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

2013-05-25 10:10
中國商論 2013年4期

熱點1 中央政府賦予流通業重要戰略定位,一系列產業導向及政策措施密集出臺

中國流通業的改革發展在歷經三十多年波瀾曲折、滄桑巨變后,2012年再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一年,中央政府發布了兩個關于流通業的重要文件。一個是《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另一個是《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巹潯肥菄摇笆濉币巹澋膶m椬右巹澲?,也是國內貿易規劃第一次享受國家級規劃“待遇”;《意見》作為促進流通改革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其涉及方面之多、對流通業地位作用強調之重,也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所僅見。流通界資深人士說,一年之內由國務院發布兩個流通業改革發展的綜合性文件,記憶之中還不曾有過,說明流通業在中央政府領導心目中確實擺上了重要位置。

而最令業內專家們感興趣的,是兩個文件中對流通業產業性質的表述?!兑巹潯泛汀兑庖姟范紝⒘魍I(國內貿易)稱之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這是繼五十年前的1962年,中共中央提出商業是國民經濟的“橋梁”后,由中央政府對流通業做出的新的戰略定位,對于提升流通業的地位將產生現實和長遠的影響。專家們特別指出,流通業地位的上升有著深刻的客觀背景。首先,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加快流通業的發展是必然之舉。特別是“買方市場”的常態化以及大力開發潛在的消費,都要求加快流通業的改革創新,而發展服務業、推進城鎮化,也要求流通業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和更高層次的提升。據統計,國內商品批發業、零售業、飲食業、修理業、運輸業等傳統流通業,占整個服務業產值的40%;而城鎮化轉移出來的農民,70%要靠流通業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第二,從流通業的貢獻看,被賦予這種戰略定位也當之無愧。據官方披露的數字,2010年,流通業中僅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的增加值即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6%,是除工業外占比第二的行業門類;流通業稅收占全國稅收21.8%,遠遠超過其全行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以至于有人認為流通業在稅收上的貢獻過度);流通業就業占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8.2%,就非農產業的就業來說,流通業提供的就業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舉足輕重。

也有專家提出,把流通業作為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確實表現出中央政府對于流通業的高度重視。但是,這兩個概念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與扶持政策嚴格對應的制度性規定,固有的輕商思想也不會因為有了新提法而很快發生改變;同時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兩個概念在外延上也覆蓋過寬,不具有唯一性。譬如,農業是更為政府所倚重的基礎產業,甚至有“基礎的基礎”之說法,能源、原材料、通訊、交通運輸、水電氣等也都是為學界和政府認可的基礎產業;國家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以科技為先導”,而按照中央政府文件和溫家寶總理的要求,2011年確定的七個新興戰略性產業未來也都要發展成“先導性產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對這兩個定位性的概念所起的實際作用不必寄予過高的期待,當前應更多地關注兩個文件對流通業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措施。

專家們認為,《規劃》的各項政策導向十分清晰,政府工作的重點也很明確,總體上不失為一個好的五年規劃。但流通業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頂層設計”應當更充分地強調市場機制配置商業資源的基礎作用,更充分地尊重地方和基層群眾在改革發展中的首創精神,而這兩個方面規劃似乎著墨不多。此外,規劃保障措施中的各項政策則過于原則。業內人士說,以往的經驗證明,“政策一原則,落實就扯皮”,據了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并非商務部門未盡全力,而是未能取得有關部門的共識。

對于《意見》,專家們也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這個文件既重申了過去未能落實的某些既定政策,也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例如,關于連鎖經營企業由總部統一納稅問題就是十年前提出的,但落實情況很差,《意見》再一次強調落實該項政策;又如,七年前國務院文件就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流通企業設立財務公司,但由于門檻過高落實情況不好,此次再一次重申該項政策,并增加了可以運用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的規定。在新出臺的政策中,專家們對新建社區商業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面積不得低于10%的規定,普遍表示了贊賞,同時認為,文件要求地方政府購買一部分商業用房安排各類大眾化商業網點,從而使老的社區部分商業設施回歸公益,也是很有意義的一項民生工程?!兑庖姟吩跍p輕流通企業負擔方面的一個亮點是提出了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據悉,此項政策將于2013年2月25日實行,總體降低幅度為23%,其中餐飲業和汽車銷售刷卡費率降幅最大,達到37.5%。融資政策中,支持發展融資租賃、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是近年來各地流通企業在實踐中的創造,開辟了小微流通企業(商戶)新的融資渠道。稅收政策中,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擴大到有條件的鮮活農產品,以及完善并落實家政服務企業免征營業稅政策,也屬于改善民生、支持大眾化生活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其中前一項政策已基本覆蓋居民“菜籃子”中的主要品種,后一項政策將支持市場需求潛力最大的生活服務業。

專家指出,2013年將是貫徹落實《規劃》和《意見》的關鍵之年,為此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提高文件的可操作性。即對于《意見》中許多原則性規定,應由國務院辦公廳協調相關部門逐條提出可以操作的實施細則,聯署發文后交由各部門分工執行,防止文件“出了中南海,卻無法落實到基層”。二是狠抓文件的執行力。除了要組織聯合工作組對文件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外,對于未能執行文件有關條款的部門和地方,中央政府應啟動行政問責,涉及法律的全國人大應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對于行業反映強烈的某些問題,也可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面意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三是注意文件中概念的使用。專家們發現,內貿行業、商業服務業、商貿服務業、流通業、流通產業等名詞在國家文件中經常交替出現,而表達的則是同一個意思,為了避免理解上的混亂,體現國家文件的嚴肅莊重,建議以后在正式文件中統一使用一個名詞。

熱點2 國內市場總體保持旺銷態勢,消費擴大的基礎條件繼續改善

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的走勢進一步延續。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5%,比去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外貿增長率下降較大,1-10月出口增長僅為7. 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2個百分點。

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國內消費品市場依然呈現出穩健快速的增長勢頭,開始成為“三駕馬車”中最為強勁的驅動力。2012年前三個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超過了同期投資50.5%的貢獻率。從2001年以來,這種情況還是首次出現。全年市場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零售總額增速“名降實升”。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83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2%,雖然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但由于商品零售價格漲幅低于去年同期,因此扣除價格因素后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長率達到12%,反而比去年同期加快。

2.農村消費市場的表現比城鎮更突出。2012年4月以來,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情況一直好于城鎮,1-11月農村該項指標名義增長14.4%,快于城鎮0.2個百分點;實際增長速度農村則比去年同期加快1.7個百分點,而城鎮只加快了0.3個百分點。

3.市場走勢下半年好于上半年。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比1-6月加快了0.6個百分點,而前5個月這項指標最高值為11.3%,進入6月以后各月均在12%以上,其中11月份已達13.6%,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2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長率仍將不低于13%。熱點消費商品也是同樣的走勢。前7個月汽車、石油及制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銷售相對疲弱,但8月以后,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石油及制品的零售開始加速,10月后汽車零售增速也明顯加快。

4.市場銷售可能存在消費下移。主要有三方面表現。一是2012年百貨店業態的表現明顯不如超市,與2010年百貨店銷售增幅高于超市形成鮮明反差。二是大型零售企業增幅低于社會零售平均水平。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1%,而商務部監測的國家重點零售企業同比增幅僅為8.4%,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的規?;B鎖企業平均增幅也低于10%。三是奢侈品消費增速減緩。專家認為,上述三方面表現說明消費心理更加謹慎務實,一些人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后,選擇性消費檔次下移,這些都與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有關。當然,上述現象與電商的沖擊力度增大也有關系。

