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思考及建議——以郟縣為例

2013-02-01 21:08胡京偉
資源導刊 2013年5期
關鍵詞:郟縣新型農村用地

□胡京偉

近年來,郟縣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特別是冢頭鎮陳寨社區、前王莊社區,渣園鎮青龍湖社區,黃道鎮萬花山新村等成為全市甚至全省參觀學習的典范,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但由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量大,困難較多,全面高標準地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投入不夠,推進難度較大。據測算,建一個500~800戶的中等社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投入需要800萬~1500萬元,加上社區服務中心、衛生室、文化大院、體育器材等配套設施,投入需要1500萬~2000萬元,連同房屋建設資金,要超過億元,而實際能夠籌集到的,卻是微乎其微。巨大的資金缺口成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大瓶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強大的資金作保障,推進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二)存在亂占耕地甚至基本農田的現象。根據郟縣國土資源局的調查,該縣2012年啟動的7個新型農村社區中,違法占用耕地面積約50畝,其中一部分是基本農田。由于近年來國家保護耕地的政策越來越嚴,違法占地補辦手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給年度衛片檢查執法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甚至面臨被約談或問責的風險。

(三)周邊的群眾不愿往社區集中。據調查,大部分社區房屋建起后,入住率還不錯,但也有一部分社區,尤其是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地方,房子建起后,群眾無力購買或不愿購買,存在空置現象,甚至有的已建起兩年多,銷售率仍不足二分之一。

(四)舊村拆舊復耕工作舉步維艱。按照現行的土地政策規定,新型社區占用1畝耕地,需要老村拆舊復耕1畝土地,做到全縣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但郟縣部分鄉鎮卻存在重建新輕拆舊現象。據統計,近年來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共占用耕地2000多畝,全縣范圍內連村周邊的坑塘、廢棄地在內,拆除復耕的面積還不足500畝。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投資渠道單一。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在財政吃緊和集體經濟相當薄弱的情況下,當前郟縣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投資主體仍然是社區居民,主要還是靠村民自籌來解決,社會及其他投入十分有限。相對單一的投資渠道,造成一方面能夠投入社區建設的資金量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后續資金籌集越來越困難。這些不僅大大影響了社區建設的進度,而且使建設的標準也很難提高。

(二)部分鄉鎮領導依法用地觀念不強。自2009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啟動以來,郟縣國土資源局就主動與各鄉鎮溝通,在基本農田補劃壓力大和建設用地指標相當緊缺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為新型農村社區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之后各鄉鎮又多次提出修改,即使在多次修改的情況下,還存在大量占用基本農田現象??梢?,一些鄉鎮領導根本沒有依法用地的觀念。他們認為,反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各級領導關注的焦點,占了你也拆不掉。殊不知,2012年8月份郟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上報國土資源部備案后,根本不能再調整,占了基本農田用地手續批不下來,下年度衛片檢查執法時必拆無疑。

(三)受經濟條件和觀念等因素影響,部分群眾入駐社區積極性不高。目前,郟縣除少部分群眾外,大部分群眾還不富裕,一下子拿出10多萬元來還做不到,再加上受傳統居住觀念、守土觀念影響,廣大農戶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生活習慣,習慣于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產生活成本相對于新型社區較低,生產設備比社區存放也方便,所以對入住新型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不高。

(四)拆舊補償標準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影響拆舊復耕進度。2011年來,郟縣執行的是每畝2萬元的拆舊補償標準,通過這兩年來的運作看,拆舊結果不理想,僅靠補助資金來推動鄉鎮拆舊復耕的作用還不明顯,再加上各項輔助措施不健全,致使拆舊復耕工作雷聲大,雨點小。2011年下達各鄉鎮拆舊復耕任務3500畝,年底驗收僅完成1400多畝(包括工礦廢棄地),2012年下達各鄉鎮拆舊任務1500畝,年底驗收完成900多畝(包括工礦廢棄地)。

三、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創新建設模式,靈活推動社區建設。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要按照縣委、縣政府“打造百年宜居社區”的要求,深入調查分析,結合各村區位、經濟優勢,積極探索多種行之有效的建設模式,不斷加快推進建設進程。一是與“一城四鄉”建設相結合,依托縣城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縣城周邊鄉鎮優先啟動發展,充分發揮縣城近郊的優勢。如渣園的青龍湖社區、廣天大李莊社區。二是與資源和主導產業拓展提升相結合,依托產業支撐,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如黃道鎮老莊社區、安良鎮的神前社區。三是引入“城中村”改造模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由企業投資建設社區,安置好群眾后,節余的部分建設用地,出讓后供給企業開發收回投資,實現共贏。如白廟社區引進外地公司助推社區建設。同時,在推進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同步搞好基礎設施、園林綠化、教育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建設,促進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

(二)用足用活政策,切實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抓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申報和實施工作,利用好“綜合整治項目規劃一經審批,建新區就可以先建設,然后再歸還指標”的政策優勢,力爭多申報,多審批,為新村建設提供更多用地空間。二是整合資金集中投入。本著“資金來源不變、用途不變,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則,將上級出臺的涉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政策,由縣財政整合統籌運作,集中投入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三是出臺規費減免政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除稅收外,原則上一切規費全免。

(三)提高拆舊標準,健全配套措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僅是新社區的建設,還包括舊村的拆舊復耕問題,舊村不拆除,新村的用地就無法保障。老村拆舊復耕后,不僅解決了建設用地指標問題,而且復耕后耕地的種植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收入。為推進拆舊復耕工作,一是適當提高拆遷補償標準,將每畝2萬元拆舊補償標準,提高至每畝3萬元;二是改變資金支付方式。拆舊復耕項目經驗收通過后,縣財政按照每畝3萬元的補償標準,全額撥付至鄉鎮賬戶,指標歸縣里統一掌控;鄉鎮需要使用指標的,經申請同意后,按照每畝3萬元的標準,繳納到縣財政耕地開墾費專戶;三是引導使用好社會資金,可以采用補助、獎勵等激勵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拆舊復耕,逐步建立起多元投入機制。

(四)引導農民入住農村新型小城鎮化社區,堅持建得起,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應將培育產業支撐、提高農民素質作為前提。一是將已入住社區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勞動力全部納入職業培訓范圍,優先免費培訓。有創業愿望的人員應納入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范圍。二是依托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等,鼓勵企業優先吸納入住社區勞動力,促進農民就地轉移。三是加快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步伐,促進土地向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種田大戶集中,實現農業規?;洜I,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同時使群眾從有限的土地中解脫出來,增加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促進農民增收。

猜你喜歡
郟縣新型農村用地
新型農村合作經營組織財務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鄉村振興視域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點與對策——以濰坊市為例
郟縣
2019第二屆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盛大開幕
2019第二屆中國郟縣美食文化周盛大開幕
郟縣中醫院:建設老百姓的貼心醫院
濟寧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評價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演變
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發展研究
國土資源部啟動全國土地變更調查臨時用地審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