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暴力犯罪的主觀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

2013-02-19 23:32馮桂梅王曉英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暴力心理大學生

馮桂梅,王曉英

(吉林醫藥學院心理學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經驗交流·

大學生暴力犯罪的主觀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

馮桂梅,王曉英*

(吉林醫藥學院心理學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大學生;暴力犯罪;心理因素

近年來,大學生的暴力犯罪案件屢見不鮮。大學生暴力犯罪不僅給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影響高校和諧的環境和社會的穩定,最重要的是會破壞大學生在社會大眾中的美好形象,影響其自身健康成長。因此,對當前大學生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對策進行分析,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大學生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暴力犯罪的發生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沒有主觀因素的缺陷,客觀因素就不會被主體所接受,主觀因素缺陷的形成和變化也離不開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是,本研究主要側重于大學生主觀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大學生的主觀因素主要表現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1.1生理因素

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生理因素主要是指個體的遺傳素質、年齡及其他異常的生理因素等。第一,遺傳素質。法國著名犯罪學家托皮納爾的研究表明:75%的犯罪人有遺傳缺陷,約30%的犯罪人有病態遺傳,分別犯有癲癇和人格障礙等病癥。國外有學者指出,血型、染色體、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血糖甚至體型等都有可能與犯罪有關。第二,年齡。違法犯罪率最高的年齡一般在14~25歲之間,而大學生正好處于這個年齡段。由于這時期大學生體格強壯、精力旺盛、爆發力強、喜歡爭強好勝、各種需求迫切,且自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較差,就很容易陷入暴力違法犯罪的泥潭。第三,其他異常的生理因素。有關資料顯示:不同的生理異常與違法犯罪是有關系的。比如腦電波,根據波長命名為α波、β波等。有研究揭示,精神病質中的50%~75%具有慢節律的θ波。異常腦電波可能成為判斷犯罪者的因素,但不能說對全部犯罪者都是有效的標志。

1.2心理因素

人的行為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現,所以大學生實施暴力犯罪的行為是由他們的心理特征支配的。

1.2.1自我定位錯誤,以自我為中心

某些大學生由于自幼受父母寵愛甚至溺愛,養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自私的性格。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有著對學業、就業、戀愛、人際交往等方面多元的需要。而在現實的情況中,大學生的這些需要未必能夠全部得到滿足。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或他人的言行與自己的自尊、自信等自我體驗相悖的時候,如果不能夠接受客觀現實,或者以脫離現實的思維方式極端地追求,由此引起的緊張感、挫折感很容易轉化為大學生暴力犯罪行為的動因。在有關調查統計中發現,41.5%的人和18.7%的人分別具有“誰要惹我決不輕饒”、“不允許他人超過我”的心理。馬加爵案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1.2.2認知能力較低

一般而言大學生違法犯罪首先表現在自身的認知能力較差,但是不排除具有較高認知水平的犯罪,如計算機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這種較差的認知能力主要表現在道德觀念顛倒、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偏頗、缺乏高尚的興趣、愛好等,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和理解,容易產生偏激、庸俗、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等錯誤認識。

1.2.3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是絕大多數,遠離父母獨立生活之后,由于種種原因不能適應校園里面的生活,對挫折沒有心理準備,一旦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容易產生過激行為。還有一些大學生因出身貧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對家庭和社會不滿、仇視,另一方面敏感、自卑,無法應對社會的某些不公和挫折,對人生悲觀,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終走向極端。

1.2.4不成熟的戀愛心理,不健全的性心理

大學生一旦陷入熱戀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戀愛不成或戀愛失敗往往導致心理變異,產生自卑感、自閉等心理問題。有的因心理負擔過重而走極端,要么自殺,要么暴力傷人。同時,大學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開始對性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導他們形成良好、正常的性道德觀念,再加上受到各種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響,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性犯罪行為。如當今校園里發生的多起奸殺命案中就不乏此類情況。

1.2.5自我調控能力差

心理學家們認為,青少年犯罪動機的形成,首先是青少年個體接受客觀環境的不良影響而引起其內部需要結構的畸變。具有畸變需要結構的青少年,在誘因驅使之下,還需要經過自我調控機制的作用,才能決定行為動機。當自我調控無力時,他們的犯罪動機就會形成和惡化,進而轉化為犯罪行為[1]。而大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非常薄弱。

