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與校風、學風建設

2013-07-09 21:01王晗
課程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關鍵詞:校風學風

王晗

【摘要】校風是一所學校師生員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為作風,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標志。學風是一所學校的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原則?!按髮W生素質拓展計劃”是在學分制的全面推廣,班級功能的相對弱化,大學生公寓的普遍建立后宿舍意識增強,班級意識減弱,大學生的流動性增強,大學生的選擇性增強等問題下應運而生的。本文就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

【關鍵詞】校風 學風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1-0020-01

校風學風作為師生員工的共同作風,經常以心理氣氛的形式出現,構成校內心理環境的主要部分,對每個人的思想、行為、作風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莫過于“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我認為在大學校園里貫徹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競爭力。在目前競爭如此激勵的社會中,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為自己掙得一個滿意的前程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就如同在一個校風學風優秀的學校里,極少有學生曠課,不上晚自習的現象產生,即使有人想逃課,但當他環顧宿舍四周發現每個寢室都人去房空,只有他一個人有這個舉動時,相信他會在無形而有效的好學風氣的引領下背起書包走進教室的。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在學分制的全面推廣,班級功能的相對弱化,大學生公寓的普遍建立后宿舍意識增強,班級意識減弱,大學生的流動性增強,大學生的選擇性增強等問題下應運而生的。它是以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以此來提高同學們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就業能力。而相應地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后必然對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起到積極的推進和促進作用,當一所大學的學生素質整體提高的時候,學校的校風、學風自然得到了提高和改進。

一、現階段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現狀

經過多年的實踐,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軌,己探索出一套模塊化設計、分階段實施、項目化運作、陣地化建設的素質拓展運行機制。通過“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與學生工作、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相結合”的“三結合”舉措,深入開展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和技能培訓及其他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拓展活動,成效初顯。

二、現階段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中存在的部分不足

(一)學生對素質拓展計劃不了解

大多數同學入學后,對素質拓展的了解僅限于網絡上的宣傳和參加部分校園文化活動,對于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實施的素質拓展計劃知之甚少,貫徹力度不夠。

(二)同學參與素質拓展活動不均衡性

由于各項機制并不十分完善。很多同學能夠參與到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但是很多同學只偏重于一個或幾個方面,無法達到全面發展,同學們對文藝、體育等方面興趣濃厚,但對于科技類、職業生涯規劃類等活動卻不甚了解。

(三)活動的創新性與特色性不鮮明

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繼承了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品牌,繼續推進“挑戰杯”、“宿舍文化節”、“紅五月合唱節”、“一二九科技節”等項目。同時還應該突出現階段活動的創新性,體現特色,樹立品牌,不可局限于過去的做法,不能將素質拓展看成是登記活動,應構建合理的訓練項目,確立有特色的訓練平臺,創新設計訓練理念。

三、加強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希望和建議

以“增強了解,強化認同”為切入點,分層次結合各種樣式的活動,逐步改進。

(一)增強了解,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過程在增強理念及意義層面的認識上,更需要加強的是一些更為直觀,能給予同學們更多感性認識的機會成立由杰出青年、科技俊才、商界精英等優秀青年群體組成的導師團,通過結對輔導的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取向、責任意識、職業設計、心理素質等全方位的靼造和培養,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知識比賽,繼續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都是可以采取的形式。

(二)強化認同,加強學生自主性與組織、協調活動相結合

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的發揮也必須以一定程度的認同為基礎。只有在同學認識到素質拓展對于自身的意義,認識到素質拓展的主體是大學生,才能在素質拓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在第二課堂中開展素質拓展工作要自始至終發揮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都貫穿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原則,達到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完善自我的目的。

(三)完善評價體系、監督機制, 激勵保障

素質拓展訓練的成果直接體現到《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上,必然要求有一套科學和權威的評價體系。部分高校提出的加強校內外素質拓展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實行公益服務、社會實踐等工作學分化管理制度可以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提供借鑒,即將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算作一門計入學分的課程,一旦有了學分的保障那么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必然增強,參與人數必然增加,而學校實施的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更是起到了提高學生素質,這樣必然會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

(四)充實“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的內容

1.加強大學生素質拓展的研究和推動工作。開辟“大學生素質拓展研究專題”,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專題網站”,以便更多的同學能了解并參與到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來。

2.進一步加大對與大學生素質拓展有關的硬件建設的力度。

3.加強學生活動指導教師的隊伍建設,學生活動可以從不同方面聘請校外教育專家、作家、運動員、藝術家等參與指導學生的素質拓展訓練。

4.繼續加大實驗室對同學們的開放,使同學們更多地參與到科研活動中來,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使高等教育重新審視大學培養專門人才的基本職能,又結合社會發展賦予人才觀以科學發展的新內涵,為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成長成才提供幫助,進而為校風、學風建設提供支持。

猜你喜歡
校風學風
特殊時期居家線上學習學風建設路徑探索
文明學風建設工程開創學風建設工作新模式
校風的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
基于德育的學校校園文化構建研究
淺析當前提高小學德育藝術教育工作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探析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之路
炊事員的幾宗事
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
學風就是質量
淺談高職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