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初探

2012-12-22 15:22趙占臣
理論導刊 2012年7期
關鍵詞:農民法律農業

趙占臣

(商丘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部,河南商丘476000)

引言

當代中國雖然已經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但仍然是一個有著7億多農民的比較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仍然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大問題。因此,在中國解決任何宏觀性問題都應當把農村和農民問題納入考察的范圍,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也不例外。

與人們對文化內涵的理解一樣,不同學者對法律文化內涵的解釋也各不相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夠被學界普遍認同的概念。如果從法律現象的發生、發展及運行過程來理解,法律文化是指,在人類的法律生活和歷史積累中,在與自然、社會、經濟、其它文化形式的廣泛聯系中,所形成的以法律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法律規范與制度、法律設施等為內容的文化現象和文化過程。法律文化可分為顯性和隱性兩大結構:顯性法律文化是指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法規、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等;隱性法律文化是指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等。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本應是一個整體,學者在研究法律文化時往往也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由于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國農村和城市的社會結構在現實上存在巨大的差異,即城鄉二元結構。這種城鄉二元結構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方面。正視差異、探索規律、縮小差別、消除隔閡、彌合縫隙、促進發展乃是政府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是特指在當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下,在城市和農村法律文化存在巨大反差的現實中,不斷完善農村和農業法律規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提升農民的法律意識、價值觀念和法律思想,進而促使農村社會的法律行為更加符合法治原則和精神的過程。我們研究農村法律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我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水平,積極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促進我國法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一、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的地位和意義

1.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觀念形態上反映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時又對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只有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都搞好,使它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才能實現。

法律文化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文化的現代化是現代法治社會的重要標志。農村法律文化建設是我國法律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農村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法律文化的現代化,也就沒有文化的現代化;沒有農村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在我國,現代化的法律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的內涵是一致的。因此,實現農村法律文化的現代化,即建設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農村市場經濟真正得到完善,農村經濟生活秩序正?;?,就離不開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這是因為:首先,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即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只有建立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協調的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才能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現有的農業經濟法律制度屬于顯型法律文化(制度性法律文化)的范疇,只有這種顯型法律文化內化為隱型法律文化,內化成一種法律意識和法律心理,才能真正得到自覺遵守,才能減少各種沖突,減少經濟成本和司法成本。第三,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維護和保障農村社會新的經濟秩序。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用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約束農村各類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保障弱勢群體和個體的經濟權益,從而保障良好的農村社會經濟秩序。

3.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加速農村向現代社會轉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實現現化化的關鍵在于農業比重的下降和農業從業人數的減少,即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鎮化并不僅限于各種硬件設施的改造。農村城鎮化的實現就其本質而言應該在于使農民具備適應城鎮生活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變革廣大農民傳統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造就具有現代法律文化理念的現代公民,推進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向現代社會轉型。

4.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民主政治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了以“鄉政村治”為基本特點的農村政治格局。但農村民主政治還很不完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造成農村民主政治相對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農村法律文化滯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對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鄉鎮干部和廣大農民對農村民主政治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水平,從而增強他們依法管理農村社會的自覺性。其次,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有利于培育和提升鄉鎮干部和廣大農民與民主相適應的思想、民情和道德,從而促進農村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當前我國農村法律文化滯后性的現實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自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法律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當前我國農村法律文化的發展水平還遠遠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先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1.從農村法律文化的顯性結構來看,法律缺位比較嚴重,農業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國農村制度性法律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發展,社會主義農業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制定和頒布了20多部農業與農村方面的法律,50多部農業行政法規,340多部部門規章,地方人大和政府還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規,內容涉及和涵蓋了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方面。但是,從農業立法來看,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農村法律體系薄弱。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立法,尚未形成種類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和協調統一的現代農業法律體系。[1]如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的立法還是空白;在結構調整和畜牧業調整方面現有的法律法規還很不系統;在保護農民權益方面(如保護農民打工、農民擇業權利和其他經濟權益)的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在農業投入品(如化肥、飼料、農藥、獸藥)質量規范方面,現有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新情況需要。

第二,部門利益傾向比較嚴重,有些法律、法規的內容不相銜接,法律體系內相互抵觸甚至沖突的現象時常發生。尤其是有的地方政府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中,過分強調和強化自身的職權和利益,使得一些社會無序狀態竟然有法律“依據”。這直接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例如,新農保與舊農保的銜接在法規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再如,有的縣市把發放60歲以上農民養老補貼和子女是否加入新農保掛鉤,這無疑會影響國家這些惠農政策的落實。

第三,義務性規范多而權利性規范少,權利義務不對稱,難以保障農民權益。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于經濟的落后,要提高社會生產力,必須首先發展工業,我們一直走的是高積累的路子,因而使農民承擔了更多的義務,對農民利益的保護遠遠不夠,以至于在立法上導致了農民的利益與義務失衡。例如,城鄉區別的公共福利政策;“一國兩民”的戶籍管理制度;城市中小學教育全部由國家投資,而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則以鄉鎮統籌的方式由農民自己解決;國家只負擔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而農民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等。

