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顱內壓監測在治療頑固性顱內高壓中的應用

2013-05-30 02:59肖柯劉惠祥沈鳥松蔣鋒胡軍勝姚健
當代醫學 2013年8期
關鍵詞:甘露醇頑固性腦室

肖柯 劉惠祥 沈鳥松 蔣鋒 胡軍勝 姚健

重型顱腦創傷(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后由于水腫、出血、缺氧等繼發損傷導致一部分患者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頑固性增高,嚴重時引起腦疝等嚴重后果,危及生命。及時了解sTBI后ICP的變化趨勢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1999年1月~2012年6月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5 例sTBI后頑固性顱內高壓持續監測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sTBI后頑固性顱內高壓病例65 例(男47例,女18 例),年齡18~72 歲,平均(40.5±25.6)歲。其中GCS 3~5 分48 例、GCS 6~8 分17 例。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50 例,工地摔傷15 例,受傷至入院時間1~5 h,平均(1.8±2.1)h。CT提示:腦挫裂傷伴硬膜下血腫46 例,硬膜外血腫5 例,彌漫性腦腫脹伴蛛網膜下隙出血14 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予神經外科常規處理。16 例患者入院后進行保守治療的同時予ICP監護,49 例患者在開顱手術后進行ICP監護。其中43 例采用傳統的腦室內置管的方法,將硅膠腦室引流管準確放置在側腦室前角,連接導管、傳感器和監護儀,另外通過三通接頭連接一條導管至腦室外引流裝置,必要時釋放腦脊液緩解顱內壓力。傳感器在使用前應注水、排氣、調零,傳感器固定在室間孔水平,以此為ICP測定零點。使用美國生產的MP 30 多參數臨護儀記錄ICP值。22 例患者腦室系統過小,腦室穿刺困難,采用Codman顱內壓監護儀進行了腦實質內置管測壓的方法,探頭置于CT提示壓力高的一側,避開功能區。ICP監護持續時間72~240 h,平均120 h。同時做腦室外引流的患者,如果ICP>25 mmHg超過30 min或開顱去骨瓣(骨窗≥25 cm2)術后ICP>20 mmHg超過30 min時開放腦室外引流放出部分腦脊液,同時經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抬高頭部30°依然不能緩解ICP,則加用20%甘露醇、速尿、3%高滲鹽溶液、人血白蛋白治療,高熱患者給予降溫毯及冬眠合劑控制體溫治療,并動態復查頭顱CT,必要時手術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ICP在治療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保守治療+ICP組16例中,ICP監護提示頑固性ICP增高>20 mmHg,甚至一過性>40 mmHg,動態復查頭顱CT均提示腦水腫進行性加重,11 例患者有遲發血腫或原有血腫增大,行手術治療,術后繼續ICP監測。手術+ICP組的49 例患者,術后ICP短時間緩解后,再次出現頑固性ICP增高,動態復查頭顱CT有9 例有遲發血腫,予再手術,術后繼續ICP監測。排除顱內遲發血腫的患者,腦室外引流的首選給予間斷或持續開放腦室外引流CSF后ICP均能下降,可緩解顱內高壓危象。凡ICP>20 mmHg患者均通過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抬高頭部30°,使用20%甘露醇、速尿、3%高滲鹽溶液、人血白蛋白等治療,ICP控制在30 mmHg以下,>30 mmHg時間盡可能不超過30 min。23 例高熱患者給予降溫毯及冬眠合劑控制體溫。

2.2 ICP最初值與預后之間的關系 按ICP值不同分為兩組,即≤25 mmHg(n=31)和>25 mmHg(n=34)。ICP越高,病死率越高,12 例死亡患者入院時已雙瞳已經散大,患者ICP反復持續在35 mmHg以上,通過各種措施最終持續增高達40 mmHg以上,分別于入院后2 h~3 d腦死亡。

表1 65 例顱腦創傷患者ICP初值與患者的預后關系

2.3 并發癥觀察 引流管放置期間,8 例(12.3%)CSF中白細胞數增高超過正常值上限,其中細菌學檢查證實顱內感染1 例(1.54%),均在手術+ICP組,加強抗菌治療后仍有2 例因感染死亡。2 例(3.08%)出現穿刺道少量出血,量均≤10 mL,無需特殊處理,自行吸收。

