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宏州水田甘蔗套種馬鈴薯的發展與思考

2013-03-02 12:22楊光琴張永港范源洪康寧楊世成郭兆建
中國糖料 2013年4期
關鍵詞:蔗農蔗區德宏州

楊光琴,張永港,范源洪,康寧,楊世成,郭兆建

(1德宏州甘蔗科學研究所,云南隴川678707;2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昆明600231;3盈江甘蔗站,云南盈江679300)

問題探討

德宏州水田甘蔗套種馬鈴薯的發展與思考

楊光琴1,張永港1,范源洪2,康寧1,楊世成3,郭兆建1

(1德宏州甘蔗科學研究所,云南隴川678707;2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昆明600231;3盈江甘蔗站,云南盈江679300)

論述了甘蔗套種馬鈴薯的重要性,分析了甘蔗套種馬鈴薯的效益,綜述了甘蔗套種馬鈴薯的措施,提出了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

甘蔗;套種;馬鈴薯

經多年多點的示范試驗結果表明,甘蔗套種馬鈴薯,甘蔗單產不僅不低于單種甘蔗的,而且還略有提高,甘蔗蔗糖分沒有什么變化,因此,甘蔗套種馬鈴薯,等于是甘蔗收益不變的情況下多收一季馬鈴薯。目前,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已成為德宏州近年來提高蔗田綜合效益,增加蔗農收入,緩解作物間爭地矛盾,提高蔗農種蔗積極性,穩定甘蔗種植面積,促進甘蔗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1 蔗田間套種技術在德宏州蔗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

蔗糖產業是德宏經濟社會發展的傳統支柱產業,支撐著德宏經濟的“半壁江山”,關系著全州70多萬蔗農的收入,在邊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糧經作物價格的上漲,作物之間爭地矛盾日趨突出,甘蔗種植比較效益低,蔗農種蔗積極性不高,導致德宏州優勢區域的水田甘蔗種植面積不穩定,甘蔗種植面積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已成為德宏州蔗糖產業發展的瓶頸。為此,組織開展甘蔗間套種技術的研究、示范和推廣工作勢在必行。通過甘蔗間套種技術的示范推廣,提高蔗田綜合效益,增加蔗農收入,緩解作物間爭地矛盾,提高蔗農種蔗積極性,穩定德宏州甘蔗種植面積,促進德宏州蔗糖產業的發展。通過德宏州農業部門近幾年甘蔗間套種馬鈴薯的試驗研究與示范,甘蔗間套種馬鈴薯已有一定種植規模,并且在甘蔗間套種各種作物中,綜合效益較顯著,而且還對甘蔗生長有促進作用,有助于提高甘蔗單產。

表1 2009年德宏區馬鈴薯在甘蔗套種中推廣情況

2 德宏州甘蔗套種馬鈴薯發展現狀與潛力

2.1基本情況

通過幾年蔗田間套種各種作物試驗示范比較,德宏州成規模、綜合效益顯著且技術成熟的間套種模式主要是甘蔗套種馬鈴薯。2009年全州蔗區累計示范推廣甘蔗套種馬鈴薯713.13hm2(詳見表1),馬鈴薯平均單產20.32t/hm2,馬鈴薯總產量為14490.53t,按每噸馬鈴薯收購價1800元計(2009年馬鈴薯平均收購價格),馬鈴薯總產值2608.29萬元,平均產值達3.6575萬元/hm2,增純收入2.7570萬元/hm2(馬鈴薯生產成本9000元/ hm2)。特別是盈江蔗區在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上已走在全州前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模式。

