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林莽散文詩創作觀綜論*

2013-04-13 00:48喻子涵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散文詩抒情文體

喻子涵

(貴州民族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550025)

耿林莽先生一生致力于散文詩創作及其理論探討,不乏智者的敏銳和持久的創造力。他以散文詩創作實踐來實證散文詩理論,又以散文詩理論探討來引導散文詩創作,正因有如此的理論自覺和創作自信,他才有不竭的創作動力和理論創新能力,為中國當代散文詩創作豎立了一塊豐碑,也為中國散文詩理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耿林莽先生并沒有散文詩理論專著,他的散文詩理論,大多分散在他的散文詩集的序跋、附錄,與友人的通信,為他人散文詩集作的序或評,研討會上的發言,以及大量在報刊發表的散文詩品評和創作談文章。綜合這些文章,我們可以清晰地梳理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詩理論系統,以及他對中國散文詩理論建設和創作指導的重大意義之所在。

耿林莽散文詩創作觀比較龐雜,基本涉及到散文詩理論范疇的方方面面,但他又不是像理論家那樣宏觀而廣博地演繹和推論,而是就每個時期散文詩存在的問題及時觀察與發言,就他本人每個階段的散文詩創作實踐進行總結與探討。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綜論。

一、散文詩的本體觀與文體論

中國散文詩自魯迅以后由于其現代性傳統發生斷裂,20世紀50-70年代受時代局限一度成為頌歌,并在強大的詩化散文影響下面臨著被抒情散文同化的危險;同時,由于散文詩身份搖擺不定,散文詩逐漸淪為詩歌和散文的附庸,且被人列入散文的“辮子”將被剪掉??墒窃谏⑽脑娊?,散文詩的命運岌岌可危而不自知。直至80年代,散文詩這種境況沒有多大改變。正如耿林莽先生所說,散文詩“在習慣力量尤其是某種誤解、誤導下形成的某些弊端。譬如,囿于一種狹隘視野的拘束,使它題材逼仄,矯揉造作、扭捏柔弱的詩風相當突出?!保?](P4)散文詩清淺、扁平、模式化十分嚴重。在這個背景下,散文詩界發生了散文詩本體性的爭論。針對評論界指出的散文詩“缺少一種凌駕一切又滲透一切(包括取材、主題、基調等)的本體性思想情感結構”①20世紀80年代,美學家李澤厚提出“情感本體”學術觀點。劉再復受到李澤厚思想的啟發,把李“主體論”思想引進文學領域,發展成為“文學主體性”理論(參見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耿林莽先生持懷疑態度。他說,這種“本體性思想情感結構”,“如指詩人已形成的對于人生、世界的基本觀念或思想體系,當然是重要的”[2](P10)。但是,這種“本體性思想情感結構”只是一種“情感烏托邦”(楊春時語)。因此,耿林莽先生指出:“對人生對文學,我始終是在多樣與流變中獨立地發展自身,有不變也有‘萬變’,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保?](P10)從此,耿林莽先生對散文詩的本體屬性和文體地位進行深入思考并積極探索,提出了散文詩本質屬性和文體特征等重大理論問題。

耿林莽先生首先從文體發生學角度探討散文詩的本質問題。他明確指出:“散文詩是詩的延伸?!保?](P429)他說,“一種文體的產生,必有其復雜的社會、人文背景,不能僅看到某一作家的創造,還要從源頭上探索其發展的來龍去脈,才能得出清晰的認識?!保?](P430)他通過對中國詩歌的起源與發展歷程的梳理,得出的結論是:“從格律詩到自由詩,是詩的一次解放;從自由詩到散文詩,是詩的又一次解放?!鄙⑽脑姟笆窃姷募易逯凶詈笠粋€‘出走’的‘浪子’?!保?]也就是說,中國詩歌是逐漸向著散文化方向發展的,散文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必然。他在進一步探討散文詩產生的原因時說:“任何文體的形成與發展,都要符合內容與形式相互適應的要求。當傳統韻律的嚴格要求,束縛了詩性內容的自由表達,或者成為脫離內容的僵化形式時,變革的要求便應運而生了?!薄盀槟艿眯膽值乇憩F復雜多變的現代生活,適當引入情節和細節、人物與事件,拓寬表現領域;為使詩的語言節奏和現代人的生活語言包括新鮮口語‘順利接軌’,自由詩尤其是散文詩的形式,便成為詩歌智者們所選擇和制作的‘最合自己腳的鞋子’了?!薄斑@一格局的形成,使詩由對吟唱的依賴,轉向了以書面閱讀和沉思品味為主,從訴諸聽覺向訴諸視覺為主的方向轉移,這是詩歌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變化,經過長期醞釀,逐步推移,終得以實現?!薄吧⑽脑娬窃谠姼璋l展的這一重要流變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就是我所持‘散文詩是詩的延伸說’的依據?!保?](P431)

