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日本傳統文化

2012-12-14 04:06尹倩茜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歌舞伎和服茶道

尹倩茜

【摘 要】 日本是我國海天相望的近鄰,和我國有著兩千多年交往的歷史。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不論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人創造的兩河文明,恒河畔的印度人創造的佛教文明,還是源遠流長綿延至今的華夏文明,當然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文化現象很復雜,它一方面發展了自身的文化,與此同時又從其他國家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和精神成果來豐富自身的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化傳統。日本著名的漢學家內藤湖南曾說過:“日本民族未與中國文化接觸以前是一鍋豆漿,中國文化就像鹵水一樣,日本民族和中國文化一經接觸就成了豆腐?!睆倪@句話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是多么的深。日本的平安時代則是一個極端崇尚中國唐代文化的時代,特別是宮廷貴族,皆以通曉漢文典籍為榮。但日本不是“拿過來就用”,而是沉淀一下形成自己本國特有的文化。而且日本民族十分重視傳統文化,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對傳統民族文化、文物、藝術等進行了有計劃的發掘、保護與利用,較完整的保護了傳統民族文化藝術。

【關鍵詞】 傳統文化日本

1. 服飾

和服是日本傳統的民族服飾,以其高度的藝術性和獨特的款式聞名于世?!坝貌家环?,中穿一洞,頭貫其中,毋須量體裁衣?!薄段褐尽べ寥藗鳌?這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倭人的服裝,這便是和服的雛形了?,F在的和服衣領大而延至腰際,向左衽以布帶系之,衣袖寬并且較短,袖口處長約兩三尺,衣襟垂直腳背,腰間用布帶束之。男女和服的款式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于:女士和服色彩鮮明艷麗,通常有人物、動物、花卉、風景等圖案。而男式和服則一般是單色布料,腰間的束帶相對來說較短。

和服之所以能成為一種藝術,除了樣式和色彩鮮明的特征之外,不得不訝于和服的繁冗與細致。日本婦女穿和服時,背上都要纏上腰帶,用腰帶系身可以不讓和服松展,顯示出形體的美同時也是為了裝飾,使艷麗的和服更加多彩。而且腰帶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結,象征的意義也是不同的,表達著日本人的信仰和祈愿。據統計,日本帶的普通結法就有289種,最為有名的是“名古屋帶”。這種帶寬30厘米,長3.6米。和服除了帶、節的搭配外,還有一系列繁瑣的配件來陪襯,這些配件使和服的穿法變得很復雜,一般要經過12個步驟才能將全部的行頭披掛好。

和服的種類一般分為盛裝禮服、紋服(也稱帶家徽的禮服)、結婚禮服、喪服、訪問服等。按照日本的傳統習慣,每逢正月、插秧、中元節之時,人們都要置辦新裝。一般來說這種服裝不能做成長袖衣服,因節日不同這些服裝的名稱也是不同的。如正月裝、中元裝、祭祀裝、節日裝等。江戶時代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的時期,現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續了江戶時代的服裝特式,其后幾百年中再沒有較大的變動。直到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都是穿和服。明治維新之后上層社會的男士才開始流行西服。不過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愛,無論是在節日慶典、畢業典禮、婚禮、葬禮或是慶祝兒童的“七三五”等重大場合之上,隨處可見身著傳統和服的人們。

2. 歌舞伎

日本的歌舞伎和我國的國粹京劇有些類似。歌舞伎所表現的人物豪爽正直、古樸淳厚、動作優美動人,使人賞心悅目,具有獨特的日本民族風格。歌舞伎作為一門藝術最后完善可以說是在日本元祿時代。在歌舞伎發展為戲劇之前的100年里,它就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喜愛。相傳歌舞伎的創始人是出云地方一位名叫阿國的巫女。為了修繕某社殿,阿國組織了一個以女性為主的歌舞團。帶領歌舞團從出云來到京都,進行了募捐演出,表演轟動了京都。當時戰亂已經平息,日本人迎來了相對穩定的和平時期,這種令人耳目一新貼近平民生活的新潮藝術受到了狂熱的歡迎,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消遣。此后,歌舞伎的傳人們開始潛心研究技藝,通過表演故事的離奇情節來吸引觀眾。

歌舞伎可以分為4類。第1類為歷史劇,又稱時代狂言。這類戲主要是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第2類是竹本系,又稱義太夫狂言。這類戲的曲調為木偶戲大師竹本義太夫所作,因此得名。第3類是世話劇,這類劇是以江戶時代平民生活為題材的,還可以細分為形式性較強的時代世話和寫實性較強的生活世話。第4類為舞蹈劇,這類劇基本上是從能樂的舞蹈戲轉化而來的,既有有臺詞的也有無臺詞的。音樂分為“清元”“義太夫”“長歌”等。

歌舞伎使用的幕布必須按綠、茶、黑三色的順序染成。這三種顏色也是歌舞伎的代表色。歌舞伎演員的獨特化妝方式稱為“隈取”。通過勾畫臉譜觀眾可以大致了解劇中人物的好壞。

3. 茶道

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等把中國文化傳到日本后,日本人并不急于簡單的模仿,而是對其精細的加工和改造,最終把原來簡單明了的東西提升為“道”,增加了莊重神秘的因素。茶文化進入日本產生了“茶道”。

弘仁年間,日本的宮廷和高級僧侶中流行開了飲茶文化,這是日本第一個茶文化高峰,學術界稱之為“弘仁茶風”。此時日本飲茶從內容到形式完全照搬唐朝。真正將茶在日本普及開來并使飲茶形成風氣的是榮西,形成了以寺院為中心第二茶文化高峰。茶道的雛形和主要要素是在東山時期形成的。東山時期的茶文化是宗教式的書院茶,這是一種封閉、肅靜、簡潔的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形式和內容幾經劇變最終形成茶道。

“和、敬、清、寂”是茶道的“四規”?!昂汀奔础昂椭C”;敬,心靈單純主客間互敬;清和寂則指飲茶的環境和氛圍,需清靜典雅。這是貫穿在茶道儀式中的精神。茶道中用的茶是抹茶,采茶前兩周內不被陽光直射的新芽,經蒸茶、烘干、粉碎、干燥后再用石墨碾成粉末,成為抹茶。抹茶又分為濃茶與薄茶,濃茶是茶道中最鄭重的一項儀式。主人必須穿黑色帶白色紋飾的和服,茶道禮法前,客人觀賞茶道用具、主人請客人用茶點心。禮法進行期間主任和客人幾乎不進行對話。獻茶時,客人右手扶茶碗置于左手心,輕輕轉上兩圈將碗上花紋圖案對著獻茶人并將碗舉至額頭表示還禮,分三次喝完為一般禮儀。喝完后用食指和拇指輕擦碗邊,再將碗左旋兩次放回膝前,并說些吉利的話來贊美茶具的精美、環境的典雅以及感謝主人的款待。茶道能夠源遠流長,是因為它在繁亂的人世之外營造了一個清靜寧和的精神世界。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猜你喜歡
歌舞伎和服茶道
體驗茶道魅力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茶道人生
吳興國與猿之助——從京劇與歌舞伎的創新前沿看戲劇流派發展規律
傳承400年,歌舞伎依然叫座
論功法、行當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藝術的傳承
《茶道六百年》
和服是如何演變的
和服是如何演變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