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初中數學的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2012-12-14 04:06陳紅蓮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傳授研究性評價

陳紅蓮

【摘 要】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學習正逐漸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和熱點,是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變化在教育教學上的體現,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它體現了現代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的解放。

【關鍵詞】 新課程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學習方式師生關系評價

1.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

在應試教育階段,教師通過系統的傳授,讓學生盡力接受人類已經有的知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體現教師滿堂課的問、講、分析,教師期望通過個體多講、多問、多分析,讓學生迅速形成解題的經驗。在教學評價中,利用考試單一的評價體制把學生的分數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劃上了等號。在這種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不得不注重知識傳授的“質量”,為了努力保障這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質量”,教師只能通過灌輸,把學生帶入枯燥乏味的題海戰術中去。這種教學方法過于強調被動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過程,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前倡導的研究性學習不僅僅是轉變學習方式,而且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展開創造空間?!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說明人的知識既有傳授的,又有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感悟而得到。過去,我們的教育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完全忽視和拋棄了不可傳授的知識。而研究性學習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完善人格,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學生只有實際親歷了認知的道路,才能獲得知識。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從直接面向簡單規則和知識結論轉向面向“復雜本身”,在豐富的、復雜的真實情境中體悟知識、生成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傾入自己的熱情、困惑、煩惱、欣喜等個人情感,用大量的附著知覺等隱性知識系統作支撐。在不確定的、復雜的情境中親自探究,在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喜悅,而不是傳統數學學習中直奔主題的簡單結論的記憶。表面看知識是簡單的、清晰的、可言傳的,但傳統教育、教學所言傳的所謂“焦點知識”,其實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識,失去了活力和生機的。今天,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走出旁觀者的地位。

2. 轉變教學方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由于“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教師成為了知識的權威,傳統的課堂教學始終圍繞“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開展灌輸式教育。教師是教材的“奴隸”,是教材、教參的“忠實的執行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課堂教學的“接受器”。單一的教學模式和風格,嚴重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和關系發生了變化,學生成為求知過程的探究者,主動的學習者,教師也不再是居高臨下的傳授者,而是作為課題研究的組織者、平等的參與者。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自主選題、自主研究。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失去了壟斷地位。同時學習的內容的開放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信息化的社會里,課本已不再是人類經驗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識的獲得可以通過學校以外的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多種途徑,獲得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樣化,教師也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和壟斷者。教師的地位由權威者向平等者,由傳授者向參與者等角色轉換。當然,長久的“權威者與傳授者”的思想還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真正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還需教師徹底放下架子。

3. 結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識特征,合理確定研究性學習內容

初中學生恰好處在人一生中的黃金時代——青少年時期的初期,這也是人生的特殊時期,心理發展的節奏很快,情緒波動起伏的落差很大。在應試教育的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升學壓力,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久而久之,會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動力,逐漸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同時由于生活是個體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經歷和閱歷所得的體驗是人生的寶貴財富,體驗塑造了人的性格,并進一步制約人的命運。豐富的生活體驗意味著一個人可能見多識廣,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課題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同時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也取得可貴的進步。因此研究性課題的確定至關重要,它不但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成功與否,更能確保研究性學習不流于形式,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的目的。雖然,數學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課題,但這并不完全適合于所有學生。適合學生“研究”的課題,不僅要使學生力所能及,符合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也就是說通過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真正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并將研究性學習中獲得的知識技能和問題解決的方法運用于數學學習,使之拓展和加深。

4. 變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保障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實施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學生一直處于評價的客體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強制性評價,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體現對學生評價的客觀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從而導致扼殺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提問,怎樣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怎樣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要通過學習使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結果是否正確,有多少社會價值,我們首先應給予積極肯定的形成性評價。評定的價值去向不僅應停留在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更應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所以,研究性學習的評價不能再演繹過去僵化的評價模式,要堅決反對通過考試等量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鑒定式評價。大力主張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充分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鑒賞。同時,教育的真正價值不僅體現于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的表現,更體現于學生在非學校情景中的表現,體現學生解決真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的能力。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應充分體現真實性、情景性,這有利于學生形成對現實生活的領悟能力、解釋能力和創造能力。

(作者單位:鞍山市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傳授研究性評價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學寫簡單的研究性報告
傳授技藝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干花手作達人親自傳授
明星傳授“顏控女”選車寶典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