針對一段時間散文詩文體命名給人造成認識上的含混和歧義,耿林莽先生一再強調散文詩的本質屬性是詩。他說:“在我看來,散文詩仍屬于詩,是詩體的延伸、發展,形成獨立文體后,也與詩保有一種血緣關系,可視為詩的‘變體’或‘交流’?!保?](P430)他仔細分析世界上最早使用散文詩這一稱謂的波特萊爾關于散文詩的認識,他說,從波特萊爾在他的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郁》的題辭可以看出,“總之,這還是《惡之花》”,回答了散文詩屬于詩歌文體的性質歸屬問題;“但更自由、細膩、辛辣?!敝赋隽瞬ㄌ厝R爾將詩發展為散文詩刻意追求的關鍵所在和散文詩的具體特征,并從根本上回答了散文詩誕生的主要因由。由此,散文詩“自由、細膩、辛辣”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詩歌本性的抒情性、音樂性。實際上,這也是耿林莽先生通過對國外散文詩發生學的考察,進一步明確了散文詩的本質屬性。

當然,散文詩畢竟不等于詩,而有自身的特征。耿林莽先生在散文詩創作實踐中發現并總結到,“要在保持詩性素質的前提下,適當吸納散文的某些可以入詩的因素,巧為‘改造’后,融入散文詩的肌體之中。之所以要這樣做,一是由于散文詩想表現豐富復雜的題材內容,需適當借鑒散文的描述手段;二是由于散文語言更接近生活化的口語,其中精華,有舒放靈動的美,巧為吸取運用,將使作品更具活力,如虎添翼?!保?](P431)由此而來,散文詩文體形式的基本特征則為:一是“以詩為主體,吸取散文文體風格中飄逸、靈動、自由、隨意的神采,以補詩歌過分矜持拘謹放不開手腳的不足;同時,適當借鑒其表現手法中可用的部分,融入作品的詩性氛圍之中,力求和諧協調、渾然一體?!倍恰霸谔幚?、消化、運用題材和結構方式上,散文詩多取跳躍流動、輕捷靈活、多節段的結構樣式,既適應語言精煉簡潔、節奏起伏跳蕩的要求,也體現了建筑美的視覺快感?!比窃谡Z言上,散文詩大量運用“來自口語、富有時代氣息和民間氣息的語言資源,經過挑選、錘煉后,可以成為散文詩的語言基調了。她既沒有格律詩語言的扭曲痕跡,也不是蕪雜粗疏的‘大白話’,而是兼具詩美與散文美之長的散文詩語言?!保?](P434)可以說,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詩本體觀和文體論,不僅來自于對散文詩發展規律的觀察,也來自于他散文詩創作實踐的總結。

