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公民政治參與

2013-04-07 11:00蔣森森姚冰洋
關鍵詞:消極公民民主

蔣森森,姚冰洋

(1.延安大學政法學院,陜西延安 716000;2.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在傳統政治文化中,封建思想降低了公民政治參與的熱情,阻礙了人民政治利益的實現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將傳統政治文化中不利于公民政治參與的因素加以研究,進而提高和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和力度,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一 政治參與的含義

1.政治參與的定義。

政治參與,從主體性看,它的主體是一般公民,不包括在黨政機構任職的官員;從目的性看,它是為了影響政府的決定,這里的政府主要是指那些影響政府人事機構和決策制定的行政機關;從活動性看,它是一種自愿行為,但也不排除參與者受到他人的鼓動去做一些影響政府決策的行為;從方向性看,它是公民自下而上影響政治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說政治參與就是公民為了影響政府決策而采取一種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來滿足其政治需求的一種政治行為。

2.政治參與的形式與類型。

根據各國的政治實踐,政治參與的主要形式有投票、選舉、主動接觸、政治結社等。主動接觸就是公民個人積極地、主動地與政府官員進行接觸,說明自己所關心的問題進而來實現自己的利益的行為。例如,上訪。政治結社就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結成持久性的集團組織的政治行為。這種組織可能專門致力于特殊的利益,也可能致力于社會公共利益,但其目標是影響政府決策。[1]在我國政治社團主要有共青團,婦聯和工會等。我們可以從政治參與的形式和政治參與的定義不難發現,政治參與主要分為三種:主動參與、動員參與和消極參與。主動參與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主動接觸;動員參與就是公民因受到他人動員而進行的政治參與;消極參與是公民自己對政治問題不感興趣甚至漠不關心或者對政治活動采取消極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政治冷漠。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國家政治參與的實際狀況都是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在西方國家,主動參與程度可能會高一點;在非洲國家,可能更多地表現為消極參與;在我國,由于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以及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轉型期,雖然也是三者共存,但消極參與和動員參與占主導地位。

3.政治參與的功能。

政治參與是社會活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是抵制暴政強有力的工具,是集中集體智慧的重要路徑。[2]擴大政治參與,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表達其利益的需求實現自身發展,進一步增強公民對自身尊嚴和價值的認識,以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從而有利于加強社會秩序,保持政權穩定;更有利于發揚社會民主政治、增強政治意識,加強公民政治認同感,提高政府部門的合法性;有利于公民與政府關系的良性循環。反之,整個社會就會倒退,人民的利益無法得到滿足。

二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分析

1.君權神授的意識形態。

在封建專制下,中國人對國家合法性的認同主要是建立在君權神授的基礎之上的。對于封建社會的中國人來說,國家、君主、“天”這個三個名詞往往是等同的,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國家是君主的,君主是老天派來的,君主做的任何事都是替老天行駛職責,必須無條件聽命于他,否則將會受到老天的懲罰”這種思想。君主對于百姓來說就是神,這實際上也就是表達了他們對封建君主專制國家的合法性認同。統治者為了維護這種合法性使自己的統治地位更加鞏固,他們會考慮普通百姓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在歷來中國的政治意識中,普通百姓都被抬得很高,比如我們常說的“民貴君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但這只是統治者來迷惑百姓的幌子,其目的無疑是為了鞏固和加強封建君主專制,使百姓永遠生活在君權神授的意識形態下。

2.消極的政治主體意識。

在君權神授意識形態的影響下,面對國家和君主時,人們都喪失了自己的主體精神,即政治主體意識的缺失。從農民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農民對政治系統好像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絕不會去積極參與國家事務,一心只想做一個順民。從商人的角度來看,在一個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重農抑商的傳統封建國家,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就是商人們的最大愿望,更不要說什么討論國家政治、參與朝政之類的事情了。從官員的角度來看,在中國最危險的職業莫過于當官了,稍有不慎,將滿門抄斬。官場等級意識特別強烈,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每個人的骨頭里都充滿了地位尊卑、等級高低的思想。下級對上級的命令不假思索,盲目服從;上級對下級秘密監視,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并制定殘酷的懲罰措施。在這種情況下,何來民主?

