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創新思維重新定位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

2012-10-15 03:37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高職語文創新思維

趙 明

摘要: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面臨改革的巨大壓力,需要在探索中應用創新思維,打破教學的常規,對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制約口語交際教學的瓶頸以及教學的內容、方法等問題重新定位,尋找一條適合高職自身特點的口語交際教學新途徑。

關鍵詞:創新思維;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新定位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080-02

進入21世紀,口語交際能力的高低已成為制約人才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在就業壓力日趨加大、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求職、安身、立業的必備素質。然而令人憂慮的是,語文教學在高職院校的處境日益艱難,口語交際教學改革更是停滯不前。在這種局面下,應用創新思維尋找口語交際教學改革新的突破口,進而帶動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何謂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人類所獨具的?!盵1]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漫長歷史中,創新思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文明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與創新思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何謂創新思維?目前,在理論界對創新思維的定義尚無一個完全統一的意見。部分研究者認為,“創新思維是與創新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思維活動”。另一部分學者認為,“創新思維是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主動性和獨特性的思維活動”。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創新思維“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外在有機聯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動”。[1]

創新思維作為思維方式的一種,不僅具有一般思維的特點,同時還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維的地方。對于創新思維來說,不能只是簡單地依靠事物已經外化的表象或有關情況的簡單描述,而是要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巧妙的構思,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前人或他人未能解決的問題。當然,創新思維決不是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斷、憑空想象,必須是在一定基礎上、一定前提下,去尋找新的方法和途徑。

二、應用創新思維,對高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新定位

1.重新定位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角色

近二十年的語文教學一直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課堂的組織者的角色也逐漸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如果把這種角色定位簡單地移植到口語交際教學中來,顯然是不合適的。

口語交際教學不同于傳統語文教學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教學的開放性。無論是教學的內容、方法還是課堂氛圍,都應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而多數教師常常習慣于處在主導者的地位,認為應該讓學生跟著自己走,不能跑題,不能走出自己設定的框框。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上,學生不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整個教學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教學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不應該簡單地以主導者的身份出現,而應當是一個語言表達的示范者、教學環節的組織者、課堂氛圍的調控者,有時還要充當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或冷靜的旁觀者。當然,這樣做并不意味著對課堂和學生放任自流,相反,這應該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駕馭”,一種看似無形、實則有序的宏觀上的調控。

2.重新定位制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

長期以來,語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尋找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識。王世堪先生明確指出:“中學生當眾講話最大的心理障礙是緊張、膽怯?!盵2]在一些問卷調查中,87%以上的學生承認自己害怕當眾講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學生對當眾講話產生如此畏懼的心理呢?在調查中,超過83%的學生認為自己害怕當眾講話的原因是怕說不好被人嘲笑。在其他研究者的類似調查中,結論大體相同。

由此,很多語文教師得出結論:害怕當眾講話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很難克服。所以,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是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從表面上看,這一結論似乎無懈可擊,支持這一論點的論據更是不可勝數。但是,人們卻無法同時解釋另外一個命題:為什么世界上有些國家或民族的人卻普遍擅長于交際呢?比如美國人,他們在口語交際場合表現出來的開放性和自由度是顯而易見的;英國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保守的民族之一,卻以能言善辯著稱于世,這些又作何解釋呢?如果仔細研究第一個命題,就會發現,人們在這里不知不覺地犯了一個嚴重的邏輯上的錯誤——偷換概念?!爱敱娭v話”不等于“口語交際”。害怕當眾講話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如果把害怕口語交際也簡單地當作一個心理問題來處理,那就不合適了。

那么,制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瓶頸問題究竟是什么呢?這決不僅僅是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或者說是一個人如何看待得與失、榮與辱、名與利的問題。中國有句古語:言多必失。意思是話說多了就會犯錯誤,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禍從口出”也是這個意思。由此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口語交際,更多地是擔心自身的利益受損,這才是制約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關鍵所在。

今天的大學生多處在18至20歲的年齡段,屬于青春期的后期,青年期的前期。這一時期的學生,他們一方面努力擺脫家庭的束縛,渴望參與社會交往,同時情感上又極度敏感,害怕在交往中受到傷害。他們非常在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言行的評價,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在口語交際上產生自我封閉的心理障礙。因此,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成為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所在?!傲⒀砸哉\”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思想道德基礎。[2]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說話,不做悖德的事,不說違心的話,不虛偽,不?;?,不信口開河,不夸夸其談,倘能做到這一點,不僅是一種道德境界的極大提升,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也會逐漸被消除。

3.重新定位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定位要服務于總體教學目標。高職院校要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科學、合理地定位口語交際教學目標。一所學校之中,不同專業之間目標定位不同,同一專業、班級的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目標定位也要有所區別。在此基礎上,安排足夠的學時,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要結合專業的特點,強調口語交際訓練的生活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要盡量避免局限于課堂、止于統一的書本、教材。要積極開發適合學校自身特點、專業特色、學生實際的校本教材,并大膽實踐。也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口語交際教學才不會流于形式,才會真正給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積極、有益的影響。

4.重新構建口語交際教學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需要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關心教學評價的發展和研究。也正因如此,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探索出客觀、適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和教師發展的評價方法和機制。[2]

既然是創新,就要打破框框,特別是打破一些不適合口語交際本身特點和時代發展特點的老的做法,比如用一張試卷或一、二次測驗來評價學生的整體口語交際水平,或者用一個統一的標準評價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客觀、不現實的,不僅無法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且還很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關鍵是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結合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合理的規劃。比如,面臨的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測評級別;針對興趣愛好、個性心理的不同,提供給學生多種測評方式的選擇,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特點、特長,自由選擇。而且,要建立一種注重考查綜合素質、特別是社會實踐能力的綜合評價體系,要把學生進行崗位技能訓練、參與社會實踐以及健康人格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歸根結底,評價的終極目的是為更好更快地完成教育目標,即:培養人格健全并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的現代公民。

綜上所述,在高職語文日益走向“邊緣化”的重要關頭,在口語交際教學改革面臨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應用創新思維,打破教學的常規,對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制約口語交際教學的瓶頸以及教學的內容、方法等問題重新定位,尋找一條適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的口語交際教學新途徑,是當前高職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種理性選擇。

參考文獻:

[1]柳新華等.創新制勝[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2]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口語交際教學高職語文創新思維
對中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思考
高職語文教學中“大國工匠精神”滲透研究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微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創新產品、優化布局,讓傳統主流媒體傳播更具影響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