二、散文詩的美學觀與形式論

耿林莽先生一直致力于散文詩美學內涵的探求及其形式美的建構。他說,散文詩的美,美在“美文性、抒情性”。[5]所謂“美文性”,耿林莽強調的是它的詩性、精品性。的確,散文詩不應是思想的傳聲筒,也不能是對新聞的報告。散文詩不應有那么多沉重的負擔。關于散文詩的精品性,耿林莽說,“精品應是濃縮、提煉所得的精華”,“可能并應該成為如唐詩宋詞那樣的美文高端,達到美的極致”。[6](P8)耿林莽先生還對“精品性”的范疇提出了如下標準:一是“精煉”?!皩τ谏⑽脑妬碚f,重要的不在于如實地、客觀地反映現實,而在于抒情地、主觀地、心靈化地折射現實?!w積小,容量大’,不僅是下筆成文時語言簡約的要求,而且在擇取素材、精選情節與細節,以至結構、布局的創作全過程中,都需顧及的?!倍恰皟灻馈?。他說,“美決不僅是語言功夫所能營造出來的,尤其不是片面追求華麗語言,堆砌新奇意象可以完成的。美是真善美的統一,其基礎在內容?!比恰澳亍??!耙酆裰氐默F實、歷史內容,從輕飄飄的華而不實,走向沉甸甸的豐滿內涵?!庇绕涫恰笆放c哲的因子,融涵于美的詩境之中,便具有凝重感了”。[6](P9-10)由此可以看出,“精品性”是“美文性”的核心,是“散文詩這一文體命中注定的本質屬性”,是耿林莽先生關于散文詩的一個重要詩學觀。

“美文性”體現在“詩的散文美”上。他受前輩詩人聞一多和艾青的影響①聞一多曾提出:“詩得盡量采取小說戲劇的態度,利用小說戲劇的技巧”,“詩這東西的長處就在于它有無限度的彈性?!保▍⒁娐勔欢唷段膶W的歷史動向》,《聞一多全集》第1卷,三聯書店1982年版);艾青說:“散文的不修飾的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健康?!保▍⒁姲唷对姷纳⑽拿馈?,《艾青選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提出散文詩的“詩的散文美”這個十分重要的詩學觀,“因為這是認識其價值和生命力之所在”[7](P42)。耿林莽所論及的散文詩的“詩的散文美”,即“提倡詩的質樸自然的本色美,反對矯揉造作和過分雕琢”,“向散文語言方向發展詩美空間”;即“采取詩性語言和散文語言交替、混合使用的語言體制,并在并存性的巧妙結合中,逐漸形成了內在的、密切難分的整合關系,可以說是將散文納入了詩,使散文詩在文體內涵具有詩的素質這一前提下,在語言構成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詩的散文美這一美學優勢”;即“在于詩語言向口語即日常生活語言、群眾語言的開放和吸取”;即“在散文詩中,富有散文美的語言,則有另一類型的音樂感。這便是一種自然節奏,隨詩的感情、情緒的內在流向和律動,隨生活口語的語氣變化而委婉多姿地運行著?!保?](P42-44)他在論述詩語言與“詩的散文美”的關系時指出,在“詩人的語言庫中,不僅要有新鮮的民間口語,也要有古漢語、歐化語言及其他文學語言的豐富積淀,才可能在其詩語言的構成中,水到渠成地、若有神助地形成自身獨特的語言建構?!保?](P43)耿林莽強調散文詩的“詩的散文美”,不僅使散文詩的文體特征更加鮮明,而且也是散文詩美學特質形成的需要,這對當代散文詩創作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所謂“抒情性”,是根據散文詩的抒情本質而提出的。因此耿林莽先生重在強調抒情的深化而不僅僅是抒情。他在《散文詩:抒情的深化》一文中,首先對“純抒情”予以質疑。他分析了散文詩界所謂“純抒情”的誤區:一是“將抒情局限于抒個人之情,抒情成為‘表現自我’的同義詞”;二是“抒情手段單一,僅限于直接抒情,感情的噴射、宣泄、傾瀉、直白”;三是“對散文詩的文體特征,過分強調其抒情性,要求‘純抒情’,忽略了敘事因素的作用”。他指出,這種“純抒情”造成的影響,“必然影響散文詩題材領域的擴展,審美空間的開拓,表現手段的創新,藝術風格的多樣,影響一部分作者的藝術視野?!保?](P233)而真正的抒情性,是指“人與世界相遇,有所感,有所觸,方有所思,有所悟”的抒情;是指“敘事常為抒情提供基石,抒情則使敘事生發詩的感人聲色。以抒情手段敘事和在敘事基礎上抒情”的可靠性抒情;是指“關注現實人生,從現實感受中汲取素材,將情節與故事引入詩中”的具有情節、細節的抒情。[5]耿林莽“抒情的深化”的提出,對散文詩抒情觀的轉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濫情和矯情有所遏制。正如他說,“抒情觀念的深化,為我們打開了主體通向客體的廣闊道路,打破了‘表現自我’的封閉和感情噴射器式的抒情手段單一化的局限”。并且“由感情的奔放、傾瀉、宣泄,轉向含蓄、凝練、蘊藉;直接抒情轉向間接抒情,熱抒情轉向冷抒情”。其結果是“抒情的深化,使感情更加深而內斂”,“‘純抒情’愈來愈為抒情與敘事的交織、思想與情感的交融所取代?!保?](P234-235)

