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的歷史

2013-06-04 10:58劉紹義
文史月刊 2013年9期
關鍵詞:近親詔書祖父母

劉紹義

《禮記·曲禮上》:“父母存……不有私財?!薄抖Y記·坊記》上也說:“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编嵭ⅲ骸吧砑柏斀援斀y于父母也?!?/p>

上古時代,老年人是不分戶單住的,必須與兒女住在一起,因此也就沒有孤獨之說。

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有老人控告兒子不孝,并要求判兒子死刑的,不需要三次原宥的手續,立即逮捕人,不能讓兒子逃走。

《說文解字》在解釋“宥”字時說:“寬也,從宀,有聲?!逼浼坠俏募敖鹞淖中?,就是手提肉到房屋里去,意思是送禮請求原諒。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希望父母對自己的行為能包涵諒解。但從秦簡第195頁上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對不孝之子不嚴怎行。

《秦簡》第181—184頁上還說:“‘毆大父母,黥為城旦舂。今毆高大父母,可(何)論?比大父母?!币馑季褪钦f,打曾祖父母與打祖父母一樣懲罰,要黥面后服勞役,男修城墻,女舂米?!稘h書·惠帝紀》應劭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這也是當時除下死刑后最嚴厲的徒刑了。

至于漢代的敬老法律,我們從1959年甘肅省武威縣出土的《王杖詔書令》的竹簡中就能看得非常明白?!锻跽仍t書令》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朝廷都授予一種頂端雕有斑鳩形象的手杖,也就是“王杖”。持有“王杖”的老人享有優厚的社會待遇,與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官吏平起平坐,一旦有侮辱或者毆打這些老人的行為,一律按大逆不道的罪名處以斬首之刑。這條法律從西漢宣帝到東漢明帝,一共實行了130多年,時間可謂久矣。這樣看來,古代著名的孝道故事,二十四孝漢代占了九孝,也就不足為奇了。

唐代《戶婚律》規定:“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徒三年”,而且“居期喪而婚嫁者,杖一百”??礃幼?,我們現在的所謂“沖喜”之事,在唐代是絕對行不通的。對鰥寡孤獨老人的安置,唐代也有明文規定:“諸鰥寡孤獨、貧窮老疾,不能自者,令近親收養。若無近親,付鄉里安恤?!?/p>

到了明代,上至皇帝,下至貧民,都把尊老敬老當作了一種傳統美德。明洪武十九年,朱元璋頒布了《養老令》,對80歲以上、貧窮無業的老人,每月發給5斗米,5斤肉,3斗酒。想得也夠周到的了,真是有吃的有喝的。90歲以上的,每月還要發帛一匹,絮一斤。有衣穿有被蓋了。還免除一切徭役,并享受“與縣官均禮”的政治待遇。老人的心情不好才怪呢。

清康熙九年,朝廷規定,老人壽百歲,賜給“貞壽之門”匾額,發銀30兩,用于建牌坊。提倡子女孝順,老人幸福長壽。

雍正時又加大物質獎勵,不知道是不是考慮到物價上漲因素,規定逾百歲者加銀10兩,達110歲者又加銀20兩,120歲再加銀30兩,以此類推,隨年齡遞增。所以那時候四世同堂、五世同堂,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乾隆年間又規定,“凡壽民壽登百歲才,由本省督撫題請恩賞,奉旨給匾,建坊,以昭人瑞”。這與他爺康熙的做法如出一轍。這也許就是清朝多牌坊的原因吧。

猜你喜歡
近親詔書祖父母
盤點30°角的“近親”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長每天將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人類的近親——大猩猩
漢文帝七年《朝儀》詔書研究
清朝頒予杜爾伯特達賴汗之滿蒙文承襲詔書(英文)
韓雍換信救人
樂于助人的人更長壽
近親輸血風險大
查士丁尼《國事詔書》譯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