5.批發零售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位居各行各業之冠。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而批發與零售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不僅高于“三產”中居于次席的金融業(9.5%),而且也高于一、二產業中的所有行業。由此可以推斷,2012年批發零售業對GDP的貢獻率明顯超過上年,很可能成為各行各業中的“翹楚”。

專家預測,2012年全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名義增長率將在14.3%以上,而實際增長率將高于上年的11.6%,達到12%以上。關于全年消費品市場保持較好發展勢頭的原因,專家進行了分析。首先,是由于國家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的政策措施見到了效果,社會消費心理比較穩定。尼爾森公司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保持平穩,其中三季度該項指數為106點,環比和同比分別上升1點和2點,并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4點(全球平均92點)。其次,是居民收入增長情況較好。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4%,都明顯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GDP)7.8%增幅。而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是農村消費市場表現優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另外,2012年就業形勢穩定也為市場銷售提供了助力。前10個月全國已完成年度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的125%,新增城鎮就業達到1123萬人,而就業情況好轉顯然與服務業的較快發展有關。

展望2013年,專家們認為,新一屆中共領導層和中央政府將會努力引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速推進城鎮化建設,更多依靠居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擴大消費的基礎條件和環境會得到進一步改善,從而推動2013年的市場銷售繼續保持積極穩健的增長。做出這個判斷有以下幾點依據:

一是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已成為國家目標。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專家解讀說,這是去除價格因素后的折實翻番。同時,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等既定原則,從明年起也將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

二是社會保障力度會進一步加大。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明年必會加大這方面的推進力度,繼續減輕城鄉居民養老、醫療方面的經濟負擔和后顧之憂,這將與居民收入增加一起形成“增收減支”機制,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市場購買力。

三是改善消費環境加快步伐。為給居民創造更加安全、更加便利、更加實惠的消費環境,中央政府已就2013年加快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體制性流通成本、保障消費安全、規范市場秩序等工作做出部署,相信將得到有效實施。

四是雖然當前歐債危機曲折反復,美國經濟面臨“財政懸崖”,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使外需市場依然陰霾密布,但國際國內相關機構普遍預測中國2013年經濟增長將上升到8%以上, 2012年第四季度國內經濟也出現了企穩回升、訂單增加的跡象,因此對于2013年市場大環境做出謹慎樂觀的判斷是有一定依據的。

最后,2013年是中國政府換屆之年,從歷史數據看,換屆之年投資增長速度均明顯快于上年,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也大多快于上年,唯一需要警惕的是通貨膨脹可能出現的反彈。

熱點3 網絡購物延續“火爆”走勢,經營“習慣”需要反思和規范

在國內各種零售業態的成長性上,網絡購物已連續多年保持第一。2012年網購強勁增長的勢頭得以延續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字顯示,前三季度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已超過2011年全年總額,達到80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而11月11日的“光棍節”網上促銷,僅阿里巴巴(包括天貓商城和淘寶網)一天就實現交易額191億元,相當于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2011年全年的銷售額。

從發展勢頭看,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出現了兩個突破:一是市場交易規模超過一萬億元;二是網購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5%。實際上僅阿里巴巴一家在11月30日就已完成一萬億交易額,而這個數字已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35%。網絡銷售的持續“火爆”,既與網絡用戶規模擴大有關,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絡用戶已達到2.14億人,同比增長23.7%;也與中國網民的網上購買行為更為頻繁有關,普華永道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頻率是歐洲消費者的4倍,是美國和英國消費者的近2倍;還與內銷和外銷增速放緩后網店增加有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年中披露說,已有59家中國連鎖百強企業開出了超過70家網店,其中,今年以來銷售疲弱的百貨店占26家,比重最高;鑒于2012年出口訂單大量減少,不少出口廠商在轉銷國內市場時,通過開辦網店行銷往往成為重要選擇,一些在義烏做服裝的廠商甚至同時在京東商城、當當網和一號店開有網店。此外,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國際購買力的提升,以及隨著食品安全事件和同一種商品國內購買價格高于海外等問題的“曝光”,向海外購物網站訂購商品逐漸興起。這種被稱為“海淘”的網購方式,已成為許多人購買奶粉等食品和某些種類物品時的首選。

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的網購增速是世界各國中最快的, 2013年,網絡購物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將上升到6%以上。同時,網絡購物對中國傳統零售和批發業的沖擊也越來越明顯,有可能引發新的劃時代的商業革命,這將對實體商業的未來產生全方位的、極為深刻的影響。專家還指出,中國網絡購物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不好的商業“習慣”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普遍擔心。

首先,仍是消費者抱怨最多的商業失信現象。這個問題年年都有影響惡劣的重大事件出現,時時都在侵害著消費者利益,雖然政府多年來力加整治,但大環境似乎仍無好轉。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監察數據表明,2012年上半年接到電子商務投訴58613起,與往年相比在數量上有了大幅度增加。此外,與實體店相比,在網上購物更容易遭遇“陷阱”,而消費者“落阱”之后維權則難上加難。

第二,出現了與實體大型零售店十分相似的“食利型”贏利模式。目前,交“進場費”和按銷售額計提“扣點”已逐漸成為本土電商平臺的“行規”。如 QQ 商城從2012年3月起采取了“平臺使用費+交易傭金”的收費模式。服務費每個網店年費6000元;交易傭金按照“銷售額x類目費率”計算繳納金額,不同大類商品的費率在0.5% —5%之間。天貓、京東商城、當當網等均采取了這類“年費+交易傭金”的模式。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平臺使用費其實就是網上的“通道費”,而交易傭金則是網上的“銷售扣點”,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苗頭”。這些在零售實體店中政府正在清理整頓、企業也在反思的行業“陋規”,正在網絡平臺上大行其道。

第三,惡性價格戰愈打愈烈。近年來,國內網購市場上價格戰的力度要遠遠大于改善服務的努力,2012年網購領域爆出的最大丑聞當屬家電商品的電商價格大戰。這場由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挑起的惡性競爭,不僅使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商線上線下的店鋪全部卷入,而且事后證明,所有“參戰”商家都做了一些誤導消費者的“假動作”。例如,先調高價格再打折降價;“打狠折”的商品卻沒有可供之貨;聲言價格最低的商品,卻在其它商家找不到比價的品種等等。這場電商價格戰以鬧劇高調開鑼,以悲劇黯然收場,涉及的企業京東商城、國美、蘇寧等將面臨國家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第四,不惜虧本“燒錢”買流量和銷量的經營思路。據業內調查,絕大部分電商平臺多年來均處于虧損狀態,即所謂“十電九虧”,而且隨著業務量的擴大,虧損金額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電商平臺與支持其運作的風險投資基金都幻想著做大流量后通過“上市” 回本贏利,即使一時無法上市,至少也可以用流量和銷量吸引眼球,從社會再度融資以維持運營。為此不惜大手大腳地“燒錢”打價格戰,意在消滅一切對手后獨占市場,并取得股票上市的資格。

