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本紀異文考校

2013-03-19 16:34吳昱昊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五帝泗水相國

吳昱昊

(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210008)

說明:

(1)本文以中華書局1982年版點校本為底本,為方便讀者,標出點校本正文與三家注的頁碼行數,并用“□”標識所校之字,“^”標識補字之處。

(2)《校補》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史記會注考證校補》所附校補,也標出頁碼行數。如“18·2·10”指《五帝本紀校補》18頁2版10行,以“[]”表示補字。

(3)下文“考證”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中的案語,標出頁碼行數,如“88·7”指《五帝本紀》第88頁7行。

1.《五帝本紀》:使舜上涂廩。(34·2)

《正義》:《通史》云瞽叟使舜滌廩。舜告堯二女,二女曰,時其焚汝,鵲汝衣裳,鳥工往,舜既登,得免去也。(35·1)

《校補》:《英房》《南化》《楓》《三》《梅》《狩》《中彭》《中韓》,無涂字。(28·1·10)

案:有“涂”字是。王叔岷引《金樓子·后妃篇》作使涂廩[1]49?!睹献印とf章》云:“父母使舜完廩?!碧饭伞睹献印窞檎f。涂,《說文·木部》:“杇,所以涂也?!倍巫⒃疲骸巴空唢棄σ??!蓖考赐炅x。又此文觀《正義》云滌廩,當有涂字是。滌、涂義近?!逗鬂h書·寇榮傳》“故大舜不避涂廩浚井之難”注、《竹書紀年》《列女傳》《新序》《孟子·萬章》“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正義、《冊府元龜·帝王部·神助》《帝王部·孝德》“帝舜側微”小注引《史記》皆有涂字。

2.《五帝本紀》:嗟然。(38·15)

《校補》:《清原》《凌》,嗟然互倒。(29·2·2)

案:《尚書·堯典》:“咨四岳?!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作嗟四岳?!端吹洹吩疲骸暗墼?,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薄稜栄拧め屟浴罚骸坝?,畣,然也?!薄坝嶙伞奔础叭秽怠?,疑《史記》當作“然嗟”。

3.《夏本紀》:禹拜美言曰。(77·8)

《校補》:美,《中統》《游》,昌。(54·1·14)

案:《尚書·臯陶謨》孔傳作“昌言”,與《中統》《游》本合?!妒酚洝废挛脑疲骸暗鬯粗^禹曰女亦昌言?!币勺鳌安弊质?。

4.《夏本紀》:蚤夜翊明有家。(77·12)

《校補》:蚤,《南化》《梅》《狩》《高》,夙。(54·2·16)

案:《尚書·臯陶謨》作“夙”,與《南化》諸本合?!段宓郾炯o》有“夙夜維敬”“夙夜出入朕命惟信”二句,皆不以“蚤”字替“夙”字,疑此處亦當作“夙”。

5.《夏本紀》:于是夔行樂。(81·15)

《校補》:《殿》,無夔字?!对洝?,已見《舜紀》秩宗下,此又屬之夔,疑誤衍,殿本無。(55·3·2)

案:《尚書·益稷》此文乃夔自贊之詞,史公采作本紀,作樂本是夔事,此處當有“夔”字?!队窈!ひ魳贰び砭耪袠酚矶葦德晿贰芬断谋炯o》有“夔”字?!兜睢繁菊`脫。

6.《夏本紀》:臯陶拜手稽首揚言曰。(82·1)

《校補》:手,《景》《井》《蜀》《紹》《毛》,首?!短祓B》《南化》《狩》《高》,無手字。(55·3·10)

案:拜手稽首,《尚書·益稷》正文、疏皆同?!渡袝ぬ字小吩疲骸耙烈菔只??!眰髟疲骸鞍菔?,首至手?!薄墩x》引鄭玄《周禮》注云:“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薄墩僬a》:“拜手稽首曰?!眰饕嘣疲骸鞍菔质字潦??!笔亲靼菔渍哒`?!渡袝窡o“拜首稽首”之語?!短祓B》諸本無手字,當是誤脫,《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薄妒琛吩疲骸坝愍q拜而后稽首?!比舸俗鳌芭V陶拜稽首”,《疏》當云“臯陶拜而后稽首”,故知此處作“拜手稽首”。

7.《夏本紀》:弟帝扃立^。(86·3)

《校補》:《天養》《南化》《狩》,弟帝天養本無帝字扃立[是為帝扃]。(57·1·6)