2.從法律文化的隱性結構來看,農村社會理念性的法律文化相對于制度性法律文化從整體上來講具有滯后性。我國農村理念性法律文化的滯后性主要表現在為:輕法、仇法、畏法心理根深蒂固;“人治”意識普遍存在;“無訟”思想仍被推崇;“法律工具主義”大行其道;程序正義被束之高閣,等等,所有這一切與現代法治的基本原則和價值目標是相悖的。造成農村理念性法律文化滯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傳統法律文化消極因素的影響。從起源看,華夏文明屬于農業文明,中國傳統文化從本質上說是農業文化。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這種宗法社會在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識上表現為禮治、德治和人治。這種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識與當代公民社會所倡導的法治是格格不入的。建國以后,我們雖然在農村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村法律文化建設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整體上看,傳統法律文化的糟粕還沒有從根本上肅清,其對農民的影響還極為深刻,對農村法律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第二,城鄉發展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式使農村法律文化發展與城市法律文化發展相脫節?!柏毟F和愚昧是實現民主和法治的障礙,因為民主和法治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標志?!盵2]現代法律文化是以公民社會為基礎的,是建立在市場經濟之上的,因為法治所崇尚的權利、平等、自由等觀念只有在市場經濟這種較高的經濟形態才可能呈現。

我國城鄉發展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式,使農村經濟遠遠落后于城市。這一現實極大地阻礙了農村法律文化建設的進程。首先,當農民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在較高的訴訟費用面前也不得不望而卻步。這種情況下,農民往往選擇用非法律渠道解決爭端,法律不僅不被作為首選方式,而且常常被邊緣化,于是進入排斥法律的不良循環之中。其次,落后的經濟狀況導致司法資源配置的不足也直接影響執法和司法的公平與效率。這是因為由于地區貧困,導致基層執法人員數量少、辦案經費不足、法律設施不健全等法律資源嚴重匱乏現象非常突出,不僅影響執法司法的公平與效率,而且嚴重損害了司法機關乃至法律的權威性。

第三,農村教育水平低下,嚴重影響了農村法律文化的持續發展。我們應該承認,對法律法規的理解以及法治思想的培養都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前提和基礎的。法律是一種精英知識,這種知識對于現代社會中的人來說充滿了理性與現代性。目前,我國農村的教育資源、教育設施還不健全,農民接受教育的機會還不平等,使得農民整體的文化水平比較低。知識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貧瘠、文化的落后。這成了農村法律文化持續發展的瓶頸。

三、推動我國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的現實舉措

1.積極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馬克思曾經說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盵3]根據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法律文化是以物質生產及其所造成的經濟狀況為其社會基礎的。法律文化的變化總是與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相伴相隨。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離不開與先進生產力相適應的物質基礎。所以說,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直接決定著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中遇到的阻滯因素有很多,但至關重要的就是農村經濟落后,市場經濟的發展依然處于較低水平,農民在市場中仍處于弱勢地位。因此,要推動農村法律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必須加快建立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財產權制度,培育農民的市場主體權利意識。只有建立起國家宏觀控制下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村市場,我國農村經濟才會不斷發展,農民才會不斷走向富裕,才能為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2.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為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提供豐厚的文化基礎?!稗r村是社會的基礎,改造社會必須從改造農村著手,而改造廣大農村,必須從發展農村教育入手?!盵4]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是改造農村的一個重要方面。法律文化的現代化,關鍵是人的現代化。

制約農村法律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教育。為此,政府必須優化教育資源,合理分配教育經費,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村的辦學條件。由于農村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法律文化素質時,應著重優化學生的法律心理、培養學生的法冶意識。只有農村教育發展了,農民法律文化素質才可能全面提高,農村社會主義法律文化建設才能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3.努力完善農村民主政治體制,強化農民的政治參與意識。法治和政治是不可分隔的,法治意味著政治的節制,意味著政治分歧解決的規則化、程序化。在農民法律知識相對匱乏、農民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相對狹窄的前提下,農村政治對農民的法律信仰的培養會產生重要而且直接的影響。如果農村政治能真正體現法治的基本原則和先進法律文化的要旨,就能增強廣大農民對法律和國家司法體系的信任,從而堅定他們對法律的信仰。反之,如果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過程中出現了有違法律和法律精神的現象勢必會對農民的法律信仰產生巨大的沖擊和負面影響。因此,在農村的民主管理中,要努力完善農村治理的民主化,強化農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包括參與的主動性、自覺性、高指向性等,引導農民進行有序性的制度化參與,這有助于推進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

4.積極推動農業法律法規的制定,加快完善農業法律體系。有法可依是法制建設的前提。做好農業和農村立法工作,是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前,我國農業法律的薄弱狀況與我國農業大國和農業的基礎地位極不相稱,這就要求立法部門在農村法制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完善立法。一方面,立法機關要盡快加強一些法律空白的立法;另一方面,立法機關要科學論證,適時修改與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不符合廣大農村發展的法律,盡快完善我國農村的法律體系。在農業和農村立法方面,應側重于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保護農業資源和環境,以支持和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

5.加強隊伍和體制建設,維護執法和司法公正。在現實生活中,對廣大農民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識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于國家司法機關的執法、司法現狀。農民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意識最直接地來源于司法機關的執法過程。農村基層司法機關的執法過程,不僅關系著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法律的維護,而且關系著千家萬戶對國家法治的認識。只有全面提高法律實施的成效,才能使法律被信仰。為此,必須全面提高司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司法隊伍建設,完善司法體制的權力制衡和監督機制,切實維護執法和司法的公正。只有這樣,才能在農民心中樹立起良好的法律形象,增強廣大農民的法治精神。

總之,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立法、司法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現代法治精神為核心,以先進法律文化為標尺,有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不斷推動我國農村法律文化的健康發展,最終實現建設農村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的目標。

[1]王存學.農業和農村法律建設基本問題[J].中國農村觀察,1999,(4).

[2]于光遠.換腦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314-31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溫家寶.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1-09-09.

猜你喜歡
農民法律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饸饹面“貸”富農民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