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類型及其實現機制

2012-11-01 09:08
理論導刊 2012年2期
關鍵詞:場館教育資源科普

孫 瑩

(長安大學,西安 710054)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類型及其實現機制

孫 瑩

(長安大學,西安 710054)

教育功能是科普場館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國科普場館教育尚處于一種粗放式的發展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教育功能的發揮有限。立足現實,要注重整合、利用有形的和無形的教育資源,使科普場館教育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最終在科普場館中建立一個完善的、多層次的、具有互動性的教育體系,從而充分發揮科普場館在社會文化教育事業中的重要職能。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實現機制

教育功能是科普場館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隨著創新型國家和學習型社會的發展,當今,僅靠正規學校教育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社會及個人對于提高科學素質的需求。國家教育部門也在積極探索和倡導素質教育。而科學技術普及是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是人們獲得科技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1]科技館的教育有別于傳統、正規的學校教育,它強調開放式、主動式、啟發式的教育和學習方式,有意識地培養觀眾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科技館應是素質教育的極好場所。[2]科普場館作為非正規教育職能的社會教育機構,應發揮教育內容、方式多樣化的特點,滿足不同層次公眾學習、了解科技的需求,成為其接受終身教育的場所。

一、國內外科普場館教育功能開發的現狀

建成于1937年的巴黎發現宮與1969年建成開放的舊金山探索館將世界科普場館的發展從注重展覽展示推向以教育為目的的發展階段,讓·佩蘭和弗蘭克·奧本海默兩位實驗物理學家從此開創了科普場館教育的新篇章。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國外科普場館教育理論與實踐都得到長足發展,對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開發也越來越充分和多元化。

在教育功能的開發過程中,國外科普場館緊緊抓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資源等決定教育功能發揮的關鍵要素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挖掘:在科普場館教育者方面,不僅僅局限于本館的工作人員,還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將社會志愿者、科學家、學校教師等對科學教育有興趣的人群納入其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教育作用,拓寬了教育的思路和視野;在科普場館受教育者的開發上,更是以滿足社會和公眾現實需求為宗旨,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知識結構、教育背景、職業背景的人群開發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他們不再僅僅將教育對象集中在青少年身上,而是通過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來開發并實現不同的教育功能。如:針對大學生和研究生設立研究和實習基地,鼓勵實踐、探索和創新;針對教師設立培訓項目,幫助青年教師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技巧;針對社區居民關注的環境氣候變化、納米技術、轉基因工程等科學熱點問題組織討論,幫助公眾理解科學;在教育資源的開發上,不僅注重與學校教育的結合,還通過與社區、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的合作,來拓寬科普場館教育的途徑和渠道,使得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發揮得更加充分。目前,國外科普場館不僅是公眾學習科學知識、實現自我終身教育的場所,更是公眾參與社會討論和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平臺。

我國科普場館建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歷經30多年的發展,科普場館已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規模最大、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科技類博物館。特別是2000年以來,全國新建科技館60余個,展覽總規模比十年前增加了10倍以上,而且還不斷有新場館陸續立項。此外,越來越多的科普場館也正在加緊改擴建。然而,在科普場館數量和規模迅速增加的同時,科普場館的教育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科普場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是:對科普場館教育對象了解不夠,展覽設計和教育活動不分對象,只注重對青少年的教育,忽視了成年人、老年人終身教育的需求;過于關注展品展覽的開發,忽略了配套教育活動在科普場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過于強調科學知識的傳播,而忽視了展品背后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的培養;對社會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不足,僅依靠科普場館內部的力量,未能發揮科學家、行業專家、媒體在科普場館教育中的作用等。這些問題導致科普場館教育水平不高、教育功能開發不足,并成為當前阻礙我國科普場館事業發展的瓶頸。

可喜的是,業界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針對當前存在的對科普場館教育功能認識不足、內涵界定不清以及實現教育功能的途徑過于單一等情況,提出我國科普場館事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大的突破,即要實現由“重展輕教”向“展、教并重”、由單純依賴展覽向多種科普教育方式的轉變。

二、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概念和類型

(一)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界定

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是隨人類社會的產生、發展而產生、發展起來的。隨著科技發展、文化提升以及人類的進步,教育現象也發生了一系列的進化,從制度化教育演變出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3]科普場館從屬于非正規教育機構,是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為主要目的,以互動、參與、體驗為核心特征的公眾接受終身教育和參與科技、文化活動的社會公共場所??破請鲳^教育是科普場館利用自身展覽資源優勢,結合社會相關資源,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公眾傳遞信息,期望以此激發公眾對科學的興趣,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社會活動。