專家指出,國內的電商平臺應當認真反思為人“詬病”的種種不良經營“習慣”,避免把網絡銷售這類最有前途的現代交易方式引上“邪路”。一是電商平臺的經營者必須學法懂法守法。顯而易見,在2012年的電商價格大戰中,某些當事人的提法和做法明顯違反了多部法律。如虛假宣傳違反了《廣告法》和《價格法》;價格上的諸多“假動作”違反了《價格法》;電商平臺并未買斷供應商產品,卻不經協商擅自宣布降價,則可能違反了《物權法》和《經濟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等等。

二是某些電商平臺,一定要汲取目前大多數大型零售實體店贏利模式的教訓,不要再把各種不規范收費和“千店一面”從“地上”搬到“天上”,從而招致政府嚴厲的清理整頓。電商必須要嚴格自律,處處事事以誠信經營取信消費者和供應商。

三是要秉持理性的商業思維,保持清醒頭腦和平和心態,經營行為和競爭行為不要走極端。例如不惜“燒錢”打價格戰,以連年虧損做大流量規模吸引“眼球”,以此作為 IPO(首發上市)的進身之階,就是極不明智的。試想:一個從開辦就一直虧損的企業,即使銷售做得再大,又有哪個國家的有關當局愿意批準它上市?退一步說,即使上了市又有誰敢于持有它的股票?

熱點4 涉及流通業的兩項稅收改革政策出臺,將助推行業發展和民生改善

2012年是中國流通業稅收制度改革的提速之年,中央政府推出了兩項有重要影響的稅收改革政策。一個是在商品流通領域,對肉蛋菜的批發零售免征流通環節增值稅;另一個是在服務業領域,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簡稱“營改增”)。

專家評價說,前一項稅改政策是新時期“菜籃子”政策的完善,有力配合了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是一項支持流通、有利生產、惠及民生的“德政”。因為肉蛋菜是居民的當家副食品,在所有快速消費品中,人們對這類商品購買最頻、價格敏感度最高,免除了流通環節的增值稅,可使批發零售價格下降,不僅消費者可能增加消費,經營者銷售擴大,還會進一步拉動生產。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明顯下降,也有這項政策的一份功勞。專家還注意到,取消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的時間是2012年1月1日,而取消肉蛋流通環節增值稅的時間為同年10月1日,兩者僅相差九個月,這樣密集地為“菜籃子”流通豁免稅收,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第一次。這項政策的實施也達到了預期效果。10月份肉、蛋免稅政策甫一出臺,各地價格普遍下降、銷量增加,如河北省邢臺市肉、蛋價格立降約5%,很長時間維持在每斤13元以上的貴州豬肉立即降到12元以下。大連市前九個月蔬菜流通環節共免征增值稅2250萬元,如果加上10月以后免征的肉、蛋流通環節增值稅,預計將使全市當年肉蛋菜流通環節減稅5000萬元以上,而企業減稅的好處將與消費者分享。這項稅改政策對連鎖超市的生鮮經營也十分有利。過去“農超對接”時,零售商要花很多人力物力去找可以抵扣稅收的發票,如果沒有進項稅發票,銷售時增值稅負高達營業額的13%,勢必將賠本經營?,F在這類擔心完全解除了。沿海地區某大型連鎖超市公司說,2011年公司交納的肉、蛋流通環節增值稅為911萬元,預計免稅新政實施后,一年可少繳增值稅上千萬元,不僅增加利潤,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

相比于“菜籃子”流通稅收改革,2012年推出的“營改增”試點影響更大,所受關注的程度也更高,其中涉及流通的服務行業主要是物流業,其它傳統內貿服務業如餐飲、住宿、洗浴等均沒有納入試點范圍。這項試點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先行啟動,7個月后的8月1日,中央政府決定,將試點范圍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寧波、廈門、深圳等省市,2013年將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并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內試點。業內人士分析說,短短半年之后就宣布擴大試點,這種情形十分少見。

專家指出,“營改增”的根本目的,是通過用增值稅替代營業稅,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稅收的抵扣鏈條,從而消除重復征稅,支持服務業的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測算,這項改革一年將在全國范圍內減稅1000多億元,而上海有專家測算減稅額度可能高達3000億元。從上海的實施效果看,確實也實現了大規模減稅;其它試點城市的方案測試也顯示,試點企業總體稅負會明顯減輕。然而,對于這項稅改試點物流業界卻反應不一,綜合各方面評價,物流行業“營改增”產生了如下效果。

1.小規模物流企業“營改增”后實際稅負下降明顯。稅改前這類企業按5%征收營業稅,現在按3%征收增值稅,但征稅辦法和營業稅相同,都是不做抵扣就營業額征稅,稅改后相當于稅率下降2個百分點,稅負降低40%。李克強副總理聽到這個效果后十分欣喜。有專家建議說,對于小型服務企業減征所得稅還不如實行“營改增”,因為小企業本來利潤就很微薄,沒有多少所得稅可減,而“營改增”使小企業流轉稅負下降很大,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

2.倉儲等物流輔助服務稅負降低。這類物流業務從5%的營業稅改為6%的增值稅,由于可以做進項稅抵扣,原則上稅負減輕,但前提是進項稅抵扣應達到一定幅度,倘若上游交易方無法開票則稅負反而會加重。

3.運輸配送服務的稅負明顯加重。主要原因是從3%的營業稅率改為11%的增值稅率,有專家測算,即使把可抵扣因素計算在內,凈稅負也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物流行業對這項稅改政策反映最為強烈。

4.快遞企業稅負有所增加。原因與運輸配送服務相同,也是由于從營業稅率3%驟升至增值稅率11%,而快遞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很高,但卻未能包含在允許抵扣的范圍之內。

5.物流運輸業的下游企業稅負有很大程度減輕。專家說,雖然運輸業稅負提高了3個百分點,但從整個產業鏈的總稅負看基本上保持平衡,原因是運輸業下游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其進項稅抵扣比率可提高4個百分點,上海試點中有的下游試點企業減輕稅負之程度竟高達100%。有人就此現象打趣說,受益的下游企業只顧“悶聲不響發大財”,對如此好事卻忘了向政府“報喜”,盡管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于“營改增”的方向和效果大多數專家還是給予了積極的正面評價,認為這項改革將極大地促進中國服務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和擴大內需創造良性的稅制條件,而2013年“營改增”的效果也會更加充分地顯現出來。同時,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營改增”試點方案:(1)對運輸、快遞等服務與倉儲等服務應統一實行6%的增值稅率,這不僅可以使運輸業和快遞業在改革中不致加重稅負,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也便于綜合物流企業將運輸和倉儲兩類業務一體化運作。(2)擴大增值稅可抵扣范圍,如對快遞業和運輸業增加人工成本抵扣項目,以利于支持網上購物的發展,降低物流費用;將物流業的郵電通訊費、房產租賃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也納入允許抵扣的范圍,進一步減少重復征稅。(3)對難以取得增值稅發票的某些固定支出核定一個抵減比例,在計算銷項稅額時對這類支出做減記收入處理。(4)對于近五年內購置的機器和運輸工具,按照每年計提的折舊額作為可抵扣進項稅額等。

熱點5 大型零售企業加快自營模式探索,發展商業自有品牌將成為切入點之一

從2011年12月開始,由商務部等五部門實施的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在全國展開。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截至2012年9月,納入清查范圍的數十家大型零售企業都程度不同地發現了違規收費問題,總額高達2.8億元。

