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文本美 形成內在美:多媒體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美感熏陶

2013-02-02 10:47孫雅志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年10期
關鍵詞:熏陶美感美育

孫雅志

唐山市豐潤區韓城鎮中學 河北唐山 064002

初中語文教學應該重視美育的重要性,并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體驗文本美,形成內在美,為課堂學習提供更多的美感熏陶的機會。本文分析了語文教學美感熏陶的重要性,提出多媒體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美感熏陶策略。

1 語文教學美感熏陶的重要性

1.1 語文教學美感熏陶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發展、社會閱歷的拓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問題。而美感熏陶的教育滲透能夠讓學生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欣賞到優秀人格魅力和思想所帶來的巨大影響,感受到個性良好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要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美,形成優良的個性品格,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1.2 語文教學美感熏陶有利于培養學生審美觀和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也稱“審美鑒賞力”,是指人們認識與評價美、美的事物與各種審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們在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作出審美分析和評價時所必須具備的感受力、判斷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創造能力是初中階段應該形成的重要品質,尤其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更深刻地感受到語言文字和優秀民族文化的魅力,這里面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財富。而語文教學的美感熏陶策略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其中的美感、詩意、情趣和思想,能使學生受到心靈的凈化,受到思想的感染,受到智慧的啟迪,受到情感的震撼,從而使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1.3 語文教學美感熏陶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習語文的興趣是學生進行語文探索、知識分析的關鍵,而興趣的培養必須要依靠美感的熏陶,只有學生感受到了美,才能更深一步地分析美,體會美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出更為直觀生動的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以便更深刻地去探索文本、研究人物、創造作品。

2 多媒體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學的美感熏陶策略

2.1 視聽中感受美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蔽膶W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態化的特征,通過形象來反映生活。教師可以通過視聽模式,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之中的美,以便逐步地讓學生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要實現全面的視聽感受,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多媒體環境下,無聲的文本能夠變成更為生動化的朗讀,而文字所描繪出來的景致則可以形成實物的展現,這樣的視聽感受下學生必然會興趣盎然地更深刻地感受到文本的美,進而逐步形成透過文本直接感受美的能力。

如《天上的街市》中天河變得“淺淺的”,不甚寬廣,它不再妨礙情侶們自由往來,因而牛郎織女可以雙雙游逛天街,詩人甚至看到了他們手里提著的燈籠。這虛幻的景象在作者筆下竟顯示出生動的真實感,作者所描繪的美麗幸福的天街向讀者提供著人間情趣。而如此復雜的心理美同樣需要利用畫面來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感受到郭沫若對美的向往心理。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計算機,再現天上人間渾然一體的畫面,呈現作者全詩富有鮮明節奏和韻律的語言手段,讓學生在學習誦讀品味揣摩過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鳴,領悟美妙和諧的意境。

又如教學《黃河頌》,為了更好地帶來美感熏陶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中國黃河蓬勃的氣勢圖畫,然后在畫面展現過程中配以有感情的詩詞朗誦,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黃河的氣勢和文本所引發的抗日情懷,更深刻地感受到“借助黃河吟詠抗日精神”的作品特點。

2.2 情境中領略美

語文課是最具有濃郁的美育特色的課,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飛揚著靈性的小說、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詩歌,既有知識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藝術之美。而這些美感最為深刻地啟示則是蘊含在文本的情境之中,小說中的人物經歷、散文中的心理感受、詩詞中的情景交融,這些都需要讀者通過情境去感受美、領略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得語文課文中的情境更為真實,也更能夠打動人心。如教學《丑小鴨》時,可以利用動畫片的節選來展現課文的內容,這樣一來文章的情境就更為直觀化和更具感染力,就可以讓學生在更為生動的環境下感受文章的情節,同時深刻地感受到真正的“美”是丑小鴨那堅持不懈的品質,而“努力”就是“成功”的哲理。

又如,教學《端午的鴨蛋》這節課時,根據課文情境要重點設計兩處多媒體教學內容。第一處:在課文講解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端午風俗的視頻短片。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加速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形成獨特的圍繞“端午”展開的情境設置,然后以端午節的習俗導入江蘇高郵的端午,引出文章《端午的鴨蛋》。第二處: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鴨蛋的玩法。這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回憶起兒時的樂趣,使得教學顯得別樣溫馨,富有童心童趣。諸如此類的教學設計應該滲入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時處處,讓學生能夠隨著課文的講解,在多媒體技術下更為深刻地體會情境美。

2.3 對比中創造美

美育不只是包括審美或美感,它還包括創造美、建設美、凈化人的心靈、抵制丑惡、美化社會環境等內容。所以,美育在利用各種美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既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感心理,也要達到凈化心靈、提高道德品質、增進知識技能、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而為了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不同的對比情境,然后鼓勵學生創造美。

如教學《我的母親》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更為靈活的創造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目光引到這樣的語句上:“她把我負在她的背上,跑到一個燈光燦爛人影憧憧往來的大客廳里,走來走去‘巡閱’著。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到滴搭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比缓笤趯Ρ刃缘乩枚嗝襟w展現之前學過的《藤野先生》的片段:“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結?!蓖ㄟ^這樣的對比,讓學生分析:作者在進行人物描寫的設計時,為什么沒有通過“美”的角度去歌頌和展現呢?以此引發學生思考。

接下來利用同樣的手段進行對比:《我的母親》中“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藤野先生》中“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從這兩處的對比之中更深刻地體會到“欲揚先抑”的文本創設特征,這樣的手段明顯地有利于更為深刻地展現人物性格品質的美。而在學習之后,可以要求學生采用同樣的手法進行作文創造,寫一篇欲揚先抑的人物描寫作品。

3 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為語文教學帶來更多的美感享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學生帶來創造美、形成審美觀的機會。

[1]趙淑娥.語文教學中的美育[J].知識窗:教師版,2011(4).

[2]朱穎.論美育與語文教學[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2).

[3]王珂晨.語文教學中的“美”的熏陶[J].考試周刊,2010(53):45.

猜你喜歡
熏陶美感美育
用藝術熏陶家風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藝術熏陶
如此熏陶
兼具力度與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關于書法美感問題的幾點思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大橋下面:我喜歡被遺忘的美感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