2.2德宏州甘蔗套種馬鈴薯發展潛力

由于甘蔗間套種馬鈴薯技術在德宏州蔗區已成熟,并且甘蔗套種馬鈴薯的蔗田綜合效益顯著,是蔗農增收,緩解作物間爭地矛盾,穩定德宏州水田甘蔗種植面積,促進蔗糖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德宏蔗糖產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3家制糖企業13條生產線的加工規模,常年甘蔗種植面積5萬hm2以上,每年水田甘蔗面積穩定在2.7萬hm2左右,適宜套種馬鈴薯的蔗田在1萬hm2以上,如果每年發展到5000hm2以上的馬鈴薯套種面積,馬鈴薯總產量可達10.8萬t以上,按每噸馬鈴薯收購價1800元計,僅馬鈴薯產值達1944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同時,蔗田套種馬鈴薯,還有促進甘蔗生長、提高甘蔗單產、降低甘蔗種植管理成本、改善蔗田土壤肥力,緩解作物間爭地的作用,達到以地養地、蔗糧雙豐收,促進德宏州農業產業化發展。

3 盈江縣發展甘蔗套種馬鈴薯主要特點及措施

3.1主要特點

3.1.1 示范推廣面積大,集中連片種植,形成一定規?;N植2009年,盈江縣推廣甘蔗套種馬鈴薯面積278.93hm2,并且有一定的集中連片種植規模。舊城鎮、油松嶺鄉兩鄉鎮連片面積達68.77hm2,其中:舊城鎮新植套種31.90hm2;油松嶺新植套種30.20hm2,宿根套種6.67hm2。

3.1.2 單產高2009年甘蔗套種馬鈴薯總產6359.68t,馬鈴薯最高單產28.95t/hm2,平均單產22.80t/hm2。并且間套種馬鈴薯還對甘蔗生長有促進作用,套種馬鈴薯甘蔗平均單產125.85t/hm2,比不套種馬鈴薯的甘蔗平均單產122.70t/hm2略增3.15t/hm2。

3.1.3 蔗田綜合效益和蔗農收入高,經濟效益顯著2009年甘蔗套種馬鈴薯總產量6359.68t,馬鈴薯平均單產為22.80t/hm2,按每噸馬鈴薯收購價1800元計,馬鈴薯總產值為1144.74萬元,平均產值4.1040萬元/ hm2,蔗田增純收入3.2040萬元/hm2,經濟效益顯著。

3.2采取的組織措施

3.2.1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確保全縣甘蔗間套種任務的完成,縣人民政府研究成立盈江縣水田甘蔗間套種技術推廣項目實施工作小組,負責全縣甘蔗間套種的技術方案制定、實施、協調、指導等工作。制定了具體套種推廣工作方案和套種技術規范措施。

3.2.2 抓好示范推廣工作抓好樣板帶動,是推進甘蔗套種馬鈴薯推廣的最有效的方法。由區域推廣站集中技術和物資力量,制定《甘蔗套種馬鈴薯栽培技術規程》,層層抓甘蔗套種示范樣板片建設,示范樣板都建立技術負責制,堅持技術跟蹤服務。通過示范,以點帶面,輻射更多的種植戶,規模種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動作用,充分調動了農民開展甘蔗套種的積極性。

3.2.3 加強培訓和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套種技術講座、現場培訓、咨詢服務、發放資料、實地參觀等形式,對農民群眾開展技術培訓,使技術進村入戶、家喻戶曉。

3.2.4 抓好流通服務市場流通是直接影響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順利推廣的重要因素。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積極引導馬鈴薯種植協會,推行“協會+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全方位地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徹底解決農戶后顧之憂。

3.2.5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農作物間套種項目工程提供有力保障。由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和利用項目建設資金,對進行甘蔗套種馬鈴薯的每667m2補助馬鈴薯籽種80元,共投入資金30萬元。

3.3采取的技術措施

3.3.1 科學選地、整地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條件好、交通便利的沙壤土,利用農機深耕細耙,及早曬田,整地要達到深、松、細、平的要求,并四周開挖排灌溝。

3.3.2 品種選擇甘蔗品種以直立性好,前期生長慢、后期生長快的高產高糖品種粵糖93-159為主,后備品種有新臺糖20號、盈育91-59、德蔗93-94等優良品種。馬鈴薯品種:以生育期短、產量高、適應性較強的合作88為主,后備品種有愛德53、抗青9-1、滇薯6號等。

