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人員蒿屬花粉癥特異性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2013-01-21 19:49王建良劉敏言
中國療養醫學 2013年12期
關鍵詞:變應原性疾病變應性

王建良 劉敏言

(空軍臨潼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710600)

變應原特異性免疫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已有100多年歷史,是目前唯一可能影響變態反應性疾病自然進程的對因治療措施[1],其安全性高,但臨床上發生局部和全身不良反應的風險依然存在,從而影響免疫治療的進行。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情況 68例蒿屬花粉癥患者均來自飛行部隊,2010-05—07來我中心療養時行季節前皮下特異性免疫治療。全部符合變應性鼻炎花粉癥診斷標準[2]。其中男性67例,女性1例,中位年齡32歲。

1.2 方法 皮內試驗:選取蒿屬花粉變應原及作為陰陽性對液的溶媒、組織胺進行皮內試驗以再次確診。皮內試驗操作方法及陽性制定標準參照文獻[3]。免疫治療方法:應用蒿屬變應原(北京新華聯協和藥業公司生產)對花粉癥患者進行皮下特異性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分兩個階段,即常規階段和維持階段。常規階段有1∶106,1∶105,1∶104,1∶103,1∶102 5個濃度級別共5瓶藥物。常規治療階段從第1瓶最低濃度級(1∶106)開始,在兩側上臂外側皮下輪換注射。第1次皮下注射0.1 mL,3次/d,每次遞增0.1 mL,直至遞增到0.9 mL(共3 d),接著注射第2瓶藥(1∶105),以后所有治療均按照上述方法,直到高濃度第5瓶藥(1∶102)為止。維持治療階段用1∶102為治療濃度,注射0.5 mL/次,2次/周,共10次,一般在隊治療。

1.3 結果 68例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35例,其中局部不良反應(注射部位腫脹、硬結、發紅和瘙癢)33例,全身不良反應(誘發花粉癥發作)2例,無其他(蕁麻疹,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全身不良反應。

1.4 不良反應的處理 特異性免疫治療不良反應的對癥處理參照文獻[4]。為完成特異性免疫治療的處理:①改變注射的劑量或濃度,對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應及時調整注射劑量或濃度。一般是退后一個稀釋度,也可以不改變濃度而維持或減少注射劑量,或者分解劑量,比如0.9 mL分解為0.4 mL和0.5 mL。②增加注射部位,除兩側上臂外側外,增加整個腹部,大腿內、外、前側部位進行皮下免疫治療。③改變注射間隔時間,對某些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可以通過改變注射間隔來完成免疫治療,如將3次/d改為1次/d或隔日1次,甚至2次/周的方法。對發生不良反應的35例患者,我們通過以上一種方法或兩種甚至三種相結合的方法,使他們均完成了免疫治療。

2 討論

變應性鼻炎是患者接觸變應原后,由IgE介導產生的鼻黏膜炎癥,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全球發病率達10%~25%[5],其中花粉癥發病率為0.5%~1%,高發區可達5%[6]。雖然它不是一種致命性疾患,但它可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及工作效率。對飛行人員來說影響更為顯著,在發病季節有癥狀時,禁止其飛行訓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是避免接觸變應原、癥狀控制及免疫治療[2]。蒿屬花粉是我國花粉癥最主要的變應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避免接觸。通常對花粉癥所用的對癥藥物——抗組胺藥禁用于飛行人員,局部用激素類藥物雖能控制癥狀,但只起短期緩解作用。特異性免疫治療是目前已知唯一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因治療方法,其安全性高,但在治療初期及劑量遞增過程中,仍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本組資料結果示68例花粉癥患者在特異性免疫治療過程中,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發生(35例,51%),發生率明顯高于有關報道[7]。這與我們的治療方法有一定關系,為了在飛行人員一年一度為期25 d療養期間完成常規免疫治療,我們選擇了3次/d皮下快速免疫治療方法,與傳統的2次/周治療方法相比,療程明顯縮短,并且沒有根據患者的皮內試驗結果應用終點滴定方法選擇起始治療濃度,而是統一選擇1∶106為起始治療濃度。局部不良反應的發生除變應原的致敏強度,患者的過敏程度外,還與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注射的變應原劑量密切相關。對于發生不良反應的35例患者,我們采用改變注射劑量/濃度,增加注射部位,改變注射間隔時間等方法,使不良反應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全部完成了特異性免疫治療。目前還沒有分解劑量和增加注射部位及其對療效的影響方面的報道。我們正在進行此方面的初步探討。如果其對療效沒有明顯的影響,根據皮內試驗結果盡早選擇使用以上辦法,將完全避免或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1]Bousquel J,Khaltaev N,Cruz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2008 updat[J].Allergy,2008,63(suppl 86):8-16.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09年,武夷山)[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12(44):977-978.

[3]喬秉善.變態反應學試驗技術[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06-109.

[4]文昭明.呼吸系統變態反應疾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06-108.

[5]Bachert C,Van-cauwenberge P.The WHO ARIA(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initiative[J].chem Immunol Allergy,2003(82):119-126.

[6]和艷琴,楊松生,白翠菊,等.麗江市大氣花粉分布及其與變態反應性疾病的關系[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10,4(3):176-185.

[7]Linda Cox.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in pediatric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efficacy,safety,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J].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2007,7(6):410-420.

猜你喜歡
變應原性疾病變應性
生物制劑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進展
防跌倒,警惕認知障礙性疾病
變應性鼻炎患者食物變應原分布特點分析
超聲造影在鑒別診斷膽囊壁彌漫增厚性疾病中的應用研究
腦梗死合并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復的探討
廣州地區不同性別變應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變應原譜特征分析
變應性鼻炎的變應原組分診斷
自發性腦脊液鼻漏誤診變應性鼻炎一例
對蝦常見環境性疾病的防治
992例兒童特應性皮炎及蕁麻疹變應原檢測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