案:《史記》本紀敘帝系有兩種形式,一是如《夏本紀》“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二是如“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與“帝厪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用“是為某帝”形式時,或者是此帝有事可敘,如帝中康、帝孔甲,或者此帝無事可敘,如《殷本紀》“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又有此帝有事可敘而不用“是為某帝”,如《夏本紀》“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太康下有事可敘,而未用“是為帝太康”的形式,可見《史記》此種體例很混亂,無一定的成法。此處或者如《天養》本敘作“帝不降崩,弟扃立,是為帝扃”?!赌匣贰夺鳌繁尽暗堋毕卵堋暗邸弊?。

8.《周本紀》:韓相國曰善。^使者已行矣。(164·2)

《索隱》:已,止也。(164·13)

《考證》:《策》善下有然字。徐孚遠曰言既已發使,故雖善代之言,而不可止。代因言宜與周高都也。(88·7)

《校補》:《南化》,[而]使者已行矣?!锻ㄖ尽?,無已字。(117·1·14)

案:《史記》下文云代欲使韓與周高都,韓相國大怒,“吾毋征甲與粟于周亦已多矣”,則明言停征甲與粟,不得云“雖善代之言,而不可止”。韓相國兩次發使,第一次乃赴周征甲粟之使,第二次因蘇代之言,發使至周止前使征甲粟,即此處“使者”。蘇轍《古史·周本紀》云“韓相國曰善,遣使止之”是也?!锻ㄖ尽と跫o第三下·周》“赧王之時”條作“使者行矣”,亦是。所謂“已行”“行矣”,皆指第二次發使,徐孚遠說誤甚?!犊甲C》所云《戰國策》之“然”字,《校補》所云《南化》本之“而”字,皆是誤解文意所增。

9.《秦本紀》: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202·2)

《校補》:《南化》《楓》《棭》《三》《中彭》《狩》,——有巴[蜀]黔中?!对洝贰吨疽伞芬鞒桃恢Α妒吩彙吩埔槐景妥魑?,巴屬秦,非楚地。(149·2·8)

案:“巴”字是,巴屬楚?!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吩疲骸笆汲鯐r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畧巴蜀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苖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撃奪楚巴、黔中郡?!保?]2993是明言楚曾略有巴蜀黔中地,后為秦所奪耳。

《秦本紀》云:“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保?]202是此時秦尚未強也,巴尚為楚地,作“巫”之本疑妄改。又施之勉云:“按,《華陽國志》,秦惠文王時,張儀貪巴道之富,因取巴。孝公初年,巴地不屬秦也?!保?]168又“巴”下或有“蜀”字,據《西南夷列傳》則當有。

10.《高祖本紀》:及壯,試為吏,為泗 水 亭長。(342·17)

《考證》:王念孫曰《類聚》《御覽》引泗水作泗上,與《漢書》合。(5·7)

《校補》:水,《通志》,上。(254·3·13)

案:施之勉云《書鈔》引泗水作泗上?!断暮顙雮鳌?,泗水亭作泗上亭[3]271。

故籍作“泗水亭長”者,有《史記·高祖本紀》《宋書·禮志》《漢紀·高祖》《水經注·泗水》《古今注》卷上、《西京雜記》卷二、《初學記·帝王部》注引《帝王世紀》。

作“泗上亭長”者,《漢書·高帝紀》《漢舊儀》《論衡·骨相篇》《論衡·紀妖篇》《唐六典·三師三公尚書都省》“亭長六人”注、《后漢書·黃瓊傳》“蕭何識髙祖于泗水”李賢注、《北堂書鈔·帝王部·潛晦七》《古今注》《資治通鑒·秦紀二·始皇帝下》。皆漢唐人舊文,未能驟斷其是非。

《漢書·高帝紀》:“則見交龍于上?!薄端膸炜甲C》云:“據《后書·郡國志》云沛有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見固集,是亭名泗水,不名泗上也?!薄队窈!m室·亭·漢泗水亭》云:“《文選》注酈善長《水經注》曰泗水南有泗水亭,漢高祖廟前有碑,延熹十年立?!保?]3205則班固“泗上亭長”者,據泗水言,非據亭名也。言“泗水亭長”者,據亭名而言。

[1]王叔岷.史記斠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施之勉.史記會注考證訂補[M].臺灣: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6.

[4][宋]王應麟.玉海[M].揚州:廣陵書社,2003.

猜你喜歡
五帝泗水相國
泗水變遷與春秋晚期、戰國時期泗水流域內外的大國趨勢——兼論泗上十二諸侯之宋、薛、邳的滅亡
泗水流經這片土地
印尼·泗水
印尼·泗水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一語破迷局
鑒 畫(小小說)
蕭相國世家1
論五帝時代:中國特色之起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