除了“美文性、抒情性”以外,耿林莽先生還提出“多樣性”和“流動美”,這也是他的散文詩美學建構的重要理論。關于“多樣性”,早在80年代,《山東青年報》曾以《耿林莽談散文詩創作》為題,介紹耿林莽先生散文詩創作的三條經驗:多師、多樣、多變。于是這“三多”也成為耿林莽的散文詩創作觀中一直堅守的重要理論。直至2011年出版《散文詩六重奏》時,耿林莽先生還在序中提到“三多”觀。他說:“這‘三多’均源自于我對世界多元化的認同與適應。譬如題材與風格,我都崇尚多元,不拘一格?!保?](P4)在《散文詩:在多樣中發展》一文中,他把散文詩的形式美具體歸納為:“精練的文體形式,詩意的表述方式,跳躍的結構體制,舒放的音樂節奏?!边@種形式美,是散文詩“多樣性”的表現。他說,“承認多樣,發展多樣,不斷開拓,不斷創新,是散文詩發展的唯一途徑?!彼^“承認多樣,發展多樣”,按照他的意思就是指“創作方法、創作題材、表現手法、樣式流派、作品風格等等,都呈現著豐富多樣、多樣并存的繁榮景象”。[9](P208)而關于“多樣”的界定,耿林莽先生有個定理,即是“無限的有限顯現”。意思是說,世界是無限的,美是無限的,發展也是無限的,而有限的散文詩應該向無限發展。他指出:“美的無限性,世界及其發展的無限性,散文詩的內容與形式發展的無限性,對此應該有一點自覺?!币虼?,他強調,“散文詩現在所已經出現、形成的種種創作方法、流派、體裁、樣式,以及成就卓著的大師、名家們各呈其美的光輝作品,就都僅僅是有限的呈現,不可以嘆為觀止,不可以到此卻步,不可以引為滿足,不可以封為頂峰,不可以塑作偶像,不可以唯我獨尊?!薄凹热皇澜缡菬o限的,發展是無限的,那么,散文詩的創作題材,可表現的內容,就無比寬廣,無比多樣,永遠不會出現沒什么可寫的枯竭,不應該擠在一條小胡同里重彈那些作者早已寫爛,讀者早已聽膩了的老調?!薄吧⑽脑姷谋憩F手法,寫作形式,體裁風格,就不要走向一種模式,過早地固定化?!保?](P211)耿林莽先生這個界定及其深入分析,是針對當時散文詩界似已出現某些偶像崇拜、自我膨脹、自吹自擂等現象而發出的警告,這在今天的散文詩界仍然具有啟發和警示意義。

關于“流動美”,是耿林莽先生針對散文詩界一方面流行一種片斷情思、小感觸、小景物抒寫的現狀,另一方面散文詩的發展趨勢又要求宏闊的涵蓋面、包容豐富復雜的生活、多層次多側面地開拓和擴展而提出來的又一散文詩美學觀。耿林莽指出,散文詩“不僅要求內容的濃縮、凝聚、含蓄,即內聚合,而且要求結構形式上的省略、跨越、跳躍和流動,即外擴張。兩相結合,就形成了散文詩空間廣、密度大這一結構形式上的優越?!保?0]如何才能做到這樣?耿林莽提出了“流動和跳躍”的結構形式,即散文詩的流動美。