事實上,雖然這次清理整頓嚴格禁止六類收費,但政府并沒有簡單地叫停所有的“通道費”,也沒有禁止一般的“扣點返利”,至于“賬期”結算方式甚至都未予提及。分析人士說,看來政府十分清楚,只要供應商和零售商實行“非買斷經銷”的經營模式,上述三類現象就無法消除; 而這種經營模式存在的客觀背景是“買方市場”、過剩產能和日益強勢的規?;闶劢K端,主觀原因則是零售企業規避經營風險、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理性;在不觸犯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采取何種經營模式是企業的自主權,政府職責的邊界只能是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制止任何企業濫用市場優勢地位。

然而,此番清理整頓對大型零售業界的震撼是強烈的,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反思自身的經營模式,與以往對這類模式感覺良好迥然不同的是,這一次負面影響被更多地考慮:(1)非買斷經銷的經營模式使得零售企業不掌握定價權,可是各個商店商品的同質化又要求降價促銷,而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又導致供應商要求漲價,于是零供之間的定價權沖突遂成“無解”。(2)越收越多的“通道費”和“扣點返利”使供應商的供貨價格也愈漲愈高,導致一些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原有的價格優勢不斷削弱,甚至成為同類產品的價格“高地”。(3)被稱為“二房東”、“食利型”的經營模式,不僅導致某些“中國制造”在國外比在中國的零售商場中價格更低,加劇了購買力外流,而且也使中國大型零售企業既無能力也無膽量“走出去”到境外開店。(4)社會輿論對處于弱勢的供應商普遍持同情態度,這使得一些大型零售商在政府和民眾中的形象受損;而經營品種上的無特色和“雷同”化,也遭遇了顧客忠誠度低和“用腳投票”的尷尬。(5)各種“通道費”既有合同內的,也有合同外的,既有“公收”亦有“私取”,已成為滋生腐敗的土壤和蠶食企業利潤的溫床,同時也徹底背離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的改革方向。(6)近年來,許多國內購物中心在招商時拒絕大型百貨店入駐,原因之一是百貨店占據著購物中心最好的位置,卻不做自營、千店一面,已失去作為主力店吸引客流的能力。

痛定思痛之后,大型零售企業回歸自營模式的呼聲日益強烈,已有多家知名企業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大型百貨店中,王府井、銀泰、金鷹等均開始了自營探索。上海百聯在東方商廈的歐洲精皮皮具館完全實行自營式的總經銷、總代理,每年舉辦的法國商品和意大利商品周,依靠自己的“買手”團隊去原產地采購,與其它商場的商品形成了鮮明的差異。蘇寧電器近年來推出了三種新業態:網上銷售電器的蘇寧易購、“去電器化”的“EXPO超級店”和“樂購仕生活廣場”,按照全新的發展理念,這三種業態準備全部都走自營之路。蘇寧電器總裁金明說:“未來新型的供應鏈關系,應該是供應商專注于研發生產,零售商則專注于營銷,研究商品和消費者,而跨出這一步的關鍵在于自營”。

如果說,上述知名零售企業的自營轉型剛剛開始,效果尚有待實踐檢驗,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地區性連鎖零售商在自營方面的成功探索則堪稱典范,增強了業界對向自營轉型的信心。例如,山東德州百貨集團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一直堅持買斷式自營、始終不出租經營場地,已從一家只有4000多平方米營業面積、300多員工的單體百貨店,發展成為擁有眾多商場、50多萬平方米營業面積和10000多員工的區域性商業“航母”。石家莊信譽樓百貨公司最初只是一家280平方米的小商場,多年來堅持全品類自營,不收供應商進場費,目前已發展成擁有13家商廈、20多萬平方米自營面積的區域性連鎖集團,加上4家加盟商廈,2011年銷售額達到60多億元。安徽安德利百貨公司堅持自營20年不動搖,自營商品比重高達80%;由于實行買斷經營,商品價格平均比競爭對手低10%—15%,毛利率高出三個百分點以上;除黃金、化妝品和家電外,其余商品與同行企業的重合率僅為20%—30%;已從當初的一家縣城小型零售店,發展成為擁有3家百貨商場和120多家超市年銷售過15億元的區域性商業公司。

專家指出,大型零售企業轉變經營模式、走自營之路已是大勢所趨,但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由于各方面主客觀條件尚不完全成熟,例如缺乏有眼光有經驗的“買手”,多年不做自營對市場已經陌生,大額進貨資金缺乏穩定的體制性保障等,陡然轉為買斷經銷困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先從發展商業自有品牌入手,然后多策并舉,漸次擴大自營比重,不失為穩妥可行的路徑之一。

目前,中國本土零售企業擁有商業自有品牌的比重甚低,平均不超過全部銷售額的2%,大型零售企業亦平均不超過5%,而發達國家的零售企業無論是百貨店還是超市商業自有品牌商品占銷售額的平均比重約為30%—40%,其中沃爾瑪達到40%,TESCO樂購達到50%,美國西爾斯甚至高達70%。這些自有品牌除了貢獻很高的毛利率,成為零售企業重要的利潤來源外,也有利于通過差異化的商標凸顯出不同特色,減少商品與同行的重合率,從而留住顧客的信任。

專家認為,上述中外差距,意味著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在發展商業自有品牌上大有潛力可挖。種種跡象表明,2013年這類開發活動會明顯升溫,而本土零售商開展這項工作的條件得天獨厚:一是有歷史傳統的積淀。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批發和大型零售企業就開展過商業自有品牌的開發經營,當時稱為“商業定牌監制商品”,曾廣受消費者青睞。二是有現實成例的誘導。從一些本土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的實踐效果看,商業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很高、質量也好,可以在零售價保持足夠競爭力的同時,取得豐厚的利潤。三是有“中國制造”的本土地緣優勢。如果再考慮到國內消費品廠商眾多和產能過剩的環境,尋找到理想的代工廠商也有著充分的選擇余地。

熱點6 中小型商貿流通主體發展環境有所改善,政府多樣化的扶持措施漸成體系

在中國商貿流通行業中,中小型經營主體的數量比重超過99.99%,這其中包括了中型、小型和微型三類法人企業,也包括了幾千萬屬于自然人的個體商戶。有專家估計,僅小型和微型商貿流通主體就提供了全行業90%左右的就業崗位,70%左右的商業增加值和60%以上的稅收,在繁榮市場、便利消費上更是發揮著大中型商貿流通主體無法替代的作用。

為了活躍流通、增加就業、擴大消費,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中央政府對中小型商貿流通主體陸續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近年來這些支持措施范圍擴大、內容增加、方式多樣化,初步形成了體系。

