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旅游要把好文化之脈

2012-10-26 06:15包德帥
商務·旅游 2012年4期
關鍵詞:生態旅游旅游業內涵

包德帥

專家簡介:

石金蓮,副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SU)訪問學者。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專業,理學博士。講授生態旅游、生態學、旅游地理學、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地理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資源游憩與保護、旅游景區開發設計等。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教材、專著5部。參與完成旅游規劃、策劃咨詢等橫向課題20余項。

1、目前,我國生態旅游發展迅速,請問生態旅游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方式,它最突出也最具吸引力的一個特點是將資源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將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尊重和使當地獲得經濟收益相結合。國外一些地區的生態旅游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生態旅游只是未加檢驗的概念:生態旅游作為一種經營創新:生態旅游是保護和發展的工具。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建立是生態旅游開始發展的標志,森林公園的建立,將旅游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快速發展,為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是生態旅游發展的主要依托地。截至2009年底,我國共有自然保護區數量為2541個,保護區面積約149×104km2,約占國土面積的2/5。盡管生態旅游在我國發展迅速,但也存在生態旅游名詞被濫用、炒概念以及發展偽生態旅游等問題。未來生態旅游的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注重體驗性:(2)真正做到社區參與,帶動當地社區共發展:(3)起到環境教育的目的,提升國民素質:(4)自然保護、社區發展和經濟效益齊頭并進。做到這幾點,才是真正的生態旅游。

2、文化作為生態旅游的軟實力在旅游業發展中地位顯著,請談談二者之間的關系。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笆濉睍r期,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同樣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業將有越來越多的融合發展,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將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撬動地方經濟騰飛的重要發展方向?!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指出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和旅游業發展全過程。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方式,文化始終貫穿于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全過程,生態旅游文化建設在生態旅游業的發展中至關重要。在生態旅游開發建設中要加強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深挖文化內涵,普及科學知識,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藝、節慶等生態文化旅游產品。

3、生態旅游在規劃建設中是如何體現可持續發展觀的?

(1)融入生態學思想

生態旅游在規劃建設中融入了生態學的思想,生態學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之后,德國學者漢賽·薩克塞認為“我們應盡可能廣泛地理解生態學這個概念,要把它理解為研究關聯的學說”。生態不僅僅局限于生物學的范疇,成為一種思維方式,同時也為其與各學科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條件。因此,生態旅游規劃建設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綜合分析各種因素,按生態學原理去開發、利用和保護。如生態系統整體性原則在開發設計中的應用,這個原理可以體現在生態旅游區游憩設施的建設之中,生態旅游區的游憩設施是整個自然保護區環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游憩設施與保護區周圍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和作用。因此,人類的開發建設應遵照自然規律,不應該破壞其它物種的生存環境,同時這些設施應盡可能地同周圍環境相協同,體現它們之間的整體協調感。

(2)減法原則的應用

生態旅游目的地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視覺景觀和豐富的文化歷史,其本身具備了極高的價值,針對自然原始型景觀旅游資源,劉濱誼等提出了減法原則,其目的是減少人類對自然原始景觀的干擾,保持自然景觀原汁原味的韻味。在真正的生態旅游規劃建設中,這一理念是不可或缺的。

(3)協助社區發展

根據我國國情,積極探討生態旅游的開發與社區發展的關系,以及社區參與的模式,充分調動社區的積極性,加強實證研究。通過實踐,建立一些示范區,有利于生態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

4、文化與旅游相融合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如何使文化與生態旅游的優質資源有效融合?

在國外,Ecotourism一詞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早期,盡管有著上百種定義,但其核心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nature-based(以自然為基礎),大多專家學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都緊緊把握“nature-based”,盡管生態旅游是以自然為基礎的旅游,但生態旅游除了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以外,還與文化,尤其是與富有特色的當地土著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芬內爾(Fennell)認為生態旅游、探險旅游與文化旅游應該結合起來,并提出了ACE旅游概念(即adventure,cultural,ecotourism),即在實踐中往往很難將三者截然分開,在旅游產品中將三者結合在一起會受到那些追求多樣化體驗的旅游者的歡迎。比如,大自然中的“生態現象”

(如食物鏈、生物多樣性、季相的變化、各種生長型及生活型等),它給游客以真正的生態旅游體驗,讓旅游者了解大自然的奧妙,這種效果在動物園和植物園是永遠無法得到的。此外,人類活動與生態文化的融合,如圖騰崇拜、自然界的禁忌習俗、儉樸自然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相適宜的農耕文化方式以及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所產生的生態旅游產品等,都和文化密不可分。

5、文化與生態旅游的融合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針對生態旅游的深度開發,需要哪些措施來提升文化的市場競爭作用?

(1)在文化與生態旅游的融合過程中,需重視對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文化保護、開展生態旅游活動要注重與當地居民的交流、充分挖掘生態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人們的生態意識。

(2)提升文化市場競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考慮:正確理解了生態旅游的內涵,把生態保護作為前提,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目的,才能保持生態旅游的繁榮發展。通過科學合理的解說系統規劃,體現生態旅游的環境教育功能,提升大眾的環保意識,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融合各學科,注重生態文化內涵科學合理的挖掘,使生態旅游寓教于樂,寓學于游:注重當地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及思想意識的提升,加強游客與居民的相互了解與溝通。不斷加強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的自然文化知識,以提升生態旅游文化的市場競爭作用。

猜你喜歡
生態旅游旅游業內涵
生態旅游之利弊
生態旅游的不同類型
生態旅游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我國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