關于“流動和跳躍”的結構美,耿林莽先生說,“散文詩借鑒現代小說表現人物心理的意識流手法,影視藝術中大量使用的連接場景與情節的蒙太奇技巧,以及繪畫、書法、建筑藝術中講求空間開闊的空白美,等等,便形成了以流動和跳躍為主要特征的結構形式?!边@樣的散文詩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豐富、人物心理復雜多變、生活節奏普遍加快”的時代需要。[10]他進一步論述道:“跳躍是一種流動,但流動的形式不止于跳躍。在散文詩中,語言和意象的種種組合,多段落間的聯接與跨越,情緒波瀾通過節奏的調節顯示的起伏跌蕩,情節與場景多線條多層次錯綜復雜的剪輯和交叉,人物心理流程的展開、蛻變與斷裂,這一切都是在流動中體現的?!绷鲃拥拿栏?,“主要是語言蒙太奇和形象意識流的廣泛運用形成的?!泵商媸降牧鲃?,是一種“層面的、形象的組合,是通過語言體現的,有著語言本身的節奏流動所特有的音樂美?!倍S,是“由味覺的感知,引向視覺的感知”,“由實跳向虛,由敘事跳向抒情”,這種一跳一次流動,形成聯想的升華和飛躍,便是“散文詩流動的美感的一種重要形態”。[10]

耿林莽先生還進一步探討了“流動的美感”的來源與動力。他指出,“流動的美感是一種生命的節奏,它是由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思想、感情、情節、情緒的自然流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音樂節奏的自然流程所形成,因而具有渾然一體的整體和諧感?!薄罢f它是生命的節奏,有如人的噴吐呼吸,舒展自如,散文詩的流動和跳躍,總要根據思想情緒轉換的需要,作自然的調節?!彼忉尩溃骸傲鲃犹幩圃撇实拈_合變幻,組合時像浮萍的隨風聚散,跳躍則往往用于情節、思想或情緒的過渡?!保?0]“流動的美感”理論,對于散文詩動與靜的運轉變化、虛與實的相生跳躍、韻律和節奏的自然形成、結構的藝術處理等,均具有很強的理論建構性和創作指導性。

三、散文詩的創作觀與方法論

耿林莽關于散文詩的創作觀和方法論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早先時期,針對一些人非議散文詩之“小擺設”“易碎品”的弱點,耿林莽先生強調抒情與敘事的結合,想從充實情節來彌補散文詩之弱點。他說:“我一向認為,不必拘泥于敘事、抒情、哲理、諷刺之類‘體’的劃分,還是任其自由結合為好?!薄霸谏⑽脑娭?,情節提供抒情以基礎,抒情為敘事充盈感情的血液和詩美的色彩,而哲理,則是作家對生活、對所描繪、表現的內容的思想觀照,常內涵于散文詩的深層,溶流于其感情傾向之中?!蓖ㄟ^這樣“破體”,闖出散文詩走慣了的“小巧、片斷、精練、柔美”之路?!保?1]他還專門探討了抒情與敘事結合的方法問題,指出“情節的淡化、簡化和隱約化”,“結構的跳躍和靈動組合”,“敘事、抒情、理念的內在結合”,“意境:情緒的滲透”等是散文詩抒情與敘事結合的主要方式與方法。[8](P236-242)

關于散文詩的結構問題,耿林莽先生提出“復調式的結構體系”。他認為,散文詩篇幅短小,結構單純,固然是散文詩的一個文體特征,但是,氣勢磅礴、鴻篇巨制的散文詩也不能拒斥。他指出,散文詩的“短小與單純其實也不是命中注定的,結構應隨內容的變異而作相應的調整”,為了容納較復雜的情節,可進行“多節段的片斷展開和組成多側面、多層次、多線路的系列網絡。跳躍、跨越、切斷、聯接,視角推移轉換,形成一種復調式的結構體系?!保?]

