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的若干問題研究

2012-12-14 04:06李盛澤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金融資產商業銀行居民

【摘 要】 個人理財產品是隨著我國金融業務不斷發展和我國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而發展的。本文首先對我國我國理財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進行了對策思考。

【關鍵詞】 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理財

我國經過20年的市場經濟發展,步入了經濟發展的高速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得以改善,表現為非公有經濟占我國經濟成分比重越來越高,居民的貨幣收入持續增長,個人收入分配割據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變化,個人財務不斷累計,并且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也不斷的增加并呈現了多樣化的發展需求。為了使個人財產有效的保值增值,人們已經開始不滿足于商業銀行的儲蓄產品,而將視野投入到新的投資渠道上去,這就客觀上激發了金融系統個人金融產品的開發,使得中國的個人理財業務迅速得到成長?;诖?,本文對國內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進行了系統的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1.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發展狀況分析

1.1個人財富的迅速增長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GDP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居民家庭所積累的財富也高速增長。據統計數字顯示,到2011年底,金融機構居民存款余額達到35.2萬億元,從2002年到2010期間,我國城鄉居民戶均家庭金融資產增長速度高達25. 5%,戶均家庭金融資產達37. 89萬元,而更多的高收入階層的個人金融資產更多。目前,民間金融資本已經超過39萬億元,但大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值服務,正是因為家庭金融資產的迅速增長,加之廣大居民對個人理財知識的匱乏,為專業理財服務提供了可能,進而可以對其進行資產不斷保值增值。

1.2金融創新導致金融產品日趨豐富

隨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金融市場已經逐步對全球開放,這個也為金融產品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現在居民對金融產品的選擇性增大,商業銀行迫于競爭對金融產品創新的內部要求越來越明顯,進而使基金、保險、信托、衍生金融工具等進入居民的個人理財范圍。但由于居民金融知識有限,對金融產品認識不充分,這就需要商業銀行加強金融產品的宣傳和服務,提高居民對金融產品選擇的客觀性,進而提高居民選擇金融產品的熱情,使商業銀行和居民個人在金融產品服務中實現“雙贏”。

1.3金融改革和開放使金融風險不斷加大

2012年6月9日,我國開始實行商業銀行利率的浮動機制,規定各商業銀行可以在國家規定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到位、利率、匯率波動將趨于頻繁,金融市場將更加具有風險性,金融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將逐步函蓋到存款、貸款、債券等各種金融工具。這就需要商業銀行加強對居民金融資產風險管理的指導,合理創新金融產品,從而有效防范各類金融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實現其理財目標。

2. 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的思考

2.1加大力度創新個人理財產品品種

理財產品的豐富是開展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通過擴展理財服務,可以增加新的金融產品,滿足居民個人的需要。商業銀行可以拓展業務服務,通過橫向開展基金業務,延長金融系統的產品鏈條,使商業銀行在提供基本商業銀行產品的同時提供一些新的金融服務。目前,我國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成立了基金公司,比如中銀中國、中銀貨幣、中銀增長三支基金分別是工商商業銀行、中國商業銀行發起成立,成立以來,依托商業銀行豐富的金融知識,取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商業銀行在拓展金融產品服務的同時,要充分學習國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并和我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以及我國居民個人現狀,來開展金融產品服務,比如我國居民目前對保險意識增強,商業銀行可以和保險公司合作,圍繞資產長期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將資產和業績掛鉤,開發設計復合型的理財產品。相應地,此類產品收益的影響因素將變得更多,既有掛鉤資產或事件的變化情況以及表現最好或表現最差資產的變化情況,因此,這些金融產品的風險更大,風險收益率也高,也能更加滿足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

2.2加強個人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

目前,隨著個人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衍生產品風險不斷加大,商業銀行應該充分估計這種風險的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增加,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來進行風險處置,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例如,進行充分的預測來計算個人金融產品的風險價值以及可能取得的投資收益率,并充分利用對沖手段來實現風險的轉移和規避。同時要加強個人金融產品的靈活性,如果預測風險投資收益較低時,可以通過合同中的終止條款設置,來減少商業銀行和個人的投資損失。其次,在金融產品創新過程中,要建立健全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機制,要通過建立內部監控系統來控制整個金融衍生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再次,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規范個人金融產品研發程序,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在開發設計環節,制定新產品開發設計的管理來完善對金融衍生產品控制的風險管理體系及內部管理制度。

2.3重視財務信息的收集和財務比率的使用

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最為廣泛使用的方法就是財務比率分析,財務比率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企業在管理、市場營銷、生產、研究和發展等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而在目前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業務中,由于專業理財人員的缺乏和廣大客戶對理財規劃業務認同感不足,各商業銀行、基金公司的工作重點更多的放在了客戶當前富余資產的保值與增值,而對客戶本身的財務健康狀況的分析僅作為參考指標或根本不進行。伴隨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身金融資產的分配和家庭財務狀況的整體情況。為此,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產品業務應更多的從客戶利益出發,以詳細、認真的記錄客戶的財務信息基本情況并對各項財務比率進行系統分析為基礎,實事求是的幫助客戶配置金融資產。

2.4加強復合型理財從業人員隊伍建設

要促進商業銀行個人金融產品市場的拓展,就要提高相關專業人員的素質。目前,我國已經成立了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也設立了理財規劃師資格培訓與認證制度,但只是憑培訓還難以培訓出高素質的人才,更缺乏既懂實戰又精通專業知識的人才。所以,商業銀行業需要引進一批熟悉理財規劃和外匯、的高、精、尖專門人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客戶經理主要是由業務尖子選拔上來的業務熟練人員和定向選擇的金融理論基本功較好的年輕員工。熟練員工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較欠缺,年輕員工的理論知識較完備,但缺乏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因此,商業銀行應加強復合型理財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精心挑選專業的理財培訓機構,長期地、系統地進行綜合性的培訓,同時與證券、保險等行業系統建立橫向聯合培訓機制,以不斷提高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5完善理財市場的監管機制

一方面,加強對于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和應急處理機制,確保其良好的可操作性。定期檢查是否存在特意強調收益率、對風險提示不夠等行為。另一方面,注重國家監管、行業自律和內部監管相結合,加強對理財業務違規行為進行懲罰的力度,使理財機構和人員認識到違規的巨大代價。針對我國目前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體制,國家監管側重于頒布相關的法規來引導和規范個人理財業的發展,監管機構建立了統一的標準進行監管,充分發揮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運作,提高監管效率。

參考文獻:

[1] 姜曉兵,羅劍.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前景與策略分析[J].財政與金融,2011(9).

[2] 閆濤,劉靜芳.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分析[J].經濟師,2008(2).

[3] 楊金敏. 我國個人理財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 經濟論壇, 2009(12).

作者簡介:李盛澤(1991) 男,漢族,河南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 09級金融二班。

(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 09級金融二班)

猜你喜歡
金融資產商業銀行居民
石器時代的居民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論金融資產轉移的相關問題探析
國家金融體系差異與海外金融資產投資組合選擇
你睡得香嗎?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幾點思考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