥鋪客車是用座位客車改裝的,因此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從照片可以看出早期臥鋪客車為座臥混合型式,共有18張臥鋪和11個座位,包含1個駕駛座和1個副駕駛座,側窗為單層。產品上市后受到公路客運企業的追捧,在這種形勢下,1991年底,客車生產企業迅速開發出第2代臥鋪客車。第2代臥鋪客車取消了座臥混合的布局,全部改為臥鋪位,并根據臥鋪客車的特點將側窗設計為雙層結構,同時為增加車內高度,在臥鋪車前頂部有一個向下的斜面。第2代臥鋪客車造型奠定了后來臥鋪客車的基本布局,也成為當時各品牌臥鋪客車的主流造型。之后的臥鋪客車在布局方面基本沒有很大改變,因此,公路臥鋪客車完全是一種在我國國情條件下并在特定時期誕生的客車車型。這一結論將成為我們繼續探討公路臥鋪客車的發展及消亡原因的基礎。

臥鋪客車的發展生存狀態

據筆者統計,公路臥鋪客車在1996—1998年達到銷售頂峰,最高銷量約為7 200輛/年(見圖3),隨后逐年減少,在被要求停止生產前,基本穩定在2 000~3 000輛/年的水平。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迅速發展,在2000年以后又相繼出現中高檔次的臥鋪客車,其中較為流行配置的是杭汽組裝的日產柴底盤,這也使得臥鋪客車在規格上幾乎覆蓋了7~12 m的所有高、中、低檔車型,可謂從小到大一應俱全。

20世紀90年代,臥鋪客車迅速發展成為我國客車的一個重要細分市場,給生產企業和客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和利潤。隨著客車市場的發展,在成本最小化規律的驅動下,小規格臥鋪客車逐漸被淘汰,主銷產品規格主要集于11~12 m。

近年來,公路臥鋪客車銷售區域也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見圖4)。根據2011年全國31省市區的臥鋪客車銷售數據分析,圖4中所列的10個省份占有全國公路臥鋪客車銷售量的72%,其中廣西、廣東、湖北、新疆、河南5省份又占到近50%。而導致這種明顯需求差異的市場環境原因卻并不明顯,例如與湖北客運地理環境很接近的四川,臥鋪客車所占的銷售比重卻很??;所以筆者以為這與當地乘客的乘坐習慣及票價高低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也正是目前公路臥鋪客車尚有一定市場需求的主要原因。

臥鋪客車退市的主要原因探討

存在即合理,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其誕生的原因;但由于市場的不斷變化,當這些產生原因逐漸改變而又沒有產生新的需求條件時,該產品就會逐漸退出市場。在前文中筆者分析了產生臥鋪客車的原因,而經過了20多年時間,促使公路臥鋪客車大發展的有利生條件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1.出行方式因科技發展而改變

我國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的形成,大大縮短了人們的旅行時間,生活節奏因為科技發展而加快了許多。當初由于公路客車速度慢,運行時間長而造成乘坐疲勞的狀況已經有了根本的改變,因而曾經為提高乘坐舒適性發揮重要作用的臥鋪客車,在大部分公路客運線路中已經顯得過時。更重要的是,鐵路臥鋪車票購票難的現象已經隨著鐵路客運量的不斷擴大、列車提速和車次增加得到明顯緩解,網絡購票、電話購票等購票方式的多樣化,進一步提高了火車購票的便利性;加上高速公路網絡完善,車輛運行時間普遍縮短,使得人們的長途旅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

另外,近年來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物流的網路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個區域,使得曾經在小商品流通中“人貨共行”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這些市場條件的變化都讓曾經占盡天時地利的公路臥鋪客車頓失色彩。

2.臥鋪客車運營安全規定的完善

早期的臥鋪客車大部分是“2+2”布置,GB/T 16887—1997《臥鋪客車技術條件》中就對臥鋪客車的臥鋪布置方式作出了明確更改,規定在1998年1月1日以后定型的臥鋪客車產品和1999年1月1日以后生產的臥鋪客車應符合相鄰兩臥鋪(每位乘客乘臥的鋪)橫向間距應不小于350 mm標準,這就是促使臥鋪客車實行“1+1+1”布置的最早強制性標準,而這一標準對1997年和1998年臥鋪客車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之后在2001年發布的國經貿產業[2001]1025號文件中明確規定,從2002年1月1日起,臥鋪客車設置必須采用“1+1”或“1+1+1”方式(即相鄰兩臥鋪橫向間距不小于350 mm的布置方式),且不得設置車頂行李架;對不符合規定的老式臥鋪客車,不得批準從事客運業務。該政策的頒布實施使得臥鋪客車的核定乘坐人數減少約1/4,營運利潤大幅度下降,促使臥鋪客車需求量大幅度減少。

3.臥鋪客車的致命弱點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將帶來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臥鋪客車不論檔次多高都存在著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就是車廂內部的衛生環境較差。雖然生產企業想盡辦法,但在臥鋪客車車廂狹小、乘員密度大的環境中,車內產生異味無法避免,這也成為多數乘座過臥鋪客車旅客的抱怨之處。雖然火車臥鋪車廂也多為封閉,但二者的乘客平均占有車廂空間的差別很大,在火車臥鋪車廂內乘客平均占有空間>3.2 m3,而在公路臥鋪客車車廂內,即使按高檔客車計算也僅有1.5~1.6 m3,狹小的空間直接導致車廂內空氣環境差。

因此,在交通工具速度不斷提高、旅客乘坐時間不斷縮短的前提下,公路臥鋪客車的消亡是必然的。雖然在局部地區或線路上仍有一些需求,但從整個市場層面上看,公路臥鋪客車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雖然公路臥鋪客車已經不再輝煌,但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依然會對它深懷敬意。公路臥鋪客車作為我國特有的車型,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為我國客運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公路臥鋪客車的發展不僅對公路客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在這一細分出行方式上直接挑戰了“鐵老大”的壟斷地位,進而反過來促進鐵路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國客運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歡
臥鋪客運客車
列車臥鋪
客車難改下滑頹勢
金龍客車的不凡履歷
客車市場進入寒冬?
寧波城鄉客運變革催生新商機
公路客運安全
基于Cruise的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匹配
豪華臥鋪
提高客運駕駛人安全意識
失蹤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