科普場館作為一種社會公益性科普教育實體,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職能,是社會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4]這就決定了科普場館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也是一個復雜開放的系統??破請鲳^教育功能在系統內部表現為科普場館教育對個體的影響和作用,在整個社會系統中表現為科普場館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所以,科普場館教育功能是科普場館教育活動或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是科普場館教育在增進公眾的科學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以及形成或改變人們科學思想意識等方面的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破請鲳^教育功能是科普場館的諸多功能之一,與科普場館所發揮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相互補充,共同構成科普場館的功能。

(二)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類型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從作用對象看,可以分為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科普場館工作者、科普場館資源、觀眾等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科普場館教育的內部結構,它決定了科普場館教育的個體功能,也稱為科普場館教育的本體功能或者是科普場館教育的固有功能??破請鲳^在宏觀上作為社會結構的子系統,與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其他系統共同構成完整的社會結構??破請鲳^教育作為社會結構的子系統,通過對個體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的發展,這構成了科普場館教育的社會功能??破請鲳^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科普場館教育本體功能在社會結構上的衍生,是科普場館教育的派生功能。

從作用方向看,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分為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科普場館在公眾的科學知識、技能、身心體健康以及形成或改變人們科學思想意識等方面的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作用。負向功能則是其產生的消極影響和作用??破請鲳^的正向教育功能和負向教育功能在任何時期、任何社會都存在,只不過比重不同,主要以正向功能為主。

從作用的呈現形式看,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可分為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顯性教育功能是依照科普場館教育的目的,科普場館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符合的結果。如增進公眾的科學知識、激發科學興趣、提高科學素養,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等。隱性教育功能是伴隨顯性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的功能,如科普場館教育對傳統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和削弱等。

三、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形成機制

在對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進行靜態分析、明確了“教育功能有哪些”之后,對于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發生機制還需要從動態的角度去揭示其在社會整體活動系統中的規律性變化和運行狀態。對此,可以從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結構和功能形成機制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科普場館教育的結構要素及其關系

1.科普場館的基本結構要素。認識科普場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認識其內部結構的基礎,也是認識功能的基礎。所以探討科普場館教育的結構要素,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研究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發生。

(1)科普場館教育者??破請鲳^教育者是科普場館教育過程中“教”的主體。人的因素是科普場館事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而科普場館教育者的專業素質則成為影響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發揮的重要方面??破請鲳^教育者是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以及社會文明的傳播者;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對教育活動的展開起主導作用;是觀眾在場館學習發展的指導者;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學習者。他們將科技信息傳達到觀眾中間,幫助他們了解相關事物的性質和特點,實現服務和教育的基本功能。(2)科普場館受教育者??破請鲳^觀眾是科普場館教育過程中“學”的主體,是科普場館教育內容的接受者。雖然并非所有觀眾都是為了學習知識、求知受教而到此參觀,但無可爭議,在科普場館參觀過程中觀眾都會不知不覺接受新的信息。因此,根據觀眾教育內容接受的態度,我們可以把觀眾分為主動學習者和被動學習者。前者會積極尋求信息,主動接受教育內容,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望,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主觀能動性等;后者只是被動接受教育內容,求知欲望弱,但也是事實上的教育內容或信息的接受者。(3)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破請鲳^教育資源作為科普場館教育的客體,是科普場館教育功能所依賴的對象,是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實現的基礎,正如學校教育中教育材料或教科書所起的作用一樣,科普場館教育資源就是科普場館教育的內容,包括科普場館中的內容資源(如知識內容的呈現、說明牌、講解詞等)、硬件資源(如展品展項、物質環境、科普大篷車等)以及如何利用內容資源形成的方法、案例資源等??破請鲳^教育資源是伴隨觀眾需求的產生而產生,其核心是具有吸引科普場館觀眾的屬性??破請鲳^教育資源是否具有吸引力是由資源本身是否具有教育價值決定的,不同類型的科普場館資源具有的教育價值各不相同,資源的教育功能也各不相同。

2.科普場館教育的結構要素間關系分析??破請鲳^教育的結構是由科普場館教育者、科普場館觀眾和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等三要素組成,研究科普場館教育的結構要素間的關系也就是研究這三要素之間的互為依賴、互為條件的復雜關系。

