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翻番”目標為什么能夠實現

2012-11-21 08:08
人民論壇 2012年33期
關鍵詞:人均收入生產總值城鄉居民

十八大后會出現投資打頭的經濟增長現象,但本輪投資周期中投資結構會發生變化,由政府導向的投資將更多地投向民生事業、生態建設、城鎮化和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十八大報告中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人民論壇記者: 您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有哪些關于經濟發展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

馬曉河:十八大報告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根據世情、國情、黨情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就經濟發展及其相關方面,報告提出了“五位一體”、 “八個必須”、“三個自信”、“四化同步”。同時,還提出“美麗中國”,“推進三個發展”,即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未來發展目標上,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指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兩個翻番”,即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八大后中國經濟發展走勢

人民論壇記者:針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您如何看待這一戰略目標?新指標的提出意味著什么?

馬曉河: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戰略目標,是與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標一脈相承的。十六大強調的是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增長,十七大強調的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十八大既考慮了經濟總量目標,也考慮人均收入目標,將經濟總量增長最終落實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方面,這更好地體現了科學發展的思想。

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1年我國GDP總量折合美元已達72982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從人均GDP看,已經從下中等收入國家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下一步,我國將從上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

十八大提出的經濟發展總量目標和人均收入增長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首先從2000年到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7倍,年均增長10.5%,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了1.52倍和0.97倍,年均分別增長9.66%和7.04%。而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只需要比2010年增長一倍,年均增長7.2%就可實現目標。雖然,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目標比過去10年年均增長速度快了0.16個百分點,但今后隨著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國家加大對農村地區財政支持力度,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會繼續延續近幾年加快增長勢頭的。

其次,我國有條件實現“兩個翻番”的目標。從需求角度分析,今后10年我國內生增長動力將大大加強,這將有利于拉動增長。隨著人口的不斷轉移集聚、國民收入結構調整和消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消費購買能力將會有所增加。同時,重視民生建設和加快推進城鎮化,還會從投資方面促進經濟進一步增長。未來10年,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小城市(鎮)的設施建設等,都需要大量投資,這些投資當然會有力地拉動經濟增長。從供給方面看,我國經濟增長仍有巨大潛力。今年下半年,國家頒布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支持七大戰略性產業快速發展,這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此外,近幾年,國家先后頒布了多項區域專項發展規劃,從政策上扶持區域均衡發展,這也有利于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

人民論壇記者: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呈現出向好的發展態勢。而《華爾街日報》預測我國2013-2016年增長率將降至6.6%。您對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走勢如何判斷?

馬曉河:目前我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個短周期波動,從需求和供給多重因素分析,在本周期內中國經濟下行已經到了谷底,第4季度和明年經濟增長將出現趨勢性回升。從長周期看,結合先行工業化國家的經驗判斷,今后10年我國經濟增長將處于周期性下行階段。這種下行受以下因素作用:

一是我國經濟已經實現了連續33年的高增長,33年里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9%,今后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不可能繼續保持這么高的水平。二是國際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形成嚴峻挑戰。一方面,美歐等發達國家政府在不斷壓縮公共支出,家庭在去杠桿化條件下私人消費率也在降低,由此導致我國的外部需求疲軟;另一方面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向中國學習,大辦產業園區,以廉價要素優勢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然后向發達國家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在世界勞動密集型市場上對我國形成了供給替代。三是國內勞動、土地、能源、原材料、水資源等要素成本不斷提高,人民幣不斷升值等,將持續擠壓我國的產業利潤空間,這將迫使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得不退出國內生產領域。由此,我的判斷是,“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年平均速度要低于“十一五”,“十三五”平均增長速度可能也會低于“十二五”。

破除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人民論壇記者:十八大報告多處提到要破除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您看來,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哪些?隨著政府換屆,是否會開啟新一輪的投資周期?這種投資激增現象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何種影響?

馬曉河:我認為,過去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積累了不少“紅利”,我們利用這些紅利推進中國經濟成功地由低收入國家跨進下中收入國家,進而又從下中等收入邁向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近年來,由改革帶來的紅利在明顯減少,而經濟社會結構變遷積累的矛盾在增加。這些矛盾反映在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生態環境等方面。因此,影響和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是多方面的、系統的。

在經濟領域,政府調控經濟邊界與市場自主運行的關系處理問題,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問題,還有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土地市場、勞動力市場改革等;在社會領域,如何改革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實現城鄉居民自由遷徙,并建立一個以城鎮人口為主體的市民社會;另外我們怎樣才能打通和拓寬低收入人群改變身份的上升通道,構建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的橄欖型社會。在政治領域,干部考核機制如何調整,用人體制怎樣才能更加公平透明,公共權力如何進行限制和監督,黨內民主如何推進,并帶動社會民主化等,所有這些都與科學發展緊密相連。

隨著政府換屆,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投資周期。因為在現有體制沒有大的改革條件下,各級地方政府的新一屆班子也會和上一屆領導班子一樣,急于干出點政績來,建立園區、招商引資的現象必然會發生。不過,我認為十八大后投資快速增長可能會較以往幾次更加理性。因為決策者的環保意識、民生意識比過去明顯增強了,他們可能會拒絕發展“兩高一低產業”,會將較多的投資引向民生事業、生態建設領域。同時,當下干部素質高,大多干部已經認識到發展經濟的路徑是多途徑的。因此,我預測本輪投資周期中,各地用于城鎮化方面的投資也會明顯增加。十八大后會出現投資打頭的經濟增長現象,但本輪投資周期中投資結構會發生變化,由政府導向的投資將更多地投向民生事業、生態建設、城鎮化和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本輪投資增長周期首先有利于改變經濟增長曲線,將我國不斷下行的經濟增長帶出谷底;其次,有利于改善以往的投資結構,把民生事業、生態建設、城鎮化和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等“短板”補齊,為下一步科學發展創造條件。

(采訪整理:人民論壇記者 劉廣為)

責編/艾蕓馬靜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人均收入生產總值城鄉居民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國家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協整分析
河南金融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協整分析
韓明年人均收入有望破三萬美元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城鄉居民醫療費用的相關性與回歸分析
研究生全面收費背景下應屆生考研的可行性分析
出口產品質量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