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共生性增長與創意農業發展人才支撐動力研究

2012-10-27 08:01關冬梅劉捷萍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2年8期
關鍵詞:共生動力人才

關冬梅,劉捷萍

(1.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2.武漢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內共生性增長與創意農業發展人才支撐動力研究

1關冬梅,2劉捷萍

(1.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2.武漢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創意農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與其周圍的利益群體構成的內共生支撐動力系統是創意農業持續產生共生新能量的保證。而在產生共生新能量的人才的、技術的、資金的、政策的等眾多支撐力中,人才支撐動力是創意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對于中國創意農業如何培養與開發人才,發揮其動力支撐作用,筆者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從系統動態和微觀宏觀兩種角度分析改革過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創意農業;創意人才支撐動力;系統策略分析

隨著創意產業在全球的蓬勃發展,為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借助于創意產業的發展理念,創意農業通過為現代農產品注入特定的文化創意要素,將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等要素融入農業生產,依靠非物質的智力、社會及文化等資本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形成了一種新興的農業業態,從而帶動了中國農業轉型升級,確立了中國農業企業的競爭優勢。

創意農業不僅打破了束縛傳統農業的枷鎖,也為現代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創意農業在國外的實踐成果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社會生活功能型”的德國市民農園、“一村一品”的日本大分縣創意運動、“環保型”的英國農業旅游以及“高科技創匯型”的荷蘭花卉產業等等[1]。創意農業自 2007年以來開始引起了我國學術界與地方政府的關注,創意產業研究專家厲無畏對創意農業發展理念和模式進行了框架性的研究(2007)[2];中國學者章繼剛在提出創意農業概念的同時應用生態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市場營銷學以及現代美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創意農業的內涵、發展等進行了探討,并結合重慶創意農業的發展特色進行研究,連續撰寫了2008年至 2010年的中國創意農業發展研究報告(2008-2010)[3];秦向陽(2007)從創業農業的內涵和特征角度進行了相關研究[4]。但是創意農業研究卻滯后于創意農業實踐,總體上是由現象驅動的,學術界對創意農業發展的內生支撐動力缺少相關的分析,(張俊,2009)[5],由于創意農業的利益相關主體的價值目標取向不統一,這使得創意農業發展流于形式而缺乏內共生職稱的動力。溫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因此構建創意農業內共生關系,推動其動力支撐要素發展創意農業研究的主要議題之一。

一、創意農業內共生人才支撐動力分析

“共生”是“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即相互獨立的共生體間的一種自組織過程,是共生體通過某種必然聯系,并按內在的要求形成共生模式結成共生體、產生新的共生效能,從而推進共同進化發展的過程?!肮采╯ymbiosis)”史源于希臘語,是由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deBary)在1879年首次提出的,它表明“共生體”即是共同存在、相互需求、動態變化的;又是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袁純清,1998);他們在相互激勵中共同合作進化,尋求雙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贏,構筑一個統一和諧的整體[5]。從而獲得任何單個一方無法達到的高水平和整體的最大價值取向(吳泓、顧朝,2004)。

20世紀50年代之后,作為生物體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共生”概念逐漸延伸到生態、社會、經濟等各個研究領域,并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創意農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與其周圍客觀存在的相關的利益主體,與各利益主體的生存息息相關的群體構成了一個共生系統,共同支撐和促進創意農業的發展。如創意農業的內共生支撐動力系統圖(圖-1)所示,市場競爭者為創意農業提供了環境的支撐力,創意資金的提供者為創意農業提供了資金支撐力,現代農業技術的創新者為創意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力,而創意人才為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為創意農業從業者提供了基本保障。這些利益群體通過共生系統的相互依存關系,支撐著創意農業的從更真實、更寬闊、更立體的角度實現共同的社會價值取向[5]?!肮采敝辽俸汀案偁帯币粯邮谴龠M創意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的基本動力。一旦這種關系消退或喪失,共生關系就將隨之消退或喪失;一旦這種關系增強或加深,共生關系就將隨之增強或加深,共同的社會價值就會提升。

圖1 創意農業的內共生支撐動力系統圖

創意農業持續產生共生新能量離不開創意農業的內共生支撐動力系統。而在創意人才的、技術的、資金的、政策的等眾多共生能量支撐動力中,創意農業的人才支撐動力即是創意農業發展的前提,又是創意農業及其利益相關者進行共生協作、共同創造共生系統的社會綜合價值的基礎保障。

但是,人才作為創意農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由于起步較晚,還相對缺乏,創意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不能夠適應創意農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從近10年的經驗來看,各國創意農業的發展無不得力于各國創意人才的教育與培養。

二、系統分析方法的提出及運用

系統分析模型源于19世紀80年代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概念的組合,形成于Peter Senge的《第五項修煉》,是美國當代杰出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創建的一種系統思考語言和系統分析工具,是系統思考的重要分析方法[6]。系統思考修煉是五項修煉中的主骨干。