在語言問題上,針對一部分散文詩語言雷同、相互模仿,以及片面追求華麗、花哨的風尚,耿林莽先生強調“每一個人的聲音”,倡導質樸無華的詩意美。所謂“質樸無華的詩意美”,是指“從鮮活的日常生活語言中汲取簡潔生動親切有味的成份提煉為詩,并賦之以自然的音樂節奏、旋律和韻味”。[5]另外,他指出,散文詩的語言,應傾向于“散文美的追求”,即“詩向散文的擴張,不斷地從散文中吸取并改造其語言入詩,以使之豐富和提升”。[5]當然,他也強調,追求獨特是最重要的,而“對于流行的風尚、新潮、創作方法、流派,等等,也不能視而不見?!辈贿^在處理方法上,“但只限于開闊眼界,必要的借鑒取經,為我所用,而不必墜入其中,隨波逐流”。[5]

耿林莽先生一直擔憂散文詩模式化、固定化以至僵化。這是因為散文詩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具有“文雅、精致、纖細、柔弱、優美的性格”的抒情文體,被公認為是一種“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的美的精品,因而長此以往,就會“在題材范圍,結構方式,表現手法以及語言格調上逐漸‘定型’,自覺或不自覺地陷入某種或某幾種‘模式’”。[12](P219)因此,他提出散文詩應該“野”一點的詩學命題。所謂“野”一點,是指“美的境界不宜過于單一,狹小”;是指“陰柔美,陽剛亦美;典雅美,粗獷亦美?!保?2](P220)所謂“野”一點,就是要大膽借鑒其他文體,更加“馳騁自如,文風潑辣,向著散文化方向跨越”。[12](P220)如何才能“野”一點呢?耿林莽先生指出,“首先要作家視野開闊起來。不關心現實人生,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對于腐敗黑暗的事物熟視無睹,只關起門來閉門造車,抒發裝點自家‘內宇宙’中那一點點個人悲歡,就很難將境界拓寬?!彼f,“‘野性美’在散文詩中伸開手腳,闖出新路,散文詩的美學面貌,就會逐漸更新,豐富起來?!保?2](P220)為了實現“野性美”,耿林莽先生提出,散文詩要向其他文體學習,比如從雜文中借鑒、吸取一些有益的東西。他指出,“雜文最可貴的品格,是它的社會使命感,其目光常投注社會,對邪惡腐朽現象的強烈義憤,對善良弱小者的真切同情以及憂患意識等等,是某些散文詩缺失的方面?!保?2](P221)他說,“雜文藝術中嫻熟運用的機智和隨意性、諷刺幽默、隱喻調侃以至荒誕色彩等特色,若能恰當吸取巧為運用,也會有助于散文詩表現手段的豐富?!保?2](P221)耿林莽先生關于散文詩“野性美”的主張,雖然是1990年代末提出來的,但是,對拯救散文詩題材狹窄的問題和創作形式單一的問題,在當時直至現在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啟發價值;對沖破散文詩自身的一些苑囿,“謀求對散文詩矜持、拘謹、矯飭,以及固守精致、細微、柔弱定型風格的突破,使其伸開手腳,邁向一些未曾涉足的新地區”[5],增強散文詩的思想深度與表現能力,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同時,耿林莽先生還提出散文詩是“詩化與散文化矛盾的結合”的觀點。所謂“矛盾”,是因為“引入敘事因素,表現上每有散文化的趨勢。擁擠、膨脹、雜亂和瑣碎化的情節,常會影響到詩的簡約、純凈與凝練?!钡绻M行“情節簡約化,細節精致化和嚴格選汰”,則達到“矛盾的結合”和“詩性升華”,這種“詩意的內涵和散文之隨意的俯仰自由的結合”,便是散文詩的理想境界。同時,“將敘事溶化在抒情中,將抒情溶化在敘事中,互相滲透而水乳交融,分不出什么是敘事,什么是抒情,形成一個藝術整體?!保?]