1.通過減輕稅賦給予扶持。例如,商貿購銷類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率從1998年7月前的6%降為 4%,2009年1月又降為3%,11年間下降了一半,而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則有所提高,從而大幅減輕了這類企業的流轉稅負擔。近年來,對于小型微利的商貿企業的所得稅也出臺了優惠政策,辦法是將應稅所得額減半后再按20%的稅率征收,相當于所得稅率只有10%,不僅低于25%的一般納稅人的所得稅稅率,也低于高新技術企業實行的15%的優惠所得稅率。2012年“營改增”試點,則極大減輕了商貿服務類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2.設立政府基金加以資助。2009年中央財政設立了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采用融資擔保補貼、國內貿易信用保險補助和參加商品交易會、展覽會補貼等方式,為中小商貿企業融資和賒銷提供資助。專項資金設立當年,共支持擔保機構為3萬多家中小商貿企業提供了33252筆貸款擔保,使用財政補助資金4.8億元,帶動融資1069億元,乘數效應超過200倍;2011年使用財政補助資金2.15億元,帶動融資661.5億元,乘數效應超過300倍。2012年,這項政府基金除了繼續支持中小商貿企業融資擔保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補助外,又將中華老字號保護與扶持,以及絲綢品牌企業營銷網絡建設等也納入支持范圍。其中對中華老字號的支持,主要是運用財政補助開展品牌保護與促進,進行技藝保護和技術改造,發展連鎖經營,以及加強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每個納入試點的地區支持3—5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每家集中支持一二個項目,補助資金不超過總投資的50%,上限補助額度為350萬元。

3.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予以促進。2012年4月,中央政府發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并在部門分工中,指定商務部負責加強小型微型商貿流通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隨后中央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支持商務部在10個地區(省市)開展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試點。據業內人士分析判斷,這項試點工作,重點依然會是解決中小商貿流通主體融資難問題,但同時也會有其它一些服務內容,比如支持中小流通主體以大型流通企業為依托,建設聯購分銷平臺;以社會第三方物流公司為依托,建立共同配送平臺;從引導專業化分工協作入手,形成產品設計、制造、采購、分銷、配送、零售、回收“無縫化”的供應鏈管理關系,從而提高中小商貿流通主體的組織化程度和生存能力,提高其流通效率和經營效益。此外,公共服務平臺可能還包括為中小商貿流通主體提供創業指導、企業診斷、公共培訓等服務內容,而今后對中小流通主體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有可能會憑借服務平臺統一運作。據悉,截至2012年11月中旬,試點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其中10個試點省市中,長沙市和荊州市的服務平臺已掛牌試運營,荊州市已有43家服務機構申報備案,長沙市已組織專家為8家老字號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管理咨詢,并與民生銀行合作通過互助合作基金方式為企業發放了3億元貸款。商務部的設想是,這類公共服務平臺為非盈利機構,但通過財政資金引導,吸引一些盈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參與到服務中來,解決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某些共性需求;爭取用五年時間,建立部、省、市三級一體化運作的服務平臺網絡。

專家認為,以這項試點工作為里程碑,國內中小商貿流通主體的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今后扶持中小商貿流通主體的工作將有一個穩定的制度化平臺,這較之2009年建立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預計2013年上半年試點工作將在10個省市正式啟動,從而對全國中小商貿流通主體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動,如果進展順利、效果明顯,今后可能試點。

對于如何進一步優化中小商貿流通主體的發展政策,專家有幾點期待和建議:

1.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12年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增加了中華老字號保護等新的項目,但專項資金的總額卻沒有增加,將本來就十分有限的資金用于更多的方面,會影響這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實際上,2011年由于補貼總額減少而申報需求增大,大多數省市擔保機構所獲補助比例都在1%以下,遠低于政府部門要求的2%的補貼標準;中小商貿企業獲得補貼的企業數量也大大低于政府部門要求的50%。由于補貼標準不達標,一些擔保公司發生虧損后已有退出的打算,而一旦這種情況大面積發生,中小商貿企業將再次與銀行貸款無緣。鑒于此,希望專項資金使用范圍擴大后,相應增加專項資金的總額,并使各項補助比例達到政府部門提出的標準。

2.進一步降低稅負。中國人民大學稅務專家安體富指出,由于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不能抵扣,目前商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高于一般納稅人,應將3%的增值稅率降為1.5%或2%。廣東省國稅局官員朱江濤認為,第三產業由于競爭激烈,很多服務行業的增值率(毛利率)較低,有的低至10%以下;在如此之低的毛利率下,執行3%的營業稅率相當于按30%增值稅率征收,主張對于低毛利的小微服務業經營主體降低營業稅率。經濟學家厲以寧則提出,對于小微企業實行免稅比解決融資更重要。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銷路不好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往往不會請求貸款,而可能選擇歇業,此時如果免稅則有可能使其生存下來,從而維持或增加就業。

3.清理整頓稅外負擔。主要是整治各個部門的亂收費、亂罰款和亂攤派,以及各種“吃拿卡要”等腐敗行為,為小微商貿流通主體創造公平、寬松的發展環境。

熱點7 內外資零售商競爭在華呈現新格局,重視單店績效的時代到來

隨著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絕大多數中資和外資連鎖零售商放慢了擴張開店的步伐。多方面的跡象顯示,外資零售商近乎完美的“神話”正在打破,中資零售商的信心和實力不斷增強,總體上看雙方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

在中國市場經歷發展上“如入無人之境”的“黃金十年”后,外資零售商的發展正面臨著多重困難。一是誠信危機事件頻頻,頭上的“光環”失色不少。如沃爾瑪出售過期食品和綠色豬肉造假,家樂福等不少外資企業出現價格標簽欺詐等等,都使這些國際零售巨頭在公眾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受損。二是多數外資連鎖零售商在三、四線城市的進展并不像預期的那樣順利。自從三年前外資連鎖商進入這些城市開店以來,很快發現這些城市的購買力水平不及一、二線城市,消費習慣也趨于保守節儉,致使不少新開的大賣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三是外資零售商的多業態發展罕有成功者。例如2003年家樂福旗下的迪亞天天與上海聯華超市合資的社區折扣店,在經歷了三年巨虧后結束了合作,迪亞天天于2011年7月出售了全部股權,這意味著家樂福的多業態嘗試以失敗收場。沃爾瑪、麥德龍、TESCO樂購在多業態發展上則步伐相對謹慎,在這方面的業績也表現平平,無法與其興旺的大賣場相比。四是物業租金上漲致使成本負擔加重。家樂福、沃爾瑪等跨國零售巨頭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的,當時所開的店一般是以較低租金簽下15年物業租約,目前這些店鋪的租期陸續屆滿,而歷經十幾年土地價格飆升,國內商鋪租金呈現出幾何級數的上漲,續租物業將面對巨幅租金上漲的成本壓力。2012年,沃爾瑪因租約與大連萬國購物廣場產生糾紛,TESCO樂購在浙江紹興市唯一的店鋪租約到期,而新的租金之高大大超出預算,只得將店鋪關閉。五是地方政府對外資商業提供“超國民待遇”的熱情降低。這一方面是由于政策掌握上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外資商業的某些“負面新聞”,也使地方政府對外資商業的看法趨于理性。