(1)相互依存??破請鲳^的教育作為一個結構系統,它是由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科普場館教育者和科普場館觀眾等要素組成彼此關聯的整合系統,各要素的相互依存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前提。三大要素的相互依存既反映了科普場館教育的整體性,也構成了系統的運行機制??破請鲳^教育資源作為科普場館教育的內容,只能相對于科普場館觀眾而存在;具有吸引力價值的教育資源才有觸發觀眾的學習動機,才有可能成為科普場館的教育內容??破請鲳^教育者是科普場館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通過對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的開發整合、策劃實施教育活動來吸引觀眾,使得觀眾通過教育活動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由此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使科普場館教育者和科普場館觀眾相互影響。所以,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開發是多個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結果,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使得科普場館的教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2)相互制約。上述要素間的結構關系又構成了制約教育質量的因素系統,其中任何一個結構要素的變化,都將影響各要素間的關系狀態和系統的整體功能??破請鲳^教育資源的開發需要滿足科普場館觀眾的利益需求;科普場館教育者是在了解科普場館觀眾需求的基礎上,利用科普場館的教育資源來開展教育活動,以滿足科普場館觀眾獲得信息和服務的需求??破請鲳^觀眾能否在科普場館教育過程中獲得正向的積極的教育,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的開發水平、科普場館教育活動質量和科普場館觀眾的素質等因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破請鲳^觀眾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及對科普場館的態度也影響到科普場館教育的效果,因此還需要科普場館管理部門做適當的引導教育。

(二)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形成機制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形成發生在科普場館活動過程中,它的起點來自于社會和個人發展的愿望和需求。社會和個人對科普場館教育如何為自己服務,都有不同的功能期待。功能期待只有通過科普場館的教育行動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功能,功能行動的發生受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的開發水平、科普場館觀眾和科普場館教育者等因素的影響。功能行動發生的結果是科普場館教育結果的出現。本文試從外部機制和內部機制兩方面分析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形成過程。(參見圖1)

圖1 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形成機制圖

1.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形成的外部機制。

(1)經濟發展的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閑暇時間更多,從而為參觀科普場館提供金錢和時間的保證;另一方面各地科普場館的興建為公眾提供了各種教育服務條件。在科普場館發展的最初階段強調促進國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在科普場館發展中期階段注重加強交流;在科普場館的全面發展時期,政府和公眾會要求它對社會與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做出貢獻。(2)政治需要??破請鲳^是在政府特定的組織目標和方針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它必須服務于政府的需要和政治發展的需要,完成其特定的功能。隨著科普場館事業的不斷發展,科普場館功能不斷完善,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凸顯,但科普場館仍擔負著為國家政治服務的功能,主要在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破請鲳^具有兩個文明的屬性,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結合體。一是通過科普場館事業的發展,開展科普場館單位創優活動,提高“窗口”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文明水準,帶動全社會文明水平的提高;二是公眾在科普場館中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科技知識、提高科學素養,而且可以實現人類文明的傳播、交流與融合。(3)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茖W技術的進步是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實現的重要因素。首先,現代交通技術的進步如航空、高速鐵路等使得公眾出行更加便捷,為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極大刺激公眾對科普場館的需求,使科普場館大眾化,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同時,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推動了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發展,各種高科技在科普場館的運用,增加了科普場館對觀眾的吸引力,使他們能接受到更直觀更深刻的信息,增強了人們對高科技的體驗效果。(4)社會教育的發展。社會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它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補充,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社會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社會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形式多種多樣,既有適合青少年進行校外活動的青少年宮、兒童影劇院,也有適合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機構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劇院、公園等。而在教育對象上,科技館面向的是全體公眾。它通過組織社會力量尤其是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專家,舉辦科普展覽及相關活動,創造公眾主動參與的條件,培養公眾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滿足公眾學習科學技術的需要,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參與技術進步的意識,增強公眾求知、探索和創造的能力,為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5]因而科普場館教育能夠實現非正規教育的目的,發揮社會教育的功能,與整個社會教育發展方向一致。

2.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形成的內部機制??破請鲳^教育功能的實現除了經濟、政治、科技、社會教育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之外,還有其內在機制的作用。