3 討論

sTBI是神經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其中傷后出現頑固性ICP增高是臨床上最棘手的問題。目前,ICP監測在sTBI救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sTBI患者ICP的增高先于癥狀、體征出現之前,如果在ICP增高的早期即給予及時干預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預后。sTBI患者大多有嚴重的意識障礙,ICP經常發展迅速,如不及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ICP,病情進展迅速,引發腦疝而導致中樞衰竭死亡。sTBI開顱術后由于腦脊液循環通路重新建立,腦血管床擴張、腦充血;或者術后血腫復發、新血腫的出現或腦水腫加重等情況均可能引起ICP再次增高。上述情況如能及時得到處理可明顯改善預后[1]。本研究中65 例患者傷后或術后ICP頑固性增高,通過各種降壓措施和(或)持續CSF腦室外引流后ICP雖有所下降,但有些很快又上升,復查頭顱CT證實顱內遲發血腫或再出血20 例,嚴重腦水腫5 例,經行二次開顱手術、加強脫水、CSF腦室外引流及使用降溫毯冬眠合劑控制體溫等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如ICP持續升高達25 mmHg以上,或ICP短暫下降后又回升,常提示顱內遲發血腫或腦水腫加重的可能,應當及時動態復查CT。本組12 例患者術后ICP由10 mmHg持續升高達25 mmHg以上,復查頭顱CT證實為急性彌漫性腦腫脹,雖經手術及上述綜合治療,仍然無法控制ICP,均于術后3 d內腦死亡。ICP的監護除了可以預警顱內情況變化,還可以避免脫水劑的濫用。甘露醇及速尿的過度應用潛在危險可危及生命[2]。筆者在進行65 例sTBI患者ICP持續動態監測中,對傷后或術后ICP<20 mmHg的患者,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暢,頭高30°體位,均未應用甘露醇等降顱內壓藥物。而對于ICP>25 mmHg的患者,首選CSF腦室外引流和維持滲透壓治療,高熱患者予降溫毯及冬眠合劑控制體溫治療等方法控制ICP,取得了良好效果。65 例sTBI患者早、中期未發生因為脫水劑使用不當導致的腎功能損害。目前,對于sTBI患者,尤其是開顱術后患者,只要條件允許應當盡可能作ICP監護,并且首選腦室內方法,因液壓傳導測ICP準確,同時可以CSF外引流,達到治療作用[3-4]。傳統觀點認為,經積極抗顱內高壓治療后,顱腦創傷患者ICP仍持續高于40 mmHg,則病死率可高達90%,如果ICP持續>50~60 mmHg時,其病死率幾乎接近100%,ICP<40 mmHg時則與預后無平行關系[5]。本研究中,患者ICP≤25 mmHg組,病死率僅為3.23%,ICP>25 mmHg組患者病死率達到了32.35%,而本組12 例死亡患者中有8 例因術前雙瞳散大時間超過lh,雖經擴大骨窗并清除挫傷嚴重和壞死的腦組織及部分額、顳極,但仍然不能緩解腦腫脹,術后患者ICP仍持續在25 mmHg以上,甚至7 例患者持續在40 mmHg以上,這些患者于術后2 h~3 d內全部發生腦死亡。這充分說明sTBI患者傷后或術后的ICP可提示其預后,ICP頑固性增高預示患者預后極差,即ICP越高,預后越差。ICP監護術應在手術室進行,認真進行無菌操作及術后管理,由此引發顱內感染幾率較低,穿刺腦室的部位選擇額葉常規點位,導致顱內出血的幾率更低[6]。目前國內ICP監測裝置費用相對普通患者來說仍較高,但是對于患者的治療及預后來講值得應用。相信隨著醫療保障體系及醫療改革措施的進一步完善,此項技術將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廣,可以挽救更多的sTBI患者。

[1]張賽,只達石.努力改進我國顱腦創傷急救體系及監測技術[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5,21(4):195-196.

[2]江基堯.甘露醇在顱腦創傷中的規范應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8,24(2):86.

[3]Chesnut RM.Car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J].Surg Clin North Am,2007,87(1):119-156.

[4]江基堯,朱誠.顱腦創傷臨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39-55.

[5]Parikh S,Koch M,Narayan RK.Traumatic brain injury[J].Int Anesthesiol Clin,2007,45(3):119-135.

[6]李洪波.顱內壓監護[J].當代醫學,2011,17(6):7-8.

猜你喜歡
甘露醇頑固性腦室
裂隙腦室綜合征的診斷治療新進展
整體護理預防腦室外引流術后顱內感染的作用分析
顱腦超聲在診斷新生兒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的臨床應用價值
內服外敷,治愈新生兒頑固性嘔吐
吡拉西坦注射液聯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后腦水腫的療效觀察
超聲波治療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的臨床觀察
對《介紹一種甘露醇結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介入斷流術在頑固性鼻衄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同期顱骨修補及腦室分流對顱骨缺損并腦積水的治療效果觀察
甘露醇治療腦外傷致急性腎損傷及阿魏酸鈉的治療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