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思考與研究*

2013-02-01 17:31何皓怡李秋萍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年12期
關鍵詞:基礎考試計算機

何皓怡 李秋萍

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思考與研究*

何皓怡1李秋萍2

1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教育技術中心 廣西崇左 532200 2 廣西師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南寧 530023

通過分析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特點并結合當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的需求,給出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一些設想和措施,以求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

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建構主義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12

*本論文參與2011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1JGB064。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及其應用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能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數學、外語一樣,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實用性和不可替代性。高等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旨在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為其將來利用計算機知識和技術解決自己專業領域中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以作為支持其終身學習的手段。

相對于其他普通高校而言,民族地區師范院校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即在校學生多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在各地區的基礎教育中計算機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大學新生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差異較大:少數來自城市的學生早已學習過計算機相關課程,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已非常熟練;而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有些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甚至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另外,對于師范類院校比較注重學生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培養,雖然在以后的課程中也會專門開設課件制作的課程,但是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適當滲透一些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知識,提前給學生做一些預熱,可以為其以后更深入地學習做好準備。

2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的信息技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人們的學習和工作對信息技術的依賴也愈來愈大。對于新入學的大學生而言,其信息技術能力的強弱,對其以后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會產生重大影響。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在經過不斷的改革和探索之后,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或在一些具體的教學環境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2.1 教材內容略顯陳舊

由于所用教材的編撰需要一個長期的資料收集和編寫過程,教材的更新速度并不能趕得上信息技術的更新和發展速度,這會造成課本所呈現的一些內容和數據與當前的最新技術并不符合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2.2 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沒有考慮專業特點

顯然,各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興趣、需求及應用存在一定的差別。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專業背景,讓所有學生的學習內容千篇一律,只會削弱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2.3 理論內容枯燥,學生不易接受

一些計算機理論知識比較枯燥,部分計算機基礎或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比較難于接受這些知識,而如不能把這些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會影響到學生繼續深入地學習該門課程。

2.4 過于注重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忽視其他一些實用性強的內容的教授

不可否認,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評價學生計算機能力和水平的一種較好的方法,也得到一些用人單位的認可。這使得一些教師在授課時就圍繞考試內容授課,而忽視一些同樣實用性很強的非考試內容的教授,不利于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全面發展。

2.5 缺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課堂的講授是一部分,學生課后的自學是一部分。特別是在大學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體及計算機網絡的優勢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情境,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3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實踐探索

面對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3.1 關注新技術,用計算機教計算機

任課教師平時應多關注新技術的發展,力求將一些較新的技術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同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平時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做到“用計算機教計算機”,讓一些相對枯燥的理論知識得到更為形象具體的呈現,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在講解位圖和矢量圖的區別時,借助畫圖工具、Flash和CorelDraw等軟件,便可以非常直觀地將二者的差異呈現出來;在介紹字符編碼的知識時,借助相關軟件也能非常迅速地將字符的二進制表示形式呈現給學生,更便于學生理解字符是如何在計算機中存儲和顯示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授課,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來查找獲取相關的計算機知識,特別是對于師范生更應該要學會應用網絡來使自己的學習受益。作為未來的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基于網絡的學習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網絡,從而才有可能教會他們的學生如何利用網絡來促進學習。

另外,由于信息技術已經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時會使用各種通信工具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或購物等。這些技術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安全和道德方面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中也要介紹一些關于網絡信息安全和道德方面的知識,如保管好自己的網絡賬號、密碼,不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不登錄不健康的網站,不發表不健康的言論,等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道德意識。

3.2 因材施教,突顯專業性

同是一門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除學習一些公共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外,也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來設計一些學習內容,滿足學生專業學習和未來工作對計算機知識和能力的需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制定一個具有專業特點的教學大綱,提前為他們引入一些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可能用得上的知識或工具軟件,這能夠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幫助,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對于理工科學生,可增加一些計算機網絡及編程語言、軟件開發方面的基礎知識,這將有利于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容易接受和掌握那些專業的工具軟件,也有可能促使他們開發一些工具軟件來輔助他們的學習和研究;對于藝術類學生,可增加圖像處理、動畫制作及影視編輯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及工具軟件的介紹,借助這些知識更有利于他們創作藝術作品;特別是對于師范類學生,要增強對PowerPoint課件制作軟件的學習和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的學習,還可以向他們推薦介紹一些音頻和視頻的剪輯制作軟件,以提高他們的課件制作水平。