(1)需要與動機??破請鲳^教育行為之所以產生,根源在于觀眾或潛在觀眾對高質量生活和高層次需要的追求。人們是為了自身的發展需要前去科普場館,這就為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的發生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因此,個體的需要是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發生的內在機制之一。當人們有了對科普場館的需要之后,在誘因的影響下,就會產生科普場館動機??破請鲳^動機是引發觀眾前去科普場館的重要動力,是科普場館教育功能實現的前提,只有科普場館觀眾產生了科普場館動機,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才有可能實現。(2)態度??破請鲳^行為的產生,取決于人們對科普場館的態度。人們對科普場館的態度一旦形成,將直接導致科普場館行為。參觀科普場館是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是有益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因而贊成或喜歡科普場館教育活動;也有人認為,科普場館是花錢的活動,浪費時間和精力,自己不喜歡不贊成,也不同意別人參加。對科普場館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構成了人們的科普場館態度??破請鲳^態度決定觀眾的行為,積極的科普場館態度是誘發觀眾產生科普場館動機和行為的主要因素。而科普場館態度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科普場館態度的穩定是相對的,而變化是絕對的。因此,要想實現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必須改變觀眾對科普場館的態度。(3)選擇??破請鲳^教育活動借助多種媒介和各種形式將信息不斷地傳遞給觀眾,當然,并非在教育過程中,科普場館教育系統傳遞什么,個體就接受什么,其間必須經過個體的選擇。因此,個體總是面臨不同的選擇,沒有個體對信息的選擇,科普場館的教育功能也不可能發生。Jan Packer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學習的樂趣取決于自主選擇的程度。[6]首先,人們會對科普場館的教育內容進行選擇。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正確的、積極的社會教育內容以及能夠滿足自己興趣和發展需求的內容,而對不符合自己認知結構和精神需求的信息則加以拒絕和摒棄。Jan Packer還發現“為樂趣而學(learning for fun)”的觀眾會更深刻地卷入學習體驗,更看重和享受學習過程本身。[6]其次,人們會對科普場館教育的形式進行選擇。在科普場館參觀過程中,一般來說,觀眾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能直接參與體驗的教育活動形式。(4)功能實現??破請鲳^教育功能的實現牽涉的因素很多,包括科普場館教育資源的開發力度、科普場館教育者的能力水平、觀眾的認知結構,以及科普場館環境等等。首先,科普場館教育資源是教育功能實現的基本載體,是教育功能實現的決定因素。如若展覽、教育活動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那么其功能則難以實現。其次,科普場館教育者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科普場館、展品展項、觀眾之間的聯結劑及催化劑,可以聯結“觀眾與科普場館”、“觀眾與展品”、“觀眾與觀眾”之間的關系,并促使其產生互動。因此科普場館教育者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響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發揮的重要因素。再次,觀眾的認知水平也影響著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實現。有意義的學習是通過新信息與觀眾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Leinhardt與Knutson研究發現,作為觀眾先前經驗中最突出的成分,先前知識和動機與學習結果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對學習結果有一定的正向預測作用。[7]Falk等人在后來的研究中也發現了先前知識和動機對場館學習效果的預測作用。[8]另外,科普場館環境是科普場館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只有在科普場館環境安全、優美、適宜的條件下,觀眾才能有良好的心情去獲取科普場館體驗,獲得信息;[9]只有在團隊關系融洽、和睦的環境下,觀眾才有心情去科普場館;只有在觀眾持歡迎態度的社會文化環境下,科普場館教育功能的效果才能充分得到實現。

[1]徐新.素質教育與科普場館的關系[J].科技信息,2008,(2).

[2]王榕軍.淺談科技館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海峽科學,2009,(11).

[3]陳伯成.芻議科技館與科技教育[J].科技與社會,2009,(1).

[4]張瑤.提升科普場館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1(4).

[5]白宗新,陳競蓉.科技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科技論壇,2005,15(3).

[6]Packer,J.Learning for Fun: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Leisure Experiences[J].Curator,2006,(3).

[7]Leinhardt,G.& Knutson.K.Listening in on museum conversations[M].Walnut Creek:Alta Mira Press,2004.

[8]Falk,J.H.,& Storksdieck,M.Using the contextual model of learning to understand visitor learning from a science center exhibition[J].Science Education,2005,(5).

[9]Philip Bell.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

G269.26

A

1002-7408(2012)02-0099-04

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項目(11XO91)。

孫瑩(1977-),女,陜西三原人,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教育、區域旅游經濟。

[責任編輯:宇 輝]

猜你喜歡
場館教育資源科普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冬奧之約,場館先行
科普達人養成記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自主學習視角下的開放教育資源文獻綜述(上)
微科普
“五老”是金錢買不到的優質教育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