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里的中國

2012-10-22 08:06秦夏
新語文學習·初中 2012年9期
關鍵詞:咸蛋高郵咸鴨蛋

秦夏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傳承至今,我們給這種熟悉的文化起了一個新名詞——中國風。

提到中國風,就讓人感覺到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仿佛帶有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的氣息,內涵豐富又充滿神秘。中國風就是帶有中國元素的一種風格,它建筑在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基礎之上,似一陣狂風席卷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流行于文化及藝術領域。這股文化風一直延續著,滲透在各種生活細節中,并逐漸演化成一種生活態度。

端午節吃鴨蛋,這一尋常節日中的細節,對我們來說可謂司空見慣,然而,又有誰能想到其中寓含著一份人情的濃韻呢?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鴨蛋》寫家鄉高郵過端午這一質樸的習俗。文章的前半部分,順帶提及了系百索子、貼五毒和放黃煙子等民風民俗,像點亮了后文的敘述背景,帶我們進入一個充滿濃濃人情味的節日氣氛里。而后,汪先生還具體就高郵的咸鴨蛋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 。那么,要挑出好的咸鴨蛋,也是有兩種方法的,“一要挑淡青殼的”“二要挑形狀好看的”,至于為什么要挑好看的呢,那是因為孩子們常常會將咸蛋裝在絡子里,然后掛在大襟的紐扣上,把它當做自己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奔爸羷凐喌俺曾喌?,汪曾祺親切形象的描述功夫又顯現出來:要“很小心”地“敲去空頭”,為的是“不把蛋殼碰破”,然后在敲破的“空頭”處用筷子挖著吃。當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文章語言精細,敘述生動,傳神地再現出濃郁的中國風味——端午文化。當然,作家在文尾還提到了孩子們在吃完咸蛋后往里裝螢火蟲的游戲,可謂畫龍點睛,孩子們活躍于文字中間,快樂似觸手可及,這是大師的手筆,也使全文更具盎然生趣。

而《生活中的快樂》的小作者,從自己喜歡的歌手周杰倫的“中國風”主題的音樂入題,選取周杰倫《蘭亭序》《七里香》《本草綱目》三首歌名作為自己文章的小標題,接著,作者緊扣歌曲名,依次寫了相關的生活體驗?!肮彭嵞嬃鱾饔谑?,淡然音律響徹萬年”,中國的文人,用筆墨、樂符繪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境界,似“霧里看花,水中望月”般朦朧。小作者懷著對“中國風”的鐘愛之情“練毛筆字”“炒菜”“研究花草”,并感受到了生活帶給他的“鎮定”“實踐”“自由”的快樂。文章讀來給人一種自然清新之感,耐人尋味。

縱觀世界各國的文化,越是屬于民族的,才越能走向世界。所以,我們更要傳承多元的中國文化,發揚中國文化的獨特風格。

猜你喜歡
咸蛋高郵咸鴨蛋
夕照高郵湖
高血壓患者謹慎食用咸鴨蛋
畫說鐵軍:高郵受降
愛心咸蛋黃
高血壓患者謹慎食用咸鴨蛋
高血壓患者謹慎食用咸鴨蛋
咸鴨蛋里的“四好學生”
我的家鄉
皮蛋、咸蛋危害健康要少吃
“咸蛋”機器人(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