3.3 等級考試和能力培養并重

計算機等級考試規范并促進了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任務,明確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大學中的重要地位。計算機等級考試為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生提供了統一的考試平臺,有利于在同一尺度下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促進了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積極性。同時,計算機等級考試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有了計算機等級考試,不少學校把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造成一部分教師以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作為教學大綱,把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作為教學內容,造成教學內容上的不足,學生僅僅掌握了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方法,而忽視了一部分計算機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與掌握,變成應試教育,從而偏離計算機等級考試開設的初衷。因此,要妥善處理計算機等級考試與計算機基礎教學之間的關系,既要肯定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方面的正面促進作用,也要看到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負面影響。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應該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并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有效地獲取網絡上的學習信息,可以向學生教授一些網絡搜索的技巧;向學生推薦一些網上學習的網站和資源,如網絡視頻公開課等;讓學生通過建立博客來對學習到的知識和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管理,以便以后需要時能夠及時查詢。學生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應該是一種與讀、寫、算一樣重要的新的終生受用的基礎能力。

3.4 創設網絡學習環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1]。在互聯網已高度普及的今天,應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信息的傳輸性、交互性和實效性等優勢來搭建網絡學習平臺,創設學習的情境,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可以開發本門課的網絡課程,讓學生利用課程網站來進行學習。在開發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網絡學習情境的創設,考慮如何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在課程網站上,不僅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還應設置學生預習模塊,方便學生利用網站做好課前的預習,如在網站上提供重難點提示、學習內容的思維導圖等信息。另外,還應提供學習內容的相關視頻和動畫資源,供學生在課前課后進行自學;設置作業習題模塊,供學生實時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開通網絡學習交流的平臺,如博客、論壇等,供教師答疑和學生交流學習的心得。通過創建網絡學習環境,使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由此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3.5 使用項目教學法

教育領域中的“項目教學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2],是學習過程圍繞某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充分選擇并利用最優化的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消化吸收和探索創新中獲得比較完整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技能的教學方法。PBL強調緊扣教學大綱以及課堂教學的目標和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交流展示項目學習的成果,對成果進行評價,也是PBL的重要環節[3]。

項目教學法,不同于教師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教師則充當“項目設計師”及“教練”的角色,起著主導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創新精神;學生則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協作學習、項目制作;最后,教師進行評價總結。

項目教學法通常分為設計項目、制定計劃、協作探究、制作作品、成果交流、總結評價等6個基本步驟[4]。

1)設計項目:分析教學內容,確定項目任務。

2)制定計劃:教師確定項目教學的步驟和程序。

3)協作探究:根據異質分組的原則,引導學生建立合作小組,立項選題,確定分工,然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進行工作。

4)制作作品:小組選擇一種或多種方式呈現所研究的結果,比如電子文檔、多媒體、演示文稿等。

5)成果交流:教師組織作品發布會,學生展示作品,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心得。

6)總結評價: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自我評估,再由組員、組間進行評分,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反思作品制作過程的得與失。

筆者認為,項目教學法對于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的民族地區學生來說是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設計生動有趣的項目任務,在劃分項目小組時,可把一些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分在一起,小組成員間相互幫扶共同協作,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自主去探究過去未遇到過的問題,并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并實施新項目,當項目完成后能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在親手制作項目、親身體驗項目流程的過程中,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所應用到的知識,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最后,進行成果交流和總結評價。小組之間展示作品、交流心得,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進行自我總結評價,保證人人參與,各有所得。

4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應該不斷進行更新和調整,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才能為其將來利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解決自己專業實際問題打下良好基礎。相對來說,民族地區院校的學生底子薄、基礎差,更需要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張新華.關于在課堂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情境創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1(5):48-52.

[2]胡慶芳,程可拉.美國項目研究模式的學習概論[J].外國教育研究,2003(8):28-30.

[3]高志軍,陶玉鳳.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4]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8-111.

[5]王莉.民族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22):5526-5527.

Thinking and Research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Teaching of Normal School in Ethnic Areas

He Haoyi, Li Qiup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Teaching of Normal School in Ethnic Area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feature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proposed some ideas and measures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Teach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ethnic areas; normal school;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ns tructivism

G752

A

1671-489X(2013)12-0012-03

猜你喜歡
基礎考試計算機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計算機操作系統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試焦慮嗎?
Fresnel衍射的計算機模擬演示
準備考試
“五抓五促”夯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