針對散文詩“易讀、易懂、易寫”的言論擴散和防范散文詩再度滑向清淺、扁平的歧路,耿林莽先生指出:“散文詩并不‘易寫’”。他說,“這涉及到散文詩是向精品化、美文化的更高境界提升,還是向粗淺和實用化的方向下滑的大問題,不能不引起關注?!保?3]他進一步論述到,詩乃“文學中的文學”,是“文學中的精品”,即使“要提‘群眾性’,也只能是在保證其精品美文前提下的‘群眾性’,而決不可與商品社會中的‘大眾消費文化’相混淆”。[13]這就指出了市場經濟背景下散文詩創作質量與創作方向的重大問題。至于散文詩為什么難寫,他指出,是因為散文詩“要根據具體作品內容的表達需要,將散文性的因素,融入其詩性肌體之中?!谏⑽挠谠姟?,走‘化散文’的路子。無論是情節素材、描述手段、語言韻味,都要‘細碎化’地融入散文詩的整體意境,而不是照搬散文的那一套”?!叭谏⑽挠谠姟辈皇且患唵蔚氖?,“需要高度的藝術修養和眾多的技巧為之服務”,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13]

“化散文”是耿林莽先生散文詩創作的又一個重要觀點?!盎⑽摹迸c“散文化”其本質是不一樣的。他說:“散文化的走向已經使一些散文詩接近于抒情散文,大段大段求全式的敘述和塊狀結構是它的特色?!⑽摹?,則是從散文詩產生于詩并歸屬于詩的詩性本質出發,認為散文詩是詩的延伸?!保?3]。他在進一步闡釋“化散文”的方法時說:“在散文因素被吸收后,要服從并服務于散文詩的詩性表達,融入散文詩的肌體之中,而不是簡單化地將散文原封不動地長驅直入,取而代之”。具體而言,就是“將散文詩中的散文因素,和作為散文詩之靈魂與核心的詩性素質溶為一體,成為不可切割的藝術整體”。在操作上,他指出,“散文詩或可吸取一些情節性片段,比詩的容量略寬,但畢竟不能如散文那樣‘開放’”;結構上“以一當十,做簡約性勾勒”,“輕捷靈活,多節段地快速流轉,省略跨越,既適應于文體的精練簡潔、節奏起伏跌宕的要求,也體現了建筑美的視覺快感”;還要注重“散文美”精神的吸取,求其神似,產生“舒放、靈動的美”;語言上,他指出要以口語為主,并要求“進入的語言,應兼具詩美和散文美的散文詩語言”,“這種凝練而又舒展、自由靈動而又有所節制的語言,不僅平易親切、活潑生動、樸素清新、充滿活力,而且必須具備一種貫串其間的音樂性、旋律美”,“完全順應著詩的內容、感情的悲歡疾徐、情緒的松緊變化,起伏跌宕,婀娜多姿”。[14]

如何恰當處理散文詩創作中的虛實關系,也是耿林莽散文詩創作觀中的重要問題。他說,“詩和散文詩基本是虛構的,不是紀實。需要將來自現實的題材重新構思,豐富想象力,強化抒情性”?!熬心嘤谏钤?,想象的翅膀展不開,便會使作品呆板、枯燥,詩味不足?!碑斎?,在虛實關系處理上更要注意的是“失之于虛”。他說,“本無所感,腦內空空,卻硬要去寫,便求之于陳詞濫調的重復、華美語言和意象的堆砌,空洞、雷同、矯飾的散文詩便出現了”。因此,他指出,“散文詩對于情節的處理,宜精不宜泛,要善于化整為零,以一當十;善于挑選最有表現力的典型細節,以抒情化、意象化、蒙太奇式的跳躍組合來表現處理,才符合這一文體的要求?!保?4]將情節和細節經過詩化處理入住散文詩,這應該是耿林莽先生最先探索和提出的重要的散文詩創作理論。