較之外資連鎖零售商出現的某些“頹勢”,內資連鎖零售商則逐漸顯現出三方面的優勢。首先,一般地說,在中小型門店經營上內資商業適應性更強。有專家分析說,許多本土連鎖零售商,例如上海華聯、北京的京客隆和超市發、深圳華潤萬家、南京蘇果、寧波三江購物等,最初興業時都是中小型超市,在小店和社區店運營上所聚集的客戶資源,積累的本土化經驗和人脈,以及經營上的靈活性,都遠遠超過外資商業。當然,標準化的便利店可能是一個例外。外資連鎖零售商獲取小店物業資源的難度也更大,不存在當初開辦大賣場時的“超國民待遇”。其次,內資商業在網絡零售上占有絕對優勢。阿里巴巴、淘寶、京東、當當、蘇寧易購等本土電商占據著絕大部分網上銷售份額,亞馬遜、新蛋等歐美著名跨國電商在中國則被本土電商壓制,而在華跨國連鎖零售商的網上銷售,相比于本土同行也未能顯示出優越之處。第三,在多業態發展上內資商業更為擅長。這從中國連鎖百強和零售百強的名單中可以看出,盡管對于多業態發展的利弊仍有爭論,但外資商業這方面的進展不如內資商業是明顯的事實。第四,在許多區域市場競爭中內資商業優勢明顯。雖然外資零售商多年來在市場拓展上攻勢猛烈,但由于多數外資零售商是“插花”式的廣域擴張,即在許多相距很遠的城市分散開店,因而在很多城市都做不成“龍頭”,無法在區域市場競爭中占得上風。北京物美、上海百聯、深圳華潤萬家、南京蘇果、湖南步步高、山東家家悅、福建永輝等本土區域性連鎖零售商,在當地市場的占有率和吸客能力都超過了沃爾瑪、家樂福和TESCO樂購等外資零售巨頭。更極端的例子是,在四線城市安徽巢湖市,安德利百貨公司一家店鋪的銷售額竟相當于同城市內沃爾瑪、樂天瑪特、合肥百大、商之都四家大店鋪的銷售額總和。

專家認為,隨著“跑馬圈地”發展模式日益顯露出“疲態”,2013年,一味“鋪攤展店”粗放式的增長“套路”將有所收斂,一個拼單店、比后臺、競技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時代已經到來。這也是轉變零售發展方式的題中應有之義,畢竟數量規模的擴張必須與質量效益的提高保持同步,才能真正做大做強,做到發展上可持續。然而在單店比拼上,總體上看外資商業仍占據較大優勢,考慮到跨國零售巨頭在組織技術、科學管理、資金實力、跨國采購、信息化水平、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連鎖零售業中“外強中弱”的競爭格局并未從根本上動搖。從單店平均銷售和贏利能力看,跨國零售大賣場優勢十分明顯。以擁有大潤發和歐尚超市的外資企業高鑫零售與北京物美商業比較,2011年前者擁有230家門店,銷售額681億元,凈利潤16億元,而后者擁有519家門店,銷售額僅164億元,利潤5.86億元,兩者單店業績相差巨大??鐕B鎖便利店的利潤率也遠遠高于中資便利店,在上海前者是后者的5倍。單店的平均毛利率外資商業也明顯占優。中國百貨協會統計的中資企業單店綜合毛利率為17%,而外資商業由于自營能力強、自有品牌比重高,單店平均毛利率在30%以上。中資連鎖超市平均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10%左右,而美歐日發達國家的連鎖超市平均只占4%-6%。從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看,中資商業也落后于外資商業。關于批發零售業中信息化設備占全部商業設備價值上的比重,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零售業該項比例平均達到46.2%,批發業達到56.1%。中國至今尚無這項統計,中國商業聯合會2012年上半年在進行商業科技應用調查時發現,估計批發和零售業平均都不到15%。至于跨國零售巨頭的全球采購能力,更是中資批發零售企業難以相比的,隨著國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進口商品需求日益增加,跨國零售商全球采購的商路優勢和成本優勢將愈益凸顯。專家指出,從上述情況分析,中資連鎖零售商在自信心提高的同時,也需力戒驕躁,必須在各個方面加緊努力,通過改革創新補齊“短板”;同時也希望中資和外資零售商相互學習,繼續通過合法“博弈”共同提高,在各自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造福于“中國制造”和十三億消費者。

熱點8 農產品流通“提效降本”多有突破,“短鏈”流通模式成效初顯

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減少流通環節,是國內農產品流通多年來“面壁圖破”的難題。近幾年,這個問題不但思路上日益清晰,實踐上亦有了眾多成功創造。

影響最大的高效“短鏈”流通方式當屬“農超對接”。根據商務部披露的信息,截止2011年底,中央財政共安排7億元資金,在19個省市支持了1000多個農超對接試點項目;全國開展農超對接的規模以上連鎖經營企業已逾800家,門店超過5萬個,總營業面積達4600萬平方米,從業人員200余萬人;參與同超市對接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突破1.56萬個,社員總數超過100萬人,至少有7000個合作社自有農產品品牌進入了超市;全國農超對接平均使超市生鮮農產品經營成本降低大約10%,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年均增收約4000元。業內人士指出,早在2011年初開展農超對接的省市就已達到28個,而當時官方媒體報道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15%。顯然,商務部公布的19個省市只包括了納入中央財政支持試點范圍的地區,而實際開展“農超對接”的省市要更多一些,商務部在公布成本降低比例時留有余地。

家樂福是率先在中國開展農超對接的外資連鎖超市,從2007年起就開始這項嘗試,到2011年底,已與32個省市46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對接”,累計采購8.6億元共26萬噸生鮮農產品進入超市銷售,惠及約90萬農民。2009年,家樂福還提出為合作社農民提供三項服務:對合作社農民開展培訓;對農民合作社的產品進入超市實行“零進場費”;對資金有困難的合作社提供融資支持。緊隨其后開展農超對接的沃爾瑪,則與商務部和農業部分別簽署了《共促“農超對接”合作備忘錄》,計劃同100萬農戶實現農超對接,同時推出了成立鮮食配送中心、建立食品安全檢測室和培訓農超對接師資等三項措施。大潤發、TESCO樂購、麥德龍等一批外資零售商也成功開展了“對接”業務,取得良好成效。中資連鎖超市這項業務的開展稍遲于外資超市,且在初期遇到一些困難,但近兩年進展加快,效果逐漸顯現出來。如北京物美超市“對接”初期每天只有30—50噸果菜,2011年每天已上升到300噸,僅從山東省每天就有十幾種蔬菜共100噸進入物美的超市。過去物美的門店賣菜賠錢,從2011年起已經有贏利 ,合作社農民的果菜售價明顯提高,而果蔬產品超市零售價比過去反而便宜20%—40%,充分顯現了“短鏈”流通的優越性,實現了農戶、商家、消費者三方受益。華潤萬家、山東家家悅等超市公司積極建設大型農超對接生產基地,其中華潤萬家的基地遍及多個省市,品種涉及蔬菜、水果、肉類、禽蛋等生鮮農產品;家家悅則為農民建立了風險保障機制,對5萬畝基地的15個蔬菜品種建立了最低收購保護價,還投資入股合作社的冷庫建設,對其生產經營活動按超市銷售標準開展指導。福建永輝等一批中資連鎖超市在開展農超對接上的做法及業績也可圈可點。

除了農超對接,一切有助于減少環節、實現農產品“短鏈”流通的方式,都在積極嘗試之列。如農批對接、農校對接、農餐對接等農民合作社與團體食材用戶的生鮮產品直采運銷等。江蘇省農民開辦的33家“蘇合”銷售合作聯社在城市社區共開設直營店62家,直接帶動12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城直銷農產品,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億元。這種農民進城自辦的直營店,也是一種減少中間環節的“短鏈”流通方式,成為新時期農產品產銷一條龍的新形式。