3.3.3 種子處理甘蔗種砍成雙芽苗,用5%的石灰水進行浸種處理后再下種。馬鈴薯籽種放在干燥通風地面上自然催芽,發現爛薯、病薯及時檢出,在播種前1天或當天,用刀將種薯順頂芽到臍縱切開,保證每塊種薯有頂芽和1~2個側芽,種薯重量不低于40g為宜,切開后的種薯如果水份過大,下種時種皮接近土壤,切口向上,通過陽光殺菌消毒,使切口收縮再蓋土,切記不能一次蓋土完成。

3.3.4 適時下種,合理密植(1)新植蔗套種馬鈴薯最佳時間為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馬鈴薯行距為110㎝的采用單行種植,株距18~20cm,667m2下種量以3100株為宜;馬鈴薯行距為120cm的采用雙行條播成“品”字形擺放,株距30cm,667m2有效株不低于4000株;馬鈴薯種植行距為140cm×80cm寬窄行,采用雙行條播,株距為18~20cm,667m2下種量以3100株為宜。馬鈴薯種植完后在行間種植甘蔗,甘蔗溝底寬30~35cm,溝深35~40cm,用種量以7000~8000芽/667m2為宜,采用雙行接頂或三角對空下種,芽朝兩側擺放,翻溝蓋土3~5㎝,蓋成“扳瓦”形。(2)宿根蔗套種馬鈴薯的時間在11月中旬至1中下旬月份,甘蔗收獲后,及時清理蔗園,結合宿根蔗鏟蔸,在蔗墑間進行馬鈴薯種植,株距和下種量與新植套種相同。

3.3.5 加強肥水管理馬鈴薯、甘蔗是一種需肥量較大的作物,各戶因田塊土質的差異,施肥量也不相同,根據豐產試驗、示范獲得的實際參數,(1)底肥:馬鈴薯每667m2施腐熟優質農家肥1000kg,N15∶P15∶K15的西洋牌復合肥40kg、普鈣50kg、硫酸鋅1kg或施尿素10kg、普鈣100kg、硫酸鉀30kg、硫酸鋅1kg。農家肥蓋在種薯上,其它拌勻后施在種薯旁,一定要注意化肥不能與種薯接觸,否則出現燒芽影響出苗;新植蔗或宿根蔗每667m2用28%的BB肥40~60 kg。

(2)追肥:當馬鈴薯苗達15cm時,每667m2施尿素10kg,追肥可調成水淋澆,但要注意肥料不可與馬鈴薯莖基部接觸,否則會出現肥料燒苗現象。施肥前查看田塊含水量是否保持在60%~70%之間(用手捏土松開手,土不散為宜),如果達不到要求,則要求用速灌速排的方式灌水1次。如果田塊濕度大,在下種時蓋土少,此次應結合追肥進行培土;甘蔗第一次追肥:當蔗苗長到6~8片葉時,結合收獲馬鈴薯時667m2施尿素10kg,28%養分BB肥40kg;第二次追肥,甘蔗拔節后進入伸長期,先進行間苗定株,確保每米甘蔗有效株莖12~15株時,再667m2施尿素20kg、40%BB肥40kg進行大培土;9月中旬根據蔗葉長勢情況增施尿素15kg。

3.3.6 噴施除草劑,進行地膜覆蓋新植甘蔗下種蓋土或宿根蔗施肥覆土后,每667m2用38%阿特拉津250mL兌水60kg對蔗溝表土進行噴霧封草。蔗溝噴施除草劑后,進行地膜覆蓋,地膜要求緊貼土面,拉緊、拉直,兩邊壓實,保證透光面在20cm以上,注意噴施甘蔗除草劑不能噴到馬鈴薯墑面。

