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復習古代中國的思想科技文化

2013-03-27 08:24周廣壩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年12期
關鍵詞:歷史

周廣壩

古代中國的思想科技文化是高考考查的重點與熱點。從題型上看,涉及到該部分的試題以選擇題為主,近幾年有向綜合題轉變的傾向。從內容上看,試題集中于宋明理學、明清思想、書法和戲曲藝術等。從難度上看,由于涉及文言文閱讀,試題難度較大。從命題思路上看,融合經濟生活、文學、藝術與歷史研究,結合歷史背景考查文化成就,把各種思想加以對比分析,引用古代哲學名著設計問題等是命題的主要形式。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 道家。①老子:世界本原是“道”、樸素辯證法、“無為而治”。②莊子:“齊物”、“逍遙”、天與人“不相勝”。

(2) 儒家。①孔子:“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政以德”,提出“正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②孟子:“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說”。③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惡論”;以禮教為主,禮法并施;“仁義”、“王道”。

(3) 法家。韓非子主張法、術、勢結合,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認為歷史是發展的,主張變法革新。

(4) 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儉”。

2.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 代表人物:董仲舒。

(2) 思想來源:以儒家思想為主,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及法家思想。

(3) 理論基礎:“天人感應”學說、“君權神授”。

(4) 主要內容:①天人感應。②君權神授。③三綱五常。④大一統。

3. 宋明理學

(1) 程朱理學:“理”是世界萬物的本原;“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滅人欲”;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 陸王心學: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王守仁“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知行合一”認為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4. 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

(1) 李贄:否定孔孟學說;批判程朱理學;倡導個性自由;否定“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基礎。

(2) 顧、王、黃:反對君主專制;提倡“經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儒學發展歷程總結:創立(孔子:仁、禮)→發展(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禮法并施)→完善獨尊(董仲舒: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學、心學)→批判、新生(經世致用、工商皆本、反專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1. 四大發明

(1) 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用便宜易得的原料制成能書寫的纖維紙。

(2) 印刷術:①隋唐之際,中國出現雕版印刷術。②北宋時,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3) 火藥:①唐代發明了火藥。②唐末,火藥已用于戰爭。③傳入歐洲加速了其封建制度的解體。

(4) 指南針:①戰國時期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②北宋時發明了指南針,并應用于航海。③13世紀傳入西歐,為西歐開辟新航路、進行殖民擴張提供了條件。

2. 天文學成就

(1)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2) 渾儀是望遠鏡發明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3)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渾儀——“簡儀”。

3. 三項數學成就

(1)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已出現九九乘法口訣。

(2) 三國的劉徽、南北朝的祖沖之都對圓周率的精確數值作出了貢獻。

(3) 《九章算術》標志著我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4. 四部農書

(1) 西漢氾勝之的《氾勝之書》。

(2) 北魏賈思勰編寫了《齊民要術》。

(3) 元代王禎編寫了《農書》。

(4) 明代徐光啟編寫了《農政全書》。

5. 三部醫學名著

(1)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2) 張仲景撰寫了集大成的中醫專著《傷寒雜病論》,被后世醫家稱為“萬世寶典”。

(3) 明代李時珍編寫了“東方藥物巨典”《本草綱目》。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三、 古代中國的文學藝術

1. 文學

(1) 先秦:《詩經》和楚辭是先秦文學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別開創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風格流派。

(2) 漢朝:漢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特點是鋪陳詞藻、文采華麗。

(3) 唐朝:唐詩是唐朝文學的代表,代表人物有邊塞詩人王昌齡、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4) 宋代:宋代的文學以詞為代表,豪放派詞人有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詞人有李清照。

(5) 元代:散曲是元代興起的新詩體,與元雜劇一起合稱為元曲。

(6) 明清:章回體小說成為明清文學的主流,出現了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2. 漢字、書法

(1) 漢字發展脈絡:圖畫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隸書(始于秦,流行于漢)→楷書、草書、行書。

(2) 書法發展脈絡:楷書——始于東漢,魏晉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書——起源于漢初,成熟于東晉;行書——東漢至西晉書體完全成熟。

3. 繪畫藝術

(1) 魏晉以前:繪畫藝術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調,畫風質樸。

(2) 魏晉:士人群體的藝術追求體現在繪畫上,出現了文人畫,代表人物有顧愷之。

(3) 唐代:體現盛唐畫風的代表是吳道子,被譽為“吳帶當風”。

(4) 宋代:宮廷畫院最為活躍階段;風俗畫是最大亮點。

(5) 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畫成就最突出,最終反映文人畫風貌的是寫意畫。

4. 京劇

(1) 清朝乾隆年間徽班進京。

(2) 形成:道光年間,徽劇和漢劇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

(3) 發展: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出現“同光十三絕”。

(4) 走向世界:民國年間,京劇走向世界,成為國粹。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34.tif>四、 2012年高考好題選析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1 (2012年北京卷,第14題)下列各選項中,中外名著創作于同一世紀的是( )

A.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與洛克《政府論》

B. 郭守敬《授時歷》與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C. 曹雪芹《紅樓夢》與薄伽丘《十日談》

D. 關漢卿《竇娥冤》與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題以“同一世紀”這一時間限制為切入點,考查同學們對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點較多,考的內容也很細。但由B、C、D三項中涉及的歷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較大,容易排除。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245.tif>【參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2 (2012年山東卷,第9題)有學者評論戰國時期某學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边@一學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題直接引用戰國時期某學派的觀點,考查同學們對解讀材料并據此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键c為百家爭鳴,解題關鍵是把握這一學派觀點中的幾個特點:注重實踐、反對貴族、輕視商人和學者,符合這幾個特點的學派是法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245.tif>【參考答案】 D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3 (2012年江蘇卷,第1題)“自楚騷、唐律爭妍競暢,而民間性情之響,遂不得列于詩壇,于是別之曰‘山歌,言田夫野豎矢口寄興之所為,薦紳學士家不道也?!礁桦m俚甚矣,獨非《鄭》、《衛》(國風之篇)之遺歟?”據明代馮夢龍的這段話,與山歌相似、能體現“民間性情之響”的是( )

A. 《詩經》 B. 楚辭

C. 漢賦 D. 唐詩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題考查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对娊洝肥侵袊钤绲脑姼杩偧?,包括《風》、《雅》、《頌》。其中,《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而且“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因此它充分體現了“民間性情之響”,符合題意。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245.tif>【參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335.tif>例4 (2012年浙江卷,第12題)東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傾向哲理思辨,有的傾向實際功利。其中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精神的是( )

① 墨家學派的訴求 ② 王陽明心學的主旨 ③ 智者學派的主張 ④ 百科全書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013.tif>【解析】 墨子針對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蕩的局面,提出“兼愛”“非攻”“尚賢”,表達了小手工業者反對戰爭、提高社會地位的訴求。公元前5世紀,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人們越來越多地參與政治生活,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精神。智者學派主張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針對法國的君主專制制度,以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宣揚理性和科學,反對迷信和專制。王陽明心學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體現了哲理思辨的傾向。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歷史\歷史10期\245.tif>【參考答案】 A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