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索

2012-10-15 03:37羅思思
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實踐能力

羅思思

摘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從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及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以培養高職學生各項職業需求能力為目標,探索在模電實踐教學環節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以期模電實踐教學環節能更加適應新時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教學;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1-0119-02

高職教育肩負著以“能力本位”為指導,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里所說的能力包括自主學力能力、職業操作技能、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挑戰意識,等等。這些能力必須經過系統訓練和實際操作方能形成和提高,知識必須通過運用才能牢固掌握并沉淀為體系。

作為高職應用電子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電子類專業必修的一門核心基礎課——《模擬電子技術》,具有概念抽象、理論性強、器件內部結構及電路原理復雜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理論與實踐脫節:理論教學采用教師講授為主,輔以多媒體教學;而實踐教學只是在實驗室利用實驗臺做簡單的驗證實驗。其后果是:學生在理論課上被動地接受和記憶知識,在實驗課中過于機械化,缺乏主觀能動性,既難在抽象的理論教學中產生興趣,又不容易在簡單枯燥的驗證實驗中獲得成就感,學生覺得學起來費勁、難懂、一頭霧水,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不良的學習效果不單直接影響到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各項能力更是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訓練和提高。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北海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以突出實踐性、應用性為原則,在理論知識“夠用”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在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緊緊圍繞強化專業技能實踐的教學思想,改革模電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通過實驗教學,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基本的創新能力。

一、進行實踐環節改革,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首先在理論知識講授時增加課堂演示環節。該環節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驗證性演示實驗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更進一步地理解,讓學生從理性認識回到感性認識,可以檢驗學生的認識是否正確,糾正學生認識的偏差。驗證性實驗難度不宜過大,主要培養學生興趣,通過實驗能夠掌握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見實驗數據的測試方法(如波形,阻值等)。如講解三極管的放大作用時,學生對三極管有電流放大作用這一概念理解困難。這時可讓學生在實驗臺中連線簡單電路,并用示波器觀察顯示出來的基極較微小,反映成電壓波形的電流波形變化,及集電極較大電流的波形變化。直觀的圖像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對實驗儀器設備的操作進一步熟練掌握。

其次對在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內容進行改革。針對本課程教學目標,結合高職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項目的比重。選取的綜合性項目必須符合學生的水平,確保既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保證任務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以免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和挫傷學生的信心;項目還應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到貼近工作實際。我們選取了可控光電開關、功率放大器、小功率串聯型穩壓電源等題目,并購置面包板、萬能版、覆銅板及相關元器件,供學生以多種方式制作電路。綜合性實驗項目能培養學生獨立動手能力和良好科學素養,它既是對學生驗證性實驗掌握情況的一種檢驗,也是對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注重實踐指導方法,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踐教學中,要注重方法指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查閱和閱讀參考書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課堂演示環節上,對于一些不太復雜的電路,讓學生在課前分組預習討論。如演示模擬集成電路的基本運算時,先演示“反相比例運算電路”作為示范,并講授分析運用到的知識點,輸入輸出電壓間的關系;然后對分組進行抽簽,讓抽到的小組根據剛才講到的知識討論,后派代表進行“同相比例運算電路”的實物演示,分析與前一個電路的區別和聯系,教師進行提問并歸納總結,指出在分析過程中的漏洞及不足,最后給出小組得分并計入平時成績。通過這種激勵性的活動,即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增強,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模電實踐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電子電路的分析。在要制版的綜合實訓環節中,當學生拿到一個電路的時候,教師往往一味地講解原理、分析所需哪些元器件及它們的功能、電路各部分的作用,這樣會使學生形成依賴,每次要等教師講了后才弄懂。提倡學生在看到電路圖時,先通過運用學過的知識或者查閱資料,把這個電路中用到的元器件依照圖示標號、名稱、型號規格、個數等列表;把電路圖“解剖”,按照各重要元器件劃分區域,其及周邊元器件組合實現怎樣的功能,若缺少某個元件會發生什么故障等進行分析,難的或疑惑的地方再詢問教師。這樣在制版的前期準備過程中就能使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避免了制版時的元件位置擺放不合理、連線錯誤等問題,在之后的線路連接、測試步驟等出現的故障也能夠自行排查和檢修。

三、擴展實踐實施途徑,培養學生基本創新能力

現代電子技術發展迅猛,代表科技進步的新技術、新知識不斷涌現,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除了要求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外,還要求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模電實踐教學中,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學生基本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是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設計電路,在計算機上進行multisim仿真,進行虛擬實驗。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模電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擺脫實驗儀器、耗材等方面對學生的束縛,還能利用軟件中提供的各種分析方法,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讓他們在實驗中大膽地發揮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是鑒于學生存在著個性差異,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對于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且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其完成課內實驗任務的基礎上,可提供給學生較復雜的設計型實驗項目或由學生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學校實驗室提供綜合實驗平臺,讓他們自由選擇實驗時間來完成。這樣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也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系統分析及創新能力。

三是鼓勵優秀學生參加電子競賽,進一步提高能力。經過課程設計和課外制作的訓練,好多學生已對電子產品的設計制作初步入門,也對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可進一步鼓勵學生參加院級的電子競賽,鼓勵和推薦優秀的學生參加省級乃至全國的電子競賽,或者加入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通過上述途徑,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具體的工程問題能力,培養其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以后獨立從事相關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奠定牢固基礎。

高職院校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模電課程更要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與實踐形式,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被激發,學生的職業技能,團隊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高職學生因此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欣.加強模電實驗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科技資訊,2008,(l1).

[2]胡長超等.基于工程導引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方法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Bl1).

[3]李燕.《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

[4]劉艷等.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

猜你喜歡
模擬電子技術實踐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基于Xenserver的虛擬網絡實驗平臺建設
關于語音放大器的識圖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淺談中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