3.3.7 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馬鈴薯、甘蔗播種時分別用5%的地蟲靈2~4kg/667m2與底肥混合使用,預防金針蟲、蠐螬等地下害蟲;用樂果、殺蟲菊酯防治塊莖蛾、蚜蟲;用甲霜靈防治馬鈴薯晚疫病、青枯病、軟腐病等,防治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出苗50%、苗齊后、小培土后用甲霜靈等進行葉面噴防2~4次。馬鈴薯收獲后,甘蔗進入伸長期,這時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很容易發生各種病害,主要病害有甘蔗梢腐病、褐條病、褐斑病、黃斑病、銹病等。在發病初期選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等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任選一種在晴天早上11時前和下午4時后噴霧,每7~10d噴1次,連噴2~3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8月份甘蔗薊馬、綿蚜蟲危害嚴重,螟蟲、粘蟲等害蟲也有發生,發生時,每667m2用40%氧化樂果50~75mL或15%金好年40~50mL或33%千祥可濕性粉劑50~60g兌水40~60kg進行防治。

3.3.8 適時收獲在馬鈴薯植株莖葉出現80%的自然轉黃,20%的底部葉片枯死時,選擇晴天進行采收,收獲前先把甘蔗地膜揭除,再把馬鈴薯植株齊土割除,放入甘蔗苗基部做肥料,挖薯結合施肥培土同步進行,馬鈴薯按加工要求、大小進行分袋包裝;甘蔗的砍收應結合糖廠砍運計劃和下年水田留養宿根蔗的情況進行,在年前砍收的必須進行地膜覆蓋。

4 德宏州水田甘蔗套種馬鈴薯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建議

4.1存在問題

4.1.1 種植技術推廣經費緊缺,區域發展不平衡目前,甘蔗間套種馬鈴薯技術在德宏州蔗區發展不平衡,盈江、隴川蔗區示范推廣發展情況較好,其它縣市蔗區示范推廣相對落后。

4.1.2 蔗農的技術水平不一甘蔗間套種馬鈴薯技術雖已成熟,但由于甘蔗套種馬鈴薯農事活動要求精耕細作,蔗農科技素質低,思想觀念落后,多數蔗農管理比較粗放,導致產量高低不一。

4.1.3 缺乏抵制市場風險措施主要是馬鈴薯市場價格的不穩定,如果遇到馬鈴薯價格出現大的波動,將直接造成蔗農虧損。

4.2發展建議

(1)加大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進一步完善提升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2)建立甘蔗套種馬鈴薯高產示范區。(3)加大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的宣傳、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蔗農科技意識,力爭在全州蔗區普及推廣實施。(4)在搞好甘蔗套種馬鈴薯技術推廣的同時,摸索粘性土和宿根蔗蔗田適宜間套種模式。(5)加快間套種農機具的引進應用試驗推廣工作。(6)在甘蔗套種馬鈴薯面積增大的同時,積極引進加工企業,做好馬鈴薯訂單收購,解決蔗農后顧之憂。

建議上級部門給予立項,通過立項,加大對甘蔗間套種馬鈴薯的扶持力度。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加快“盈江蔗區甘蔗間套種馬鈴薯成功模式”在全州蔗區的推廣普及力度,使其在生產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S566.1

B

1007-2624(2013)04-0068-03

2013-04-09

云南省現代農業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楊光琴(1975-),女,高級農藝師,在職農業推廣碩士,主要從事甘蔗科研試驗示范推廣工作,E-mail:Ygq02@163.com

張永港(1967-),男,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德宏綜合試驗站站長、德宏州甘科所所長,主要從事甘蔗科研試驗示范推廣工作。

猜你喜歡
蔗農蔗區德宏州
廣西糖料蔗種植區干旱遙感時空分析
境外蔗區(緬甸佤邦勐波縣)土壤理化狀況分析與評價
德宏州甘薯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路對策
德宏州景頗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邊境地區蔗農甘蔗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分析
干旱致緬甸蔗農面臨困難
臺灣“二林蔗農事件”始末
廣西蔗區農藥廢包裝回收處理的現狀、成效及展望
讓邊疆青少年遠離“毒”害——德宏州關工委年持之以恒幫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紀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