系統分析思想提倡用整體的眼光看問題,在看到問題的現象時還要看到問題所在的整個系統來探究隱藏在它背后的系統結構運作的巨大力量。系統分析觀念認為:世界是由相互關聯的多層次的個體事物構成的整體。他們通過互動關聯行為結構決定著系統的行為。因此,通過揭示系統的結構而了解系統的行為,分析現實世界的各種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系統分析的核心原理是運用一定的圖形符號簡單明了地刻畫各個影響因素間的關系。這些因素之間形成的一個個環路,稱之為反饋環,這些反饋環又通過一定的因素和方式關聯在一起。在一個系統中,n個不同要素變量的閉合因果鏈序列:稱之為此系統中的反饋環。對于該反饋環中任一變量vi(t),若在給定的時間區間內的任意時刻,vi(t)量相對增加,且由它開始經過一個反饋后導致vi(t)量相對再增加,則稱這個反饋環為在給定時間區間內的正反饋環;相對減少則稱之為負反饋環。

正反饋環、負反饋環、時間延遲是構成系統分析的三個基本要素。其中正反饋環是指加速成長或加速衰退的閉合環路,負反饋環是指具有調節作用的閉合環路,它具有目標導向和穩定的作用。延遲是指會干擾影響的過程,而使得行動的結果以漸進的方式產生。

筆者應用系統分析工具,在分析影響中國創意農業人才支撐動力的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構建了創意農業人才支撐動力系統分析模型,通過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系統策略,進而提出提升中國創意農業人才支撐動力的對策。

三、中國創意農業發展人才支撐動力的策略系統分析

筆者運用系統策略分析方法,確定培養和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關鍵因素——中國創意農業人才水平及其內部管理能力“成長與投資不足”的策略系統分析,如圖2所示,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

圖3 中國創意農業人才水平及其內部管理能力“成長與投資不足”的策略系統分析

在圖3中,我們看到,上半部分“成長上限”基模,由一個正反饋環和負反饋環構成,下半部分為“投資不足”負反饋環。在正反饋環中,創意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會影響創意農業的發展規模,創意農業的社會及經濟效益越大越會促進創意農業的持續發展,而創意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其創造的社會及經濟效益的實現程度越高,又會不斷擴大創意農業的發展規模,如此循環發展構成了一個“正反饋環”;但是這個正反饋環也不是無限擴大,當創意農業的發展規模逐步達到后,創意農業的創意人才水平及其內部管理能力的問題就會凸顯出來,這里會存在負因果鏈:創意農業創意人才水平及其內部管理能力滿足程度 加強人才培養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認識程度。這個負因果鏈的含義是:如果當創意農業人才水平及管理能力不能滿足創意農業人才動力支撐的要求時,才認識到增強人才投資的重要性,才著手投資,而從人才投資到產出會存在延遲時間,所以創意農業會面臨因創意人才投資不及時而使創意農業人才動力支撐進入新的困境[8]。

盡管中國創意農業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管理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創意農業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010—2011年中國創意農業投資價值研究報告》就明確指出,我國創意農業產業不僅是高端資金管理人才稀少,甚至就連中低端資金管理人才也十分緊缺,人才已成為制約中國創意農業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9]。為解決中國創意農業人才水平及其內部管理能力“成長與投資不足”的系統分析策略,培養大批優秀創意農業人才發展已迫在眉睫。如果創意農業發現某項投資確實有成長的潛能,應該在各項支撐條件到位之前就制定好創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并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如果該項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已經開始緩解,此時不能再努力推動正反饋環,應致力于培養和吸引人才、提高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水平并減緩成長的速度。

對于創意農業資金管理人才問題的具體措施應該是加大力度吸引和培養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建立多層次開發體系,切實提高創意農業的人才培養和開發管理水平,提高創意農業人才的支撐能力。第一,制定并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有經驗的創意農業管理人才,包括選拔、使用、管理人才的政策;第二,建立創意農業人才多元培訓機制,建立勞動、教育、農業、農村經合組織等多元培訓機制,采取定向、委培、實習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多層次的創意農業管理人才。還可通過高校和創意農業建立產學研平臺進行橫向孵化,推廣“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對創意農業人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以及經營管理人才進行系統的培養。

[1] 周勝芳.國外政府扶持創意農業發展的經驗及啟示[J].農業展望,2010,(9).

[2] 厲無畏,顧麗英.創意產業價值創造機制與產業組織模式[J].學術月刊,2007,(8).

[3] 章繼剛.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J].農村建設,2008,(3).

[4] 秦向陽,王愛玲.創意農業的概念、特征及類型[J].中國農學通報,2007,(10).

[5] 張俊.創意農業發展模式研究:初始條件與動力支撐.技術經濟,2009,(6).

[6] 賈仁安,丁榮華.系統動力學——反饋動態性復雜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章繼剛.2009-2010年中國創意農業投資價值研究報告[J].經理日報,2009-12-24.

[8] 劉捷萍.基于系統基模的中國創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1,(1).

[9] 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9)[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F303.2

A

1008-7427(2012)08-0072-02

2012-05-26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內生性增長與廣東創意農業發展動力支撐體系研究,項目編號GD10CGL18。

作者關冬梅系廣東省科技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劉捷萍系武漢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共生動力人才
人才云
學習動力不足如何自給自足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