3.封建專制的儒家學說。

數千年以來,統治者們總是通過灌輸儒家思想來使人民、大臣和番邦臣服于他,進而把整個社會成員的思想、言論、行動納入一元化的軌道,從而將臣民的命運牢牢地掌握自己的手中。而推行儒家思想的最好辦法就是興辦官學和控制私學。眾所周知,官學是古人入仕的最主要途徑,這里的教學內容一律以儒家思想為主。由于私學社會地位和作用比較特殊,如果引導得當,不僅有助于維持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又有利于維護社會政治秩序,還能使求學者樹立封建統治的價值觀,同時還為政府節省大筆辦學經費。所以大部分統治者大都允許甚至鼓勵的私學的發展,使私學成為傳播、灌輸、延續儒學的重要渠道,從而鞏固其封建統治。當然,封建統治者還采用類似的手段來加強對婦女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其內容也是以“三綱五?!睘橹鞯娜寮宜枷?。

三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對公民政治參與的影響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3]但它也可以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對政治參與而言,由于政治文化的影響,公民政治參與的方式就有了正確和錯誤之分。而政治參與的效果有可能會導致公民改變其政治參與意識,由積極參與變成消極參與或者由消極參與變成積極參與。正如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專制、等級、封建思想就扎根在每個中國人腦中,嚴重阻礙了民主政治的發展。

1.在君權神授意識形態的影響下,人們進行所謂的政治參與也只是一種形式罷了。一直到現在這種政治意識還嚴重地阻礙了公民的政治參與。主要表現在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渠道的狹窄和單一。我國公民進行政治參與的主要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社會團體和黨政機關的信訪機構等,雖然這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但這只是少數人積極的進行政治參與,在人數上和規模上都是有限的,不能形成一個多數人互動的政治參與局面。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性增大,流動中的人不會或沒有機會參與政治。比如農民工。如果不擴大政治參與的渠道,公民的呼聲只是一種無力的吶喊;人民的利益只是口頭上的宣言;民主政治只是一種奢侈的幻想。

2.從消極的政治主體意識來看,商人、農民、官員對政治參與只是一種迎合或者是消極接受的態度。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參與的水平也越高,自主性參與的比例也就越大。[4]但是,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水平并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提高?,F在的農民越來越商人化;商人越來越資本家化;官員在政治主體意識上雖有很大提高,但政治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較為單一,不能和社會各個階層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如果一些人主動放棄參政的權利,政府就可能忽視或者忽略他們的政治需求,由于他們也不主動去關注政治和表達自己的政治利益,長此以往政府和公民之間的政治互動就會斷裂,進而可能會導致政府社會責任感的丟失,最終形成政府權力的濫用。

3.阿爾蒙德和維巴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與參政比例呈正比。[5]但這與我國現狀不相符。儒家學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但也把人民牢牢地鎖在封建等級專制的禁錮之下。在政治意識方面,崇拜權威、依附權威,鑄成附庸意識,形成卑微心理,人們在政治參與方面更多地表現為迎合、奉承和走形式,有的甚至表現為盲目的崇拜領袖。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發生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樣的政治思想影響下,民主、法制全都成為一種口號,公民的政治判斷力也受到影響,可以說盲目的崇拜權威是一種消極政治參與的表現,甚至會導致專制的形成,而這與政治參與的本質正好相反。

因此,構建新型政治文化來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是當前的主要任務。即在社會上普遍樹立起和封建專制相對應的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由專制、人治向民主、法制轉變;由封建等級、封建保守向平等、自由轉變;由臣民向公民轉變;由政治冷漠意識向政治參與轉變。同時,我們應立足國情,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加強公民法制和政治知識教育,并且積極引導公民直接參與民主管理實踐活動。

[1]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72.

[2]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563.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4]亨廷頓,納爾遜.難以抉擇[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73.

[5]阿爾蒙德,維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17.

猜你喜歡
消極公民民主
論公民美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十二公民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讓自己發光
好民主 壞民主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消極保護”不如“積極改變”
欲望的位置:論兩種慎議民主取向之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