關于散文詩的思想性,耿林莽先生引用并贊賞西川提出的“美在思想”的觀點。耿林莽說:“不少散文詩作品流于平庸,或常雷同類似,缺少創意,多半由于思想的貧弱和美的發現力之缺失?!比绾尾拍鼙苊?,其方法是“以意為帥”,這樣“才能掌控全局,使作品既凝練又舒展,既單純又豐滿?!蓖瑫r,“只有將思想置于美的內在構成中,視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成份,才能正確解決這一問題?!币驗?,“思想是統馭全局的靈魂,也是流貫全身的血液,滲透在詩性語言的字里行間”;“優秀的散文詩帶給人的,往往不僅是美的形象,真摯的情感,且有智性光輝的照耀?!保?5]。當然,關于“以意為帥”,耿林莽先生解釋道:“以意為帥的‘意’,即一般所謂的思想性、哲理性之類,屬于理性范疇。以意為帥的‘帥’字,表明了它對一章散文詩有其運籌帷幄、統御全局的作用?!边@里,“帥”固然重要,但他指出,所帥之意,“往往隱身于幕后”。因此,“更重要的環節在于‘意在象中’,‘以意營象’”。也就是說,“如何將客觀世界中的‘形象’,經由詩人心靈化的改造之后,滲入詩人的情和意,轉化為富有詩人個性色彩的詩的意象,才算完成了一章散文詩的創作”。[16]其實這里論述的是關于散文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關系問題。當然之前他曾說過:“強調一面,忽視一面,都不行。要兼顧,不能顧此失彼?!彼赋觯骸皬娬{其矛盾,多是將思想視為一種‘外在’的附加物。其實,思想是一個作家從生活感受、醞釀構思到進入寫作的全過程中,始終介入其間,不可須臾離開的。因而,思想性和審美性的一體化,本該先天性地形成,統一于作家的人格當中,才是正常的自然形態?!保?3]如何才能做到“思想性和審美性的一體化”?他的觀點是“融思想于形象”,即上文所述的“意在象中”。也就是說,“散文詩是詩,以形象為主要表現形式,思想性,即理性思維,一般不宜直接地、概念地表述,最好是隱含其間,如血液之流貫于肌體,鹽之溶化于水。[13]

耿林莽散文詩創作的一系列觀點,對于引導當代散文詩健康發展,并促其在思想深度和藝術境界上日漸成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將散文詩打造成獨具思想品位和藝術魅力,“如同唐詩宋詞和京劇、昆曲那樣熠熠閃光地屹立于詩壇而不衰的新興文體”[15],其艱苦探索、示范及成效,也是有目共睹并值得稱道的。

[1]耿林莽.序:我的散文詩之旅[M]//散文詩六重奏.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11.

[2]耿林莽.代序:向讀者說幾句知心話[C]//散文詩精品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3]耿林莽.散文詩是詩的延伸[C]//散文詩品評錄.北京:華藝出版社,2008.

[4]耿林莽.散文詩:漫思隨想錄[J].詩刊,2005(8).

[5]耿林莽.序:卻顧所來徑[M]//飛鳥的高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耿林莽.守住——代序[M]//鼓聲遙遠.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

[7]耿林莽.詩的散文美[J].理論與創作,1999(4).

[8]耿林莽.散文詩:抒情的深化[M]//飛鳥的高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9]耿林莽.散文詩:在多樣中發展[M]//草鞋抒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0]耿林莽.散文詩:流動的美感[J].散文詩,2002(11).

[11]耿林莽.代序:我與散文詩[M]//耿林莽散文詩選.青島:青島出版社,1988.

[12]耿林莽.散文詩能否野一點[M]//草鞋抒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3]耿 林 莽.散 文 詩 并 不“易 寫”[EB/OL].中 國 散 文 詩 網 刊(2011-01-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1d34e0100o9lt.html.

[14]耿 林 莽.散 文 詩:化 散 文 為 詩[EB/OL].中 國 散 文 詩 網 刊(2011-01-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1d34e0100o1zi.html.

[15]耿林莽.散文詩的美學追求[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1(3).

[16]耿林莽.以意為帥 意在象中——對散文詩意、象關系的思考[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2(3).

猜你喜歡
散文詩抒情文體
春 日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散文詩八駿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會抒情的灰綠
簡論抒情體
散文詩(選二)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散文詩》刊征訂征稿
當代散文詩的“突?!彼囆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