2012年,中央政府將“提高流通效率”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寫入了流通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之中,并對農超對接下一步重點支持的方向做出了安排。展望2013年,專家們普遍看好“農超對接”等“短鏈”流通方式發展的前景,同時認為,在這方面政府最重要的使命是創造環境和條件,建議:

(1)倡導農民建立銷售合作聯社。目前農超對接中連鎖超市的組織化程度遠高于農民合作社,加強后者的組織化、規?;潭仁钱攧罩?。因為只有生產和零售都高度組織化且規模更大,才有利于農商雙方平等地“對接”,從而把“對接”做得更大、更有效、更持久,最終形成訂單農業。江蘇省啟東市的一家銷售合作聯社就整合了57家專業生產合作社,從而使“對接”規模和效率大大提高,在農商雙方收益改善的同時,超市價格也比周邊市場平均低15%—20%。

(2)推動生鮮農產品生產標準化。超市不是農貿市場,銷售的生鮮農產品必須是標準化、規格化的。在農超對接中農民最愁超市“拒貨”或者對農產品“挑挑揀揀”,但發生這種情況一般多是因為規格或安全標準不合格,包括農藥的安全指標、果菜的大小、顏色、允許的瑕疵等。由于國內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程度低,因而有大量農產品不符合超市的銷售要求,據了解,即便按照TESCO樂購自有品牌標準全程監控的果菜,檢測合格上市的也只能達到60%。因此,政府和連鎖超市都應當推動并支持生鮮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

(3)鼓勵流通加工產地化。這是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對我國的現實作用是:減少無效運輸和城市垃圾,使農民在鄉從事非農就業并增加收入。在英國等發達國家,很多家庭農場生產的農產品就是在產地進行加工處理后,直接銷售給超級市場的。因此,政府和連鎖超市應當重視將生鮮農產品的流通加工項目更多地放在產地,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鮮活農產品的初加工、包裝等設施,形成與“對接”配套的能力。

(4)支持生鮮食品配送“冷鏈化”和“便利化”。除了建設國家明確支持的農超對接冷鏈配送中心外,還可以考慮使用財政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小型冷庫,并仿照節能汽車的銷售鼓勵政策,對于冷藏保鮮汽車的購置也給予補貼。支持配送的便利化,不僅要進一步優化生鮮干線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更重要的是改進市內運貨規定,提供運貨配送便利化,制度成本最小化的物流環境,使綠色通道打通“最后一公里”。

熱點9 批發市場進入轉型期,整合升級呈現一系列特點

中國是批發市場的“王國”。世界各國中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像中國如此依賴批發市場,也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一樣,除少數貴重物品及禁忌品,所有有形商品都可以進入批發市場交易。據統計,中國農產品的交易80%以上要通過批發市場;工業消費品和生產資料通過批發市場交易的比重也在60%左右,而這種現象在其他國家十分罕見,是典型的中國特色商業“風景”。

近幾年來,國內批發市場建設速度稍有放緩,但轉型升級和市場布局調整明顯加快,主要呈現出以下趨勢和特點:

1.傳統批發市場注入現代商業特色。在經濟發達地區,不少工業品和生產資料批發市場仿照大型購物中心的外觀形態進行改造,出現了外觀商場化的趨勢,有些還與商務樓、展示廳、專業店街、商業步行街等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集原料采購、生活購物、休閑游覽、餐飲娛樂為一體類似于MALL的商業集聚。批發市場園區化的特征也日趨明顯,在“劃行歸市”分區經營基礎上,不少市場開辟了展示展銷館、休閑服務區、流通加工區、小企業孵化區、倉儲物流區、信息中心、商品檢測中心、結算中心等,形成了流通綜合服務的專業化配套和園區化布局。此外,一些全國知名的市場公司如義烏小商品、深圳農產品、北京居然之家等,仿效零售業連鎖擴張模式,紛紛到外地開辟“連鎖批發市場”,而浙商在省外投資建設的規模在50畝以上的批發市場已超過2000家。

2.批發市場功能走向綜合化。早期的國內批發市場只有交易功能,而現在除交易功能外,許多市場出現功能綜合化的趨勢,其中最突出的是四項。一是會展功能。如義烏市依托商品大市場每年舉辦各類展會達50多個,其中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繼廣交會、上交會之后外向度最高的展會,天天開門做生意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則被稱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二是配送及倉儲功能。許多農產品市場配備了冷庫,浙江省有的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冷庫庫容高達8萬噸。內設配送中心的批發市場已經十分普遍,以至于許多大型批發市場更名為物流中心(園)。大型批發市場不僅可開展市內短駁配送,而且可以實施城際配送方式和跨省長途配送。例如,浙江義烏市場與河北白溝市場實行品種調劑配送,每天有20輛大型貨車從白溝運載箱包到義烏,再從義烏裝載小商品配送到白溝,大大降低了車輛空駛率,提高了物流效率。目前義烏物流成本占當地 GDP比重僅為12%,遠低于全國17.8%的水平,與批發市場的這類高效配送方式有一定關系。三是信息化功能。許多大型批發市場建立了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經營者提供信息服務,場內的大型電子屏幕時時顯示本場和各地商品供求及價格變化,使經營決策和場內交易建立在信息透明的基礎上。設有網站的批發市場也越來越多,許多市場開辟了網上業務。四是統一結算的功能。借助信息化手段,政府倡導了20年的批發市場統一結算難題終于破解。如設在浙江余姚的杭州果品交易市場的商戶和采購方全部使用IC卡刷卡統一結算,不僅實現了購銷雙方不攜帶現金、確保資金安全,還實現了有問題食品可追溯,交易統計的精確化,交易額和稅收額也大幅度增長。

3.市場中法人經營主體比重增加。尤其是在東部發達地區,批發市場中公司制的法人攤位明顯增加。主要原因是,更多的加工企業在此開設自銷窗口,借以擴大商路并了解市場需要;經營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為了提升自身在實力和信譽上的外在形象,主動尋求升級注冊為企業法人。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蔬菜、肉類和蛋品免除了批發企業增值稅,2013年會有更多經營此類產品的個體批發大戶轉為公司制的法人實體。

4.品牌建設和國際化拓展步伐加快。一些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積極營造“品牌市場”形象。例如市場經營者聯合代工商,創立以市場命名的商業品牌,以及引進國內外知名專賣店進場開店或者專柜等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批發市場兼做內外貿易,義烏市場的外向度已高達65%以上。商品交易市場也是中國最先“走出去”的商業樣式,并形成了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商業存在,僅浙商在海外開辦的規?;l市場就超過50個,成為“中國制造”和浙江地產品外銷的重要平臺。

5.市場信用體系逐步建立。不少規模較大的批發市場除了對經營業戶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外,還積極推進市場信用制度建設。如對經營業戶建立誠信檔案,開展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和信用狀況公示等,對誠信者褒獎,失信者懲戒,使市場的誠信形象和商戶的守法經營意識得以弘揚。