1.2.6法律意識淡薄

這既是暴力犯罪的基本特征,也是引發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高校都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但由于該課程屬于公共課,不能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加之該課內容多、課時少,無法進行系統細致的講授,而且不少教學停留于課堂表面的形式化過程[2]。大多犯罪的學生對法律知識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沒有與自己的社會行為聯系起來,對于某些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性及其法律后果認識不足,這就使他們遇事只憑一時感情沖動,圖一時的發泄,而很少從法律的角度考慮自身行為的后果,以至于在釀成大禍時才后悔不已。

此外,家庭、學校、社會等一些不良因素對大學生的暴力犯罪行為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2 大學生暴力犯罪的預防對策

結合以上分析的情況,有效的預防大學生暴力犯罪,必須結合特殊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實行全方位的綜合治理。

2.1糾正不良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是指導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思想基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唯有堅定正確地人生信念,加強自身修養,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其公德意識,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遇事要冷靜分析、辯證思考、理智行事,杜絕任何盲目地沖動與跟從。

2.2開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紀心理疾病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隱形“殺手”。針對大學生不成熟的心理特點,高等院校要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積極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很多高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引導他們對兩性、婚姻、學習、就業等問題的認識,但是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當中沒有充分普及,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使心理咨詢能被大多數人認可,學??梢远ㄆ诘亻_展心理講座等形式宣傳心理咨詢,改變人們對于心理咨詢的一些誤解和顧慮,充分了解心理咨詢的作用和意義,從而使大學生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問題時能想到并且選擇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排解困擾[1]。全方位、多層次地提高大學生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正確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行情緒疏導和情緒調控的訓練,尤其是大學生要改正偏激和自卑心理,熱愛生活,使自己的心理常常處于輕松愉快之中。對于陷入心理誤區或有暴力犯罪傾向的大學生進行適時的心理干預,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3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學校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品德心理教育。強化法學課程教學,使學生能夠系統地學習法律的基本知識,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和教育。要結合具體的案例來教育學生,感化學生,避免空談理論。有條件的院校,可以組織學生到法庭、監獄等參觀學習,也可以邀請司法人士到學校開展法制講堂講座。這樣有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2.4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

要充分發揮學生輔導員的工作職能。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與學生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學生之間有什么矛盾如果及時處理就會消弭于無形。學校對于已發生的暴力事件,要進行嚴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警戒作用;維持好學生宿舍的秩序。防止校園人員闖入對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產生威脅,對在校生禁止在宿舍過度飲酒、賭博,防止學生無節制地娛樂,以減少暴力案件發生的機會。此外,嚴格的管理也會對那些欲以暴力解決問題的學生以心理威懾,防止他們將暴力的傾向轉變為暴力行為,以至于發生刑法意義的暴力犯罪。

2.5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成員應該和睦相處,給個體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避免其心理上、性格上出現偏失。而性格的偏差正是一些大學生走向暴力犯罪的內在心理原因。父母要學習正確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粗暴地對待孩子,更不能無止境地溺愛孩子。事實證明,民主開放型家庭,更容易培養出知書達理、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子女。家長也應該不斷地學習提高自我的水平和素質,端正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就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6凈化社會環境

防范校園暴力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整治。暴力文化對大學生暴力犯罪有著重要的影響,犯罪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暴力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容易使主體的自罪感降低,并對暴力事件的容忍度增強。因此,我們的文化執法部門應該真正加大打擊力度,取締、查處不健康的媒體,禁止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視作品發行,取締學校周邊聚集著歌舞廳、游戲廳、網吧等場所,加強對暴力電子游戲的監管,依法規范文化市場,給學生創造一個培養健康心靈的社會環境,這樣才可能從根源上防止暴力犯罪的發生[3]。

高校學生暴力犯罪問題,需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而大學生本人也要提升自我管理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和法律修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暴力犯罪的發生。

[1] 陳 桃.大學生暴力犯罪的原因與預防[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27(11):1-3.

[2] 湯印大,劉為勇.大學生暴力犯罪成因分析與特點[J].大江周刊:論壇,2011(6):77-78.

[3] 曹亞茹.大學生暴力犯罪的特點及防治對策[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74(2):28-29.

1673-2995(2013)04-0256-03

D917.1

B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2013317).

馮桂梅(1980-),女(漢族),講師,碩士.

王曉英(1968-),女(漢族),副教授,碩士.

2013-05-20)

猜你喜歡
暴力心理大學生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反性別暴力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測試
“暴力”女
心理感受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暴力云與送子鸛
向暴力宣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