6.批發市場轉向郊外集聚發展。隨著城市市區的擴大,以及市區批發市場帶來的環境衛生、交通擁堵和噪音擾民問題,一些大中城市開始將市內的各處批發市場按照統一規劃遷往郊區,一般是采取市場群或園區方式進行集中建設,使其在經營上集聚發展。2008年,杭州市在城南郊區規劃新建了農產品物流中心,將市區9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全部遷入。整體搬遷后場地和攤位增加、交通和場內設施改善,市場群集聚效應凸顯,交易量猛增,其中果品市場年交易額由搬遷前的4億多元,增長到2011年的28億元。2010年南京市在江寧區建成了眾彩農產品物流園,將主城區8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整體遷入,2011年8個市場的交易額已相當于搬遷前的2.45倍。以前由于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面積小、攤位緊張,距離南京僅50公里的安徽和縣的蔬菜是先賣到壽光再販運到南京,現在攤位增加后可以直銷南京,節省了物流費用,降低了菜價。

對批發市場下一步的整合升級,專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認為2013年在這方面各地會邁出更大的步伐,同時也提出了兩點告誡:一是提醒投資者注意,日益發展壯大的農超對接、產銷直掛、連鎖零售公司從工廠直接進貨,以及電子商務網上批發的興起,都對現貨批發市場的經營構成日益嚴峻的蠶食和擠壓。有鑒于此,在批發市場發展規模上應保持適度,在經營模式上要加快創新。二是提醒地方政府注意,規劃市場建設要把重點放在布局調整與功能優化上,而不要再追求“大手筆”、“大氣魄”的大建大上。目前許多地方的市場已經大大超過實際需要,不僅浪費了資源、降低了效率,還使許多市場都處于“吃不飽”、“活不好”的困難境地。調整布局的規劃權和重要市場的設置批準權應上收到省級政府,以便按照經濟區域和商品的合理流向重新規劃批發市場布局,確定現有市場的去留,減少盲目布點、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熱點10 商業地產總量過剩與結構失衡并存,物業房租持續點猛漲成為商業企業沉重負擔

2012年,在中央政府對住宅實施嚴格調控的政策環境下,房地產投資大量“轉進”商業地產,使這一熱絡多年的投資領域呈現出更加“繁榮”的景象。

2011年的中國商業十大熱點曾經指出“經營性大型商業設施開發過度”,2012年這類設施依然“高燒”不退。據21世紀不動產等多家數據機構調查:2012年,上海將有22個商業綜合體項目入市;北京預計有17個大型零售商業地產項目入市;深圳大型集中式商業項目面積在未來5年將增長87%,供應量相當于該市過去30年存量商業面積的總和;成都同時在建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達到100多個。廣東省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8月,廣東商業地產投資增長31.9%。

美國《華爾街日報》四月報道說,中國的購物中心建設雄冠全球。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數據,全球在建購物中心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中國占據8席,而在建面積最大的三個城市都在中國。天津有16個在建購物中心,工程總面積達245萬平方米,大于任何一個歐洲城市現有購物中心面積之和。沈陽排名全球第二,18個在建購物中心面積總計達218萬平方米。成都排名全球第三,共有24個在建購物中心,總面積約189萬平方米。武漢在建購物中心排在全球第五。

按照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的預計,2012年和2013年,中國購物中心年新增商業建筑面積將分別超過3500萬平方米和4400萬平方米。到2013年底,中國購物中心累計存量將高達2.5億平方米。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零售設施存在著總量過剩和大型店鋪過多的現象。許多地區商業網點總量過大,大小店鋪過于密集。以上海為例,2000年時,全市商業營業面積人均0.74平方米,到2010年底人均已達2.40平方米,超過香港、東京和紐約等世界著名商業都市的水平,而其中大型商業網點792個,營業總面積2333.4萬平方米,占全市商業店鋪總面積5497萬平方米的42.4%。上海的便利店多達6400多家,平均每4000居民擁有一家店鋪,為全國之冠,由于密集度過高導致該業態平均盈利水平僅1%左右,且盈利高的主要是外資企業。南京主城區內每隔1公里多甚至幾百米就開有1家大賣場的現象比比皆是,如市中心的金潤發、家樂福和沃爾瑪各店間隔不到1公里;城區西北角的下關,“彈丸之地”就聚集了家樂福、麥德龍、蘇果三家大賣場;而按照南京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要求,大型超市在3000米的服務半徑僅應當設置一處。沈陽中街地區在建或建成的15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貨商場多達6家,部分商場相距不足500米。北京雙榆樹小區1.5公里半徑范圍內就集中了4家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賣場,大大超過實際需求。

2012年以來大城市購物中心總體空置率上升。據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調查,一線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從去年的7.9%增加到8.4%;二線城市空置率從去年的10.2%上升到10.5%;廣州的空置率從去年的4%猛增到今年的10.2%;而二線城市沈陽和成都空置率分別高達17%和16.2%。據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披露,2012年,萬達的城市綜合體在底商招租中也遭遇艱難局面。

與大型商業網點資產泡沫和嚴重供過于求同時發生的,是不少商業網點備受租金暴漲的折磨。統計顯示,近五年來廣州商鋪租金平均上漲了2倍左右。某服裝品牌商表示,2012年以來一線城市的“黃金”商鋪租金上漲幅度達30%。上海連鎖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大批便利店在租約到期后,租金從每年15萬元猛增到40萬元-45萬元,以至于農工商集團麾下的好德和可的兩類便利店被迫關閉了幾十家。位于上海徐家匯的一家便利店年租金竟然高達120萬元。按照便利店業者的不完全統計,2012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平均租金占總經營成本的比例已高達57%,大部分單店已很難盈利。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說:“房租成本大幅上漲,已經成為零售企業布設網點最大的門檻,很多企業還面臨門店的更新改造,零售業微薄利潤正在受到蠶食”。

專家們指出,大型商鋪過剩的情形已持續多年,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招租難的困境只是剛剛開始,調整消化將會是一個漫長過程;而商鋪租金上漲問題,從根本原因看,主要不是由于供不應求,而是通脹環境和經營成本上升所致,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對為居民基本生活服務的大眾化商業網點給予扶持,使租金價格得以平抑。

業內人士預測,2013年國內商鋪總量過剩和租金上漲的問題會更趨嚴重,亟盼政府有關部門加以重視并采取防范措施。至少有三個問題需要抓緊解決。一是各地制定或修編的商業網點規劃,需要對大型商業網點的建設嚴加控制。在這方面,美國是以地方政府規劃約束為主要手段,日本是以項目審批為主要手段,法國是規劃和審批兩手并用,一些國家政府部門還對大型商業網點的新設召開公開聽證會,征求各方面意見后作出決定。二是商業網點規劃的有效實施,必須要有法律法規支撐。從各地網點規劃的執行情況看,絕大多數地區規劃的約束力不夠,有的地方規劃形同虛設。專家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制定和實施這些規劃只是在政府文件中有要求,卻沒有直接的法律依據,而與商業網點規則相關的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都有專門的法律。從2004年起,商務部就為國務院代擬《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管理條例》,期間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也曾召集有關方面征求意見,但之后就石沉大海。據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說,此項工作已從行政立法計劃中排除。由于沒有公布取消該項立法計劃的原因,專家們對此無可置評,但希望有關部門再次審視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如果覺得將城市商業網點全部納入政府規劃在世界各國沒有先例,將大型商業網點通過立法加以規制的做法在日本、法國等成熟市場經濟國家還是有例可援的。建議2013年將規范大型商業網點的設置列入行政立法計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